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营

临安皇城,勤政殿。

十一月的临安算不得暖和,广阔空寂的勤政殿更显幽冷。

年迈的秦会之坐在锦凳之上,缩着肩膀,如老僧入定。

耳畔是大理寺卿万俟卨和兵部尚书王庶的争论,两人的分歧,自是因为到底要不要趁齐国动乱,出兵占据淮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此事了。

早在半个月前,秦会之便私下打探过王庶的口风。

起初,王庶非常反对配合金夏灭齐,他的理由是,“金国狼子野心,与其联手,不啻于与虎谋皮。二者,齐为周金之间屏障,若齐灭,我大周便要直面金国”

彼时,万俟卨的反驳理由同样充分,“如今金齐之势已逆,那伪齐楚王的封号‘楚’字便能窥见野心,其人好战,又屡屡在淮北假借学术之名笼络人心,若不趁机灭之,来日亡我大周者必是此子。”

万俟卨说的很明白不管怎说,大周臣民对不通教化的金人,终归有几分抵触,就算金国得了淮北半壁,周国大可继续以父国事之,总能偏安一隅。

可齐国同是汉人政权,若任由他胜了这一战,挟‘驱除鞑虏’之威势,到时还不得天下归心?

齐国之害,尤胜金夏!

王庶是忠臣,却是忠于柴周,万俟卨的话让他有了几分动摇。

接着,便是十一月初陆延重率弟子偷渡去往淮北,组织了那所谓‘周国抗金义勇’。

这件事虽被朝堂极力压制,不许任何报纸报导,但士林间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让周国朝堂很受刺激。

今日,几名重臣首次在御前公开讨论此事,王庶敏锐察觉周帝似乎倾向出兵

至此,王庶的态度已开始转变,但在其位谋其政,王庶还是站在实操难点上提出了几条疑问,“若取淮北,我军出淮南最为便利。可如今,粮草未备,兵马未曾集结,待沿淮三路做好准备,怕是要到年后了。届时,兴许东京之战已见分晓”

确实,即便淮北兵力空虚,也不是任人拿捏的疲弱之师,但凡发动几万人,便需至少一个月做后勤准备。

可万俟卨听了,却自信一笑,甚至和龙椅上的周帝对视了一下。

表情颇有几分得意。

只听他道:“此事便不需王尚书忧心了。今年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两地秋赋至今仍留在当地”

王庶顿时愕然。

荆湖南北两路和江浙路,一直是大周的重点粮食产区。

当地所植水稻,每月八月左右收割,按往年惯例,每年九月收上来的粮食便要启程东运。

今年为何留在了当地?

结合方才万俟卨的表情,王庶瞬间想到.莫非大军要从荆湖路北上?

两路驻有屯军三万余,若就此北上,还能路过周国驻有重军的襄阳,几军合一,便能凑出六七万人!

不但不用重新征集粮草,还可绕过淮水天堑,直入齐国邓州而邓州往东便是唐州,过了唐州即可兵临蔡州城下。

恍然大悟之后,王庶眼神复杂的看向了万俟卨和秦会之此事绝非巧合,八月收粮,若无秦相之命,当地绝不敢扣粮不发。

看来,这北伐大计,至少早在七月间就已经定下了。

秦相等人却瞒天过海,从未与人透露。

这事,要说没有周帝在背后支持,王庶是不信的。

身为兵部尚书,如此军国大事竟连知情权都没有,王庶不由无声一叹。

一直没有讲话的秦会之似是看出王庶失落,这才开口道:“王大人莫恼,本相并非要瞒你,而是要瞒过天下人军国大事,不可失密。若我大周军大规模调动、征集粮草,必然引起淮北警惕。少一人知晓,便多一份妥帖。”

王庶下意识想问一句,‘难道朝中还能有齐国细作不成?’

可下一刻,他却反应了过来.陈伯康在淮南路坐镇多年,如今当地不但兵精,而且粮足!

眼下这么大的事,皇上、秦相却不招他前来商议,莫非陈伯康和淮北

正暗暗心惊间,宝座上的周帝缓缓走了下来,“王大人,朕便将这副重担托付与你了.”

王庶心中一警,犹豫了两息后,最终还是一个深揖,“臣领命!万死不辞!”

“好!即日你便前往荆门坐镇,吴宣抚已得朕的密令,会一力配合。诸军集结后,北上一定要快、要迅捷,才可打淮北一个措手不及!”

周帝认真嘱咐道,甚至不小心露出一丝迫切神色。

其实,担心齐国争夺正统也好、担心齐国万一胜了金夏天下归心也好,只是明面上的原因。

周帝最担心的,还是秦相关于太上皇落入了淮北之手这件事。

攻打淮北,最重要的便是找到太上皇,秘密带回大周!

王庶离去后,万俟卨躬身告辞,“陛下,臣这便出发前往泉州了!请陛下和秦相坐等我军捷报!”

泉州乃大周海运最为发达的地方,市舶司外海船云集。

王庶自荆湖路北上,万俟卨却要从泉州带当地兴化军乘海船北上,于泗州登陆。

好吸引淮北西部两府淮北军,使其不能西援蔡州。

不管是荆湖路还是遥远的福建路,都不和淮北接壤,可最大限度保密,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若从临安附近出发,难保不被淮北细作察觉。

万俟卨离去前,君臣之间不免一番君圣臣贤.此次行动,已秘密筹备三四个月,莫说民间毫不知晓,便满朝大臣,也只他们几个知晓。

虽然此次出征没有动用精锐禁军,而是交给了三地厢军,但周帝、万俟卨却笃定胜券在握。

毕竟,淮北的军力在那儿摆着,大凌河占据了一部分,东京城下又占了一大部分,淮北还能有多少兵力?

而周国这边,一海一陆两路大军八万余将士东西夹击,这怎么输?

午后未时,殿内只剩了周帝和秦会之这对君臣。

再无外耳,两人终于说起了最私密的话题,“秦相,那陈伯康如何处置?”

“陛下.”秦会之自锦凳上迟缓起身,拱手道:“不可打草惊蛇,也不可再让他留在淮南。陛下便趁着年底将至,招他入京述职.趁机圈禁。”

周帝点了点头,随后却稍显忧虑道:“待我军北伐的消息传开,不知民间舆情会怎样”

确实,东京被围后,伪齐楚王一纸‘邀万千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使我辈子孙再无这般苦难’撩拨的不少周国人热血沸腾,大有一副共抗时艰的氛围。

此时若陡然知晓,人家齐国抵抗鞑虏时,本国却在背后给齐国来了一刀,周人怕是有点不好接受。

秦会之却一副淡然表情,“陛下,只要胜了,些许杂音不足为虑。即便到时舆情汹涌些,陛下不也被是臣子蒙蔽么”

所谓被臣子蒙蔽,说的就是王庶.万一日后批评声大了些,完全可以将王庶推出来背锅嘛。

仗还未打,垫背之人都找好了。

周帝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到万一打不过咋办.

当日傍晚,秦会之回府,吴维正已等在书房,一见面便焦急问道:“秦相,怎样了?”

秦会之在椅上坐了,慢条斯理的抿了口茶,这才露出了难得微笑,“幸不辱命.”

自十一月初二折彦文、张叔夜偷袭洛阳北营后,完颜谋衍便报复性的展开了对城外勤王义师的进攻。

陈初命各部步卒后退收缩,依靠城寨防守。

在东京城外围拉开一道宽约百里开阔地带,任由双方马军在其中缠斗。对方人多,便退入城寨;己方兵力占优时,便围而歼之。

纠缠十余日,双方互有损伤。

完颜谋衍却看出了,城外勤王军就是想耗死他们。

毕竟,洛阳虽有粮仓,但被焚毁了一处后,也撑不住近三十万金夏军消耗了。

又因不停被拉扯,金夏军水泄不通的包围圈终于出现了少许松动。

十一月十六日,老白斥候营内的几名下属,终于悄悄穿过层层防线,首次抵达东京城下,被吊篮拉进城内。

随即带来了‘楚王已至’的消息。

范恭知知晓后,如同获得前线捷报一般,当日便在全城张贴公文,告知数十万军民。

人心浮动的帝京,不由为之一振!

这边,完颜谋衍被齐军这种麻雀战、骚扰战搞的不胜其烦,也心知再耗下去待洛阳粮草耗尽,便真的麻烦了。

任得敬适时提议,“攻其必救,逼其决战!”

所谓攻其必救,说的不就是东京城么。

但如今,身后游弋着大股齐军,再强行攻城的话,相当冒险。

可是,继续耗下去更加难以看见胜机。

经一夜苦思后,完颜谋衍终于决定冒险一搏。

十七日,完颜谋衍命全军收缩,将原本平均分配于东京四面战兵做了重新布署。

仅在东西南三面各留下了一万多人负责监视,集结了十五万金夏军于北城摆开架势强攻。

金夏军号称五十万,其实只有三十万人,其中还有七万西夏扈从和三万掳来的洛阳民壮。

二十万战兵已用到了极限。

十八日一早,完颜谋衍几乎未作试探,便命西夏擒生军配合着步跋子在北城阔十二里的城墙外开始攻城。

同日,铁胆率部快速扫清金夏外围警戒部队后,楚王中军跟进。

但齐军却未去营救东京北城,反而直扑城南那一万多人的监视部队。

城南金夏军龟缩营寨不出,想要依托营寨坚守。

老白率斥候营弟兄人人身披双层甲,每人怀揣一个由粗麻包裹的四方体。

午时初,老白一声呼哨,数百人齐齐跃马而出。

刚进入营寨一百多步内,寨内便倾泻出了如雨箭矢。

老白等人的双甲起极大作用,斥候营行进至营寨百步时,老白大喝一声‘点火’。

余者纷纷咬掉竹筒火镰帽盖,盖子一去,疾驰带来的风速,马上让火镰阴火变为了明火,随后众人将火镰对准了粗麻包一角露出的导火索。

待完成这套动作,已近至营寨三十来步。

众骑士在大地上划出一道弧线,借着与寨墙平行之机,纷纷抛出了粗麻包,紧接便快速驶向了本方军阵。

那速度,竟比来时还要快。

似乎背后即将发生什么可怕之事.

南城城墙上,一些招募于东京左近的厢军,看到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这拨淮北军在作甚,下意识问向了身旁的淮北队将,“王队将,城外这些淮北弟兄在干啥?难不成想用那布包包砸死金人么?”

可这名王姓淮北队将却有经验,赶忙捂住了耳朵,朝袍泽们大喊道:“张大嘴,捂着耳朵!张大嘴”

一名东京来的张姓伍长,一脸迷茫道:“王头儿,你喊我干啥?”

“谁他娘喊你了,我是让们张大嘴巴,不是喊你张大嘴,快,捂住耳.”

王队将的话到底没能说完,便突然淹没在了城下如同天罚一般的巨大轰鸣中。

不是一声,而是一声接着一声。

城下瞬间笼罩在十余丈高的烟尘之中,营寨木屑、血肉甲胄不时从烟尘中激射而出,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伍长张大嘴,张大了嘴,只觉耳朵嗡鸣,大地震颤,直到脸上忽然一阵温热,张大嘴下意识在脸上抹了一把.却尽是血水。

城下金夏军的血水。

远处,陈初安抚了受到惊吓的小红,转头对黄恢宏的长子骂道:“黄大郎,我淮北的火药不要钱是吧!你他娘怎给炸药包装了这么多药!”

“还不是王爷老嫌不攒劲么如今攒劲了,王爷又骂”黄大郎委屈道。

天雷炮笨重,不利野战时四处转移。

但炸药包照样可攻坚破障!

烟尘尚未散去,陈初原本打算等烟尘稍散,看看寨墙破坏成了什么模样,才让马军冲锋。

“铁胆.”

陈初让铁胆做好准备,可他刚喊出这大憨妞的名字,后者便猛地一提马缰.白袍银甲,便是近卫二团的冲锋命令。

随即,一道铁甲洪流自千里阔野席卷而过。

西军马军、彭二第五旅马军耿宝喜九团紧随而去

“我他娘还没下令呢!铁胆是不是想吃军棍!”陈初恼铁胆不等他发令便冲锋。

驻马身旁的杨大郎初听这‘军棍’下意识露出一抹古怪笑容,转头见初哥儿一脸严肃,才把打趣的话咽了回去。

这边,一骑突至陈初身旁,翻身下马,禀道:“王爷,东北五里,西夏铁鹞子正在接近,约有千骑。”

众将不由神色一凛,特别是西军将领。

铁鹞子、铁浮图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了。

陈初却道:“长子、胜武,咱们去会会这铁鹞子.”

城南战场之上,万骑卷平岗,蔚为壮观。

唯一不协调的,便是.一名身穿勤务兵制服的老卒,手里提了根长枪,却因胯下无马,早早被甩到了后头。

这老汉一边发力狂奔追赶,一边大声嚷嚷着,“乖囡,等等我.等等我,乖囡,小心些啊!”

第446章 三国兴衰 百万军民生死之大事181.第179章 你们家没一个好人93.第92章 你不开心么?第443章 当头棒喝第496章 杀鸡儆猴第388章 谁敢横刀立马!182.第180章 凭什么?第537章 近乡情怯,千里婵娟227.第223章 我有一诺第507章 妒361.第354章 淮北淮南237.第233章 接战第29章 夫妻夜话第31章 花明月暗笼轻雾第486章 我也想进步152.第150章 百里夜袭第499章 一言不合,死给你看150.第148章 你们是来杀我的?第34章 栖凤岭爱情故事第486章 我也想进步200.第198章 家庭会议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第449章 勤王诏令82.第82章 七月情话第501章 ‘忠臣’之死361.第354章 淮北淮南69.第69章 我说的是你!284.第280章 陈景彦你要脸么!116.第114章 发动大招110.第109章 投名状第477章 大仪治军第472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385.第375章 不退第523章 小辛使计打援,铁胆逞威斩将287.第283章 风雪裹蔡州,三娘入侯府要到两三点了359.第352章 十万火急?99.第98章 猫儿的野望344.第338章 若不流芳千古,那便遗臭万年129.第127章 这世上,只能我欺她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第487章 岳母驾到206.第204章 非官府组织107.第106章 一起吃个饭吧171.第169章 故交一日谈180.第178章 猫蛇联手271.第267章 来者是客252.第248章 猫蛇同心319.第315章 请君入瓮第469章 报仇不隔夜307.第303章 谋士以身入局,欲胜天半子131.第129章 营商环境93.第92章 你不开心么?第510章 刺客?215.第212章 君子藏锐气于胸88.第87章 今日齐呼孙大圣296.第292章 杯酒释兵权241.第237章 辛什么来着?第11章 出城第521章 剑指关外,临别衷肠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137.第135章 陈年旧事170.第168章 不疯魔不成活461.第448章 牛鬼蛇神第18章 谋不可众,利不能独331.第326章 鸡犬升天116.第114章 发动大招第438章 此女断不可留!283.第279章 你们怎不去死?109.第108章 踏碎凌霄第2章 羽翼未丰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第36章 蛇蝎心肠360.第353章 粮食危机?第521章 剑指关外,临别衷肠第438章 此女断不可留!292.第288章 夺妻之恨第502章 到底哪出错了?325.第320章 朝阳初生,血透东京232.第228章 后方紧吃174.第172章 纵有千般难,亦是我甘愿246.第242章 祸水东引290.第286章 金子诚,天之道217.第214章 止乎于礼第478章 民心易主116.第114章 发动大招第25章 想了249.第245章 别打了,你倒是问啊292.第288章 夺妻之恨348.第342章 殿下,你在玩火215.第212章 君子藏锐气于胸91.第90章 俺弟媳心善291.第287章 战群儒第405章 互剜毒疮第437章 迩来三千年,皇气行幽州276.第272章 好事将近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么?118.第116章 聚是一团火184.第182章 美人恩重127.第125章 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