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调整布署

三百年前,一支汉人军队踏过这条路,北上京师,终结了异族对中原的第一次统治;现在,一支更强大的汉家军队再次重走征程,昂然向着京师前进,去终结另一个异族给中华带来的黑暗和愚昧。

前进,前进!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前看不见头,后看不见尾,满眼都是红色的军装,象从地球深处喷发出来的熔岩流;在暗黑的天空下,火把高举,又形成了一条奔腾跳跃的火龙。风声虽大,压不住前进的步伐;天气虽冷,也锁不住这热烈的景象。

屠杀、抢掠,无耻背叛、杀身成仁,流血、牺牲……或卑鄙,或悲惨,或高尚,或令人伤感,或令人崇敬,经历了种种现象之后,中华,一个不一样的中华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并将辐射出更加炫目的光芒。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能让他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而牺牲的,不是圣人就是疯子。朱永兴自认不是圣人,当然也不是疯子。而那些流血牺牲的有名的,或无名的人们,他们并不是为了朱永兴一个人的事业。

一个自由的,平等的,开放的,稳定的国家,将不是朱永兴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大伙的,属于所有国民的。

是的,不论富贵和贫贱,不论男女老幼,不论出身和民族,只要你有国籍,根据国家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便能拥有这个称谓——“国民”。

而进步不仅仅是称谓从“百姓”改成“国民”,更有实质性的政策在推出实施,给予了“国民”越来越多的尊重和实惠。从赐封民爵开始,一些有了头衔的平民或商人便可遇官不拜,可与县官分庭抗礼;再到军爵的试推行,对功勋退役军人给予社会尊重。从特殊向一般。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朱永兴一步一步走得踏实。

没有哪个朝代象现在这样关心“国民”疾苦,能够全力以赴地赈济,甚至以皇家名义筹资募款。不惜以亿兆之君屈尊纡贵,只为多集些钱粮,多救活一些曾被视“草芥”的底层百姓。这样坦言朝廷目前的困难。陈述北地同胞的困苦,号召群策群力,请求八方援手,倒比那些形式上的“帝哀痛,减膳停乐”更有作用。

暹罗、占城、安南、琉球、倭国、朝鲜,从这些国家买来或借贷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山东;“少吃一顿饭,救活一个同胞”的口号在大江以南的明统区广为宣传,半升、一斗……涓滴汇成大河,不断流向北地。使嗷嗷待哺的北地饥民得以活命。

国战的胜利已经没有疑问,物资粮草的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举国动员,群策群力,共渡难关。出钱、出物、出力,浪涌潮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困苦。

……

河间大胜,明军正向京师进发的好消息传来,不仅是百姓们欢欣鼓舞。认为战争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太平的生活已经来临;朝廷官员亦多喜极涕下。为大明中兴、神州光复而流泪。

朱永兴激动振奋之余,再次提出移驾北上,坐镇京师。但朝堂上却被多数官员反对,他们引经据典、结合实际情况,终于让朱永兴收回了旨意。

移驾北上是表明一种姿态,并且有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而不是躲在后方享福的意思。朱永兴这样的地位,当然是不会争夺什么功劳的,但群臣们反对的意见也很有道理。

首先是北京还未光复,虽然情况非常乐观,但也不排除有其他的变数。急于移驾有些草率。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再半路折回,岂不是留下笑柄?

其次是春闱在即,作为新皇登基后的头等大事,同时,朝廷开科取士也是天下读书人的绝顶大事。既然已经昭告天下将在南京举行,朱永兴移驾北京,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就现在朝廷官员的组成来看,南人占了大多数,他们自然不希望因为移驾而改变地点。

还有一些别的意见,比如北地凋弊,移驾之后人员众多,无疑会增大物资的运输压力;北地尚未安定,皇上的安危自然也不可轻忽等等。

朱永兴暂时不能前往京师,但朝廷必须派出官员到北京打前站,工作很繁杂,比如划分各部的衙门,将皇宫和官员们的宅邸收拾分配好,建起以北京为中心的畅通的驿传系统等等。在明年春闱大比之后,北京便将取代南京成为新的政治中心,配套设施和工作必须在这之前完成。

别的部门和工作,朱永兴可以放手由下面去做,只有兵部,或者说是军事方面,他一直参与其中,牢牢掌握着军队的调动和分派。在新的形势下,一系列的调整和安排便随之而来。

设立北京军区,军区总司令为魏王马宝,下辖荡朔、征朔、灭朔、破朔四军,还有天津水师,总计十五万人,主管京师、直隶、山西等地,并为东北军区提供战略支援。

设立东北军区,军区总司令为黔阳王皮熊,下辖剿朔、除朔(于七所部的山东兵团)两军,并骑兵师(由庆阳王刘震率领)和东北水师,共十万余人,主管东北地区。

设立济南军区,军区总司令为郑王刘体纯,下辖殄朔、伐朔两军,主管山东、河南地区,为北京军区提供战略掩护,并作为北京军区和西安军区的战略预备队使用。

暂设西安军区,军区总司令晋王李定国,下辖镇朔、讨朔两军,并骑兵师(由昌国公高文贵率领),共十万余人,主管甘、陕等西北地区。

暂设西南军区,军区总司令为赵王白文选,下辖靖朔军及各土司土兵,主管云贵川军事。

从这些调整和布署可以看出,明军的重心还是在北面,主要在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西南也有顾及,但却兵力不多。而东南地区则兵力更少,几乎全靠地方警备部队。当然,东南地区是最不可能遭到军事威胁的。(未完待续。。)

第81章 书院第20章 紧锣密鼓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29章 宗室仪仗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101章 夜谈第52章 纤夫,规矩第145章 大包围第102章 轰击第38章 巧取龙尾关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章 北愁南喜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22章 水利部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30章 轻取永昌第262章 辽东攻略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35章 有喜有惊的投靠第252章 三桂低头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61章 缜密分析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17章 断臂?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58章 少年梦,新钱,质变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1章 祖上荣光第39章 圣意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17章 意外之难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80章 教士保罗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70章 三鬼选择,镜子制成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2章 斗熊救美第13章 元江筹谋与少保劝谏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1章 北愁南喜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85章 急行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59章 名将展威,以势制敌第160章 大结局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92章 伪造,诡道第98章 有后之喜,酒后之语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楔子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133章 退避,专打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160章 广州战役(六)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201章 总攻(一)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第95章 请兵助战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99章 军歌第31章 段氏遗族第81章 袭扰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159章 广州战役(五)第196章 鉴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169章 讥讽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238章 萨摩藩,绑架成功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28章 扶弱击强第262章 辽东攻略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48章 急转直下第49章 清军的迂回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章 陌生之地第79章 雪中送炭第43章 保宁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17章 困局第182章 无题第55章 滇缅战事第81章 临时机变,长途行军第47章 大战(一)第135章 得子,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