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等辅兵

大量光头辅兵挨着寨墙或坐或蹲,有的面色凄惶,有的眼神呆滞,有的愁苦满脸……这些俘虏既为自己的性命担心,更因为早上连饭都没吃便被攻破营寨作了俘虏,又背负盔甲走了几十里路,而显得萎靡不振。

一路上,不光是明军战兵呼喝役使,就连那些明军的原装辅兵也欺负他们,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挪一些加到他们身上。这些俘虏前途未卜,根本不敢反抗,只能是默默忍受。

“好饿呀!”赵小栓吸了吸鼻子,空气中有淡淡的饭菜香味,肚子里不由得咕噜一声,他嘀咕起来,又不由自主地摸了摸怀中那被一刀剃下来的小辫子,啥叫个“知耻后勇”哩,他不明白,更搞不清楚剃他辫发的明军吼着要他保存这东西是个啥意思。

“忍着吧!”一个老兵在旁低声说道:“你还知道饿就算不错了,没看见不少人都被天雷给炸成碎肉块了?这仗是没法打了,老天都向着明军,要雨得雨,要雷得雷。”

“天雷?俺没看见,俺们在后面列队,准备上去增援替补,光听见寨门轰轰的雷声,震得耳朵直嗡嗡,晃得眼睛直花花,然后明军就冲进来了。”赵小栓傻乎乎地说道。

旁边的何壮子一直在掏着耳朵,他离寨门比较近,第一轮轰炸便幸运地被震昏过去,醒过来便迷迷糊糊地被抓了俘虏。因为听力受到了影响,反应较迟印,一路上没少挨踢打。此时听力有所恢复,但说话却是异乎寻常的大声,“你们说啥?”

“闭嘴,要造反哪!”寨墙上立刻传来了明军的喝骂声,“不准交头结耳,都他娘×的老实呆着。”

赵小栓赶忙捂住肚子,生怕这咕噜声也被听见,再被喝骂,另一只手紧着冲何壮子乱摆,示意他闭嘴。

“开饭了,都排好队。”十几个明军辅兵挑着几个木桶走了过来,有的辅兵嘴上还有油光,显然是已经吃饱喝足,这才给这些二等辅兵送来饭食。

朱永兴早就把辅兵的待遇提高了,因为大多数的辅兵都是当地动员的民众,更象是雇佣的伕子。除了能吃饱饭外,打扫战场时,从俘虏和死尸身上获得的财物,辅兵还能够获得四分之一,算是雇佣他们的工钱。当然,要是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昧下,也无法被深究。

随着明军的几次胜利,辅兵中颇有一些心眼灵活、运气好的家伙发了小财,也算是变相地鼓动起了人们参加辅兵的积极性。所以,朱永兴明知会有昧下钱财的事情,也还是睁一眼闭一眼,不去过问。而这些辅兵现在又有了欺压的对象,就更有些趾高气扬的感觉。

几桶米饭,一筐木碗筷子,一桶菜汤。那汤还真是汤,经过了战兵和辅兵的两番扫荡,别说马肉了,就是菜叶也零星可见。不过,汤上漂着油星,且饭汤都是热的,对这些二等辅兵来说,已经是挡不住的诱惑。

“别抢,别抢,懂规矩不?”几个明军辅兵踢打、喝骂着涌上来的俘虏,“排队,排队,再挤就打出去,不给吃喝。”

好半天俘虏们才明白了啥叫规矩,乖乖地排好队,先领了木碗、筷子,再去打饭。白米饭浇上两勺菜汤,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味,一阵吞咽唾沫的声音在队列中响了起来。

“大家都别着急,更不可争抢。殿下恩典,让你们吃饱饭,可别自找苦吃。”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熟悉的口音令很多甘陕绿营的俘虏转头观看。

王斗和孙四顺出现在众人面前,军装齐整,精神抖擞。为了尽快安定俘虏的人心,那些前期加入明军的俘虏兵都被派出来,分头到新俘虏中作些宣传。

“殿下千岁金口玉言,说了降者不杀就是不杀,你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小命儿。”孙四顺升为百户,并不情愿来做这种事情,口气便有些生硬,“老老实实地听从分派,以后自有你们的好处。”

王斗觉得孙四顺话中的金口玉言有些不太妥当,只是此时也不是纠正的时候,便接着说道:“大家以前为鞑子卖命,也许都有苦衷,但想想值得么,多少人暴尸荒野,做了异乡之鬼,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家里的亲人呢,苦等苦盼,人见不着也罢了,连把骨头也拾不到。要是真有悔悟之心哪,就加入明军,为大明,为咱汉家的江山而战。”

“傻子才会继续给鞑子卖命。”孙四顺在旁插嘴,横眉立目地恐吓道:“都看见那天雷的厉害了吧,那就是殿下千岁用仙法请来的,轰的一下,炸得粉身碎骨,一堆烂肉。”

王斗翻了翻眼睛,指了指自己和孙四顺,说道:“我俩以前也是糊涂虫,为了混口饭吃与明军为敌。现在弃暗投明,痛改前非。殿下千岁仁厚,既往不咎,还有功必赏。你们看他,这才多长时间,已经积功为百户,战后还有十亩田地封赏。”

孙四顺乍听到王斗揭他的底,脸色一黑,等听到后面,又挺起了胸膛,得意地嘿嘿笑道:“十亩只是饷田,我在攻破固东大营时又斩首三具,这,这还得加上几亩功田吧?”

两人一唱一和,白话了半天才转身离去,到下一群俘虏中宣传。俘虏中几双目光跟随着他们的背影,久久才收回去。

“孙百户,下回说的时候不要说殿下金口玉言了,好象那是说皇上的话。”王斗边走边提醒着孙四顺。

“啊,还有这么一说?”孙四顺缩了缩脖子,皇权至尊无上的观念已经深入了百姓的人心,一听说自己犯了忌,难免感到害怕。

“嗯,差不多。”王斗点了点头,又安慰道:“应该没事儿,要是有人揪扯这事儿,我给你做证,就说是别人听差了,你说的是,是殿下金玉一诺,绝不更改。”

孙四顺摸着下巴,默默记住,嘴里还重复道:“金玉一诺,绝不更改;金玉承诺,绝不更改。”

……

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61章 缜密分析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150章 军、政攻势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34章 石屏扰袭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18章 天马行空的设想第100章 文化酱缸第6章 无题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35章 阻击第114章 沿海迁界第88章 毒蘑第60章 会赵王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61章 缜密分析第89章 反攻之谋,三鬼之难第261章 截击,展望第6章 暹罗来使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84章 抢滩登陆第219章 名士硕儒不尽可用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47章 一战定辽?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80章 京师大乱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33章 立威第109章 百无禁忌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71章 惨烈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54章 再退第119章 弃滇,假投诚第69章 软实力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94章 相疑第72章 厮杀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53章 绝胜之击—土炸弹第64章 计议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61章 缜密分析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52章 纤夫,规矩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50章 伏击第242章 莽女冲撞,宪政之思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01章 夜谈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26章 初涉杀场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0章 大胜第98章 以南养北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185章 情动第15章 被误导了第81章 书院第94章 思考方法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90章 光复京师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109章 官员任用第73章 瘟病的担忧第111章 结果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77章 突破,崩溃第61章 缜密分析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121章 暂时相安第111章 春闱考题第104章 报应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6章 暹罗来使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82章 调整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