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龙尾关,献策

火枪射速慢,趁着一枪发后的空当,正是冲击的好时候。吴国贵的前锋清军战阵经验十分丰富,对火枪的弱点更是掌握。

明军中的火枪只停顿了几秒,又是一轮齐射,然后间隔了几秒,又发出一轮。

尽管付出了血的代价,尽管惊讶于明军火枪兵的射速,但清军踩着倒下的尸体和流出的污血,还是冲到了明军的阵前。

刀枪盾的撞击声,士兵的喊杀声,受伤垂死的惨叫声响成了一片。吴国贵被围护在队伍中间,尽管看得不是很真切,但他觉得击败对面的明军应该没有问题了。毕竟从人数上来说,清军是占着优势的。

几声尖厉的哨音再次响起,从明军阵中不断飞出嗞嗞冒烟的东西,砸向清军。几秒钟后,一团团火光便在清军脚下闪起,一声声爆炸响彻街道,清军的阵形一下子被炸得混乱不堪。

爆炸掀起的硝烟尘土遮挡了吴国贵的视线,他仿佛又见到了之前被火炮轰击时的惨景,一颗心骤然沉到了谷底。

上百颗手榴弹的近距离轰炸,使密集的清军伤亡惨重。因为装填的黑火药,手榴弹的弹壳特意造得很薄,使其能炸出足够多的弹片。由于数量不多,先期也只装备了部分明军,却被吴国贵所部开了头荤。

爆炸持续了足有三分钟,二十多米至五十多米内的清军不是被炸死炸伤,便是仓惶后退。形成了一段无人地带。与明军接阵的清军后继无力,心神震荡。很快便被优势明军斩杀殆尽。

硝烟散去,呈现在吴国贵和剩余清兵面前的是累累的尸体,血淋淋的残肢断臂,倒在地上惨叫哀嚎的伤员。

明军阵前尸体交错,有清兵的,也有明军的,前排的刀盾手也稀疏了很多。但明军的阵形还在,死死地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开火!”明军的火枪兵再次举枪。对着失魂丧胆的清军再次发出齐射。

白色烟雾再次升起,红色的枪焰在烟雾中闪烁,清兵不断惨叫着倒在地上。

吴国贵突然听到侧后方有密集的脚步声,心中暗叫不好,还没等他回头看个仔细。一丛标枪便呼啸着飞来,将十几名清兵刺翻在地,紧接着几支长矛的矛头便出现在街上。一队脖系红巾的土兵从街巷中杀了出来,截断了吴国贵所部的退路。

在对面的明军阵后,也出现了援军,尖厉的哨声不仅可以在本部传达命令,还有召唤联络的意思。杀入城中的义军闻声而动,沿着街道穿插。不断给处于激战的友军提供支援,更给尚在抵抗的清军以打击。

如果是踞城日久,或者做了巷战准备的,自然要让士兵熟悉街道,布设街垒。在制高点布置兵力。清军可以说是什么也没做,也没有时间做。更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在城破之后,又损失了不少守城士兵,面对优势的义军,清军便陷入了被动。尽管清兵也做了顽强的抵抗,但也只是延长失败的时间而已。

没想到竟会葬身于此。吴国贵苦笑了一下,随即便是一脸的绝然。将军难免阵前亡,从十八岁辽西从军,几十年间冲锋陷阵,他却也有战死阵前的心理准备。

“杀!”吴国贵一声暴喝,将刀指向身后的土兵。

“杀!”他的亲兵们高声呼喝,跟随着主将向着敌人冲去。

下关,大理的南方门户,因苍山自北向南势如游龙掉尾,又称“龙尾城”。城堞西南延至江风寺的“天生关”,东北延至“锁水阁”,全长约四公里,筑有碉楼四座。这里地险景美,自古以来便是御敌屯兵的要隘,号称固若金汤之城池。

龙尾关作为城池,其实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面是山峰罗列,峰顶终年积雪,冰雪封锁的苍山;东边则将茫茫洱海作为城壕。龙尾关前还有一条河,是南诏时所建的水利工程,最主要是为了泄西洱河的洪。在河上有一座木桥,便是有名的黑龙桥。

龙尾关还是著名的天宝战争的主战场,先有鲜于仲通全军覆没,后有李宓丧师十万。南诏收葬唐朝将士尸骨的墓冢,有的称为“万人冢”,有的称“万人堆”、“千人堆”,至今遗迹尚存。

“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战全军殁。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骨枯。”金维新在这古战场上,不禁有感而发,吟诵起白居易的诗来。

“无察人之明,为奸相所蒙蔽,令无数大唐将士为枉死冤魂,此唐皇之罪也。”朱永兴收起望远镜,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天宝何能号盛唐?南征一度太周张。万人京观功安在,千载遗文罪更彰。我爱将军诗句好,人传冤鬼哭声藏。糊涂天子殃民盛,无怪蒙尘到蜀疆。”

因一人而决万千民众的祸福,这个封建制度的最大弊病,令朱永兴深恶痛绝。而华夏历史偏偏就是这样兴衰反复,又被后人称为周期律,在尸骨盈山、血流成河中更替。

“殿下做得好诗,亦说得精僻。”赵王白文选抚掌赞叹,“唐玄宗先明后昏,致有安史之乱,大唐盛极而衰,皆其过也。可见帝王明,则国处危难亦有挽回之机,帝王昏则国盛亦有衰落之时。”

晋王李定国微微皱眉,白文选说得有些道理,但却又好象在影射什么,他张了张嘴,没有吭声。

朱永兴也觉得白文选意有所指,而且还有偷换概念之嫌,但现在显然不是咬文嚼字的时候,如何攻取下关,直取大理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九。虽然采取围城全歼的战术,使攻取永昌的消息能封锁四五天。但在路上击溃了大理增援永昌的清军后,便已经不能再保密了。这样一算,大理的报急信使应该已经到了昆明,甚至吴三桂已经得到了这个情报。所以,时间依然是紧张的。

“现在清军必然重兵防守下关,若能破之,则大理唾手可得。”晋王李定国岔开了话题,说到目前的战局。“大理的守军,洱海卫的剿抚后镇,或者还有楚雄的剿抚前镇,加起来亦有万多人马,若待其聚集,险关难克呀!”

“楚雄的清军怕是来不及了。”朱永兴淡淡一笑,说道:“三日破下关。五日陷大理,我大明王师——威武!”

赵王白文选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咳嗽着说道:“威,威武,王师威武。”

晋王李定国也不禁莞尔。笑道:“殿下豪言,吾信矣!”

“呵呵,吾是在说大话呢!”朱永兴将望远镜在手中潇洒地转了一下,说道:“不过,纵有迁延。也不过一两日。走吧,回营看看儿郎们准备得如何了?”

没有攻不破的天险。除了奋力死战外,还要看你是否能找到天险的弱点,是否有解决困难的办法。

在下关这个古战场,曾经有蒙古人铩羽难胜,也曾经有十数万计的唐军饮恨。从其寥寥数次被破的历史来看,多是翻越茫茫冰雪覆盖的苍山,直入大理坝子腹地,使险关失去作用。但朱永兴并不决定这么做,因为那样太耗费时间,他要从天生关下手,所借鉴的竟是《林海雪原》中袭破奶×头山的战例。

作为有名的旅游景点——天生桥,朱永兴在前世是游览过的,对周边的峡谷悬崖颇有印象。尽管地形地貌应该不是一模一样,但那两岸峭壁对峙的特点却是不会变化太多。如果不是龙尾关周围又是洱海,又是西洱河,地下水位高,穴攻爆破有困难,朱永兴也不想采取这种有风险的战术。

众人回到营中,已是中午时分,朱永兴先去检查了攻打天生关的部队的准备情况。一千猛猛勇士,两千猛山克族精壮,两千明军,一千辅兵,已经集结完毕,所携火炮、弹药,以及应用器械,都已经齐备。朱永兴心中大定,这才回到营帐用饭,还没吃完,便有亲兵来报,段琬儿在外求见。

段琬儿已是一身白族女人的传统打扮,上身穿白色窄袖大襟衣,下身是镶三道花边的大脚裤,罩一件无袖无领的深红色小马甲,白色的手巾折成三寸宽的条子包在头顶,一条黝黑的发辫围在手巾包的外面,将秀美的脸庞和婀娜的腰身展露无遗。

“呵呵,打扮得如此秀丽,意欲何为?”朱永兴漱了口,上下一打量,又忍不住笑着揶揄道。

段琬儿脸微微一红,不理这话,跪在地上开口说道:“殿下,王师已至龙尾关,民女来献破城之计。”

哦,朱永兴愣了一下,饶有兴致地望着段琬儿。三日前,因为再也没有封锁消息的必要,他便放走了段智英和高崇义,希望他们能搞出点名堂,为明军省点力,难道这就有回报了?

“说说。”朱永兴坐回座椅,笑着说道:“坐下说话。”

“谢殿下恩典。”段琬儿起身在一个小杌子上敛衣正坐,轻启朱唇,缓缓说道:“民女所言涉大理故国,只为举例,并无他意,还望殿下勿怪。”

“吾的心胸那么狭隘?”朱永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尽管言之,如有可取之处,亦算你族之功。”

段琬儿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大理国西有苍山,可谓‘冰雪封锁千仞山’,东有洱海,乃‘此水可挡十万兵’;南北有上关下关,亦是‘一将挡关万敌摧’。然两次国破,皆是丽江木氏指引,先为元军做向导,引元军翻过点苍山,直捣大理腹地;后来,后来又率众归顺,助皇明大军破大理、陷昆明……”

听着段琬儿的讲述,朱永兴不禁顿生感慨。

丽江古城源远流长,在后世亦保存得相当完好。可谁能想到,这个城池却从来没有设过城墙和城门。竟然是不设防的古城!人们,包括全副武装外来入侵的军队。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

但纵观历史,那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一个个的都成了历史遗迹,而一个不设防的城镇,反倒平平安安地留存到了后世。

难道丽江地理位置不重要,当然不是。丽江是历代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茶马古道的要冲,纳西、汉、藏等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枢纽,因而一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先后被吐蕃征服;又被南诏大理征服;又被元征服;又被明征服。倒是一块谁都要来插一脚的地方。

那丽江木府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归附。元初。忽必烈革囊渡金沙江南下攻打大理国,阿宗阿良“审时度势”,很快作出归附蒙古军的决定,并援引蒙古军攻占大理;到明朝朱元障时,明大将沐英、蓝玉讨伐大军将到丽江,丽江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依旧不做任何抵抗。率众归顺,并协助沐英破大理、陷昆明,使云南很快就纳入了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因此功劳,得朱元璋钦赐“木”姓。而清军入滇后,木氏果然又“审时度势”,成为了头一批投诚的土司。

木氏家族归顺以后。代代恭顺听命于朝,以剿杀征战称功,示效忠诚;世世进京朝贡不绝,所以不断得到朝廷封赐恩赏,历经元明清三朝。长盛不衰,还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

审时度势很重要啊。朱永兴很佩服丽江木氏,他知道归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恭顺;要听命征战剿杀;还要年年岁岁朝贡不绝。说白一点,那就是要送礼、要说好话、要陪笑脸,凡事都要让上面满意。这一切,可都得放下脸面尊严去做。不过,跟城池毁坏,妇孺安危相比,这一切在木氏眼里显然是次要的。

“……苍山冰雪覆盖,外人难以逾越,可有我族之人带路引领,便可绕过下关,直捣大理。”段琬儿说完了,眨巴着眼睛望着朱永兴。

嗯,有进步,敢直视吾面了。朱永兴看着段琬儿有些期待的眼神,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说了半天,这招儿太古老了,虽然有效,但时间来不及呀!

“这个丽江木府,大理国强大时,他们就投靠大理,甜言蜜语,送钱又送礼;后来吐蕃强大了,他们马上转身去投靠吐蕃;元军一来,他们马上又投靠了元军,给他们送情报带路,一点没有骨头!”段琬儿知道自己献计献策的同时,也让朱永兴有了选择,那就是丽江的纳西族也能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他们显然更轻车熟路,便又提醒着朱永兴,“为人做事过于水性,殿下岂能轻信?”

朱永兴对段琬儿的话不予置评,只是笑道:“甚好,你所献计策吾会细思,成与不成,吾都会记得你忠明之心。且下去吧!”

段琬儿微感失望,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转身告退而去。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曲则全”,看来丽江木氏乃是老子的信徒啊!

既如此,便攻取大理,静待丽江木氏前来负荆请罪,报馈输诚吧!朱永兴自觉已经休息完毕,便起身出了营帐。

……

世上有攻不破的天险吗?据朱永兴所知,是没有的。无论是山川之峻,还是河流之急,都有被突破的历史。而一旦天险被破,对于自恃其固若金汤的守军的心理打击便是致命的。

险在心中,非为地势。朱永兴率领着六千人马午后出发,直奔“天生桥”。

“天生桥”,又叫“天生关”,距离下关不到两公里。这里崇山峻岭连绵,巉岩怪石丛生,地势极为险要,又是洱海的出水口。天生桥便处在苍山斜阳峰和哀牢山山脉的者摩山之间,说是桥,其实就是从南北两山中伸出的两块巨石相叠而成,连接起了两边的峡谷悬崖,是沟通南北的天然通道。

桥高十余米,长六七米,宽不过两米多。桥两岸峭壁对峙,桥下是河水落差形成的瀑布,水溅起的水柱状梅花,又有“不谢梅”之美称。越过“天生桥”,拾级而上,便是“江风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唐南诏时代,与龙尾关城墙相连接。从地理位置看,“江风寺”扼“天生关”要冲,与“天生关”共同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两山成阙差寻丈,一将挡关万敌摧”、“绝壁从地起,险要自天生”、“天生桥下水如雷,洱海西流不复回”……对天生桥险峻难行的吟诵赞叹,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然而,朱永兴便是要率军突破这道“一将挡关万敌摧”的天险之地,夺取龙尾关,打开通向大理的道路。

先头部队两千人已经登上山峰,占领了天生桥南侧。朱永兴便立刻分兵,猛猛勇士七百人,猛山克族七百人,再有明军五百,向导数人,穿着清兵军服,又皆是矫健善攀之兵,沿着峡谷悬崖悄悄向西挺进,其余人马则在山峰反斜面隐蔽待机。

第100章 文化酱缸第64章 计议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169章 讥讽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第145章 大包围第4章 攻城第28章 双层爆破第100章 再唔晋王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247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117章 筹划反攻第63章 攻掠辽东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71章 流寇战术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181章 贱民奴仆,攻陷梅州第55章 滇缅战事第28章 封官儿第25章 三鬼之谋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65章 布署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226章 志在天下,吴、孙反应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71章 流寇战术第46章 火箭列装第174章 奇袭潮州第72章 攻守结合第87章 潜入袭城第72章 退第8章 舜水西渡,预留宰辅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143章 讲武会一第3章 安沛入瓮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章 决战第150章 再战新会(三)第261章 截击,展望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67章 梆子腔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272章 血战第114章 基础——制度建设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8章 天马行空的设想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153章 内讧分裂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97章 草创的军情司第127章 五国军棋第45章 险地——灰坡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138章 大海战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95章 初印象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272章 血战第58章 少年梦,新钱,质变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2章 斗熊救美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60章 归藩之议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15章 穷途末路第57章 远方的厚望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36章 进逼松锦,政府措施第191章 新气象第59章 援军?援军?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19章 弃滇,假投诚第70章 三鬼选择,镜子制成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94章 策反阴计,奏销案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5章 破城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48章 黯然收兵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63章 求助他国第95章 难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