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寨子

独木舟终于汇合到一起,坐在独木舟里的朱永兴便被看到了。包括那个年轻的男子,那串独木舟上的人都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并且好奇地交头接耳。

年轻男子皱了皱眉,对着梦珠说了一串话,象是在询问朱永兴的来历。梦珠看起来很自豪,也很兴奋,不停地说着,手还比划,并且时不时笑着瞅上朱永兴一眼。

鸭子听雷呀,朱永兴努力使自己脸上挂上人畜无害的微笑,梦珠说的话是在介绍自己,因为他听得出里面有“朱哥”的字眼。

年轻人的脸上越来越凝重,偶尔询问几句,船上众人的眼光也有了变化,惊讶、愕然、怀疑、敬畏……朱永兴也说不清楚了。

你问我答,一番对话之后,梦珠坐了下来,冲着朱永兴一笑,开始划桨,竟然是顺着来路往回划,后面那一串独木舟紧紧跟着。

是去看熊的吧?朱永兴耸了耸肩,如是猜想着。这妖精刚才是不是在吹牛,把我形容成神勇无比的战士,人家不相信,要去看熊的尸体了。

果然,独木舟在刚才的地方靠岸停泊,梦珠对着朱永兴连比划带说,示意他在这里等待,等朱永兴点头,她便带着年轻男子和一群人举着火把向山坡上走去。

这是长矛?梭镖?都不完全象。扛着的寒光闪闪的家伙是什么,大砍刀?朱永兴看着这群人手里的家伙,不由得直挠头,越发觉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不可思议。

其实朱永兴看到的是苗人特有的一种武器——竹条镖,苗语称为“射乐”,是将长一丈七八尺的山中老毛竹,划成比筷子细的蔑条,然后用十二或十六根蔑条子涂上土漆,扎成一把,另用麻绳缠绕,再涂上一层土漆,即成竹条镖杆,装上矛头,便成“竹条镖”了。竹条镖具有诸多特点,对战时,千矛攒刺,短刀砍拨,软不受刃。又能连续放飞镖,如连箭一样,闻风即到,极其难防,厉害无比。

另一种特色武器叫钩钩刀,苗族称为“果腾高”,意为有钩的刀。它有钩有柄,一般由重如铁质的青钢木制成。平时这种刀可以用来砍小条竹木,一刀能砍一片,特别是砍刺不伤手。解放前苗族群众出门走路,习惯带钩钩刀作防身武器,若遇上豺狼虎豹,可以用之与猛兽搏击,遇上歹人亦用之格斗,钩钩刀可劈可砍,可钩可撩,可架可挡,可敲可戳,十分方便。

一排独木舟煮都停靠在岸边,留下了几个人看守。这些人间或看上朱永兴一眼,然后又有些担心地望着同伴们消失的方向,嘀嘀咕咕地说着话。

时间不长,一阵喧嚣声便传了过来,几个人都转头去看,火光闪现,梦珠领着人回来了。不仅是人,那头恶熊竟然也被几个壮汉抬着回来了。

来到近前,年轻男子和众人都望着朱永兴,目光中有敬畏,也有疑惑。年轻男子眨着眼睛,似乎在思索什么。他还正在犹豫,梦珠便抢先说了起来,似乎是在提什么建议,一会儿用手指着两头熊的尸体,一会指指自己,一会儿又望向朱永兴。过了半晌,年轻男子似乎有所松动,轻轻点了点头。

梦珠笑着跳过来,喜悦地用汉语说道:“为了答谢您救了我,又杀死了我们最痛恨的猛兽,我哥哥想请您去寨子作客。”

朱永兴眨着眼睛,望向那个年轻男子,似乎是一个很纯朴的家伙,而梦珠则满怀期待地望着朱永兴,显然,在她心里,是希望朱永兴答应下来的。

“好吧,多谢你们的盛情,那就打扰了。”朱永兴作出了决定,这个地方他十分陌生,加上又受了伤,想独自走出去,有些困难。

听到朱永兴答应下来,别人还没有什么特别,梦珠却笑意殷殷,特别的高兴,跳上了独木舟,还是和朱永兴同船而行。

一排独木舟拴连起来,火把闪光,象一串灯笼,鱼贯地逆流而上,穿过一个十分狭窄的山缝,前面豁然开朗,竟是一条宽阔的河,月光照在水上,使朱永兴觉得象是沉浸在一片银光之中。

在河边有许多房屋,样子很特别,有着很不错的技巧,很尖的顶,还有很高的架子,房屋架在空中,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架长梯通向屋子。

梦珠很开心的样子,高声唱起了优美的歌,独木舟上的人也跟着唱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岸上也响起了皮鼓声和歌声,无数火把出现在岸边。

真是越来越让人搞不懂了,这样的建筑,从来没有见过,看样子与云南苗寨的有些相似,朱永兴心中又浮起了疑惑。

船靠岸了,岸上的人围拢上来,当看到船上的人抬着熊下来时,不由得发出了阵阵欢呼。年轻男子对着梦珠说了几句,然后冲着朱永兴行了个礼,便带着人大步向村寨里走去,有的人看见了朱永兴,不由得投来好奇的目光。

梦珠领着朱永兴向河边的一处屋子走去,边走边向朱永兴作着解释:“我哥禀告族长去了。寨子有个规矩,不许生人进来。但对于您,应该是例外的。梦珠蒙您搭救,也一定会在族长面前美言,族长最疼我了,定不会有意外。”

朱永兴点了点头,既然来到这儿了,就听人家的吧,既然有这样的规矩,还是先等等再说。梦珠的汉话说得语调虽有些怪异,但似乎说得越来越流利了,好象是平时说得较少,比较生疏的关系。

进了这座简陋的屋子,朱永兴看了看,好象并不是住人的地方,倒象是个临时休息的所在。他坐在椅子上,把猎枪倚在旁边的板壁上,梦珠献上了油茶。

“你们是什么民族,看着象苗族,却又有所不同。”朱永兴好奇地问道。

“我们是苗族的支系,但现在只能叫猛山克族。”梦珠神色一黯,解释道:“改名时应该是在万历年间,到现在有很多年了。”

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2章 高平莫氏第119章 弃滇,假投诚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179章 荣誉之争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60章 归藩之议第96章 各有安排第223章 军制改革,拉拢分化第28章 离心之象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101章 铁脚板和轰天炮第38章 三师相会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128章 盛仪,震慑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219章 名士硕儒不尽可用第94章 思考方法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4章 有女名梦珠第68章 正战稳进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148章 再战新会(一)第144章 主次之分九十六章 进口机晋王决定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157章 广州战役(三)第98章 我认得你第10章 慷慨陈词第134章 失败,争吵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173章 琉球,吕宋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81章 袭扰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9章 决战第55章 滇缅战事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67章 广西战局,威压慑服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7章 思想理论,倭国来使第201章 总攻(一)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248章 下台阶,谋划第19章 景东会师第142章 会晋王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101章 强盗的转变第161章 广州战役(七)第101章 强盗的转变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65章 骑兵墙浪潮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89章 胜利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19章 景东会师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2章 高平莫氏第60章 归藩之议第60章 会赵王第256章 威慑重庆,王旗所至第23章 综合实力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20章 急躁,伏击第175章 后来者的心思第52章 纤夫,规矩第5章 破城第161章 广州战役(七)第74章 贪心不足第40章 两只重拳第22章 响应配合第13章 打压缙绅第47章 初胜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245章 天变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39章 兵临大理第5章 琉球第122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第113章 穷追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138章 大海战第131章 诸事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