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

充实后宫的论调早已有之,不仅是群臣赞同,民间也渐渐有了风潮。原因很简单,怎么能没有纯正的汉家女作嫔妃,怎么能没有纯正汉家血统的子嗣作接班人?

特别在朱永兴登基称帝后,群臣们更是热心。江南、湖湘多美女,难道就挑不出圣上看得过眼的?这关系到日后江山的稳固,可非同小可,朱永兴搞的花枪在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之前身份不同,现在呢,只要不用这花枪再搞出什么立后的事情,群臣们也愿意睁一眼闭一眼。

至于诞下子嗣的顺序,群臣们倒不担心。嫡庶有别,就算梦珠和龙儿先诞下皇子,只有不染指后位,皇长子与皇太子还是不一样的。

朱永兴也感觉到了传统力量的强大,这已经不是他个人喜好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人心,关系到江山的大事。就象易成、郑昭仁等,都是他的亲信,亦持此观念,要一意孤行恐怕就不适宜了。

而朱永兴一再拖延,在另一方面却也给了很多人攀龙附凤、一举登天的期盼和幻想。增加宫人,托人说项,他们希望抓住一切机会,希翼着能让朱永兴龙颜一悦。哪怕是宫内的侍女,或者也希望着万岁能一时性起,使她们得到位列嫔妃的资格。

现在,张川天见到了朱永兴的神态,又知道了小公主与孙女相谈甚欢,要孙女弄些稀奇的动物。这无疑是接近皇室,接近皇帝的机会,别说什么长鼻猴和小松鼠,就是犀牛大象,凭张家的财力也能从婆罗洲给运来。

“乖孙女啊,你陪着爷爷就在就南京城。或者附近买处宅院住下吧!”张川天知道不能马上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这似乎有卖人邀宠的嫌疑,便委婉地说道:“爷爷老了,海外的家业就交给你爹和叔叔们打理。你也喜欢这里不是?”

如果真的能讨好皇家,哪怕是万岁看不上孙女,冲着小公主的面子。也能对张家另眼相看吧?有了靠山,张家在海外的气运,又能延续下去。嗯,如果真的能一步登天,那他张家就是南洋各宗族的领袖,谁敢跟老国丈叫板?

“好啊!”张施华当然不喜欢异地他乡,故国风情倒是让她流连忘返,周围都是同胞,相近的相貌。相同的语言,“不过,爷爷您不担心战乱了?”

“呵呵,以前担心,现在倒是不太怕了。”张川天轻轻吐出一口长气,伸手指了指茶楼外面,“你也看到了,这已经是太平景象。万岁能从大厦将倾时崛起。现在还能将半壁河山全丢了吗?此次筹款募饷,便是为北伐而用。没听说吗。明军已登陆山东,这是要光复京师,直捣黄龙的架势啊!”

张施华歪着脑袋想了想,点头道:“万岁倒是一副进取的姿态。嗯,北伐未竞全功,便要在海外组建武装。可见其尚有余力。”

“目光长远,胸怀天下。”张川天由衷地赞叹道:“且英明仁厚。此为海外华人之福,中华亿兆黎民之幸。”

“圣上很宠爱那个小公主呢!”张施华还惦记着柔儿所托,只是不知道爷爷是否愿意付出人力财力,便笑着试探道:“长鼻猴嘛。非要叫成象鼻猴,倒是很可爱。”

“那就从婆罗洲运来。”张川天很大气地挥了挥手,笑道:“什么猴子、犀牛、小松鼠的,都由我乖孙女给她送。嗯,多送几次,别一次全送完。”

张施华撇了撇小嘴,说道:“爷爷,您又打着什么主意?讨好了小公主,她一个小孩子,还能为您在万岁跟前美言?”

“小孩子是最真诚,最知道感激的。”张川天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凭万岁对她的宠爱,她高兴了,贵妃就欢喜,皇上也就喜欢。”

“爷爷想得还真远。”张施华想了想,调皮地笑道:“我想去杭州玩儿,以后还有苏州,还有……”

“好,都依你。”张川天无奈地苦笑道:“你这个丫头呀,也不怕把爷爷这老骨头累散了。”

“呵呵。”张施华得偿所愿,撒娇般摇着爷爷的胳膊,笑得欢快。

…………

议和!对于要偏安一隅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弘光朝时,便热衷于“联虏平寇”,正式派出使团去同清方谈判,也就是议和。

谈判总要有个明确的方案吧,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左懋第感到朝廷赋予他的任务不明确,上疏要求澄清。然而,史可法、马士英等朝廷重臣“联虏”心切,听不进他的意见。在史可法等人的逼迫之下,左懋第违心地踏上了北行之路,在前途渺茫之中,他所能做的只是不屈于清廷,用死来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而已。

北使的结果可想而知,弘光君臣派出的北使团既没有相应的武力作后盾,适足以自取屈辱,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番清廷派出使者议和,朱永兴虽然不予考虑,但却借机使用了计谋。他派没有官身的张维翰作为本方谈和使,在镇江与清廷使者扯皮拖延。暗地里,他却利用筹募来的钱粮,积极进行着大反攻的准备。

首先是秘密向山东增兵,剿朔军第二师登船启程,第三师也将于半月后前往山东,从而彻底改变山东的敌我力量对比。同时,钱粮不断运往山东,于七的独立师预计在两个月后便会齐编满额。

其次是给国安部拔付了大量款项,用于在北地的渗透发展,收买利诱。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在北地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开展情报工作比以前应该更加的顺利。

还有大量的款项被用于军工,主要是火炮、火箭的生产。对于朱永兴来说,他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使明军达到或接近近代化军队的标准。起码在武器装备上,要具有近代化军队的水平。

就是这样,在议和的烟幕弹下,大反攻的序幕已经拉开,而清廷因为议和的拖延,在军事调动上便处于停顿状态。。

第78章 胜利之因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248章 下台阶,谋划第130章 无题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87章 水西局势第13章 打压缙绅第60章 水师安排,根除“太监”第6章 无题第186章 疍家女第104章 报应第68章 正战稳进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东于七第110章 胜利的意义第3章 召见群将第71章 惨烈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179章 荣誉之争第8章 依城挫敌第80章 特殊人才第271章 阻击第194章 策反阴计,奏销案第4章 封赏,台湾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121章 西北大战略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47章 齐集元江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203章 总攻(三)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55章 滇缅战事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9章 世子殿下?第87章 水西局势第10章 大胜第156章 金秋之时第70章 开路迂回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44章 讲武会二第273章 溃败第98章 我认得你第59章 援军?援军?第73章 小朝会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19章 缅甸,山东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30章 轻取永昌第82章 燧发枪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56章 拒诏第101章 夜谈第102章 轰击第108章 各怀心思第22章 中南半岛形势第26章 兵临城下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86章 轻视,放松第61章 以人换人,死战到底第50章 伏击第71章 流寇战术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89章 东征前线第153章 锋指广州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212章 郑经的决定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204章 胜后的思考第158章 辉煌大胜,扬帆的风第28章 封官儿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34章 石屏扰袭第2章 斗熊救美第115章 术业有专攻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40章 两奸计议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83章 北望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29章 宗室仪仗第143章 讲武会一第72章 退第199章 接战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15章 定情第28章 离心之象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19章 景东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