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此消彼长

虽然加装防盗版芯片会提高一些VCD的生产成本,但是相比于这种产品带来的利润,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目前进口的镭射光碟机在中国市场上价格在1万块钱左右,最便宜也要八到九千元,通过评估, VCD每台的成本大概在两三千元左右,价格定在四五千元,绝对会迅速替代进口的镭射光碟机,成为国民影音娱乐的新宠。

而且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产量的提升, VCD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最终的成本建有可能会降低到1000~2000左右。

在前世的时候,1997年是国产VCD最为火爆的一年,当时国内出现了爱多,新科,万利达,金正,先科等众多的 VCD品牌,媒体曾经用井喷来形容VCD市场的盛况。

而且在那几年, VCD不光在中国迅速崛起,还很快风靡了全球,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00多亿的大产业,就连电子工业发达的日本美国都要参照中国的VCD来生产。

另外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增长速度增长,销量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到1996年的600万台,1997年的销售达到了1,000万台,使用了短短5年时间, VCD影碟机累计销售已有5,000万台,并且催生了爱多,步步高,金科等国内响当当的品牌。

段云打算在明年3月份之前,实现VCD的大规模量产,这比当年姜万勐1993年9月开发出世界第1台VCD影碟机整整提前了一年半的时间,当时的万燕牌VCD一投放就被各个电子厂家全部买走做样机,销售异常火爆。

而在此之前,段云还需要将产品在国内外先注册专利,同时让科研人员完成量产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不过这里面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天音电子厂产能的问题。

目前天音集团的学习机和复读机以及录像机占用了大量的厂房设备生产线和工作人员,段云如果想生产复读机的话,还要再开办一家工厂,建设新的厂房和生产线。

不过现如今深圳工业区的情况已经今非昔比,即便是天音集团这样的纳税大户,想要在深圳工业区申请一块工业用地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盖新厂房安装新生产线周期也比较长,最快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到了那个时候,按照前世的历史进程,万燕VCD已经开始上市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段云需要暂时关闭一些电子产品的生产线,将产能腾出来生产VCD,毕竟VCD的利润要远比其他的电子产品高得多,而昔日曾经一度热销的学习机和复读机等产品,在无数山寨厂家的围攻下,已经开始进入微利时代。

学习机和复读机开始被大量山寨,实际上也是给段云上了一课,让段云深切的体会到,在当前的中国,国人的专利意识非常淡薄,维权成本太高,保护也不到位,而且因为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很多当地政府明知是违法山寨的产品,但依然对厂家进行保护,这也就让段云处理山寨的竞争厂家变得非常棘手。

而且现在的天音集团可谓是树大招风,产品不断被其他厂家模仿,甚至新产品刚推出来,就被其他的厂家买去当样品,然后进行逆向仿制,国内的专利保护几乎形同虚设。

所以在中国要想产品不被模仿抄袭,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防盗级别和产品技术门槛,最好能够保证 VCD这种产品有2~3年的利润周期,等到其他厂家破解仿制出来之后,段云已经赚取了足够的利润,同时也将产品进行了技术升级,成本也压缩到了最低,即便降价,也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相比于学习机和复读机利润开始变得越来越少,天音集团的录像机也同样开始走下坡路。

尤其是VCD这种产品一上市,录像机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一个市场发展的必然。

虽然说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进口的镭射光碟机,但是天音集团的录像机销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进口的镭射光碟机价格实在太过昂贵,动辄9000到1万多块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相对来说普遍售价在四五千元的录像机,凭借低廉的价格和相对成熟的技术,依然是目前最受国人欢迎的影音产品。

但是同样价格的VCD一旦上市的话,录像机就会被迅速淘汰,按照前世VCD火爆的程度来看,最快一两年的时间,传统的录像机就会开始走向衰落,逐步从市场上消失。

所以段云现在决定把VCD推向市场,实际上也等于断了自己另外一条财路,尽管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在过个两三年的时间,录像机生产线停产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段云早已经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整个录像机的生产线和技术转卖出去。

当初从日本引进这条生产线段云花了2000多万美元,加上这些年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前前后后投进去的钱也不少,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些在国内顶尖的电子技术,这些技术也应用于学习机和复读机的生产线上,所以即便录像机将来会被淘汰,段云也绝对不可能贱卖相关的技术和生产线。

而且现在段云很缺钱,尤其是缺大量的外汇,几亿美元的窟窿到现在还没填上去,另外VCD的生产线投入和生产也需要花不少钱,这些都是对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段云决定去找马福元。

在整个80年代的深圳,段云创办的天音集团和马福园领导的赛格集团可以说是深圳电子产业的两大巨头,虽然这些年来赛格集团无论从技术实力,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利润方面,都不如天音集团,甚至还有了不小的差距,然而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现如今的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发展的非常迅猛,市场的从业人员从几千人发展到上万人,商铺数量多达3000个,日均客流量也达到了6~10万人次。

在80年代的时候,中关村和深圳华强北可以说是南北两个最大的电子市场,但现如今,以深圳赛格电子市场为主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发展速度显然是要快过中关村的,可以说是稳压一头,赛格电子市场的成功,也为赛格集团带来了极其丰厚的利润,这些年更是开始了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外知名电子企业开始入驻赛格,使之成为了中国最有活力的电子市场。

第八百五十章 开业在即第四百一十六章 应急之策第七百九十一章 顾虑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产在即第2253章 剑走偏锋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装革履第2336章 隐形红利第2343章 重大抉择第2300章 本金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专家名册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一边火焰一边海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压力山大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红白游戏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订单第四百一十章 质检体系第三百八十五章 告白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神面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合资办厂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IFA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情况恶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尊师重道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灰色规则第二百三十章 全职第六百六十九章 1984元旦第九百八十四章 插件机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政府借贷第一百五十九章 优越感第一百九十一章 士气大振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错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重要布局第六百七十五章 机床到货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摩尔奇迹第四百二十章 大局观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主动维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吃饭砸锅第三百三十章 驾驶证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资金权限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赛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吃饭砸锅第三百七十四章 暗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背水一战第2282章 平衡点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众议第八百二十六章 锅里的鸭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机遇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电子市场第二百四十一章 推销计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严酷测试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Windows 95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亲的忠告第2267章 贝尔实验室第一千二百章 中兴电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军令状第五百五十二章 赠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顶尖人才第2390章 热门话题第五百一十八章 华发电子厂第四百五十一章 棋先一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厂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五一表彰会第三百三十二章 电子一条街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百万年薪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重视第六百六十五章 广告合同第九百八十三章 技术差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舍得一身剐第八百三十四章 设立奖学金第六百六十三章 诚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点财路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五百五十章 用工考核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合作取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二道贩子第六十九章 厂委会议第2252章 黑色星期三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民航管制第五百二十五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专款专用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民航管制第九百八十九章 巨额悬赏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女大当婚第五百三十三章 憧憬第二百三十章 全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无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纳能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备注第2190章 偏饭第三百章 投产仪式第2312章 华为的豪赌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企业转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补偿贸易第九百二十八章 恶性竞争第七百三十五章 实地考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术制约第三百八十四章 趁热打铁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平等合作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利润空间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兵不厌诈第六百九十二章 打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