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慢工出细活

其实长城电脑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1990年的时候,北京中关村迎来第1个冬天,在美国公司的强大压力下,国家宣布正式取消计算机产品进口许可批文,并且大幅度降低关税。

而国家新政策的出台,不光让中关村这些私人和国家队倒爷溃不成军,同时也让长城公司彻底失去了政策保护伞,高成本的长城电脑根本没法和国外的进口电脑相竞争,半年时间不到,从王者之位摔了下来,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元气,勉强支撑了几年后,和国外巨头合作,成立了几家合资企业,以至于有后人评论,长城玩的最漂亮的是资本运作,而不是 IT技术。

段云的芯片厂几乎是不可能和国外电脑厂商合作的, IBM等PC厂商在他们国内都有稳定强大的供货商,根本不可能让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芯片企业给他们供货,所以段云只能在国内寻求 PC厂商进行合作。

而且如果这次合作成功后之后,也能帮助长城将来抵御外资企业的竞争,而随着国产PC产业的不断发展的壮大,段云的芯片厂也可以晋升为国内的电脑上游供货企业,从而拥有稳定的基本盘。

不过段云想实现自己的想法,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一方面要降低芯片生产的价格,提高芯片的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还要看长城电脑是否足够“争气”,能够把“国产电脑之光”这块招牌长期的保存下去。

“我看这样吧,等到年底你被芯片上正式投产之后,我派我们厂里的总工程师去你们厂参观,到时候再详细洽谈合作的事宜。”王之说道。

其实王之本身还是有些不相信国产芯片的实力,但如果真能按段云所说,把芯片的成本降下来的话,那么无疑会降低长城电脑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利润。

而且王之有意结交段云这样的商界新贵,所以很干脆就答应了段云的合作意向。

“行,那咱们说定了!”段云闻言面色一喜,掏出打火机,帮王志点燃了香烟,然后说道:“到时候我们芯片厂正式投产之后,我会给王经理您打电话,希望您能参加我们的开工典礼。”

“好说好说!”王之笑的说道。

随后,饭菜端上来之后,短元和王之觥筹交错,畅谈起来……

……

就在段云和王之商谈合作事宜的时候,在北自所的食堂里,蒋明炜和所里的其他领导聚在一起,在餐厅包间里吃起了小灶。

“杨所长,这次出差辛苦了,几天没见,大家也都挺想你的,我先敬你一杯酒!”此时薛成广端起了酒杯,对坐在正中间的老者说道。

“只是开了个会而已,大家也都辛苦了。”老者说着,也面带微笑地端起了酒杯,和众人碰了一下。

这个老者名叫杨国忠,是北自所的所长,早年是海龟回国的学子,混乱年代曾经被打成右派,七八年平反之后,一直担任北自所的所长至今。

“杨所长,我想和你说件事儿……”蒋明炜放下酒杯后,皱着眉头说道。

“老蒋,所长他刚回来,工作上的事情明天再说吧。”薛成广见状,立刻对他使了个眼色说道。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杨国忠看了蒋明炜一眼说道。

和其他人不同,蒋明炜平时并不喜欢喝酒应酬,在这种场合也很少说话,看到他今天表情似乎有些不对,于是杨国忠主动询问道。

“是这样的,最近咱们所里申请停薪留职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项目组这三天来有30多人提出辞职,整个项目现在已经没法进行了……”蒋明炜皱着眉头说道。

“30多人提出辞职?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听到蒋明炜这么说,杨国忠也顿时脸色一变。

“还不是因为那些外企高价挖人!”说到这里的时候,蒋明炜这样露出了几分无奈,只听他接着说道:“那些外企财大气粗,也舍得给钱,现在的年轻人啊,根本经不住诱惑……”

“老蒋,你反映的这个情况其实不光发生在咱们所,这次我去上海开会和其他高校院所领导交流的时候,也都谈到了人才外流的现象。”杨国忠顿了顿,接着说道:“现在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人才技术开始向资本市场流入,全国范围内很多科研院所都面临人员流失下海的问题,在我看来,改革总是要有阵痛的……”

“杨所长,我的眼光和觉悟没您高,也不懂改革方面的事情,我就想知道,人员流失的问题怎么解决?现在我们项目组的人都快走光了,这个窟窿怎么填?”蒋明炜有些焦虑的说道。

“老蒋,你不用担心咱们所里缺人,不管怎么说,咱们北自所也是一块金字招牌,想来咱们所里工作的人多了去了,之前有很多人托关系找到我,想让他们的子女或者姐妹进咱们所工作,都没同意,只要咱们把要求放宽一点,邀多少人有多少人。”此时薛成广突然插了一句。

薛成广说的确实也是实情,虽然相比那些财大气粗的外资企业,北自所的薪资待遇确实要低很多,然而在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生眼中,北自所依然是个非常理想的就业单位,这毕竟是一家部属的研发单位,而且在工资待遇等方面,相比于北京的其他科研院所也算是不错的了,铁饭碗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依然是充满诱惑力的,能来北自工作,还是会被很多人羡慕的。

“可是这来一茬人,走一茬人,我这边刚刚培养出几个技术骨干,他们转眼就走了,新人来了之后,我还要重新开始培养,从我个人来说,这没问题,但是没有成熟的研发人员,会严重拖延咱们项目的研发进程……”蒋明伟说道。

“那就慢慢来嘛,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搞科研本来就是需要时间的,莫不成你还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薛成广不以为然的说道。

“可是……”

“你就别说了,反正国家也没有规定项目期限,你就慢慢来嘛,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国家如果真着急的话,早就加大研发资金了,怎么这点事你还不明白呢?”薛成广不耐的说道。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倔强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语补习第六百零九章 普法培训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公开的秘密第二百零九章 前途第一千零二章 法律顾问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产在即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动出击第七百零二章 如鱼得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强销售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制失败(祝大家元宵节快乐!)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收获颇丰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高昂成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笑柄第五十四章 伯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更高的舞台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二百八十五章 操作手册第二百章 照相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老友相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柳传志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图片传输软件第七十三章 强力反击第二百一十章 新计划第九百三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三十二章 兜风第九百七十四章 企业商会第七百八十章 归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归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捷报频传第四百七十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二十八章 盘问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外交官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轰动效应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小额投资第二千零九十章 北方的信件第四百一十章 质检体系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爱国情怀第一千零三章 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展望一代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轻伤不下火线第二百一十五章 秦刚的承诺第八百二十章 重要会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光天化日第二十七章 防盗版技术第三百零四章 规劝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二百九十三章 两全之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重要事情第八百三十四章 设立奖学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被动地位第九十五章 里应外合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宣传片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九百九十六章 当红女星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内部销售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投产仪式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精神图腾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光天化日第二十章 劳模评选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GPS导航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线电之家第四百四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技术资料第五百七十八章 瑞阳的要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抵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惊人的实力第四百九十章 礼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严重分歧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辉煌时刻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国产486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暗度陈仓第五十二章 分工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后的筹备工作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两袖清风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人物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资本的力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约定第九百一十六章 模块化生产线第九百七十二章 娶妻娶贤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竞争对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往昔时光第三百二十三章 房屋转让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特别的礼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扶贫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五百二十八章 国货精品第四百九十七章 关键设备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贸订单第五百零九章 车队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年后复工第五百五十一章 工业软件第五十六章 夜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清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发展洪流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民企的春天第五百零七章 女大当嫁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企业估值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