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调整

中华地域之广阔,文化之博大,英才之辈出,用一省之才,统一省之兵,足以霸天下,无分南北地域,只要善于调教应用,均是霸业之资。某一时段,某省人才特别出众,乃该省出一超世之杰,如刘邦、朱元璋、曾国藩等,将同乡提携而已,不足证明该省为全国英华所聚。

而说到地域对军略的影响,朱永兴心中虽也有些偏向,但却不会进行明显的地域歧视。

举例来讲:历史上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独步天下,天下大员,湘省其半,似可证明湖南人才特别出众;但李鸿章主政北洋,国务尽托淮系老乡,北洋人才之盛,不下湘系把持的南洋;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高级要员,均出袁氏小站练兵旧部,人才也不输湘、淮两系。

再放到更远的历史上去,刘项班底,均是楚人,刘秀又以南阳士人起家,唐文皇用垄右班底,朱洪武用淮西土著,以上帝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江南土著不适合当兵,这便属于典型的地域歧视。江南人天性温良,不好与人争斗,只能说明其文雅,并不能证明其懦弱。

湘军的精神祖师戚继光的部队,招自浙江义乌,精锐为明军之冠;清军八旗入关,北方明军纷纷瓦解,皆莫能当,倒是江南一小小典史阎应元率民众杀敌数万,战果超过整个北方。士兵的战斗力,主要在于将领调教是否得当,武器装备、军心士气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却与南人北人似无多大关系。

“步兵多招自广西,这确实是孤说过的,但要拘泥于此。我军如何能够壮大,难道凭一省之兵便能兴复华夏了?”朱永兴停下笔想了想,又继续写道:“兵之强,在于将领指挥,在于武器装备,在于军心士气。广东人口数倍于广西。除水师招募外,陆军也足够补充。以后我军尚要招募闽兵、浙兵、湘兵、黔兵……聚全民之力,集全国之兵,荡涤腥膻,中兴大明。”

放下笔检查了一遍,朱永兴觉得没有毛病了,这才装进信封,插进案头的文件档里。然后,这封信和其他的信件会被送到机要室。加密之后再行发出。对于保密工作,朱永兴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重视,不仅是他的信件,军队之间的联络通信,现在也已经全部实现了密码化。可能是简单一些,但这也与这个时代的解密水平有很大关系。

昆明的政府还未迁来,朱永兴只能在府中通过书信进行指导安排。政务上的麻烦不多,军事上的才是他最关心的。

马宝亲率大军攻克闽省门户龙岩。将东征的战线再度前推。而郑军攻取漳浦,进逼漳州。似乎是与明军呼应,但郑家的不确定性,却使朱永兴不敢掉以轻心。

同时,因为机会不想错过,明军改变了原定的作战计划,由以逸待劳变成了主动迎战。这其中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的倾斜供应。更有整个战略的改变,影响到的甚至有政府的搬迁。

这极有可能变成江南地区提前的决战,朱永兴是这样判断的。吴三桂不敢异动,尚可喜兵败身亡,江南最有战斗力的便属耿精忠所部的藩兵。以及南下的满蒙八旗。说实话,对于这场提前到来的决战,朱永兴是有些缺乏心理准备的。

按照原来的战略设想,明军应该在梅、潮二州构筑防线,消耗满蒙八旗后,再图反攻。而长江水师也应该在之前便由海军配合、护送,进入长江展开牵制行动。然后,长江水师与十三家会合,水陆协同作战,作出威胁漕运的态势,使清军的注意力不得不转移。

但现在,长江水师因为弹药不足而暂缓出发,梅、潮二州的兵力要再度增加,以确保广东的绝对安全。对郑家,朱永兴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使其能够保持在闽省的兵力,尽量多地牵制闽省清军,以减轻马宝所率明军的压力。

如果明军和郑军能够协调行动,精诚合作,那战胜耿藩和满蒙八旗的把握是非常大的。可郑家内讧,或者郑经的优柔善变,却使这个盟友充满了不确定,也使大战变得并不那么乐观。

但事已至此,朱永兴也没法再作退缩,只能是全力以赴,以求胜利。当然,他也作了一旦战败的准备。滇、桂两省的兵力要加强,以防吴三桂、孙延龄的异动反扑;梅、潮二州的防御要牢固,即便在闽省战败,明军也有后退之路,有整顿反攻之基;又从晋世子李嗣兴的北路兵团调出魏君重所率的精锐部队,增援闽省战场。

而水师在接到了澳门枪炮厂赶工制造的炮弹、火药后,也很快便要出发,与郑家水师会合后,将对海澄、漳州、泉州等闽省沿海港口进行猛烈打击,争取打残或消灭清军的最后一支水师部队。

从两家联合的实力来看,已经大大超过清军的福建水师。而且,福建水师这个具有统一指挥的军队建制尚未成立,同安总兵施琅、海澄公黄梧等人,各有水师部队,却是互不统属,给联军造成了个个击破的可能。

没有了福建水师,也就没有了水师提督施琅。对于这个劲敌,朱永兴与郑家都欲除之而后快,而历史的改变,也将逐渐压缩施琅的施展空间,使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越来越小。

希望郑家内乱能够来得稍晚一些,起码也要在联合行动取得成功之后。朱永兴之前是唯恐郑家不乱,想借此大肆招揽壮大自身的水师力量。但基于目前的现实考虑,他开始希望郑家的内乱可千万别在关键的时候爆发,以致于失去了牵制作用。

没办法呀,只能是暂时牵就,不加深矛盾,维持住郑家这个不太靠谱的盟友了。朱永兴很是不甘心地书写谕令,一一批准了郑家报上来的新占领地区的官员。(未完待续……)

第86章 轻视,放松第38章 三师相会第86章 接战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134章 失败,争吵第21章 登陆山东第144章 空前激励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47章 一战定辽?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23章 暹罗国情第35章 有喜有惊的投靠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78章 破路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83章 水西之变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30章 无题第60章 归藩之议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128章 拉英第3章 召见群将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78章 破路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67章 梆子腔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巅峰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77章 突破,崩溃第144章 空前激励第83章 水西之变第152章 为皇除“奸”第45章 大反攻第148章 再战新会(一)第239章 扬帆海上,郑经去台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第122章 水利部第107章 拥立,会晤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65章 骑兵墙浪潮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93章 战马论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78章 胜利之因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19章 蛊神之誓第112章 兵溃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40章 两只重拳第3章 绝死一击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72章 厮杀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变第80章 教士保罗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82章 燧发枪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29章 宗室仪仗第145章 妥协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223章 军制改革,拉拢分化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73章 琉球,吕宋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69章 讥讽第113章 设想繁杂,姐弟情深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34章 失败,争吵第30章 宗室入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