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军队建设

曾经有这样一支军队,在历时两年的时间里,行程上万里,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却能翻越十八条山脉,渡过二十四条河流,占领过六十二座城市,突破了几十万大军的包围。而且,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还能保持平均每天行军达七十多华里,用近乎奇迹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这样的军队是怎样炼成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和意志使这支军队不垮不溃,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朱永兴梦想着有这样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军队,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这并不妨碍他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严格的纪律,这已经有了,大多数的军队都不会把残民以逞当作信条,哪怕只是说说,也会装出一副仁义之师、救民于水火的样子。所以,重点在于细化军纪,以及严厉的执行和监督。只有军法官肯定不够,宪兵便成了需要组建的队伍。

在朱永兴的计划中,宪兵不仅要维系军纪,约束其他军人行为举止,处理军队中的各种刑事事件,还有押送军事物资,审讯战俘等职能。而且,日后有了较稳定的根据地后,宪兵还要行使地方警察职能,可谓是功能多样。

而信仰,或者称为理想,是一个能使士兵们摆脱当兵吃粮、浑浑噩噩的好办法。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且看到了实现的希望,士兵们才会变得英勇顽强、忠诚可靠。

为朝廷,为皇帝,为国家,为人民,这些目标过于崇高和虚幻。对于普通士卒来说,为了自己和家人将来的美好生活,保卫自己的土地、房屋、财产,应该更能使人充满动力。

所以,军队中成立一个宣教机构是必要的,除了宣传、鼓动之外,还应该成为士兵诉说不满、发泄积郁的渠道,将一些矛盾在内部化解。宣教机构还要有一个功能,那便是教育,教士兵们识字,提高士兵军官的文化水平。水化水平高了,人的视野就会开阔,能更好地理解军令和操典,顺带着学习新武器、新技术的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还有什么呢?朱永兴握着鹅毛笔,把鹅毛在脸上蹭来蹭去。哦,还有军校和参谋部,军校可是近代化军队的标志之一,也是掌握军权的必要手段。培养出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战术的军官,再把那些老军头塞进参谋部……

呼,朱永兴甩掉鹅毛笔,苦笑着轻抚额头。计划不错,但要落实得完美,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只能先把架子搭起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想来遇到的问题肯定不会少,就算自己,也是个半瓶子,并没有实际的经验,只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殿下。”长史易成脸上带着喜气,快步走了进来,把手里的书柬递上来,“好消息啊,汝阳王马宝、叙国公马惟兴、汉阳王之子马自德、宜川伯高启隆率兵马六千余赶来相会,已过古永,不日即可到达。”

哦,朱永兴精神一振,接过书柬打开阅看,脸上露出了畅快的笑容。虽然不能使所有人都改变心意,而打消降清念头,但与历史相比,云南的降将降兵已经少了大半。此消彼长,明军兵势变强,吴三桂也就失去了大量扩充军队的机会。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马宝、马惟兴等人应该是云南最先投降的明将,他们能够从滇西北跋涉前来,说明自己真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没有郑家的传信儿联络,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不管马宝是不是冲着郡王的谕旨和印信而来,腾冲大胜应该能振奋起他们的抗清意志吧?哪怕是暂时的也好。至于以后,就用一个个的胜利让他们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大吧!

朱永兴本想亲自去迎,但犹豫了一下又摇了摇头,对易成说道:“请怀仁侯代吾去迎接一下,带上些粮草猪羊,犒劳远道而来的忠勇将士。这个郑昭仁,不错,很好,以后吾有大用。”

易成道谢后离去,朱永兴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郑家确实功劳不小,但身边皆是郑家人也非朱永兴所愿,只是可用之人太少,他又不得不示笼络亲近之意。显然,现在还不是搞平衡的时候,根本没那个条件。

那些个文官,朱永兴颇有些恨铁不成钢,都什么时候了,还觉得高人一等,瞧不起军人。也不好好看看自己,满肚子子曰子云,却手无缚鸡之力,可以说是狗屁用也没有。对,就让他们去宣教机构,不愿意干的,或者不好好干的,就边缘化,算是一个用人的试金石吧!

门轻轻被推开,梦珠探进脑袋张望,正对上朱永兴似笑非笑的脸庞,不由得轻轻吐了下舌头,轻盈地闪了进来。

“看,我都写了这么多了,可够你抄一气的。”朱永兴拍拍桌案上的一沓纸,笑着说道:“思威族长又派人给你送东西了,还是又让你当密谍?”

梦珠咯咯一笑,说道:“是送给我的,也是送给殿下的。好多金银珠宝呢,这回殿下该不会因为赏赐的事情发愁了。”

朱永兴不由得苦笑,自己宗室皇亲,却还要未来媳妇儿拿嫁妆来撑门面、渡难关,着实有些伤自尊。那思威倒也知情知趣,知道自己大胜之后肯定要论功行赏,便送来了金银珠宝,定是攻破蛮莫土府时缴获的。再者,自己身边的军队越来越多,又胜利在望,思威巴结一下,也是很正常。

“金银珠宝的数量都记下来,日后吾是要还的。”朱永兴示意梦珠坐到身边,握着她的小手说道:“替我谢谢你爹,这雪中送炭、危难相扶的情义我会加倍回报。”

“还给谁?是我爹,还是我?”梦珠调皮地笑道:“这算是我的嫁妆,以后要还也还给我吧!”

“你这丫头,一点都不知道害臊。”朱永兴最喜欢梦珠这种活泼无忌的性子,轻轻拍了拍她的小手,说道:“这些金银珠宝不能全花出去,而且也不够,还得想想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梦珠眨着秀目追问道。

……

第45章 险地——灰坡第31章 故国风情第47章 初胜第1章 北愁南喜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100章 英雄颂歌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楔子第202章 总攻(二)第2章 斗熊救美第147章 隐晦密信,纠结于心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17章 意外之难第78章 破路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3章 打压缙绅第30章 轻取永昌第97章 唯一生路第22章 响应配合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175章 后来者的心思第13章 宗室留守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65章 大胜之后第96章 死地难脱第124章 随想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81章 袭扰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35章 阻击第62章 乱汝心智,海上感慨第51章 战后布局第4章 有女名梦珠第19章 蛊神之誓第40章 两只重拳第31章 故国风情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63章 求助他国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76章 神示,开源节流第59章 无题第148章 再战新会(一)第31章 故国风情第23章 伏击之地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126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第104章 二破营寨第90章 俘虏处置第191章 新气象第57章 远方的厚望第145章 大包围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74章 贪心不足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139章 龙多旱,人多乱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75章 恬然自乐第27章 诈取缅关第29章 再提议和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14章 篡改圣旨?第6章 暹罗来使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50章 变革大潮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31章 段氏遗族第122章 水利部第9章 决战第204章 胜后的思考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90章 俘虏处置第109章 官员任用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第86章 接战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19章 景东会师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35章 阻击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23章 伏击之地第212章 郑经的决定第29章 破城第11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第13章 打压缙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