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胜利之因

“射击!!”军官嘶声力竭的喊声传入耳鼓。

无数士兵用力扣动了扳机,击锤吧嗒一声撞击在火门钢镰上,向火门中撞击出一片火星,枪膛中立即一声巨响,枪身向后一震,手中的燧发枪向前喷吐出一阵长长的火焰和白烟。

战线上犹如同时盛开出无数红蕊白瓣的鲜花,伴着雷霆般的轰鸣,一道道白色烟墙向两翼延伸,转眼间又互相连通,迅速组成一条长长的白龙。

爆响的枪声连成一片,如暴风般掠过大地,无数清兵的坐骑,在这巨大的声响中惊慌跳跃。无数子弹带着尖啸撞入清军混乱的队列,狂暴的撕裂他们的盔甲,发出连绵不绝的噗噗声响,带起一蓬蓬血雾,进入他们的躯体,变形的弹体翻滚着,将里面的创伤面积扩大数倍,搅烂内脏,让他们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

顺着线列,眨眼间便倒下成排的清兵。这些清兵或被击中躯干,或被击中四肢,他们内脏破碎,肠穿肚烂,四肢断裂,在地上翻滚、爬行着,惨叫声响彻原野。

嘹亮的冲锋号声震四野,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

“冲啊,杀啊!!!”成千上万的明军士兵呐喊着,向前涌出,红色的直线变成了无数红色的小点,水银泄地般漫过大地。

红色小点在团团白烟还未消散时便撞入清军混乱的阵线,在山呼海啸的喊杀声中,锋利的刺刀对着清兵一轮轮的捅刺,收割着战场上廉价的人命。精神崩溃的清兵发出声嘶力竭的嚎叫,慌不择路的亡命奔逃。

突破,凿穿,在明军的猛攻下,清军的阵线如同被洪水冲毁的堤坝。一段段的垮塌,最后终于全线崩溃。广阔的战线上,逃命象可怕的传染病飞速传播,到处都是争先恐后逃命的溃兵,他们面色如土,惊慌喊叫。在明军的逼迫下四散奔逃。

精神崩溃的清兵互相践踏,在逃命中迸发着疯狂,骑兵砍杀着挡路的步兵,步兵则刺杀那些停顿的骑兵,只为争夺一匹坐骑。汉兵不再惧怕八旗,戈什哈们也不再护卫那些主子,人人都只为自己的性命争斗,溃兵互相砍杀,相互践踏,旷野上尸横遍野。

主攻部队向两翼席卷,突进兵团开始沿着凿穿的通路滚滚向前。先头部队则是两千骠骑兵,三千龙骑兵。从镇朔军调来的两千骠骑。以及五个军抽调的龙骑兵,几乎是正面明军所有的机动力量了。

庆阳王刘震纵驰战马,缨盔两侧响起了畅快的风声。冬季地面上腾不起太多烟尘。逃敌把背影和后脑展露在明军骑兵的面前。不是对冲,只是几乎没有危险的追杀。

追杀在最前面的是王辅臣,他率领着一飚骑兵狂猛追杀,手中的豹尾枪不断地向下滴着血,虎目圆睁、咬齿嚼唇,脸上的胡须也一根根地炸起。不断有清兵被击落下马。即便不是致命伤,也会被后面的明军骑兵砍杀。或者被马蹄踩死。

畅快的情绪感染着所有纵马奔驰的明军骑兵,所有的不痛快都随着这一下下的劈砍而被逐出体外。又有一个敌兵落马了。这个清兵拼命挥舞着双臂,没跑出几步,一把锋利的大刀斜着砍来,人头落地,血柱冲天。

嘿,刘震痛快地哼了一声,这是他的亲卫让着他,让他也有机会让自己的刀刃染血。

如果说到官爵,按照刘震的年纪,已经是非常令人惊叹了。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同李嗣兴一样,刘震希望用自己的功绩证明自己的爵位是实至名归,而不是承袭祖荫。

在陕西,骠骑兵也有过胜绩,毕竟镇朔军中是最早开始墙式冲锋,掌握这种战术最熟练的部队。但刘震却觉得远远不够,远远不够他这个郡王所要获得的功绩。所以,调令一下,他便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参加这场历史性的大战。

晋王李定国因为在陕西的推进缓慢,影响到了整个战局而心中歉疚,也为了证明镇朔军的实力,派出了精兵强将。赶来参战的骠骑兵不仅是精锐,更有王辅臣等猛将率领。

也正是因为明军的骑兵少,便愈发显得珍贵,使用也更加谨慎,也就使骑兵看起来威风,却少了很少建功的机会。此番作为突进兵团的先锋,刘震等人憋足了一口气,非要拿出象样的战功来证明自己。

在先锋骑兵之后,是大批的步兵和辎重车辆。沿着官道,汇成一道看不到边际的长龙,扭头摆尾地前进,前进!

…………

“胜利了。”魏王马宝投入了全部灭朔军,以加速摧垮清军的防线,在已经毫无变数的情况下,他长出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感悟,“这是银子堆起的胜利啊!”

银子堆起的胜利,是不是亵渎了英勇奋战的官兵,是不是忽略了千千万万为国战贡献力量的人们呢?

其实,马宝的这句话在表述上并不是十分准确,可也不算离谱。如果改成“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应该是更加贴切准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战争消耗的多是粮草,因为冷兵器作战对弹药的需求是很少的。但现在的明军之所以强大,却多是靠的武器装备。火炮,火枪,连带着消耗的弹药,以及粮草军饷,如果换算成银子的话,自然不能说马宝的感悟是错的。

投入是不断的,累积起来则是个惊人的数字。在庞大的投入之后,朱永兴打造出了足以称雄世界的陆军,随之而来的则是高于满清数倍不止的后勤供应。上千艘的江船海船在运输,十万以上的工人在制造修理,数百万的农民在耕种垦殖,到现在为止,累计投入的银子更达千万以上。

取得决战的胜利只用了两三个时辰,但支持胜利的准备却持续了数年之久。这是一个厚重的基础和保障,现在的明军固然可能打败仗,但只要基础和保障存在,几次失败也无法彻底击垮明军,也无法改变大局。

…………(未完待续)

第151章 鼎革,随想第95章 难以逾越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130章 无题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61章 缜密分析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97章 唯一生路第30章 轻取永昌第1章 北愁南喜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变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56章 广州战役(二)第78章 破路第8章 依城挫敌第157章 广州战役(三)第112章 女考生第130章 无题第7章 欢歌畅饮第134章 汉化土司第18章 元江城防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38章 巧取龙尾关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49章 烽火燎原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5章 寨子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32章 赐名白族第15章 正妃虚悬第74章 贪心不足第26章 兵临城下第29章 破城第9章 决战第142章 会晋王第4章 攻城第5章 破城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112章 分派,缅使第245章 天变第173章 琉球,吕宋第84章 抢滩登陆第258章 坦诚相待第21章 柔情蜜意第72章 厮杀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84章 后中先,大海战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25章 山东攻略第91章 川滇呼应第248章 下台阶,谋划第126章 无题第60章 水师安排,根除“太监”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东于七第156章 广州战役(二)第128章 盛仪,震慑第69章 勋章,土地第97章 草创的军情司第100章 文化酱缸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81章 书院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155章 无题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第78章 胜利之因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6章 初涉杀场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59章 援军?援军?第128章 盛仪,震慑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31章 未闻驼铃马帮来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1章 北愁南喜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3章 安沛入瓮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186章 疍家女第9章 世子殿下?第31章 段氏遗族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筹划第191章 新气象第70章 开路迂回第43章 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