第445章 说客登门,奇兵西进

六月中旬,完颜亮大军副帅完颜谋衍同参政萧仲贤,悄然离开大营,北返黄龙府。

二人此去,仅带走护卫数十人。

绵延二十里、驻扎了十几万人的军营中,自是看不出少了这么点人。

第二日,长史吴维正同样只带了十几人、携东珠山参等财货去往了辽东半岛上的镇海府。

此处,有金国仅剩的五百石海船。

大凌河东岸,完颜亮的帅旗依旧高高飘扬在中军大帐前,两军继续做着互相骚扰,完颜亮甚至在六月二十日这天又组织了一波试探进攻,来掩饰真正的战略目的。

七月伊始,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金人不耐暑热,联军中同样有近半数的金辽渤人,隔河对峙的双方很有默契的降低了互相骚扰的频率和强度。

七月初二,南去三千里。

临安龙山渡,一艘商船靠岸后,自有伙计打点了上前盘诘的军巡铺军士,随后,吴维正才从船上走了下来。

龙山渡距离周国都城不远,因人口聚集后的巨量消耗,每日自此进港的渔船、商船不计其数。

身穿短褐、肤色黝黑、身上带有一股鱼腥味的渔夫,身穿铜钱纹锦袍的广南商人,高鼻鹰目的波斯人.可谓鱼龙混杂。

作了商人打扮的吴维正站在其中,一点也不显突兀,稍稍驻足打量后,便带着几名精悍伙计汇入了去往临安的官道。

临安城西倚西湖,东南临钱塘江,因地形所限,城池南北狭长。

吴维正一行自新开门入城,一路向西至望仙桥。

因十几年前丁未之难中东京沦陷,有大量勋贵、官员、富户随周帝一路南逃,最终落脚临安。

因大量人口和财富的到来,短短几年间,临安地价便涨了十倍不止,城内寸土寸金。

可即便如此,望仙桥联接御街这等一顶一的繁华之处,却坐落着一座占地广阔的大宅。

下午申时,日头正毒。

大宅前竟排起了队伍,排队人群直从府门门房站到了大街上。

其中不乏衣着富贵之人,甚至有个别绿袍低级官员。

即便太阳晒得头脸出油冒汗,可大伙依旧保持着颔首微躬的恭敬姿态。

试问谁家能有这般派头,自然是大周独相秦会之秦相了

周国的政治体系搭建就突出一个互相掣肘制衡。

不但军队体系是这样,文官同样如此。

便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虽有宰相之名,却不掌军权。

军事职司归枢密使,也称枢相。

财权又被划给了三司使,称为计相。

历来朝中军政大事,需三相全部认可,才能施行。

可如今这周国枢相、计相皆空缺,秦相一人独揽大权。

这是周国立国近两百年来都没出现过的情况,是以,相府前门庭若市的景象也就不稀奇了。

吴维正抬头看了眼府门上挂着的周帝亲笔‘相府’匾额,不紧不慢站到了队伍后方。

这一等,便等了一个时辰。

排在他前头的,递上拜帖后若被接见,自是露出顾盼自得的欣喜神色。

若拜帖被送回被告知相爷今日无暇,即使在大太阳下干等半下午,也不敢露出丝毫怨言。

轮到吴维正时,随从递上拜帖,那相府下人瞄了一眼,只见拜帖上仅寥寥数字,‘无光殿故友,拜见.’

相府下人不由又打量了吴维正一眼,心下不满。

前来拜见相爷的,若亲近些的便在拜帖落款‘晚生、后辈’。

若是官场下属,落款便为‘下官、卑职’。

更肉麻的,称呼自己为‘门下走狗’的也大有人在。

可这人呢仅以‘故友’自称,连姓名都没写,好托大!

即便不悦,但相府下人还是将拜帖送了进去,路上,却又忍不住心生嘀咕.这‘无光殿’又是哪里?

酉时初,日头偏西。

相府二堂,借着会客间隙,秦会之抿了口茶,侍立一旁的养子秦熺忙躬身上前,替养父添上茶,这才低声道:“父亲,已酉时了,着意身体,今日见客到此为止吧。”

恰此时,下人持了一沓拜帖入内,秦熺自下而上摆了摆手,示意下人不要再将拜帖送进来了。

秦会之却道:“国事为重,将拜帖拿过来”

下人双手举过头顶,将拜帖呈上。

秦会之确实感觉疲累了,随意翻看几封,一一将那些名字眼生的、官阶不高的,丢在了茶几上。

这是不打算见了。

眼见拜帖即将丢完,秦会之却突然愣住,定定看着那‘无光殿故友’走了神。

无光殿.

十几年前,东京城破,彼时已官至御史中丞的秦会之同柴极一同被俘,押往五国城。

金人为羞辱周国,将柴极关在一处地窖内,秦会之得了同样待遇。

为劝降,金国派出了最早一批降金的前周国官员前来游说,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便是出身颍川世家的吴维正

秦会之正是在吴维正的循循善诱下,认清了天下大势,亲笔写下了投效书,这才在转年被放回。

而那吴维正在数次游说时,便打趣过那地窖为‘无光殿’!

“父亲~父亲?”

眼见秦会之罕见失神,秦熺低唤几声,秦会之猛然惊醒一般,四下看看,才确定了自己仍在这座御赐府邸内,而不是回到了苦寒北地的地窖中。

稍一思忖,秦会之道:“请本相这位故友进来吧,熺儿,此处不用你支应,你忙别的去吧。”

“遵父亲大人命.”

秦熺后退着退出了二堂,却止不住好奇.养父这故友到底是何来头,谈话竟还要我回避?少倾,相府下人引吴维正入内。

下人随即退出,掩上了门。

二人借着映进堂内的偏西日光,彼此对视、打量一番。

吴维正连日赶路,虽清减了些,但精神矍铄。

秦会之已到了知名之年,虽脸上有些皱纹,但面皮白净、发须皆黑,同样仪态不凡。

最终,还是吴维正先开了口,“哈哈,秦公,一别十余年,却愈发精神了,看来秦公回归南朝后过得不错啊”

秦会之也不和他玩装作不认识的那一套,径直道:“吴先生来的突然,不知有何贵干?若是有国事,先生该先去鸿胪寺报备,若是游玩,明日本相赠你两名美婢为向导,可带先生在左近逛逛.”

口吻不咸不淡、不冷不热,吴维正闻言笑容渐渐淡了下来,只听他呵呵一笑,“自然是国事,却也是私事”

“吴先生何意?”

“呵呵,当年秦公写下血书投效大金,如今,便到了秦公为大金出力的时候了!”

吴维正直接点破,但秦会之却淡定依旧,别说是羞愧惊慌,便是脸上细纹都没有任何变化,只听他道:“当年,本相投效的是金国皇帝,如今你金国局势.敢问吴先生,你今日代表谁?”

吴维正出身海陵王府属官,他代表谁自不用多说。

秦会之这么说,便是想借金国内乱,甩掉这条套在脖子上的枷锁。

吴维正却早有准备,淡淡道:“秦公投效的是我大金皇帝不假,但如今你那投效血书,却在海陵王手里.”

始终古井无波的秦会之这才又一次抬眸打量了对方一眼,似乎是在判断吴维正所说真假与否。

吴维正也不着急,不紧不慢踱至秦会之下首坐了,甚至还有闲情为自己添了杯茶,抿了一口后,连声赞叹,“哎呀,还是这江南茶汤上乘啊!久在北地,都快忘了这美妙滋味”

说到此处,吴维正慨然一叹,“也不知何时才能手刃仇人,回归乡梓啊!”

秦会之身为一国独相,自然有渠道了解齐国消息,不用思索便知晓吴维正说的手刃仇人是甚意思。

秦会之借着饮茶之机,思忖一番,问道:“吴先生,大金想让本相作甚?”

见他终于问出口,吴维正不由洒然一笑,以放松口吻道:“也不是甚大事,大金想借秦公之口,鼓动周国出兵占领淮北!”

“.”

好一个不是甚大事!

淮北强军,天下皆知。

去年你们金国在河北路刚吃了亏,如今又被人家堵在家门口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让我们无端无去捅这头老虎的屁股,帮你们解围?

吴维正似乎知晓秦会之所虑,紧接又道:“眼下淮北军半数困在永乐海北一线,其余军队多部属于河北、齐国东京,淮北驻军,只余两成左右!”

就算剩了两成,那也不好惹啊!

秦会之装模作样思考一番,还是摇头道:“不成,我皇心怀黎民,绝不会同意无端挑起与淮北战火,此事难成!”

秦会之将周帝推出来为自己无法执行金国命令背锅,吴维正却依旧是一副怡然自得的笑容,只听他道:“有一事,若大周皇帝知晓了,恐怕攻打淮北的心思要比秦公还急。”

“何事?”

“呵呵,年初时我国小有动荡,那齐国楚王趁机掳走了贵国太上皇,如今就安置在淮北,据我大金密谍刺探到的情报,那齐国楚王已挑选了年幼皇子为太子,并逼迫太上皇立下了传位的诏书,只待中京局面稍缓,便要行那废立之举,与贵国争夺正统!届时,贵国皇帝如何自处?秦公如何自处?”

吴维正这些话,五成是猜测、五成纯粹胡扯。

完颜亶南狩后,囚于五国城的柴极确实不见了,但到底是被完颜亶带到了南京,还是落入齐国之手,并无人知晓。

至于后头说的什么‘密谍刺探情报’,楚王挑选年幼皇嗣立为太子,则完全是无稽之谈。

但信息不对称,即便周帝只信一成,这种极易引起周国内部动荡、甚至可能剥夺他继承大统合法性的事情,也会对他造成极大刺激!

秦会之同样如此,早年于五国城被吴维正说服降金以后,秦会之也没少帮金人做事,甚至柴极那朱皇后,便是被秦会之与吴维正联手逼死的。

若柴极再立新帝,虽不大可能影响柴崇帝位,却会极大折损后者威严,且陷柴崇于‘不孝’。

秦会之早年回归周国,说的是自己趁看守松懈,逃了出来。

若柴极有了重新露面的机会,将秦会之早年所做公之于众,‘不忠’这个恶名便要背定了。

吴维正猜的很对,即便秦会之不确定他所说真假,却绝不肯坐视此事发生,便是有一分可能也不行!

更关键的是,那齐国楚王有过扶植傀儡的先例,便如当今的齐国摄政长公主.

秦会之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凝重,沉默半晌后,却道:“此事,需从长计议。”

这话,几乎表明秦会之答应了吴维正要配合金国,鼓动周帝对淮北用兵了。

但‘从长计议’,还是暴露出了内心深处的一丝犹豫。

吴维正却道:“秦公莫忧,我大金也并非要贵国仓促出战,秦公可早做些准备,以待天时!”

“天时?”

“呵呵,我大金尚有一路奇兵,到时若能扰动中原,贵国的时机便到了!我出发前,海陵王早已有了嘱咐,贵国只要出兵,日后淮北之地,尽数归周!还望秦公到时莫要瞻前顾后!”

一听这个,秦会之心中大定。

若金国奇兵果真能突入齐国腹地,周国自然可以北上助拳!

淮北富庶,谁不眼馋?

以前没机会,这种事也只敢想想,如果有了机会,谁会拒绝占领淮北、瓜分齐国的诱惑?

即便心中已有了决断,秦会之却也没有露出特别表情,仍旧以模棱两可的口吻道:“此事本相已知,持衡暂且在我府内住下吧,平日尽量不要四处走动,以免走漏风声。”

听闻秦会之唤了自己的表字,吴维正呵呵一笑,拱手道:“是,谨遵秦相之命。”

七月初十。

完颜谋衍以支援大凌河前线的名义,征调达卢古部、铁骊部、兀良哈部、室韦部、于厥部共四万马步军,又带上了完颜亮当做宝贝一般的三千铁浮图,一路往南而去。

此次出征,罕见的没有带上汉辽扈从军,尽是金国精锐。

却也是除了大凌河前线外,金人全部的武装力量了。

行军三日后,途经距离大凌河前线尚有四百里的通远城时,完颜谋衍忽然下令全军向西转进。

沿着潢河河谷,一头扎进了莽莽大鲜卑山中。

第57章 稍等一下第504章 我那五弟第491章 江宁呐喊第488章 王府众生相171.第169章 故交一日谈第30章 俗话说:78.第78章 杀虎岗227.第223章 我有一诺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第8章 攒劲节目326.第321章 少年郎,愈挫愈勇!299.第295章 朝堂有变?329.第324章 权臣之姿451已解封349.第343章 又见摔杯为号136.第134章 医者父母心第8章 攒劲节目第446章 三国兴衰 百万军民生死之大事第488章 王府众生相331.第326章 鸡犬升天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腾于九霄之上68.第68章 陈小郎很委屈275.第271章 愿得一人心第507章 妒240.第236章 原来是这个吴家第22章 做一个快乐的人330.第325章 楚王第484章 安丰探夫296.第292章 杯酒释兵权272.第268章 睚眦必报206.第204章 非官府组织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第55章 你见过这么厉害的农夫么?208.第206章 神仙?神棍!一头二臂182.第180章 凭什么?91.第90章 俺弟媳心善第13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第422章 我家三娘花样多第452章 首胜第521章 剑指关外,临别衷肠327.第322章 路安侯是大齐忠良!125.第123章 此景只应天上有第488章 王府众生相第380章 午夜钟声第534章 陛下,何故造反?315.第311章 淮北自治?285.第281章 舆论战171.第169章 故交一日谈第391章 汉家雄风,今朝复现216.第213章 错了也不改88.第87章 今日齐呼孙大圣104.第103章 忙而不乱第514章 天家无亲情第59章 下山探亲第465章 淮北儿女,勇烈至此!345.第339章 后果自负第386章 冰河血雨第503章 保护国305.第301章 打草惊蛇125.第123章 此景只应天上有345.第339章 后果自负第435章 疯皇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贤240.第236章 原来是这个吴家第520章 深宫欲浪难自抑,汉儿不受金人爵第452章 首胜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第453章 楚王回来了!第486章 我也想进步第441章 关中锁钥 天下阵眼第17章 仙桃!仙桃!!仙桃!!!255.第251章 世间温柔待我,我自待世间温柔237.第233章 接战第24章 诨号第388章 谁敢横刀立马!360.第353章 粮食危机?第28章 松针也是树叶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腾于九霄之上197.第195章 血色除夕第381章 来将何人!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310.第306章 喋血夏翠园96.第95章 土鸡瓦狗第434章 风暴前夜167.第165章 尘埃落定343.第337章 佳婿144.第142章 产业链的意义第473章 除夕家宴,暖穿刺客178.第176章 将错就错451已解封第427章 天下共庆时,又逢血色春第409章 正统之争 王妃来访第5章 逃户251.第247章 还是你们年轻人第7章 十里红妆第496章 杀鸡儆猴365.第357章 大江剑,何幻锋!第48章 这口锅请你背好第478章 民心易主第56章 七月十七,大雨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