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美利坚之梦

一直以来,国人眼中的美国有5大名校,他们分别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五所大学。

在中国,大学基本不对外公开,并且有严格的安保制度,不是本校师生,外人想要进入的话,必须通过校领导的允许,或者是有相关部门的介绍信,否则的话,根本没法进入。

但是在美国,情况却截然相反,美国的绝大部分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甚至连校门都没有,有些大学倒是有校门,只不过那个校门是象征性的,外人可以随意进入校园,但是一些大楼需要有卡才能进入,校区只是完全开放。

另外东西方在教育理念也是截然不同的,欧美的教育是纯粹的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是可以让普通人跨越阶层的,自古以来就有寒门状元,鲤鱼跃龙门的说法,一旦考上重点大学,就意味着将来有的更高阶层更体面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如此,国人对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哪怕自己自己在吃糠咽菜,也要努力把下一代培养成为高学历的人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而带领整个家族崛起。

但是在美国,高学历并不意味着能提高社会阶层,甚至有些博士硕士在找不到更好工作的情况下,只能是当杂工或者在超市餐厅当服务员,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没有人会觉得寒碜。

按照之前梁孟松的指示,再加上公司报销所有的相应经费,所以李佳丽一早就制定好了美国名校的参观计划,除了自己的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另外还有其他的4座名校也在参观之列。

因为身在纽约,所以这次参观的第1站就是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简称“NYU”,是一所位于纽约的世界著名私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纽约大学由18个学院和研究所组成,已经成为全美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私立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唯一一座位于纽约心脏地带的私立名校。

不同于其他的大学,纽约大学因为一个固定的校区,整个纽约市都是NYU的校园。

从曼哈顿的华盛顿广场到布鲁克林的下城区,飘舞着紫色旗子的地方就是纽约大学的校园。

你甚至可以说,纽约大学已经和这个城市完全融合在了一体,在这里你分不清哪里是校园,哪里是市区。

纽约大学一直以来也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众多留学生的首选。

最早来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都都是最先进入了纽约大学,也正是见识到了美国的极度发达和繁荣的曼哈顿之后,才使得大部分留学生最终留在了美国。

因为校区太大,李佳丽专门给程清妍制定了三天的参观流程,包括纽约大学的各个校区,以及大学内的知名建筑。

而第1天参观的是纽约大学的图书馆。

NYU有着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其中Elmer Holmes Bobst图书馆是NYU 10所图书馆中最大的。位于Washington Square Park南部,每天有将近1万人次访问。[space]

这次的参观,也让程清妍大开眼界,不得不说的是,相比于中国的大学环境,这里的开放度要高得多,各种公用设施也非常先进和豪华,而最让程清妍感到震撼的是这个学校的强大学术底蕴,该校共拥有 36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球高校中列第 17 位,居全美第 11 位),超过 30 名普利策奖得主,30 余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19 名美国科学院勋章得主,多名阿贝尔奖,艾美奖、托尼奖得主。

而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专家和学者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80年代90年代的国人眼中,诺贝尔奖被抬到了一个近乎神话的高度,甚至有人提出要以举国之力培养出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在纽约大学,却有30多个诺奖获得者,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纽约大学是足以吊打中国教育界的。

除了学术的高度,这个校区优美的环境和各种高科技的设施,也让程清妍倍感震撼,之前他虽然已经去过了浪漫之都巴黎,但是巴黎的城建和先进程度和纽约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说纽约是个充斥着钢筋水泥森林的豪华大都市,那么巴黎在程清妍的对比评价中,就像是一个城乡结合部,除了景色优美,其他的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以至于在参观完纽约大学的图书馆之后,程清妍的脑海中似乎冒出了要在纽约定居的想法。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面对生活环境更好,科技更为先进发达的地区,人们总会心怀向往,工作多,收入多,机遇多,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挤破头想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

不过对于程清妍来说,她不缺钱,而美国就是富人的天堂,有钱的话,可以享受国内很多享受不到的东西,光是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就不是当前内地能够买得到的。

另外一方面,出于望子成龙和母爱的本性,程清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接受更好更高层次的教育,让他从小就能赢在起跑线上,凭借在世界顶尖名校学到的东西,将自己的家族和事业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这是对纽约大学的参观,似乎给程清妍打开了一扇门,对于接下来的参观行程,她也是越发充满了期待。

除了纽约大学,她还会再李佳丽的带领下,前往其他的四所美国大学参观,而最后一站将会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在那里,胡正明将会亲自接待她,并且还会安排程清妍和伯克利大学分校的高层领导见面。

就在程清妍开启自己美国之行的同时,段云这边也领着杨受成相继前往上海和沈阳参观。

相比于深圳,段云在上海和沈阳修建的汽车工厂已经基本完成厂房建设,并且在沈阳金杯汽车厂那边,已经接受到了第1批瑞典沃尔沃轿车生产线的组装设备,总占地面积为400亩的新厂区大的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百零四章 规劝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业同盟第五百九十二章 租赁厂房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王大中第九百九十章 质疑第二千零九章 私人飞机第二百三十四章 兑现承诺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分拆上市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环保评测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第六百七十四章 收尾阶段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点考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亲民产品第七百八十二章 土特产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合作取消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奢望第九百一十三章 资本主义之光第四百零六章 两手准备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咨询团队第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Flash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行业话语权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对接工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试生产成功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第2代军用汽车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软广和硬广第四百七十五章 文体活动第七百章 代工企业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深圳微电子基地第九百零八章 商业机密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软件研发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秀芝的心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摊牌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交易达成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五大关卡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合适的价格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情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搏一个未来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台币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第四百三十八 争执第二百四十七章 备注第四百七十七章 业务代表第四百五十二章 个人服从集体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互抛橄榄枝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众星捧月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一边火焰一边海水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后的警告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大第一课第三百四十二章 烂摊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厂区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刻板印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科研差距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赵希友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齿机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学生入厂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商业电影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测试成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舍得一身剐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迫切需求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阿斯麦香港分公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搏一个未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积极配合第八十六章 提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全球化第九百九十三章 连夜组装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作壁上观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募捐第九百三十章 底层企业第七百二十一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专利证明第七百九十章 憧憬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股权分配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国家级工业力量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附加条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摊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大的玩笑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集团运作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柳传志第五百九十二章 租赁厂房第八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情谊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尴尬的销量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广州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预售第三百三十九章 对账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虚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零一章 程母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