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藤尾增冈

就在马福元等人准备大张旗鼓,想在出口创汇方面做一些文章的时候,段云这边则接到了来自日本的一个跨洋电话。

让段云感到吃惊的是,这次给他打电话的不是别人,而正是第1个发明“ Flash”散存芯片的藤尾增冈。

因为藤尾增冈不懂中文,所以给段云打电话的时候,还专门从公司找来了一名中文翻译,帮他和段云通话。

电话中藤尾主要询问段云企业的情况,以及他购买这种闪存芯片的用途。

段云并没有告知藤尾增冈他购买这种芯片的用途,因为现在他的复读机还没有做出样机和申请专利,所以他不能把这个好的商业创意告诉给别人。

不过段云在电话中还是表达了自己想购买他们这种 Flash闪存芯片的强烈意愿,并表示如果他们公司闪存芯片的价格合适的话,他愿意大批量购买,并且签订相关的合同。

不过在电话中,藤尾增冈显然对段云企业的实力心怀质疑,尤其是在得知段云只是一家私营企业之后,更是感觉不可思议,好像在他的记忆中,中国大陆地区根本就没有私营企业这个概念,以至于他有些怀疑段云这个公司是否存在,或者干脆只是个皮包公司。

对此段云也没做太多的解释,只是对藤尾增冈表示,欢迎他来深圳这边对他的企业进行考察,其他的事情具体商议。

放下电话之后,段云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他确实想大量购买这种闪存芯片,另外一方面就是如果对方报价过高的话,那么他将来生产出来的复读机产品将会变得利润微薄,而且高昂的价格也会极大的影响销量。

在后世的时候,储存芯片在一般性的电子消费产品中,成本占比不会超过20%,而段云之前在SEC展会上,东芝展台上这种 Flash芯片参考报价是每枚45美元,如果按照国内黑市外汇的汇率兑换成人民币的话,那就是整整450块钱!

段云现在每台随身听的出厂价格是380元,而这个芯片的价格居然比整台随身听还要高,加在一起要800多块钱,这样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可言,因为这已经相当于进口索尼随身听的价格了,能出得起800块钱买随身听的家庭不会介意再多出一两百块钱买一台功能更多质量更好的索尼随身听。

所以闪存芯片的价格问题也是段云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事情,按照段云的思路,每片芯片如果成本超过10美元,那么暂时就没有必要合作了,没人愿意做亏本的生意。

当然段云也留了一个心眼儿,那就是在跟藤尾增冈个电话通话中,提出让对方可以带上一批芯片样品过来,段云只需要几枚芯片样本,就能做出复读机的样品,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提前将复读机申请专利,避免被国内外的其他厂家捷足先登。

其实随身听是1993年国内发明出来的,而在此之前,段云不必担心有人想出这个创意,而在93年之前,国际上的闪存芯片早已降价,复读机晚上市两三年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到藤尾增冈到来之后再做决定……

……

然而在和藤尾增冈通话后的第3天,他乘坐的飞机就已经降落在了广州白云机场,和他同行的还有一名中文翻译,其实就是在日本留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

得知藤尾增冈已经来到广州后,段云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快就应约而来,由此可见藤尾增冈对这笔生意还是相当重视的。

其实正如段云所猜测的那样,藤尾增冈对中国的这笔生意确实非常的重视。

藤尾增冈目前是东芝微电子研究部的一名主管人员,在东芝集团中属于中层干部,虽然这些年也组织了不少东芝产品的开发项目,在公司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不过说到底,藤尾增冈距离东芝的核心权利层太远,没有任何公司的决策权。

其实一直以来藤尾增冈对中国都不重视,认为中国严重贫穷落后,只是日本的淘汰产品和生产线的倾销地,而他的微电子部研究的产品项目主要针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所以在此之前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会有中国的客户对他研究出来的产品感兴趣。

原本藤尾增冈对于自己苦心研发出来的“ Flash”闪存芯片是抱有相当大的期望的,然而现实却给他兜头浇了一桶桶凉水,当他把产品汇报到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时候,对方在了解这种产品的性能之后,只是对他简单的说了一句“把这种产品忘了吧”,然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即便“ Flash”芯片参加了今年的CES展会,那也不过是藤尾增冈全力争取过来的机会,然而结果也确实让他感到很失望,展会中除了段云的公司对这种散存芯片抱有浓厚的兴趣,其他欧美厂家甚至都没人在展会中询问过这种产品。

所以尽管对中国内地市场抱有不屑,可为了不至于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疾而终,藤尾增冈最终还是决定踏上这是中国之行,看看段云他们的企业是否真的能拯救自己的这个研发成果。

这次段云亲自开上了自己的桑塔纳轿车,在白云机场接上了藤尾增冈和随行的翻译之后,前往了自己在深圳的厂区。

其实是按照段云的最初安排,因为飞机到广州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他打算让藤尾增冈在深圳的西安酒店住下,然后第2天一早领着他到厂区参观,但是藤尾增冈坚持要先去段云的工厂参观。

“藤尾先生,您会讲英文吗?”段云用英语问道。

“ Yes!”藤尾增冈听到段云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后顿时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随后两人直接用英语对话。

日本国民英语水平还是不错的,之前段云去日本考察的时候,甚至在电车上还看到有日本人看英文报纸,不过日本人的英文水平只限于读写,口语水平则是带着一种浓重的本土口音,让人听起来有些别扭。

不过藤尾增冈的日语口语水平还是不错的,段云和他可以无障碍的对话,这也方便了两人的交流。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穷第三百一十四章 蝴蝶效应第六百四十章 巨额补助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Flash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军工第九百七十七章 重要会议第五百三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术制约第六百四十七章 双赢第五百六十五章 市局通知第五百一十五章 厂家的条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厂长任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团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外交官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严厉警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交易达成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大战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录取通知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华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途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深圳电子业龙头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穷甲天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疯狂的转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MP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国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试驾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家教第五百二十七章 施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新年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会议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意外收获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908工程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亲的忧虑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一批样品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从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长期合作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黄金空白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最惠国待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集团公司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瑞典汽车安全专家第五百六十八章 出差住宿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务分红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赛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内部消息第四十三章 人比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铤而走险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途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MD播放器第二百九十章 外包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三机配套联合体第九百零九章 出国名额第九百六十六章 举步维艰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云汽车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后的筹备工作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合同确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领军人物第四百三十二章 暗度陈仓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示范作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穷山僻壤出刁民第九十五章 里应外合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协议离婚第二千零一章 震撼效果第七十四章 定心丸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红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幸福时刻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斯贝发动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里子面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内部分歧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发投入比例第七百三十二章 争吵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两霸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瑞典汽车安全专家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香港研发中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目标一致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沈阳金杯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厂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动出击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万全之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发展洪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深交所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游戏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民航管制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高昂成本第六百八十二章 情怀第四百五十一章 棋先一招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土改方案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学术知己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浓厚兴趣第四百九十九章 派人采购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