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鬼之谋

尽管朱永兴希望元江起事的时间能够拖延,但并没有死规定,而是让那嵩和吴子圣等人相机行事,随机应变。所以,许名臣、高应凤等人的反正起义虽然突然,但得到通报后,那嵩和吴子圣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行动。

九月十七,许名臣、高应凤、龙赞扬等举旗起义,突袭昆明所派清军,斩杀知州郑相,占领石屏。

九月十九日,由总兵黄元才、赵得胜率领的元江援军赶到石屏,合兵一处后向曲江驿进攻。

九月二十,原明延长伯朱养恩、总兵孙应科于临安(现建水)举兵起义,并得到了从元阳出动的明军援助,攻陷临安府。稍做休息后,又分兵攻取蒙自。

九月二十二,蒙自土官李日森、李世藩、李世屏竖旗反清,与攻打蒙自的明军合力夺城。随后,又向北攻取阿迷州(现开远)。

按照原定的计划,元江义军与元阳马宝奋力出击,尽量扩大防御空间,以便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占石屏,破临安,陷蒙自,攻通海,围弥勒。短短几天,迤东便是烽火遍地,声势惊人。因为准备充分,又有明军助战,此次抗清起义远比历史上来得更加猛烈,更加震动滇省。

此时便显出了清军对云南地方控制并不稳定的弱点,也暴露了全部满军和吴三桂的主力都猬集于昆明的弊端。地方的防卫力量不足,以及驻守地方的清军的战斗力不够,使得明军在各土司的帮助下,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

“……元江土知府那嵩、那焘父子主盟,勾连各土司歃血钻刀,真正作叛,若不剿除,则地方震动……着即由平西王与都督卓罗等行兵进剿。勿使滇省动荡……”

昆明的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平西王吴三桂在九月初已向清廷报告了元江异动,请旨定夺。

九月二十五,昆明清军终于接到了顺治的圣旨,虽然元江已经起义,但吴三桂等人还是认为乱事可平,形势远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晨光初照,吴三桂象往常一样起床。在步出卧室外的明间时轻咳一声。下人们闻声知道主子已经起床,很快便送来了洗漱用具和温汤。不一会儿,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就已经送到了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喜欢在早茶时吃几块甜腻的点心,这些年,满人风味的萨其马和小酥饼成了他最爱的小食。略进饮食后,吴三桂重入卧室。从床帐内侧摘下宝剑,向后花园走去。早起舞剑,也是他平日的习惯。舞剑方毕,下人来报,方光琛来了。

方光琛,原明朝尚书方一藻的公子,年轻时弃学游天下。在辽东与吴三桂结交。吴三桂因其博学多闻,敏锐超凡,对成败祸福、时事变迁有独到的见解,便与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方一藻去世后,方光琛遂入吴三桂幕府,参与决策。若论信任程度,刘玄初虽以谋略见长,却远在方光琛之下。

见到方光琛。吴三桂怕其要行大礼,赶紧趋前两步,将他的双手牵住,拉他在侧座坐下,亲切地说道:“这些日子,献廷辛苦了。”

吴三桂叫得亲近,方光琛却不敢怠慢。忙拱手笑道:“王上知我惯于忙中偷闲,岂敢言辛苦二字。”停顿了一下,又郑重说道:“王上欲亲征元江,五日后启行有些仓促。若再等几日,粮草物资则更为充沛。”

“王命如火,由不得你我呀!”吴三桂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元江那氏有伪宗室撑腰,又勾连各土司,众已至数万,若迁延时日,吾恐其坐大难制。”

方光琛沉吟了一下,说道:“迤东叛乱,元江乃为谋主,且最为势大兵广,当先剿之。元江既灭,其他土司惧于兵威,或可不战而降。”

“献廷之言正合吾意。”吴三桂抚掌笑道:“叛贼四下出击,不过想分吾兵势,葺尔小计,焉能得逞。擒贼当擒王,吾当以雷霆之势先灭元江,震慑宵小。”

“王上,那氏不足虑,却须要小心那伪宗室。”方光琛犹豫了一下,其实他也说不上要小心什么,要如何小心,只是觉得躲在幕后的才不好对付,“腾冲之败,虽有水土雨季的关系,却也有伪宗室蛊惑人心,汇聚伪明残兵的原因。压服安南,亦不过旬月。由此可知,伪宗室非是无能懦弱之辈,且颇有谋略胆量。”

吴三桂沉吟了一下,轻轻点头道:“献廷之言有理,吾自当谨慎。滇西那边,亦不可轻忽,吾已命剿抚前镇由楚雄前出至姚安。只是,总兵刘文进非是足智多谋之辈——”

“王上,我愿往姚安,参赞军机。”方光琛闻言知义,毫不犹豫地拱手请命。

能够放出去独当一面,这是信任的表现,刘玄初则稍逊了一筹,只能跟在吴三桂身边。方光琛心里清楚,吴三桂虽然嘴上说谨慎,但心里对剿灭元江是很有自信的。而滇西才是他的担心所在,所以才会把他安排到姚安。正处在大理与楚雄之间,进可增援大理,退可保昆明西面屏障楚雄。

“又要让献廷操劳了。”吴三桂慰勉了一句,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如此,吾剿灭元江,可无忧矣!”

“王上英勇识略,区区元江,自可雷霆扫穴,一鼓荡平。”方光琛恭维了一句,又狡黠地笑道:“还有一件事情,或可使敌军内乱,助王上一臂之力也。”

哦,吴三桂眼中闪过喜色,催促道:“献廷,你快快说来。”

…….

顺宁(现凤庆、昌宁一带),本蒲蛮地,名庆甸,元泰年间始内附。明万历十三年,设庆甸土守御所,二十六年置庆甸通判,三十年筑庆甸城,设守御土千户。

九月二十三,朱永兴与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已经开至顺宁,离永昌不过两日路程,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整,并等待白文选所部的消息。

明清交兵,滇省的很多土司为保全本族,保全自身地位,清军来则投诚降清,明军来则报馈输诚,无可奈何地做墙头草。

对此,朱永兴并不苛责,只要不与我为敌,这种名义上的投降对于夹缝中的土司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吴三桂尚能对叛而复降的土司不予深究,他岂能没有更广阔的胸襟。

景东土知府陶斗、蒙化土知府左星海、顺宁土知州猛远、丽江土知府木懿等土司是在吴三桂追击永历及李定国时降清的,算是最早的一批。他们得到的待遇便是能够继续保有头衔,继续维护土司的统治。这样的结果对于朱永兴来说,也未尝没有益处。起码这些土府土州暂时没有清军驻扎,土司不敢与明军为敌,为了避免降清而带来的麻烦,请罪报馈乃是应有之意。

与景东土知府陶斗一样,顺宁土知州猛远也是个识时务的人,眼见明军势大,又是宗室留守及名将李定国率领,立刻亲自前来请罪,陈说降清的苦衷,说明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苦盼大明王师久矣。

对于这些话,朱永兴自然是姑且听之。夹缝中生存,倒向胜利者的一方,这是人之常情,苛责追究,只能是把这些墙头草彻底推向清廷,推到吴三桂一边。虽然猛氏已经衰微,势力大减,朱永兴也是温言抚慰,并不强索降罪。

顺宁猛氏共有十三寨,却分为三大部落,为猛猛、猛撒、猛缅。猛猛最强,共有万人,但其地田少菁多,只能以射猎为业。所以,猛猛时常与猛撒和猛缅为难,冲突不断。

土知州猛远属于猛缅部落,占地虽广,族人却柔弱。明军的到来,倒给了他解决内部纠纷的机会。朱永兴制定颁布的输民授地的章程,无疑能使猛猛部田少人多的矛盾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在猛远的牵线游说下,猛猛部决定迁徙至安南,在拜见朱永兴后,也得到了朱永兴的首肯。以边民填安南,稳固基础,这是朱永兴的既定方针。而猛猛部为此愿意助兵一千,也能使明军的实力得到增长。

九月二十五,在得到白文选所部已经从打黑渡口渡过怒江,正向施甸攻击前进的消息后,朱永兴和李定国率领明军立刻结束休整,西进永昌。

明军进入大侯长官司(云县)的时候,永昌的清军便得到了消息。此时负责镇守永昌、顺宁的清军总兵是吴三桂的辽西旧将杨珅,张勇因病被替换,已至昆明休养。其实,这也是吴三桂掌握滇省军队的一个手段,或调或换,用亲信将领逐步控制驻留滇省的甘陕绿营和湖广绿营。

作为吴三桂的亲信将领,杨珅对于主帅之前所下达的坚守城池的命令,当然要坚决地贯彻实行。尽管他也曾经有过出兵阻截的想法,但在惠仁渡活动的明军牵制作用明显。永昌驻军,再加上周边县镇的军队,加在一起也不过万余,守有余而攻不足,让杨珅彻底打消了冒险出击的念头。

第40章 两奸计议第112章 兵溃第46章 合击之前第167章 郑家来人第26章 兵临城下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58章 新晋郡王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72章 无题第112章 女考生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27章 诈取缅关第86章 接战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113章 设想繁杂,姐弟情深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92章 无题第245章 天变第1章 北愁南喜第84章 抢滩登陆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43章 保宁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93章 三马来会第46章 合击之前第83章 弃城之议第42章 北伐新策第48章 急转直下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139章 龙多旱,人多乱第136章 缅甸“行宫”,决战之前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85章 情动第114章 基础——制度建设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2章 无题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08章 各怀心思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127章 五国军棋第122章 改变的开始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122章 水利部第257章 会见十三勋,明末失政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219章 名士硕儒不尽可用第90章 光复京师第69章 软实力第204章 胜后的思考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37章 缅局有变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3章 绝死一击第230章 暗战第80章 京师大乱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21章 暂时相安第93章 三马来会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86章 复台建议第95章 初印象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13章 打压缙绅第54章 再退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5章 寨子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33章 无题第185章 情动第19章 缅甸,山东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67章 排除万难第33章 无题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3章 绝死一击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247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133章 立威第82章 调整布署第78章 破路第3章 安沛入瓮第111章 轰击,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