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伪造,诡道

感谢虎贲集团军,sunny-son,jforce,Joe_z,w123q123,二个人的阳光,s6668885,灼热至心,把盏龙血热,小飞龙ぜ剑,xiaotang246,坦荡侠客行等书友的打赏月票,祝朋友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蠢货,蠢货!”吴三桂将战报摔在桌案上,气得额头上青筋乱跳,骂不绝口,“此何时也,不严加提防土酋,还敢前去赴宴歌舞。死不足惜,死不足惜,此等蠢才,真是死不足惜。”

刘玄初和方光琛对视了一眼,伸手把战报取来,两人展读之后,都苦笑摇头。

石林守将傅其栋是丧失警惕也好,是贪图享受也罢,反正是被土官秦祖根以作寿为名请去赴宴。只是这却是场鸿门宴,歌舞未停,秦祖根一声令下,土兵便蜂拥而出,不仅把傅其栋带去的将官和亲卫杀了个干净,而且使石林的防守军中无将,指挥失灵。明军趁势袭攻,突破了清军的防御,直捣宜良,猛攻破城。

本来明军在滇省全线展开频繁的小规模的反攻,吴三桂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而且他也没有判断出明军的主攻方向。八旗兵主力北移黔省,前往征剿水西,只留下一千在昆明协助守城。吴三桂也正忙于调动兵力,以便平衡滇省的防御,确保楚雄、昆明、曲靖这三座重城的安全。

现在的形势却是急转直下,明军占领宜良,距离昆明城只有一百二十余里。说是兵临城下尚有些过份,但昆明已经直面威胁,却是不争的事实。

“伪宗室的王旗便在宜良,可见明军主攻方向在东。”方光琛皱着眉头分析道:“但若要直取省城,恐明军尚力有未逮。”

“倒也不可轻敌。”刘玄初轻轻摇头道:“我军虽有精兵数万。但分于三地,力量分散。昆明此时正是兵力最少的时候,焉知敌人不会趁虚来攻?或者——”

刘玄初停顿了一下,走到地图上仔细观瞧,猜测道:“或者敌军的目标不是昆明,而是——而是虚晃一枪。然后兵锋直指黔南。”

方光琛也来到地图前,沉思了一会儿,不太确定地说道:“倒也不无此种可能。毕竟水西反叛,敌人借此呼应,也属常理。”

吴三桂见两位谋士也莫衷一是,不由得颓然坐进椅中。叹息道:“吾终是明白伪宗室之险恶用心矣,昆明、楚雄、曲靖这三座滇省重城,分明是其给我军划出的牢笼,困我军于内,自是无力他顾。”

方光琛和刘玄初暗自点头,这话说得没错,但清廷岂会明白这其中究竟。丧城失地。罪名不小,连满洲将领也不敢轻易承担。而这正是滇省清军的弱点,兵分力弱,单凭一军则守有余攻不足,全军会聚则有失城之危。

“早知如此,我军当弃城聚师,数万大军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南,皆有可能击破当面之敌,何至今日左右支拙。陷于被动。”吴三桂抚着额头,既是痛悔,又是无奈。

刘玄初和方光琛相视摇头,都知道吴三桂心绪大乱,所说的看似有道理。其实却根本不可能。数万大军不要根据,一力向前,且不说粮饷如何保证,纵是击破当面之敌,又岂敢深入?

“王爷,此时尚未到山穷水尽之时,何必过于忧虑。”方光琛劝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堰。敌人既从东来,可由昆明和曲靖出兵,夹击来犯之敌。至于城防——曲靖暂无忧,省城却不容有失,可从楚雄调兵。”

“那楚雄呢,敌若趁虚来攻——”吴三桂也没抬头,闷声说道。

“明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刘玄初突然开口问道:“若是远超我军,当图自保,又何必考虑其他?既有余力进取蜀地,又攻掠广西,何以不大集兵力与我军在滇省决战?既知其险恶用心,在滇省空耗,有何益哉?王爷身为云贵总管,然若无兵可恃,又以何保存身之地?”

吴三桂猛然抬头,瞪着刘玄初,虽然句句是实,但却击中他心底的要害,让他有些恼羞成怒。若不是上有朝廷,若不是八旗兵监督……说得不好听的话,他不过是满人的奴狗,主人还不是怎么指挥怎么是。

方光琛也不知道刘玄初吃错了什么药,愣怔了一下,赶忙说道:“玄初直言,却是为王爷着想,王爷当体谅其拳拳之心。”

吴三桂哼了一声,转开目光,没好气地说道:“滇省明军,以滇西最强,伪王定国、文选皆是百战宿将,手下怕不有四、五万人马?滇南、滇东每个战区恐也有两、三万兵丁。然多为新扩充的土蛮,若是堂堂阵战,这两大战区亦难抵挡我大军锋锐。”

“若是加上蜀地与广西的兵力,明军怕是有十万之众了吧?”刘玄初微微抿起嘴角,说道:“真不知道——伪宗室是如何运筹,竟能保证钱粮供给,以一隅敌全国,倒也不落下风。”

方光琛暗暗踢了刘玄初一脚,强笑道:“伪宗室欺软怕硬,钱粮多从孱弱小国强索;又以土地为诱,引众家土酋输饷出兵;再有与西夷通商,铸造铜钱,借粮于民……手段虽多,却也是极限。只要朝廷大力支持,钱粮充沛,诸路兵集,必能灭此朝食。”

这就丧失信心了吗?吴三桂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又想起一件糟心的事情。京城吴应熊派人传来消息,董鄂妃死了,顺治伤心欲绝,连日不能上朝。心理暗示是很厉害的,后面的三句谶语是否会应验呢?吴三桂是个很迷信的人,心理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什么总有束手束脚感觉?难道伪宗室真有预卜之能,自己的每步计划都尽在其掌握之中?吴三桂突然升起了这种有些荒谬的念头。

虽然朱永兴并不能确切知道清军的动向,但依照着历史大势。他还是能约略猜测出一些端倪。比如清廷的战略重心转换,财政情况的好坏,吴三桂与清廷的心思,哪些人可资利用……这样一来,他的判断虽然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正确。但也相去不远。

所以,不光是吴三桂这样的对手感到惊诧,连朱永兴手下的将领官员时间长了,都对他有种莫测高深的感觉。

刘玄初心中失望之极,吴三桂依然执迷不悟、为清廷卖命、与岷世子为敌,再不是他心中的汉家英雄。所以闭口不言。

方光琛城府极深,对满洲八旗弃滇入黔,名为平叛,实则以汉制汉,不顾汉军死活的做法亦非常不满。此时形势不利,一旦出错计谋。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明哲保身,静待吴三桂做出决定。反正利害关系已经剖析清楚,既想使三城无事,又想击败明军,哪有那么容易。

况且,方光琛认为通过他对伪宗室的了解。总觉得明军还有后招,绝不是只策反一个秦祖根那么简单。轻举妄动的话,极有可能陷入更大的被动,而谨慎小心的话,又等于坐视明军行动。

“弃城不可取。”吴三桂见两位谋士都保持沉默,心中微怒,不悦地说道:“朝中大学士即将至滇,此时丧城失地,本王颜面何在?朝廷如何会全力支持西南?吾意已决,出兵作战。击败敌军。”

“王爷英明。”方光琛和刘玄初口是心非地躬身拱手。

吴三桂心中烦闷,摆了摆手,埋头观看桌案上的地图,不再说话。

其实方光琛的感觉是对的,明军的这次反攻策划准备得非常周密细致。将动用前所未有的各部力量,土官秦祖根和资拱的举义配合不能说不重要,但却不是最关键的一环。

………

已呈暗红的太阳正要落下西边山后,昆明至曲靖的驿道上由西向东奔来五匹骏马,马背上的骑手一个劲地鞭策着马。他们来到驿站,滚鞍下马,原来是一个虬髯军官,约三十余岁年纪,其余四人是他的侍兵。

虬髯军官跳下马来,声调高昂地嚷道:“好酒好菜端上来,准备快马,我们要连夜赶路。”

驿丞见状,知是昆明来的公使,忙带着人加意张罗。都是忙惯了的行家,驿站中又常有准备,须臾间便将酒菜摆了上来。无非鸡鱼肉片,鲜蔬嫩菜,虽然没有盛宴大席上那么丰盛,却是从行路人需求出发,烹饪得味美量足,十分可口。

驿丞亲自为虬髯将军摆菜添碗筷,甚是殷勤,乃问道:“大人有何公务如此匆忙?”

虬髯军官道:“某所办者系军机大事,切勿多问。这酒也不可多饮,只取一壶润喉即可。”

驿丞会意,果然不复多问,下去不大一会儿,便端上一壶美酒,给几个清兵都倒上一杯,然后退立一旁。

“好酒。”虬髯军官一饮而尽,赞了一声,伸手又倒上一杯,他的侍兵却不敢多喝,喝完一杯,便挟菜吃饭,一阵咀嚼之声。

驿丞轻轻抿了抿嘴角,眼中射出一丝阴冷的光芒,但旋即又恢复了略带谄媚的表情。

“你——”虬髯军官突然觉得头晕眼花,抬头再看驿丞时,已经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颤抖着手指向驿丞,脑袋已经乱成一团,丧失了思考能力。

驿丞嘿然冷笑一声,用力拍了拍巴掌,几个人拿着兵器绳索便涌了进来,扑向几个清兵。几个清兵还想反抗,一起身却是天旋地转,站不稳脚,被按倒在地捆绑起来。

最后进来的一个人脸色阴骛,也不多说话,直奔虬髯军官,取过其身上的公文包袱。打开包袱,里面装的却是一卷多层布皮包裹的圆筒公文。封纸用了平西亲王大印,卷筒两端用蜡封定。没有丝毫犹豫,此人便削开封蜡,扯掉封纸,展开观看,正是吴三桂发给曲靖清将的军令。

“大人——”驿丞小心地在旁问道:“这几个家伙如何处置?”

“把衣甲剥下,然后拖到后面杀了,埋了。”情报司外勤科百户何勇面无表情地伸手向下一切,停顿了一下,他又吩咐道:“张成、赵英寿留下。”

“明白了。”驿丞答应一声,招呼着手下把五个昏迷沉睡的清兵衣甲扒下,拖了出去。

等到驿丞处理完几个清兵,转回屋中,发现何勇三人已经穿上了清兵的衣甲,正互相检视,见没有什么破绽,才放松下来。

“先休息一晚,明早我们就动身去曲靖。”何勇伸手叫过驿丞,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温情,仔细交代道:“我们走后,你们在晚上便撤退,莫要舍不得。走时留下火种,一把火烧了这驿站,在火中扔几具尸体,做成意外的样子。”

驿丞犹豫了一下,试探着说道:“大人,这驿站来之不易,足足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此次行动如果成功,一座驿站算什么?”何勇摆了摆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就照我的意思办。说起来,咱们也该去后方享享福了。叶大人都安排好了,路上有人接应,回去便有重赏。”

“明白了,小的定然遵照大人之令行事。”驿丞露出畅快的笑容,为终于能脱离现在的生活而感到高兴。

……

古代的通讯条件,为情报司实施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收到书信后,根本没有条件予以确认,特别是军令,即便有疑议,也要遵令而行。

历史上,吴三桂征水西时,便因为给贵州提督李本琛的进军命令中,误把六归写成“陆(大写的“六”字)归”,造成两路军马声援隔绝。三桂军被水西军困于龙场(贵州织金东),差一点兵败身亡。

情报司有查如龙这位造假高手,水西激反安坤算是牛刀小试,此次更是大造假书信、假军令。掐算着时间,伺机由情报司派人化装成清军信使,送给各路清军,以扰乱清军布署。

其中送到曲靖的这封却是很关键,为此,情报司不惜废弃一个费力建设的重要的情报点,更派出了精干人员——百户何勇及手下。本来叶虎要亲自前来,却被朱永兴阻止。叶虎职务太高,知道的机密太多,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吴三桂自以为筹划布置得没有问题,就算不能击败明军,也不致使滇省形势进一步恶化,却不知几封假书信,几份假军令,就足以使他的心血付之东流。

兵者,诡道也!不是吴三桂不明白,而是他没有想到竟会有这样的手段,所以,他输得一点也不冤。

………

第34章 盏达土司的难题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136章 梦珠的憧憬第95章 难以逾越第94章 思考方法第32章 赐名白族第65章 布署第5章 破城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22章 中南半岛形势第11章 杭州,西湖第49章 清军的迂回第8章 舜水西渡,预留宰辅第206章 降明不降郑,决战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67章 梆子腔第15章 定情第33章 无题第194章 策反阴计,奏销案第57章 远方的厚望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138章 反扑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18章 紧急商议第65章 骑兵墙浪潮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90章 俘虏处置第145章 妥协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90章 援助水西第3章 召见群将第63章 求助他国第100章 英雄颂歌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80章 特殊人才第84章 失败之源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75章 恬然自乐第99章 定都之虑,拍卖逆产第95章 请兵助战第100章 文化酱缸第113章 设想繁杂,姐弟情深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172章 无题第185章 情动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57章 接驾第72章 厮杀第27章 攻势与牵制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226章 志在天下,吴、孙反应第33章 无题第128章 拉英第128章 拉英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第217章 困局第136章 缅甸“行宫”,决战之前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39章 圣意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5章 三鬼之谋第144章 空前激励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22章 水利部第86章 复台建议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32章 鱼龙白服第87章 潜入袭城第22章 响应配合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70章 开路迂回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37章 龙尾关,献策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26章 初涉杀场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24章 海外助力第4章 攻城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