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简单问题

200万美元在欧洲建立一个研发中心是完全不够的,但是在大学设立一个研究所,还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只需要几十万美元,就可以在慕尼黑大学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室。

况且还有300万美元的奖金,两项加起来有500万美元,这笔钱完全可以在德国境内设立一个中型的研发中心,并且这笔经费可以维持三年以上的运作。

尽管后世的时候,很多跨国巨头一年的研发经费达到几千万上亿,但在90年代初,美元还是非常值钱的,考虑到通胀和美元贬值,500万美元几乎就相当于10年后的2,000万到3,000万美元,这绝对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

其实对于校长胡贝尔以及校委会的其他成员来说,他们最惊讶的是一家中国企业居然会有这样的大手笔,动辄就可以拿出几百万的资金,这完全颠覆了他们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段先生,您这是远道而来,我们还是先领您去校园里参观一下吧。”此时胡贝尔突然提议道。

“那就麻烦了。”段云微笑着点了点头。

下一刻,段云和校委会一行人离开了会议室。

走在过道上,几个校委会的成员相互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显然他们对于段云这次来慕尼黑大学开办研究所持有不同的意见。

事实上,在德国的这些高校中,之前还从来没有过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先例,在慕尼黑大学成立的500年的历史中,还是第1次和一家中国企业商洽合作的事宜。

不过德国的大学还是非常讲究社会效益的,能为社会创造多少商业价值,也成为了衡量德国大学实力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段云带着大量的美金来寻求合作,慕尼黑大学方面是非常欢迎的。

只不过慕尼黑大学和中国企业的合作,可能还涉及到一些政治问题,因为一直以来,美国对苏联及其加盟共和国在技术分数上非常严格,不允许西德的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大学和苏联方面有技术和商业上的交往,尤其是是一些涉及军事用途的敏感技术,封锁的程度更加严密,任何团体和个人一旦违规相关的封锁协议,等待他们的只有牢狱之灾,甚至会被直接枪决。

至于中国方面,以前美国对于德国和中国政府之间的交往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有些高科技技术转让美国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那个时候还属于中美蜜月期间,但自从去年政治风波,美国开始对中国瞬间变脸,慕尼黑大学这边也接到过联邦德国政府的相关公告,让他们避免和中国政府的合作。

此时的冷战还没有结束,美国在西德拥有高达23万人的驻军,拥有20多个军事基地,几乎控制着整个西德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命脉,所以西德政府对于美国是言听计从的,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虽然说这是天音集团和慕尼黑大学主要是从事民用产品技术研发,但是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之下,慕尼黑大学而被美国严密封锁的中国内地做生意,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容易遭到美国人的处罚。

尽管校长胡贝尔等人感觉到这件事有点棘手,但还是领着段云在慕尼黑大学进行了参观。

走在慕尼黑大学的校园里,段云发现这所大学非常的大,占地至少在1000亩以上,而且很多建筑极具历史底蕴,最早的一种建筑据说是17世纪的,而在慕尼黑大学的图书馆里,那里馆藏的书籍时间跨度长达几个世纪,以至于让段云感觉像是来到了一家博物馆。

国内教育有句老话,就是10年种树,百年育人,虽然中国是个非常尊师重教的国家,然而应与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列国入侵,使得很多教育资产没有保留下来,即便是中国内地建校最早的清华和北大,相比于欧洲的很多名校还是显得过于年轻,缺乏一些底蕴。

而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胡贝尔领的段云来到了慕尼黑大学的计算机学院。

慕尼黑大学的机械学院看起来是1幢比较新的建筑,事实上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计算机学院的展览馆中,段云看到了一些古董电脑,有些电脑重达十几吨,是世界最早出现的计算机。

“段云先生,我个人是非常希望和你们公司合作的,不过你可能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等待……”在参观计算机学院的路上,胡贝尔对段云说道。

“有什么问题吗?”段云感觉到胡贝尔语气中带着几分为难,于是随口问道。

“去年你们国家发生了一些大事,我们联邦政府接到了美国政府那边的指示,对于和你们中国这样的国家进行技术合作,需要提前向联邦政府申请,只有得到政府方面的批准,咱们双方的合作才能够继续……”说到这里的时候,胡贝尔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

“你的意思是美国不允许德国高校和中国企业合作?”段云立刻就听出了问题的关键,于是对胡贝尔问道。

“科技本身是无国界的,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慕尼黑大学也很反对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干涉这种学术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够理解,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促成咱们双方之间的合作,尽可能的让我们联邦政府同意我们的申请……”胡贝尔说道。

“哈哈哈!”段云听到这里笑了起来,片刻后对胡贝尔说道:“胡贝尔先生,其实问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件事很容易就能解决。”

“嗯?”

听到段云这么说,不光是胡贝尔,包括慕尼黑校委会的几名成员也纷纷看向了段云,脸上露出了几分疑惑。

“你有什么高见吗?”另外一名校委会的副校长对段云问道。

“高见谈不上,其实就是钻个空子而已。”段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可以找人在香港注册一个公司,然后以这家香港公司的名义和你们慕尼黑大学进行合作,这样的话,你们就不用担心申请无法通过的事情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商品经济第三百一十五章 个体执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华第二百八十一章 工作作风第二千零五十章 湾流会员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战略价值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大厦将倾第三百七十七章 螳螂捕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庄家第四百三十四章 会计第一百六十七章 星期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管理的艺术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费出国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中国工程师第二百七十四章 做客第三十章 时间就是金钱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DVD雏形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物有所值第四百四十章 名声在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导地位第三百章 投产仪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补偿贸易第三百八十七章 订单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性增长第六百八十八章 梦想与现实第一百七十八章 侉子第三百五十章 严重问题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华强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齿机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可靠伙伴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风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后的筹备工作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六大军用汽车厂第十七章 顶岗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华裔工程师第三百五十五章 消极怠工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蓝色巨人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短暂的分别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绝不迁就第五百二十九章 志向高远第七百六十章 冰火两重天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万全之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学习计划第五百九十六章 财神爷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从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开门红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美利坚之梦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定心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电子市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作秀第一千零一十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二十八章 上岗考核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技术壁垒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倪光南第六百二十七章 基本盘第七百九十一章 顾虑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导权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展会开始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任科长第四十八章 下馆子第三百零七章 平衡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红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胡正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星期天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新项目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世界之巅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香港银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年度计划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华裔工程师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亲笔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项目研发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金杯汽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学习机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报价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亚马逊第八百七十一章 任务完成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九百九十一章 军工技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华裔工程师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备选方案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品牌营销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三机配套联合体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来客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请客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外交部发言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危急局面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跨界合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电子表第一百三十九章 村支书的心思第二千零六章 白天鹅第一百四十六章 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