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香港房地产

在香港分公司成立的酒会上,程清妍的穿着非常的华贵亮丽,为了这次开业典礼,她专门给自己和丈夫定制了一套昂贵的晚礼服,还购买了一些华丽的珠宝首饰,让原本就窈窕靓丽的程清妍,更多了几分雍容和华贵。

只不过细心的人都能看出来,程清妍的小腹已经开始微微隆起,所以在敬酒环节上,人们都让程清妍以果汁代酒,尽量避免对她身体造成伤害。

晚上,住在香港高通酒店的房间里,程清妍看着远处维多利亚港璀璨的地平线,眼神有些迷醉。

“早点休息吧,今天你也挺辛苦的。”此时段云走到她的身边,轻声关切的说道。

“没事的,我现在心里高兴,你就是让我躺下,我也睡不着。”程清妍微笑着看了丈夫一眼,说道。

“其实咱们深圳发展也不差,以后肯定能追上香港的。”段云说道。

“我看难……”程清妍闻言轻轻的摇了摇头,只听她接着说道:“香港这里真美,这才是我心目中大都市的样子,以前只是在杂志上看到过图片,但当我亲眼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感觉真的太震撼了……”

程清妍清澈的双瞳闪过一抹迷醉,她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当一个相夫教子的贵妇,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她追求的东西也就越高。

其实在商业方面,程清妍天赋也是很高的,她有敏锐的头脑和很好的眼光,虽然没有丈夫的先知先觉,但依旧能够敏锐的把握到这个时代国内隐藏的巨大商机。

无论是之前创办天音商会模式,还是下沉式的广告宣传方案,还有现在敏锐的觉察到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潜力,涉足房地产和股票金融产业,都显示出他有很高的商业天赋。

段云做生意从来都是只要有了大方向,就不会在意旁枝末节的细节,只要大方向的目标能达成,他从来都不会在意多花一些“小钱”。

而程清妍则不一样,她精于算计,对手下的职工要求也非常严格,天音集团的工作考核制度都是她制定的,并且设立的非常残酷的末位淘汰制,虽然有些不同人情,但确实为公司节省了不少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以至于深圳的很多公司都照搬采用了程清妍制定的考核方案,这本身来说也是对程清妍能力和才华的一种认可。

现在夫妻俩人可谓是珠联璧合,配合的相当默契,一个重技术,善于制定公司长远发展策略,一个重效益,将公司管理得面面俱到,俩人之间的优缺点也得到相互弥补,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如今的天音集团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中国内地最大的私营企业。

不过两人有默契的同时,也经常出现一些分歧,在程清妍看来,公司就是要赚钱为主,什么项目赚钱就做什么,怎么来钱就怎么办,但是段云却经常将钱投入到一些看起来投资回报很少,或者回报出去很长的项目,这让程清妍多少有些不太理解。

“你要是喜欢香港这里的景色,咱们可以在香港这边买一套房,偶尔过来住就可以了。”段云说道。

“是啊,我也有这个计划。”程清妍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里的楼价真的好贵,很普通的一套房动辄要几十万上百万港币,面积还很小,地理位置不错的别墅最少也要上千万港币,有这么多钱,咱们都能在内地盖一幢大厦了……”

“你想买就别犹豫,咱们公司账户上还有几千万美元,只要保证香港研发中心这边每年的经费,其他的钱你都可以用来购置香港房地产。”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香港的股票,我建议你最好几次入手,香港的股市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可以小金额的长线操作,但是不要把股市当成豪赌的工具,这样的话,咱们天音集团也会吃不消的……”

段云还是非常支持妻子涉足香港房地产产业的,因为他知道,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房地产一直都是只涨不跌,而且涨幅相当的巨大。

香港进入80年代,得益于大陆方面的贸易开放,以及前30年打下的发展基础,香港居民的收入实现高速增长,1988年,香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正式迈入高收入俱乐部,虽然香港居民收入实现大幅增加,但香港居民居住条件却十分恶劣。

到了1988年,仍有一半的香港居民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里,其人均居住面积仅为6.2平方米,超过一层的公屋,仍不具备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除了供需矛盾,投资方面也是助推香港房地产疯狂攀升的一个重要推手。

香港当时实现的是以美元为参考标的联系汇率制,利率也跟随美国方面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但当时的香港通胀率却长期高于美国,致使香港实际处于负利率状态。

低廉的融资成本加上传统以来的保值理念让大笔资金持续流入香港房地产市场中,助长了房价上涨。

说白了,香港人疯狂购买房地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实现财产的保值。

多重因素叠加,让香港房地产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陷入疯狂,从1988年到1997年,香港房产指数从79飙升到418,年均涨幅达20.3%,一时间人人都在讨论房地产,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也就是说,香港的房地产会从今年开始大幅上涨,一直到1998年金融危机之前,香港房地产产业都是只升不跌,而且涨幅非常巨大。

所以这个时候入手香港房地产是最好的时机,只需要在10年后的98年金融危机之前,将这些房地产抛售出去,那么段云就会稳赚不赔,获取巨大的丰厚利润。

天音集团这几年赚取了不少外汇流成,但如何处理这些资金上,段云却面临着巨大的难题。

国内的企业往往会利用外汇流成购买一些国外淘汰的二手生产线和技术,但是段云根本看不上这些二手生产线和技术,然而世界上领先的生产线和技术却是花钱也买不来的,这也使得天音集团握有的大量外汇留成暂时只能放在银行里吃一些微薄的利息,根本无法巨额获利。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媒体的影响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简办第五百四十九章 白纸黑字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前后呼应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疯狂的订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压价第六百五十六章 开办夜校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待价而沽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学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新区物流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长面谈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CES第三百六十九章 贷款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走茶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绝对焦点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小问题第二百六十章 重要角色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主动维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国家队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难以拒绝的条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水到渠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惊人的差距第八百一十五章 订婚领证第四百一十二章 众矢之的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摩尔奇迹第二百九十一章 理解万岁第三十五章 小缺陷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门当户对第二百五十三章 从严处理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好奇心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七百四十七章 要钱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故伎重施第二百零四章 新房钥匙第三百六十三章 办厂计划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发展重心第十八章 往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税漏税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远瞩第一百二十一章 摸石头过河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ISO第四百一十一章 总厂会议第四百八十三章 环保评测第七百七十章 订单回流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激励股份第五十六章 夜大第二百一十章 摄影爱好者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华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家庭晚宴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中国首善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出国计划第二十四章 鱼骨天线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穷甲天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投产仪式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苛刻条件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跟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产业转移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疯狂的转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实情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加强合作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技术改变产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轰动效应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轻伤不下火线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黑脸红脸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免税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政策延续第六百零一章 突发变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厂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国货精品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导地位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救火队员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运第二千零五十章 湾流会员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长面谈第六百七十五章 死于安乐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产品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重要建议第一百六十二章 事故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望子成龙第三百七十九章 机会第八百零三章 技术鸿沟第七百六十二章 一边海水一边火焰第九百九十四章 试机成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专利壁垒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华裔工程师第二百六十章 重要角色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云汽车第五百四十五章 招兵买马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国谈判第四百零五章 备选合作商第一百二十七章 招工第九百零四章 邻居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资金问题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甩手掌柜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碾压优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产品三包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销售王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诸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