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再提议和

甲申年一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出陕东征北京。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凭借兵威和民心之助,迅速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方。

大同总兵姜瓖、宣府总兵王承胤、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大学士李建泰等等,皆不战而降,名单可列出很长很长。可以说,在大顺军东征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而且,大顺军出征时的兵力亦不足十万,到达京师后,却翻了几番。

王朝末日,人心涣散啊!满清作为异族,不可能不顾虑汉官汉将的反复和异心。况且,甲申年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而怀庆蔡禄的反正起义,更是给清廷敲响了警钟,使其不敢轻易调动京师的禁旅八旗。因为可能生出异心的并不仅仅是汉官汉将,一些蒙古诸部也不可不防,其中就有察哈尔蒙古。

察哈尔部是元蒙嫡裔,后来是漠南蒙古的一支,从后金崛起,便一直与之为敌,直到天聪九年皇太极派多尔衮征伐才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天聪八年,皇太极联合其他蒙古部落,多次亲征察哈尔部,该部终于败退,首领林丹汗率众逃往青海,病逝于途中。第二年多尔衮再次追赶此部,林丹汗妻、子不得不投降,并献上元代传国玉玺。

皇太极降伏察哈尔部之后,和他的兄弟子侄们接收了林丹汗的女眷。充实了他们自家的后院。为了安抚察哈尔部族,皇太极又把自己的次女,孝端皇后的长女温庄公主玛咯塔嫁给了林丹汗的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婚礼相当隆重,之后又赐额哲为亲王。并为他们建造府第。

而清廷一方面笼络察哈尔,用软的柔情政策,另一方面却又在政治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控制察哈尔。比如赐为亲王,但不给予扎萨克权力,由朝廷统一管理旗务,本着“权爵分离、直接管理、编骑入册、褫多兵权”的原则来治理。

但察哈尔因为自己大元帝国的嫡裔身份。一直做着恢复蒙古帝国的美梦,岂能甘心臣服于清?额哲还比较安于本分,但是不久就生病而亡,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女儿。

四年之后,守寡在家的温庄公主又奉命嫁给了额哲的弟弟阿布奈。并与之生下两子:布尔尼和罗卜藏。虽然如此,可阿布奈显然不似自己的哥哥额哲那样恭顺,他从成吉思汗那里继承而来的高贵血统,让他桀骜不驯,不甘心从此成为满清的奴仆。他开始在自己的部落里重新定义自己的权威,开始渐渐要脱离清朝的控制,即使在公主活着的时候,也尽可能地不与清朝合作。

在顺治驾崩和康熙登基两件大事中。阿布奈都没有前往,不去祭奠,也不去朝贺。也许是碍于温庄公主的情面。或者也是战事始终不止,清廷并没有做出什么行动。

等到长期处于夹缝中生存的温庄公主终于不堪重负,早早离开人世,阿布奈可谓是精神一振,这下子终于摆脱了朝廷的枷锁。于是他很快就重新续了弦,并且把本该陪葬给公主的珍宝也拿来哄自己新娶的福晋开心。甚至把公主所生的小儿子送给自己已然分家而出的长子抚育,看都不愿意看见他。也就是说。从此和清朝完全脱离,划清界限。再不朝觐。

而阿布奈的长子布尔尼,并没有因为父亲不抚养他的弟弟而引起憎恨,他比他的父亲更加拥有梦想和野心。阿布奈还在享乐,他却开始积聚力量,蓄势待发。

察哈尔部的异动,就偏偏在清廷正忙于对抗明军的时候被获悉了。温庄公主虽然去世了,但她陪嫁过去的家人还有很多。温庄公主府的管家辛柱,派遣自己的弟弟,秘密赶进京城报信儿,要清廷有所防范。

“阿布奈无藩臣礼,大不敬。应论死,革去王爵,不准承袭。”

“阿布奈系出征所获之人,恩遇优渥,较之在内诸王及在外蒙古诸王,止有太过,并无不及。乃在外诸王贝勒等,每年俱来问安,年节来朝。阿布奈竟忘恩养,八年以来,不一朝请。且不亲身一问太皇太后及朕躬安,公主所生幼子,阿布奈亦交于已分家之长子,更属何心?此等情节,应著理藩院严察议奏。”

“阿布奈尚无异动,其子布尔尼却是狼子野心,蓄势待发,应诛除以儆效尤。”

“山东战事未定,怀庆又有叛乱,此时对察哈尔部当安抚,不可轻动。”

“若要平定察哈尔,只有禁旅八旗可调,京师空虚,是为下策。”

“察哈尔部尚未异动,此时出兵征讨,一无名,二恐引起其他蒙古部猜疑。”

…………

清廷对察哈尔部的处置因为分歧而举棋不定,主要原因还是兵力不充裕,在明军的压迫下,难以腾出手来。同时,清廷还因为建宁公主的母亲便是察哈尔部出身,而怀疑明朝与察哈尔部勾连配合。

但在目前四处需要粮饷,需要兵马的窘境下,不仅只能对察哈尔加以防范,而且使禁旅八旗增援山东的计划暂时搁置。现在,清廷开始意识到支撑目前的战局难以长久,而有意进行新一轮的战略收缩。

而为了使战略收缩不至于被视为惨败,清廷决定重开议和,定下的谈判条件是以两淮为界,但明军必须从山东撤兵。而全线退过黄河,则作为最后底线。显然,以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阔地区换取已被明军占领的胶东半岛,满清觉得已经是极大的退让。

只要能稳定下来,哪怕是暂时的,清廷便会有消除内患、休整再战的机会。同时,战略收缩可以使兵力更加集中,对于防御也相当有利。反正在满清看来,这让出去的土地本来也不是自己的,就象当初多尔衮所说“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

其实,这样的心理在历史上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割地赔款而毫不在意,因为满清一直把所统治的中华大地当成意外的收获,得之可喜,失之不悲。满清也同样不把汉人当成真正的子民,而是看成自己的奴隶。慈禧不就说过“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话吗!(未完待续)

第34章 盏达土司的难题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26章 提点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200章 占优第86章 复台建议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4章 真儒,自虐?第48章 黯然收兵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2章 斗熊救美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9章 宗室仪仗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70章 正面决战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216章 水师大展开第69章 勋章,土地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128章 拉英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4章 有女名梦珠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109章 百无禁忌第138章 广国公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104章 报应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196章 鉴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185章 情动第119章 弃滇,假投诚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117章 筹划反攻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69章 勋章,土地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72章 退第51章 战后布局第70章 三鬼选择,镜子制成第3章 安沛入瓮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60章 会赵王第75章 突防新战略第128章 拉英第89章 进退两难第202章 总攻(二)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124章 授课第84章 失败之源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巅峰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75章 恬然自乐第78章 破路第47章 齐集元江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115章 术业有专攻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89章 进退两难第128章 拉英第8章 越猜测越神秘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7章 欢歌畅饮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78章 破路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59章 援军?援军?第76章 再弃险要?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232章 连胜,人头取悦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48章 急转直下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