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破城

朱永兴急着想见到自己的成果,但城门处弥漫的烟尘让他什么也看不清。犹豫了一下,他还是下令,让炮兵做好继续轰击的准备,让列阵的明军做好攻城的准备。

这时,一阵风吹过,把本来正渐渐稀薄的烟尘又吹散一些,隐隐约约,一个破砖、瓦砾、木头遍地的大洞出现在明军的眼前。透过这个大洞,似乎已经看见了城内的街道,以及晃动的人影。

城门果然还是堵住了,只可惜堵得不好,砖瓦、木头哪能行,应该用巨石才对。朱永兴感慨了一下,猛然回过神来,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冲啊,杀啊!”庆阳王刘震、总兵张国用、赵得胜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率领着士兵向城门奔去。

“杀啊,冲啊!”李承爵等人从惊愕中反应过来,也大声呼喝,率队进攻。

在隆隆的战鼓声中,成百上千的明军官兵如同欢乐的溪水,从破败的城门滚滚而入。

这一次大爆炸使城门附近的安南兵短暂地丧失了战斗力,炸死、炸伤的无数,即便不死也被震得内脏受伤,个个脚步歪斜、浑身无力。明军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便杀进了城里,迅速沿着城墙向两侧扩展。等其他地方的安南兵赶来增援,面对的却是已经攻破城池、如狼似虎的明军步骑。

就是这样,配合要紧密,动作要连惯,不给敌人调整喘息的机会。朱永兴微微眯起了眼睛,觉得自己的指挥艺术又有了些长进。蓦然,他的眼角瞟到一个明将从身旁急驰而过。向着城中冲去。

“李嗣业,你给我回来。”朱永兴看清楚了,不由得气急大喊。

晋世子李嗣业好象没听到,又好象听到了,手中的马槊在空中挥舞出了一个大圈。头也不回地冲进了城里。

混蛋,谁让你擅自冲杀的?你要是倒霉,有个损伤啥的,我可不好向你老爹李定国交代呀!朱永兴气得够呛,纵马便要去追,却被杨国骧赶忙拦住。派了十几个亲卫前去保护,这才算稳住了朱永兴。

……

“城已破矣!”汝阳王马宝似乎并不觉得惊讶,接到通讯兵飞马来报后,微笑着对广国公贺九义说道:“此处佯攻已无必要,请国公与孟津侯率一支人马前往东门,助岷殿下一臂之力。如何?”

“属下敢不从命。”贺九义暂时收起惊愕之心,赶忙和魏勇拱手答应,领着一部人马向东而去。

“叙国公、马自德、高启隆。”马宝又肃然下令,“你等领骑兵三千,前往南门,待敌逃出后,衔尾追杀。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三人皆与马宝有私交,知道追杀逃敌是一件美差,不仅轻松,而且斩获颇丰,所以回答得声音响亮,且透出一股喜意。

安排已毕,马宝自领两千步兵在北门监视,只等由东门入城的明军杀过来,从里面打开城门便可进城作战。

等广国公贺九义率部来到东门,朱永兴已经在亲卫和几百明军的保护下入城登上了城墙。炮兵则拖着安了轮架的大炮跟在部队后面,随时进行火力支援。

城门楼下到处是碎石瓦砾,两侧和头顶的的城墙被熏得乌黑,且破损严重。城内很多安南兵倒在地上,看不出明显的伤痕。但很多人的鼻腔和耳朵里还在流血,脸上、身上则盖着一层尘土。

惊天动地的,岷殿下这是用何法破城,竟是如此之快?广国公贺九义率军入城,所见到的情景令他又是疑惑,又是震撼。

“国公。”孟津侯魏勇向城墙上看了一眼,提醒道:“有旗号,命我们穿城而过,攻取西门。”

“知道了。”广国公贺九义点了点头,收回盘绕心头的思绪,和魏勇率领军队沿着城中街道直接攻向了西门。

城池已破的消息飞快扩散,城中的安南兵惊慌失措,已经混乱一团。朱永兴在城上看得清楚,守军根本没有做巷战的准备,最后的担心便消失了。所以,他给广国公贺九义下令,直取西门,接应猛山克族兵入城作战。

明军进入安南后势如破竹,又曾在野战中轻易取胜,这已经给安南兵的心里蒙上了惧怕的阴影。凭着城墙防守,还可勉力作战。而一旦破城,安南兵心里的最后一道倚仗宣告破灭,便再无战心,只顾逃命了。

东门被破,北门被破,西门也被破,安南兵将要逃生,就只能奔南门而去。南面好啊,那是升龙的方向,听说增援大军已在路上,能最快地与友军会合。

溃兵不断涌出南门,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百姓,哭喊号叫,混乱不堪。在这混乱的队伍中,“兵法大师”郑桦也在其中,且正从昏沉中清醒过来。几个亲兵背着他刚刚回到府中,城破的消息便传来了,顾不得府中的鸡飞狗跳,几个亲兵又护着他向城外逃窜。

脑袋虽然有些清醒了,但郑桦的听力却没有恢复,无声的、凄惨的景象浮现眼前,既怪异,又让他伤悲不已。

怎么就败了呢?完全没有发挥自己的兵法韬略,糊里糊涂地就开始逃命了。孙子有云: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我军已经严阵以待,明军为何还要进攻?完全是不懂兵法,胡乱行动吗?

可就是败了呀!还败得这么快,这么惨,连家眷都陷在了城里,我的老婆孩子呀,还有我积攒的家财哟,全都落在明军之手,想是,想是——

“大人,大人,看到您安然无恙,卑职真是,真是……呜呜……”马屁精突然骑着匹马出现在郑桦面前,激动得涕泪横流。

这个家伙命也挺大,可这形象比郑桦还要惨,脸上黑一道、白一道,被汗水冲得一塌糊涂,身上的衣服凌乱不堪,又是泥,又是土,象是在地上打着滚跑出来的。

郑桦见到这位难兄难弟,不禁悲从心起,眼泪也流了下来。虽然他只看见对方嘴在动,却听不到声音,但看神态,也能猜出这个属下是如何关心自己,惦念自己。

“大人,且暂收悲痛。”马屁精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涕泪,脸上更花花了,咬牙切齿地说道:“咱们先去与升龙援军会合,再杀回来,定要报这——”

郑桦眨着眼睛,盯着对方的口型变化,他发现马屁精的嘴半张着不动了,保持了一会儿,突然惊惶满面地喊叫起来。旁边的溃兵也是恐惧异常,开始亡命狂奔。

即便是郑桦失聪了,但也感到了大地的颤动,那应该,应该是千军万马奔驰而来的动静吧?不用郑桦得出判断,他的亲兵已经拉着他马匹,开始加速奔跑。马屁精也紧闭上了嘴巴,豪言壮语早抛到了九宵云外。

军队一旦溃败,重新整顿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再有追兵缀尾而来,那些溃兵就多半会上演一场长跑比赛,而少有返身而战,为他人逃生创造机会的觉悟。

也就是说,追击溃兵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扩大战果的方式,收获既大,安全系数又高。这种战术很对朱永兴的思维,那就是尽量减少伤亡。掘壕迫近,垒墙掩护,都是他这种思维的表现。只要有可能,那宁肯慢一点,也尽量不让士兵去冒险。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铁蹄轰鸣,明军骑兵们喊着有些怪腔怪调的安南话,沿着大道,狂追而来。

……

明军的旗帜已经插满了安沛城的城墙,一队队的明军士兵开始在城内搜剿安南残兵。由于城破的太快,安沛城中的府库、军需库基本完好,安南兵没有得到命令,也来不及破坏,物资便都落在了明军手中。

郑桦为了坚守城池,让四效之兵全部退回城内,并且大肆抢掠城外村镇的粮食物资。既辛苦,又惹人骂,最后却便宜了明军,不知道他想到这些的时候,会不会气得吐血。

清剿残兵,维持治安,安抚居民,清点户口,这些善后的工作都已经安排下去,朱永兴才得到了稍许的安静。但安静并不等于休息,他的头脑必须要不停运转,根据实际情修改和完善安南攻略,以便得到最好的结果。

历史上,白文选曾用数千疲弊明军击败了缅军主力(据文献说有数十万,可能失之夸张)。而朱永兴所率之兵,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士气装备上,都要超过白文选统领的明军。所以,对于击败从升龙方向赶来增援的安南主力,朱永兴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有信心并不意味着不用认真筹划,愣头愣脑地率领军队一头撞上去。因为明军比安南兵更擅长野战,所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也是争取在野战中击败安南主力,使其丧胆惧战,为签订城下之盟打下良好的基础。

野战哪,变数不少啊!朱永兴经历了几次战阵,成长成熟的速度相当快,已经能够注意到其中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刮风下雨,比如地形地貌,都是要加以考虑的。如果是野战的话,就很难贯彻朱永兴的战略思想“在有利的时间,有利的地点,打一场决定性的会战”。

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67章 梆子腔第149章 再战新会(二)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72章 厮杀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92章 举棋不定第23章 综合实力第149章 讨伐安南第24章 烽起石屏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85章 急行第150章 军、政攻势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111章 结果第71章 流寇战术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92章 举棋不定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93章 弃城集军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85章 无题第9章 决战第35章 有喜有惊的投靠第108章 各怀心思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4章 篡改圣旨?第90章 援助水西第52章 纤夫,规矩第15章 正妃虚悬第92章 伪造,诡道第122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144章 空前激励第102章 轰击第52章 纤夫,规矩第109章 百无禁忌第62章 乱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47章 一战定辽?第15章 正妃虚悬第30章 无题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57章 广州战役(三)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51章 死地则战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88章 毒蘑第104章 报应第108章 各怀心思第159章 中华辉煌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121章 暂时相安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133章 退避,专打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38章 大海战第98章 以南养北第138章 大海战第45章 大反攻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4章 封赏,台湾第63章 攻掠辽东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41章 千金之喜,开拓之初第225章 晋王表态,格局不同第3章 召见群将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28章 离心之象第117章 断臂?第124章 授课第101章 夜谈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48章 再战新会(一)第5章 破城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31章 段氏遗族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93章 三马来会第76章 再弃险要?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86章 接战第78章 胜利之因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