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

隆隆的炮声惊天动地,上百门火炮错落排布,向着广州城发起了猛烈轰击。城墙上的火炮射程不足,威力也小,很快便被明军的海军重炮摧毁殆尽,完全丧失了还击能力。消除了威胁之后,各种小型火炮开始前移,一同加入到攻城的怒吼之中。

砖石横飞,城楼崩塌,西北角的城墙在弥漫的尘灰硝烟中颤栗、发抖。尽管明军布置火炮的举动已经为清军所知,但这犀利而猛烈的炮轰,依然令清军胆战心惊。

十几年前,尚可喜为攻破广州城,在丛化加紧铸炮,再加上由江西赣州带来和途中缴获的大炮二十七位,合计用七十三位大炮猛烈轰击,一天轰塌城墙三十余丈。而当时制造和使用的火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威力上,都与现在正轰鸣喷吐火焰的相差甚远。

火炮的铸造工艺、口径大小、火药配方、射击水平……超出的是各个方面,再形成总体上的大优势。本以火器见长的尚可喜所部,今天终于领略到了明军火器的厉害。

从晨起开始炮击,已经持续了一个上午,其间有火炮降温休息,但炮兵的层次性保障了整体上的不间断。城堞被削平,小豁口变成了大缺口,炮轰逐渐体现出效果,被震松的城墙崩塌的速度越来越快,守城清军的心头阴影也越来越沉重。

几十米的城墙已经被砸开,崩塌下陷,残砖碎石形成的斜坡足以让士兵徒步登城。而炮击还在继续,不时有炮弹从尘灰硝烟中钻出,打进城内。

城墙是保不住了啊!总兵苗文秀和副将吴启镇对视了一眼,从眼神和神情中都读出了差不多的意思。不禁各自叹息。

对守城清军形成压力的不仅是朱永兴的到来,在准备进攻的时间里,以许尔显等降兵降将为主的政治攻势也未间断。明军喊出了狠厉的口号,在新会犯下血债的绝不饶恕。由云龙、徐成功等人虽被击毙。但在广州的家眷亦难脱死罪,破城后必满门操斩。同例。在广州攻城战中,顽固分子亦将如此惩处。

这是明军从来没有过的强硬姿态,显示了明军对攻破广州有着极强的自信。或许这样的威胁在城池尚有可能守住的时候,能让清军拼命抵抗。但是。如果城池失守已成定局,为了保全家眷,除了反正立功还有别的选择吗?抛却家眷,与城偕亡的不是没有,但另起心思的又岂会少了?

城墙上的威胁已经消除,天威炮、轰天炮迅速推近,布设阵地。准备掩护步兵突破。几十门重炮开始调高炮口,准备在缺口处进行一次延伸射击,杀伤城内的敌人。

步兵抛下身上多余的装备,检查枪枝弹药。装上刺刀,瞪视着烟尘笼罩的缺口处。速射佛朗机装上了木架,十人一组,八人扛抬,两人校正点火,将伴随步兵冲锋,用弹雨打开通路。

延伸射击突然而猛烈,炮弹呼啸着飞过缺口,在烟尘弥漫中突然出现,狠狠砸进了城内。城墙附近的清兵猝不及防,被炸得血肉横飞,靠近城墙的屋舍在巨响中崩塌。

“敌人,敌人攻城了!”嘶声大喊令苗文秀等将领一阵抽筋,只觉得额头和背心一瞬间沁出一层汗来。

苗文秀扎煞着手,哑着嗓子喝道:“列队向前,挡住他们!”

挡住明军的进攻,便可以强令从城内召集的百姓带着砖石向前堵塞缺口,这城池还能坚守。如果被明军步兵突进城内,兵力、装备皆处于下风的清军如何抵挡?

炮火渐歇,城墙已被轰开,但攻破城池仍需步兵的英勇冲击,在火炮精度不高的当时,继续用射程较远的红夷大炮轰击只能给攻城部队带来困难。清军是这样想的,却不知道明军的曲射炮已经推进至射程,对清兵的杀伤会更甚于前。

明军攻城步兵并没有急步冲锋,而是以整齐的队列缓缓压上,等着清兵在缺口处列阵抵挡。

对于明军集火轰击,清军当然能估计出明军的突破方向,也作了相应的准备。一声令下,三千健卒各持武器,冲入烟尘之中,在缺口处列阵,以期阻挡明军破城。

烟尘缓缓散去,在阳光照射下,刺刀、枪刃闪着寒光,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清军预料的肉搏混战似乎马上就要发生。

“轰,轰,轰……”明军阵地上腾起一股股烟雾,大大小小的炮弹凌空飞起,掠过明军步兵的头顶,狠狠地砸向了缺口周围。

炮弹落地,弹跳着,翻滚着,然后猛然炸开。冲天的烟尘掀起,弹片横飞,碎石溅射,泥土翻腾,炽热的气流和硝烟,呛得人们透不过气来。

视线全都变得模糊,爆炸腾起的烟雾和灰尘将缺口都挡住了,混沌一片。前所未有的火炮集中轰城,前所未有的密集轰炸,即便是明军的参战人员,也目瞪口呆地望着,望着缺口处密集的清军被硝烟尘土所遮盖。

清兵都隐在了一片混沌之中,分不清哪些是弥漫的尘土、哪些是爆炸的硝烟。幸存的敌人被震得七荤八素,呼吸十分困难,空气似乎全都被烧光了、被挤走了,他们努力地张开嘴,随着每一次喘气吸进体内的却尽是呛人的硝烟。那些炙热的烟雾在喉管之中、在肺叶之间灼烫着,火辣辣的,就好象要在人的胸膛里再一次爆炸一样。

在剧烈的爆炸之中,地表的土层被炸药的强力推动着、挤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在形式地震的挤压之下居然能从泥土里弹射出来,迸得老高,砸得人头破血流。

强烈的白光一闪,比太阳还要刺眼,比炸雷还要震耳。大爆炸“轰”地一声在苗文秀不远处猛烈爆发了,大地在爆炸声中剧烈颤抖,苗文秀及周围的数人在一瞬间丧失了视力和听力。

爆炸在惨叫和惊呼中此起彼伏,好一阵子才停歇。但清军的混乱却没有停止。远近配置的上百门曲射炮只是一轮轰击,便粉碎了清军三千精兵堵住缺口的妄想。

战鼓隆隆,替代了稀疏下来的爆炸,在哨声和吼叫中。明军继续前进。这次却是加速跑,向着未散的硝烟。向着混乱的缺口。

完了,完了!苗文秀恢复了视力,但还听不到声音。他看到不断有清兵从硝烟中挣扎逃出,神情显得呆滞、迟钝。惊恐到了极点。

震荡的大地平静了,硝烟在一片哭嚎和惨叫声中渐渐散去。人们能够看到遍布的弹坑,弹坑周围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兵,有的蜷卧在碎石中,有的从烂砖里探出了半截身子。地面上一片狼籍,有的黝黑、有的焦黄,那些被犁翻的泥土之中混杂着断裂的武器和残破的碎布。

亮光一闪。一排子弹射了过来,白雾未散,缺口处便出现了明军顶盔贯甲的身影。随着一阵惨叫,明军士兵毫不留情地戳死挡路的伤兵。冲上斜坡顶,一声呐喊,猛冲下来。又是一排明军士兵冲上斜坡,在哨声中举枪,射击……

肉搏混战是有,却并不激烈,被炸得失魂落魄、混乱恐慌的清兵在排枪和刺刀下更加惊惶,几乎丧失了有组织的抵挡。突入的明军越来越多,几门佛朗机炮也被抬了上来,在密集的弹雨下,清军伤亡惨重。

人数和火力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围绕着缺口的混战仍在进行,但明军的阵线却是不断压前,使得更多的后续明军能够加入战团。

苗文秀挥舞的手臂突然被人拉住,几个亲兵拖着他开始后退。视线中,缺口两侧的城墙已经被明军占领,亮光不断,那是火枪在射击。还有一些明军在摆放着什么,并向这边指指点点……

“轰!”城墙上一团黑烟,然后苗文秀便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飞了过来,砸进了清兵的队伍中,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硝烟包裹住了一团人体。

明军的火炮,那种能打开花弹的火炮。苗文秀停止了嘶叫,停止了挣扎,心不断地下沉,沉入了深渊,任由亲兵把他越拖越远。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了一系列战役,特别是新会之战,明军的兵种协同愈加熟练。嗯,现在也只能是步炮协同,但这对于清军来说,已经是不可抵挡的战法。

佛朗机、轰天炮,或当先开路,或火力支援,再加上火枪的攒射,突破已经不可逆转,战斗向四处延伸,人数和火力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苗文秀随着败兵且战且走,向北门退去,希望得到那里友军的支援,能够稳住阵脚。可尚未到达,一阵激烈的枪炮声便从对面传了过来,随后便是一群败兵狼狈而至。

“副将李有才反叛,刺杀总兵连得成,献门投降了。”又是一个晴天霹雳打在苗文秀的头上,一下子脑子空白,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

“大人,咱们从这边走。”副将吴启镇气喘吁吁,招呼着亲兵,架起傻了似的苗文秀转向内城。

广州有内外两城,尚可喜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放到外城,在内城还留有相当的人马。而负责外城的是四个总兵,苗文秀、连得成、班志富、高进库,共有两万兵士。苗文秀西城失利,李有才献北门投降,广州外城可以说是已在明军囊中。

如果尚可喜调内城兵将增援外城,战斗进程可能会更激烈,但却是明军所欢迎的。尚可喜自然没那么蠢,见外城已是难保,便紧急下令,命外城人马撤退,收缩至内城负隅顽抗。

撤退命令一下,外城清军顿失抵抗之心,争先恐后向内城逃窜。明军奋起追杀,枪打刀刺,通往内城的街巷上倒满了清兵的尸体,最终逃入内城的不过六七千人。

广州内、外城两重,互为犄角,清军失其一,则败局已定。龟缩于内城,尽管防守范围小了,可也是苟延残喘,灭亡只在眼前。明军迅速肃清外城残敌,于外城炮台架起大炮,开始轰击内城。

晚霞刚刚消退,天地间就变成了银灰色。而就在这零星战斗还未停止的广州外城,乳白色的炊烟局已经次第升起,与灰色的暮霭交融一起,象是给墙头、屋脊、树顶和街口罩上一层薄薄的雾气。

从早晨开始集火轰击,到攻取外城,不过是一天的时间。当然,这其中有降将献门的因素,但不可讳言,东征明军在攻坚和巷战能力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广东清军的战力下降很快,倒是有些出乎朱永兴等人的预料。

究其原因,尚可喜所部藩兵,也就是他起家和建功的骨干力量,在战争中损耗殆尽是其一。而久在广东这个富庶之地,骄奢淫逸则更是一剂腐化毒药。

尚、耿二逆攻下广州后,直至顺治九年(1652),广东全境渐次底定。战乱平息,广州旧城便为“藩王”进驻,“城中皆其子侄及藩下官员圈住”,至于原来地方政权的大小衙门,统统地被赶去外城。广州旧城区内大兴土木,建造了“备极雄丽”的藩王府第。

在广东,尚可喜这个藩王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土皇帝。可以节制“(总)督、提(督)、(巡)抚、镇(台)”;可以“调遣兵马”;可以“凿山开矿,煮海鬻盐,遣列郡之税吏,通外洋之番舶”;可以建立封建割据式的庄园“王庄”;可以统制江河湖泊,以至沿海渔业。还可以操纵全省市场和商业,组织“总店”,集广东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

有权有钱,灯红酒绿、吃喝玩乐自然是少不了。以王府的“鹰犬房”为例,内分虫蚁房、雀鸟房、鹰鹞房、狗房四大处。虫蚁房养蟋蟀、蝈蝈、秋蝉、蜜蜂;雀鸟房养鹌鸦、画眉、白鸽、斗鸡;鹰鹞房养海东青、苍鹞、麻鹰;狗房养关东猎犬、哈巴狗。四处均有专职官员如“狗监”等,饲养人员近百名。其他王弟、少爷、小姐、夫人所饲养的,还不在此之列。

平南王府之内,“猫有小姐、妞妞之称,狗有相公、小哥之号”。又经常纵狗外出,可谓是“人狗塞途”。所经肉店,都要“孝敬”猪肉与狗相公,途人恐惧回避,惟恐不及。

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27章 攻城第150章 再战新会(三)第37章 缅局有变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60章 水师安排,根除“太监”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34章 石屏扰袭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95章 难以逾越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174章 奇袭潮州第85章 急行第219章 名士硕儒不尽可用第94章 相疑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8章 越猜测越神秘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98章 我认得你第38章 巧取龙尾关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84章 失败之源第179章 荣誉之争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97章 草创的军情司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11章 杭州,西湖第25章 山东攻略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93章 三马来会第99章 定都之虑,拍卖逆产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31章 故国风情第46章 火箭列装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71章 惨烈第170章 瞻前顾后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第95章 初印象第260章 追击第70章 正面决战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260章 追击第141章 千金之喜,开拓之初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39章 圣意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257章 会见十三勋,明末失政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31章 未闻驼铃马帮来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38章 三师相会第83章 北望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6章 暹罗来使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91章 外交,内政第74章 贪心不足第111章 结果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29章 再提议和第167章 郑家来人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43章 保宁第38章 三师相会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174章 奇袭潮州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29章 宗室仪仗第217章 困局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136章 缅甸“行宫”,决战之前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