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熟人

就在段云准备参加深圳市政府举办的会议的时候,已经到达日本的赵学武立刻跟随翻译马不停蹄的前往了本庄株式会社。

如同段云当初预料的那样,本庄株式会社确实急于脱手这套二手生产线,他们的新生产线设备已经在旧厂房开始了调试工作,而之前那套二手线已经开始拆卸。

一套价值100多万美元的二手生产线包括的设备有很多,之前交易的时候已经将全部技术资料复印件送到了段云手中,而赵学武也拿到了其中一份资料,开始夜以继日的工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赵学武进入段云公司以来的第1个重要工作,而赵学武也深知这套生产线的重要性,所以拖着年迈的身体,他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通过翻译和日本那边的技术员不断进行沟通,确保这条生产线的每一套设备甚至每一个螺丝钉,都要完整无缺的运回国内。

在赵学武到达日本的当天,就已经有好几台设备连夜拆卸完成。

本庄株式会社那边因为急于拆除这条生产线,腾出厂房空间安装调试新生产线,所以非常配合赵学武的工作,专门安排了一个10人左右的包装团队,加班加点,将所有设备迅速拆除,经过核对和包装之后,运到了日本的港口,再由轮船运到深圳口岸。

周一的下午,段云如约来到了广州市政府的会议大礼堂中,准备参加由市委主办的会议。

其实段云本身和深圳市政府并没有打过太多的交道,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去年12月深圳电子厂和机械厂开业的时候,深圳市副市长邱健林以及上步工业区的区长韩伟参加了开业典礼,并且在那期间,段云和深圳市的副市长邱建林有过一些交流,邱建林主要是鼓励段云要把机械厂办好,办大,并且承诺会给予他一定的支持。

但除此之外,由于段云是大兴和深圳两地跑,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李国胜在和深圳市的有关部门打交道,包括税务和工商业部门。

这次会议举办的地点就在深圳市政府大院后面的礼堂中进行,市政府门口早早的停了很多辆车,很多一看就是国企干部的专车,诸如伏尔加,拉达,以及上海牌轿车,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这二年非常奢侈的日本进口皇冠丰田之类的小轿车,这些应该是港资或者其他合资企业老板的车辆。

当然这次参加会议的大部分人都是坐出租车或者干脆骑自行车过来的,段云则是骑着一辆国产摩托车过来的,这是广州办事处仅有的两辆摩托车之一。

“段经理,你来了。”段云刚把车子停在门口,一个身材有些发福,留着大背头的男子面带笑容的上前招呼道。

“肖厂长?”看到这个男子段云顿时愣了一下,随即也面带笑容的招呼了一声。

这名被段云称为肖厂长的男子名叫肖强,也是上步工业区一家电子厂的厂长,他们厂主要是靠来料加工生产诸如收音机,电风扇之类的产品的,厂子规模不大,总共只有80多号人,上次段云工厂开业的时候,他也参加了,当时还在晚上的开业宴席上和段云聊了一阵子,为人比较和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深圳上步工业区这边的企业主还是都有各自的小圈子的,毕竟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人脉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深圳目前将近1000多家电子企业中,其实大部分都是这种三来一补的小厂,技术资金人才都相对薄弱,只能依靠在大厂身边,做一些利润微薄的加工活,虽然利润不高,但一年下来,几万十几万还是有的赚的。

段云的电子厂在大厂眼中不值一提,但在肖强这样的私营小电子厂厂长的眼中,段云绝对称得上是个大老板,最起码他们厂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还有自己的销售和售后,这是这些深圳小厂目前还无法企及的高度。

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在深圳这边也算认识了不少小厂的厂长,这些人也都指望有朝一日能从段云这里拿到一些加工订单,但是这种订单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私人关系上才行的。

虽然说目前肖强的工厂规模不大,但肖强本人绝对是个社会老油条,从70年代的时候靠着维修家用电器,诸如收音机电风扇等等,后来也开始上门修理电视机,虽然远远没有达到段云赚钱的那种高度,但在当地也是妥妥的最早一批万元户。

白手起家后,已经年过40的肖强凭借敏锐的嗅觉,带着将近半生的积蓄来到深圳,开办了一个名叫新发的电子厂,这两年下来,也有了几十万的身家。

目前深圳这边私营电子厂非常少,段云这种有技术有品牌还有自有销售渠道的私营企业几乎是凤毛麟角,而大部分私营电子厂这都是像肖强这样规模的加工厂,只能是跟在合资企业以及国企大厂后面喝汤,这才是目前深圳电子业的现实。

段云和肖强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一起进入深圳市政府的大礼堂。

此时会议室中已经有很多人提前到场,大礼堂前排座位上都贴的厂家的名称,全部都是深圳上步工业区知名的大厂,而段云这种私营企业小厂,只能是在后排自己找座位,明显是区别对待的。

进入礼堂后,又有几个人和段云肖强打招呼,这些都是之前参加过段云电子厂开业典礼的厂长经理,俩人很快就被这些老熟人要求坐在了后排的位置。

而就在这个时候,市委的几个领导缓缓走上主席台,坐在最中间的是个身材有些瘦削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露出几分不怒自威的神色。

“这就是咱们市的梁市长。”坐在旁边的肖强用手一指主席台中间的那个中年男子,对段云说道。

第八百三十六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四百八十一章 仿制产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苛刻条件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一百一十七章 废料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零食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亲的忠告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世界之巅第八百四十六章 停薪留职第九百三十七章 破局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第五十七章 代理商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面质问第二十九章 天真第八十二章 购置电视第一百九十六章 产品宣传册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危机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分工分业不分家第一章 缘灭缘起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艰巨任务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真正的奢侈品第三百九十九章 忐忑的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盘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天音数据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独立研发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学期第三百六十八章 拳头产品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产线第六百二十章 到达广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运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高级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见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托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笑柄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订单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潜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严重分歧第八十四章 顾全大局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励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过来人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夜的交响曲第四百八十七章 法人代表第八百四十三章 艰难的决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装摩托第九百三十一章 视察作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社会责任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国红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李德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高调颁奖第十七章 顶岗第九百五十六章 资金紧张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丈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抗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全球化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芯片代工第四百四十章 名声在外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目标一致第四百零三章 谋而后动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管理权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VCD发布会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马上任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湾流总部第四百四十一章 意外惊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技术挑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高价芯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称兄道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香港名流第七百六十七章 专利证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东厂西厂第九百三十六章 股份制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电脑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五十四章 坐如针毡第六百七十四章 入职礼物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学的成果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9号车牌第七百九十九章 各地协调第四百七十五章 文体活动第五百九十章 央视广告第九百五十八章 拜见老丈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商业间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爱国情怀第二百二十三章 技术科第四十章 弹性管理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文森特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中国朋友第五百九十二章 租赁厂房第四百零六章 两手准备第六百零七章 调查结果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思维桎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捡漏第二百六十九章 退休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验货第九百九十一章 军工技术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索尼美国总部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