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金杯汽车

在早些年的时候,段云想进入汽车产业,只能通过自己参与产品研发,然后带领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们一点点的进行技术改进,千锤百炼,最终制造出能够达到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需要一点点的积累和发展,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但是现如今,有了强大资本的段云进入汽车产业之后,不需要从最低层开始做起,他完全可以通过资金收购,让自己拥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确实是一块肥肉,然而考虑到有上百家国营企业参与这一竞争,而且就算是能够最终中标,桑塔纳轿车一年的产量也不过就是几万台,最大的利润是肉眼可见的,利润上限就那么高,甚至未必能够抵消研发成本。

还有一点就是,段云打算下一步从苏联引入大批量的专家,这其中不光有变速箱方面的专家,还有汽车发动机,轮胎支架,整车外壳,电子仪表等方面的专家,有这样强大的研发实力,加上天音集团雄厚的资金,不做整车研发的话,就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而且发展的上限也很低。

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才开始考虑自己搞整车研发,开发出国内第1款具有国际水平的国产汽车。

段云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算,哪怕他收购了这个汽车企业连续几年不盈利,他也会坚持投资下去,因为他需要借助这个企业锻炼自己的研发团队,同时进行技术方面的积累,为将来生产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化汽车打好坚实的基础。

虽然说现在天音集团已经拿到了进入汽车产业的许可证,同时也获得了上海那边的要求,可以在那里投资建设工厂,不过这都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国产汽车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体系,依然套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所以生产什么零部件都需要听从上级的指示,包括段云的企业也不能例外。

另外就是段云虽然资金充沛,可如果现在想要成立自己的汽车厂,一方面是没有土地和政策支持,另外一方面就是没有完备的零部件供应链,而且建设厂房调试设备的周期非常长,如果没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话,就算段云手里有钱,这件事也很难办成。

所以段云想要获得整车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收购一家国营企业。

不过民营企业享受过一家国营企业在当前的国内环境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这种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市场经营困难,一些缺乏资金的国营企业为了集资,开始向社会发行股票,这就给了段云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前世的时候,段云就曾经听说过仰融和沈阳金杯汽车的故事,80年代初,沈阳的汽车工业还很薄弱,一个汽车制造厂生产130小货车,一个轿车厂生产“小面包”,这两家企业隶属于当时的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

局长赵希友受命在1987年,将当时全市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合成金杯汽车公司,由于缺乏资金,急于集资的金杯领导决定发行股票。

1988年7月11日,经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批准,金杯开始了,新中国首次发售的股票为记名式可转换参与积累优先股票,分为对内的企业员工股和对外的社会公众股两种,共发售人民币优先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共计集资1亿元。

但是那个时候的国人对股票没有什么认知,认为股票就是一张废纸,所以股票发行并不顺利,买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厂里的领导和党员带头购买的那部分,数量少的可怜,股票的申购期早已经过了,却还剩余大量的股票没有卖出去。

正在沈阳市政府一筹莫展的时候,仰融适时出现了,仰融是50年代末生人,早年参军时,据说曾在中越战争中负伤,1988年又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3晋手术史奇迹般的,没有残疾的活了下来,这以后便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后来他在西南财经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出身寒微的他,靠着努力和天安门走向了金融运作之路,在上海组建了华晨公司,进行证券交易。

当仰融被介绍给当地的沈阳市政府主管领导和沈阳金杯时,他以独到的眼光,用在证券市场赚到的钱,以每股一元的价格一举收购了金杯股票4,600万股,那时候是记账式股票,装在几十个纸箱里,用飞机运回上海,放在东湖宾馆7号楼地库,从上海财大找了一些学生,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一张一张的填上姓名过户。

仰融本身不是技术出身,他对汽车研发和生产完全不懂行,身为一个金融方面的专家,他用金融家的思路开始运作这个企业,在他看来,国企想得以改造,必须大量引进外资,但当时融资渠道有限,国际上大量的金融资本进不了中国,而如果能把中国企业拿到美国上市,好处会很多。

于是在他一系列的精心包装之下,加上当时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终于在1992年7月24日的时候,金杯汽车股票作为第1只国企大盘异地股在上交所上市,华晨随即将4,600万股票套现,获得了5个亿的收益,赚到了第1桶金。

后来仰融的华晨在美国成功上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1股”在华尔街引起了很大轰动,获得超额认购35倍,融资7,200万美元,让仰融的华晨公司赚了个盘满钵满。

其后的很多年里,仰融都是依靠他精于算计,善于利用金融游戏规则,将金杯汽车始终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虽然仰融最终因为适宜的壮大导致了过度膨胀,逐渐变得独断专行,已经听不得不同意见了,在企业搞了不少冒进,缺乏科学合理性的***动作,一度将公司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最终因为涉嫌经济犯罪逃往了美国,而华晨公司则被辽宁省成立的工作组全面清查核查,仰融永久退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

第三百五十六章 抵触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特别的家宴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物有所值第九百四十四章 重要人物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无偿转让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盛会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开拓者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无偿转让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分拆上市第三百六十三章 办厂计划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毛遂自荐第四百六十六章 双赢第一百一十二章 红榜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惊人的报价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资料筛选第九百一十八章 回国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选目标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制失败(祝大家元宵节快乐!)第二百三十三章 风雨无阻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JVC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合资条件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轰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黑八本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三大财团家族第四百零五章 备选合作商第六百二十八章 无法解决的困难第五百零五章 特种钢材第七百八十五章 视察厂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三机配套联合体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夏利第五百二十章 办事处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两难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汽车代言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良心报价第七百一十章 程清妍的担忧第五百九十六章 财神爷第三十四章 安装天线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艰苦谈判第三百九十九章 忐忑的心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产线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一千零二十章 销量惊人第三百八十章 针锋相对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专款专用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明则暗斗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三大财团家族第四百零九章 加班加点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取经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招标会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惊人的报价第四百五十七章 翻脸第八百六十二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斯文扫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翻译人才第七百零六章 局长面谈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名师高徒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索尼美国总部第八百零七章 奠基仪式第八百四十七章 新角色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政策延续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南北战略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暗度陈仓第五百三十三章 憧憬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运第九百八十三章 技术差距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瑞典汽车安全专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村支书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香港名流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职业经理人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合同确定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家丑不可外扬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往昔时光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国际名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二道贩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中之重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自卖自夸第七百二十三章 两手准备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同步成长第四百五十章 大局观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江湖地位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建议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偶像第九百三十一章 视察作坊第七百零六章 局长面谈第四百七十七章 业务代表第三百八十三章 绅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厂区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大报道第二千零一章 震撼效果第六百一十一章 分房计划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三大财团家族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