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胜利的意义

联合海军在岘港外海一举击败了南阮水师主力后,追着逃窜敌船,马不停蹄又向岘港杀来。一番激战后,联军攻占了岘港的北部屏障汉岛,舰队开进入港水道,轰击沿岸的五行山、福祥山炮台。

岘港湾呈马蹄形,口朝东北。南北长近十五公里,东西宽约十一公里,水深多在十米以上。湾口北有汉岛为屏障,沿岸有五行山、福祥山作掩护,形势十分险要。岘港不仅易守难攻,而且临近顺化,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

其实,歼灭南阮水师主力便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岘港内停泊的舰船已经不能对南海舰队,或者郑家水师构成威胁。但为了达到政治和经济目的,联军还是做出了气势汹汹的攻击态势。

两日后,还没等顺化的南阮政权作出决定,联合海军已经派出上百艘战船北上日丽海门。一场并不算太激烈的海战之后,驻防日丽海门的一支南阮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在郑阮的长期战争中,南阮依靠地势建立了两条主要的堡垒线,横亘在山海间的几英哩平地中。第一道防线是长育垒(在今广平省丰禄县,城墙位于争江之南,从大海至丛山,绵延达十一公里。第二道防线则是长德垒,其中位于日丽的城垒长达三千余丈,依海而建。

第二次郑阮战争时,郑氏曾突破阮氏的第一道防线,屯兵日丽海口,并发动了一场两栖突击。企图迂回阮氏的城防工事。但在日丽海战中郑氏不敌阮氏,惨败而回。

先是攻击岘港。威逼南阮的政治首都顺化;再攻击日丽海门,做出与郑氏联合,欲破垒南下的动作。朱永兴与参谋部的意图便是借势而动,利用目前郑阮的敌对,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当然,朱永兴希望郑阮的对峙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这更有利于混水摸鱼,两边得利。所以。这次对南阮水师的打击,事前并没有通知郑氏。

但南阮却不会这么想,最有实力的水师被重创,日丽海门正遭炮击,明军水师还有杀入岘港、犁庭扫穴的动向。郑军再展开攻势的话,与明军水陆夹击,形势危矣。

安南全境都濒临大海。南阮的地形更是细窄的一长条,丧失了水师,便可谓是处处漏洞,防不胜防。

南海舰队再加上郑家水师,堪称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而南阮水师屡遭打击后,残余的舰只。现在连南海舰队也无法抵挡。当南阮派出求和使者后,在朱永兴看来,战争便已经落下了帷幕。

称霸北部湾的目的达到了,能从南阮手中勒索多少,都可以算是意外的收获。到目前为止。联合海军已经俘获了大小船只近百艘,缴获大小火炮数百门。虽然自身也有损失。但这个代价与取得的胜利相比,却是完全值得的。

“哦,郑氏也派出了使者,希望我们能践约,两家联手,共击南阮?”朱永兴沉吟了一下,问道:“除了要求践约,他们还有别的条件吗?”

“郑氏愿意承担我军行动所需的军饷粮草。”易成有些鄙视地摇了摇头,他对朱永兴的心思是相当了解,如果郑氏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朱永兴并不是没有改变计划的可能,但现在郑氏的条件显然不能让朱永兴感到满意。

“只是军饷粮草——”果不其然,朱永兴轻轻摇着头,露出了不满的神情,停顿了一下,摆手道:“把郑氏的条件改一改,再透露给南阮。哪边给的多,咱们就倾向于哪边。”

如果南阮不识时务,即便现在时机还不是很成熟,朱永兴也会与郑氏联手,打破郑阮对峙的平衡,让郑阮两家拼个你死我活。这样的话,郑氏的战略重心便集中于南部,为明军日后再度攻掠安南提供机会。

“南阮应该会答应咱们的条件。”易成猜测着说道:“两百万两银子,他们绝对能拿得出来。”

“也不是那么简单。”朱永兴摸着下巴冷笑道:“恐怕会让广南国上下都怨声载道,嗯,这也对咱们有利。”

南阮与北郑的长期战争,使得广南国的赋税一再增加,已经达到了五成到六成,民众可谓是苦不堪言。而南阮的俸禄制度,又使官员迅速堕入腐败深渊。

与黎朝朝廷不同,南阮官员的俸禄直接来源于人民。阮主将若干的民户分封某一官员,这部分民户专门向该官员提供收入。换言之,即有相当部分的南阮居民并非直接向阮主纳税,而是接受官员的按需索取。阮主又让官员向他纳税,如此一来,同时供养着两个主人的民户负担更为沉重。

不但如此,南阮卖官鬻爵的风气堪称惊人。官员上任之前,需花费大笔金钱购买委任状、官印,及进贡上级、阮主。而用金钱买得官位的下级官吏,受封的民户收入可能还不及自己必须缴纳的税金。因而在南阮体制中为官,两袖清风近乎不可能。

若说是阮主自掏腰包,朱永兴肯定不会相信,倒不是不相信阮主没有这份财力,而是断定阮主舍不得,肯定会把负担转嫁到下面的官吏身上。而官吏呢,又会令分封给自己的民众承担这笔费用。

自阮主到各级官吏,都公开地将人民视为任意剥削对象,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当人民的承受限度接近临界点,就意味着阮氏政权大限将至。

朱永兴早已经把安南视为囊中之物,越腐败,越有混乱的苗头,对他来说才最有利。这次行动从表面上来看是称霸北部湾,扫除有威胁的敌人,并且勒索财物。而从更深的层面考虑,则又是吞并整个安南的大战略的一部分。

再从开发湄公省等海外之地来看,此一战颇有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味。南阮被重创,则真腊必不敢轻举妄动,连北郑也会继续称臣,不敢起异心。无论是赢得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还是继续攫取海外之地,这一场胜利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275章 商税,劝进第122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46章 火箭列装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7章 欢歌畅饮第28章 封官儿第50章 伏击第91章 川滇呼应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91章 军队建设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第7章 思想理论,倭国来使第147章 一战定辽?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117章 筹划反攻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第23章 伏击之地第106章 法阵第91章 军队建设第271章 阻击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212章 郑经的决定第69章 软实力第4章 有女名梦珠第39章 兵临大理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205章 兵种重配置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67章 排除万难第101章 夜谈第57章 接驾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83章 水西之变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51章 战后布局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97章 唯一生路第87章 水西局势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149章 讨伐安南第46章 火箭列装第71章 惨烈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26章 兵临城下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84章 失败之源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271章 阻击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56章 拒诏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章 北愁南喜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172章 无题第137章 李晋王第114章 沿海迁界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第56章 拒诏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40章 两只重拳第124章 授课第38章 巧取龙尾关第115章 术业有专攻第5章 琉球第272章 血战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98章 我认得你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205章 兵种重配置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71章 惨烈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73章 溃败第40章 两奸计议第107章 拥立,会晤第89章 反攻之谋,三鬼之难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13章 元江筹谋与少保劝谏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126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