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光复昆明

光复昆明,政治意义巨大,朱永兴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皇明中兴的势头在民众印象中也将更加明显。

让晋王李定国率军先入昆明,把这个荣誉给了他,也算是朱永兴的一个小手段。一来偿了李定国的心愿,补上其败退昆明的遗憾;二来也有考察之意,看李定国是不是还有所保留

一阵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夏日的疾雨打在芭蕉叶上,踏破了难耐的寂静。

“来了,来了。”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跪倒,点燃香烛,负责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兵也如临大敌,警惕的目光四下扫视。

朝廷留守,宗室亲王,这样的身份,以及目前朱永兴的威望,移跸省城,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昆明百姓遮道相迎,焚香祷拜。

只见一队手持旗帜的戎装甲士迅疾而来,穿过城门洞,当先的是两名手持红色令旗的骑士,紧随其后的是四名并排而行的骑士,手擎着清道旗。那些骑士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挑选,一个个都长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身上盔明甲亮,看着煞是威风。

“殿下有旨,孤至昆明,勿分军民老幼,皆可仰首观觇,低语谈论。”几名骑士放慢了速度,伴随着嗒嗒的马蹄声,齐声高喊着向前小跑。

喧哗声从围观的百姓中依次响起,片刻后皆伸长了脖子,期待的望着城门处。

旗帜过去之后,又随行军士手持着引幡、戟氅、金瓜、节钺等器物作为引导,缓缓行过,亲王仪仗虽然经过删简,但还是让百姓们赞叹不已。

在两排亲卫的保护下,朱永兴顶盔贯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出现在城门处。身后是李定国等一众大臣。

百姓们瞬间的激动过后,都屏住呼吸,大睁着眼睛。望着朱永兴含笑而来,甚至还向周围的百姓们招手示意。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孤零零的喊叫。

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如同池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水纹涟漪飞快的在人群中扩散开去。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祝殿下身体安康,中兴大明。”

“佛祖保佑殿下。”

…………

因为亲王仪仗的威严。因为固有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隔阂和恐惧,因为这一波波狂热的呼喊声而烟消云散,一开始是百姓,他们笑着,欢呼着。后来连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兵也激动的身体发抖,振臂高呼。

朱永兴在黄罗伞下挥舞着胳膊,鼻子发酸,眼睛湿润,这就是我的臣民。这就是纯真质朴的百姓。我没有为你们做什么,但我知道你们希望我为你们做什么。

“即权宜称皇弟以报命,未为不可;若我师趋长江,向金陵,大号可定,何人所能夺也!”

“有功者王,定论不磨

。若我兵能复昆明,便是中兴一半根脚。若能南拜正朔,再正大号,已是有名。”

“千秋万世,公道犹存。使殿下克复昆明,再奄有半璧江山,功之所在,谁当与争?”

易成和张维翰的话语又浮上心头,在他们看来,光复昆明固然影响很大,但在正大号之前,却非要先拜孝陵不可。这便是趋长江,向金陵,南拜正朔。

圣子神孙啊,朱永兴知道在封建时代这样做是理所当然,即便是永历顺利交权也必须如此。这是政治上的影响,标榜正统,收拢民心的必不可少的举措。就目前来说,凭借南海舰队的实力,入长江,拜孝陵,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但凡事要讲个时机,朱永兴并不急于这么做。

已经下马走入了宫殿,那如潮的欢呼声似乎还在朱永兴耳边次第响起,使他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殿下跋涉辛苦,先稍事休息,等到明日再议事不迟。”李定国一直跟随在朱永兴身侧,此时上前说道。

“吾没有那么娇贵。”朱永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他政事可缓,军事布置却不可耽搁。”

与退入贵州的吴军暂时相安,整个西南的战略都要进行调整,李定国要入川,要派援兵至广西与马宝夹击孙延龄和马雄……这些事情都是要尽快进行通报,以及布置的。

因为吴三桂的主动撤退,明军并未全部集中于昆明,但各部的主要将领或代表都已赶到,参加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滇省差不多全部光复了,意味着第一阶段作战的结束,该是进行第二阶段作战的时候了。

晋王李定国、赵王白文选、陈国公吴子圣、叙国公马惟兴、总兵王三才等人,分别代表着滇西、滇东、滇南、广西战区,新形势下该合并的合并,该调动的调动,事务很多,涉及到了日后的战略走向,十分的重要。

对于和吴三桂暂时互不侵犯,众人并没有太大的意见,甚至非常赞同,认为这是争取吴三桂反正的节奏。尽管朱永兴的想法不尽相同,但也没有马上便表明。

滇西、滇南两大战区合并为滇省军区,赵王白文选与陈国公吴子圣为正副总指挥,率军分驻滇黔边界,呈纵深配置,既对吴三桂保持压力,又要防范其突然发动。

成立四川军区,由晋王李定国任总指挥,率军取道建昌入蜀,趁清军未调动完毕,拓展四川,争取与十三家联成一片。

叙国公马惟兴率滇东战区大部兵马进取广西,与汝阳王马宝组建广西军区,对广西清军展开反攻。

扩军一万,组建两个警备兵团,分别由平朔伯贺九义、孟津侯魏勇率领,加强安南与滇缅边境的军事力量,以防万一。

湄公省扩军三千,成立海外军区,继续向南拓展,新建一省名河仙。

…………

会议的主议题确定,具体的驻防地区、行进线路、兵力布署、战术策略等,才最是耗费时间

。总参谋部虽然已经做了规划,但或向众将进行解释,或听取众人建议,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方才计议已定。

难得重聚在一起,又适逢光复昆明这样振奋人心的喜事,虽然朱永兴历来都提倡节俭,却也不能不庆祝一番,把酒畅饮。

“这地瓜酒——”朱永兴不喜酒,但也能品出些好坏,抿了一小口,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过上一两年,等物资充裕了,禁酒令也可以有限度地放开。如今嘛,吾带来了些法国人送的酒,诸位品尝品尝。”

“口食之欲乃是小事,殿下殚心竭虑,筹措物资,方有今番景象,万不必为此而感到不安。”赵王白文选笑着宽慰了一句,又对几瓶法国酒产生了兴趣。

“是啊,将士、百姓无饿馁之苦,此皆殿下之功也。”晋王李定国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试探着说道:“殿下加强滇缅边境的军事力量,是觉得缅人有敌意吗?”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缅人狡诈,不可不防。暂时逼迫吾做出了让步,这个账早晚是要缅人偿还的。”

“殿下,在彻底击败清军之前,对外大举用兵,特别是对缅甸,还须慎重啊!”李定国看似为大局着想,话中却还隐含着别的意思。

“这是自然。”朱永兴很干脆地接受了李定国的建议,停顿了一下,又开口说道:“大敌当前,我等更须精诚团结,共图兴复。甲申以后,内讧正是屡败之因,想必诸位也赞同吧?”

“若不是孙可望内讧叛降,西南局面如何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赵王白文选既是慨叹,又是附和着朱永兴,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了一下李定国。

不等李定国说话,朱永兴已经飞快地接着说道:“内讧,内讧,先是刀兵相见,自己人杀个血流成河,然后被敌人捡了便宜,从来没有一次例外。每想至此,吾都痛心疾首,难以自制。争的是什么,嘴上挂的名分大义,却把这华夏之地,把这万千黎民置于何地?”

屋内的气氛凝重起来,朱永兴却已经站起身,拿过打开的法国酒瓶,在席间一一走过,给诸位将官斟满。诸人赶忙起身肃立,躬身以示恭敬。

“可休矣。”朱永兴最后走到李定国身旁,给他倒满酒杯,长叹一声,站直了身子,提高声音说道:“内部的流血可休矣!吾之前说过,绝不因为内部争斗而向自己人举起屠刀,现在依然是这句话。来,诸位,相信吾的,愿与吾同心戮力,共图中兴大业、重复华夏的,请满饮此杯!”

晋王李定国微不可闻地吐出了一口气,赵王白文选则是一愣,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这话说得太满了,日后永历若是甘心让权倒还罢了,倘若要除掉岷殿下,难道不应该针锋相对吗?自古皇位争夺多么残酷,失败者又有几个是得善终的?

朱永兴见众人都躬身举杯,脸上笑得畅快,端杯一饮而尽,威士忌一入肚中,倒也火热得很。只是,他心中的情绪,却并不如烈酒入肚那般感受。

……

第242章 莽女冲撞,宪政之思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65章 大胜之后第47章 初胜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5章 琉球第31章 未闻驼铃马帮来第31章 未闻驼铃马帮来第6章 暹罗来使第59章 名将展威,以势制敌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13章 设想繁杂,姐弟情深第20章 紧锣密鼓第44章 三人军事团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76章 再弃险要?第273章 溃败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100章 文化酱缸第16章 柔情蜜意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15章 缅甸的条件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81章 临时机变,长途行军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47章 齐集元江第2章 高平莫氏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152章 破城攻击,向前向前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70章 开路迂回第238章 萨摩藩,绑架成功第27章 诈取缅关第48章 大战(二)第13章 打压缙绅第32章 鱼龙白服第112章 分派,缅使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138章 反扑第219章 名士硕儒不尽可用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62章 幸存者的打击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83章 北望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217章 困局第161章 广州战役(七)第63章 求助他国第115章 术业有专攻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191章 新气象第204章 胜后的思考第50章 伏击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72章 厮杀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136章 缅甸“行宫”,决战之前第84章 抢滩登陆第230章 暗战第144章 讲武会二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51章 鼎革,随想第71章 流寇战术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01章 夜谈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100章 英雄颂歌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东于七第67章 梆子腔第73章 瘟病的担忧第150章 再战新会(三)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219章 名士硕儒不尽可用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45章 险地——灰坡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58章 坦诚相待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筹划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36章 史载之降将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30章 人力优势,有女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