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

事实上,东征的关键确是在海上。有了制海权,战争的主动权便掌握在明军手中。但也在如邓耀等将领所想,海军是为陆军服务的,是配合作战。如果海军败了,陆上战争可能会艰难,可能会战果有限;而要是陆军败了,那便是毫无所得,甚至会被清军逼近滇省。

目前的形势下,虽然吴三桂、孙延龄等都心存观望,可若明军露出败象,他们的态度就不好说了。

而东征战役打到现在,明军的行动策略似乎已经很明朗,采取的攻击路线与永历八年李定国二攻广东时相差无几。南宁、灵山、廉州府、高州,如果进展顺利,势必又将重演一场新会攻防战。随着明军水师的大胜,这种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九月二十三,东征明军攻破廉州府(今广西合浦);九月二十五,大军攻入雷州府,先后占领遂溪、廉江。而此时,尚可喜所派的一部援军由总兵由云龙、参将吴进忠率领,进入高州,阻挡明军向东的继续进攻。

十月初一,汝阳王马宝亲至前线,命令先稳固对清军对峙的阵线,然后分兵一部向南攻取雷州,以解除后方威胁。

这是很稳健的指挥,但看似也给了尚可喜继续调兵遣将的时间,其实,马宝不急攻高州,一来是雷州未靖,二来则是等待水师配合行动的展开。初期的攻势很顺,这是由于尚可喜不肯蹈孔有德分兵镇守导致灭亡的覆辙,将藩兵主力集中于广州,其他各府、州则由战斗力不强的绿营兵驻守所致。

所以,越接近广州,敌军的战斗力越强,越要谨慎。而且从历史上的战例来看,尚可喜所部应该是防守强于进攻,在肇庆、新会两次战役中。都是防守反击型的打法,也确实是挫败了晋王李定国的进攻。

当然,失败有很多因素,包括李定国突然生病、心慈手软,郑成功私心自用等等。但仔细分析之后,依然能看出尚可喜的一些特点。如果说三藩中最早有了保留实力念头的,便当属尚可喜无疑。

肇庆之役时。尚可喜便一个劲儿地向清廷请求援军;到了新会之役,尚可喜更是耽惊受怕,向清廷诉苦,说部下兵卒仅二千五百名,加上绿营兵也不过二万之众。“各处征战不无损伤,难以招募。顶补率皆南人,皆游荡之辈,俱非经战之辈。连年西贼(指李定国军)鸱张,兼土寇四处窃发,兵力多不可恃”。并请求清廷抽调满蒙兵员来广东助战。

即便新会危在旦夕之际,尚可喜依然不敢统兵从广州来援,而是顿兵于三水。等待清廷所遣满蒙军队到达后,方敢前往新会解围。从这些分析中便不难得出尚可喜所部的实力确实大不如以往,最主要的便是连番征战之后,“经战之辈”已是不多的判断。

“死守,守死。”汝阳王马宝反复念叨着,眼中慢慢射出了精光。

经历过滇省反击战的将领都知道当时获胜的关键,那便是使用了非常有效且快速的破城战术。正因为如此,才大出了吴三桂的意料。在时间上使清军增援不及,在战斗中使守城之敌如瓮中之鳖。

现在的情形有些类似,尚可喜依然是前两次的做法,也就是在开始并不把主力全部压上。或者是想凭坚城先挫敌锐气,或者是在等援军,反正,他还是表现出了怯于野战的特点。

但尚可喜不知道。肇庆和新会两次战役时,明军都有东西夹攻的可能,只是郑军拖延不至,才没有成功。现在呢。虽然没有郑军,但海战大胜,以及苏利即将的举义,东西夹击的可能是存在的,只是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来。

“尚逆想拖延时间,以疲惫我军,却是愚不可及,自取灭亡。”吴三省冷笑着说道:“待到苏利起事,水师展开行动,清军左右支拙,更不敢随意调动,正好让我军个个击破,使其所恃坚城变成坟墓。”

“殿下应该便是此意。”马宝点了点头,说道:“在滇省时便是动若雷霆,取永昌,克下关,收复大理,吴逆措手不及,由此陷入被动。”

事实上,虽然水师获得大胜,但真正的牵制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尚可喜以为拖延时间对自己有利,却不知道事情恰恰相反。而且,明军的后续手段还不只于此,由滇省又增援了一万多军队,而东征以来招募的新兵则被调回补缺。一来一去,东征的兵力总数未变,但老兵换新兵,战斗力却得到了提升。

朱永兴看得很清楚,只要东征获胜,吴三桂便不大敢有异动,滇省便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是水师陆战队的力量似乎有些单薄,若是苏利举义之后只固守原地,恐怕牵制不够。”吴三省对五千陆战队能否攻城掠地,实现对陆军的配合,感到有些担忧。

马宝淡淡一笑,说道:“陆战队不够,我军亦可调兵,乘船由海路抄袭敌后。如今所虑者应是敌之援军,最有可能的便是福建耿逆。”

“可惜郑家——”吴三省苦笑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

郑军如果有所行动,牵制福建的耿精忠,那尚可喜就极有可能孤立无援,遭到明军的沉重打击。现在呢,则有了些变数。

尽管朱永兴的总参谋部并未把光复广州作为此次东征的死任务,但东征的将领却把此当作目标。特别是马宝等高级将领,有这样一个可能超越晋王李定国的机会,自然是不想放过。

“雷州一下,我军便进攻高州。”马宝的目光从地图上高州的位置向前移动,在新会停留了片刻,最后注视在广州。虽然目前拖延时间对明军有利,但过犹不及,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一定要行动迅速,攻击凶猛,使尚可喜象吴三桂一样出乎意料,措手不及

第15章 定情第10章 慷慨陈词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191章 新气象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3章 安沛入瓮第71章 惨烈第173章 琉球,吕宋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80章 京师大乱第27章 攻城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83章 弃城之议第5章 琉球第30章 无题第88章 鲁王移骅,三桂调兵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歼敌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80章 特殊人才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72章 退第39章 兵临大理第43章 保宁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4章 攻城第26章 初涉杀场第51章 战后布局第124章 随想第133章 立威第10章 大胜第99章 定都之虑,拍卖逆产第145章 大包围第151章 鼎革,随想第79章 最亲近的密谍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60章 会赵王第152章 为皇除“奸”第9章 决战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55章 无题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8章 依城挫敌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3章 元江筹谋与少保劝谏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59章 名将展威,以势制敌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59章 名将展威,以势制敌第74章 东逃,后路第70章 正面决战第245章 天变第130章 无题第27章 攻势与牵制第27章 攻城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32章 鱼龙白服第191章 新气象第7章 思想理论,倭国来使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147章 隐晦密信,纠结于心第102章 轰击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141章 千金之喜,开拓之初第16章 柔情蜜意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歼敌第76章 再弃险要?第100章 英雄颂歌第87章 潜入袭城第5章 琉球第40章 两只重拳第22章 响应配合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68章 慷慨秦腔第57章 接驾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199章 接战第31章 段氏遗族第69章 雨季之威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46章 火枪之威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