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耙田

听到吴文夏这么说,梅二娘并没有当面驳斥,她明白,儿大不由娘,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到时候再看吧!

天还在下着雨,鹅卵石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十分干净,屋檐下几窝小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在等待母亲带来食物。

吴德贤和吴文华送梅二娘一房人上了班车,在回来的途中,吴德贤突然对吴文华说:“看来我少定了一个花圈。”

吴文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忙问:“三叔的意思是……”

“吴文汉的亲生母亲。”吴德贤慨然说,“生了四个子女,却撒手人寰,她一定很可怜。”

“哎……是啊!”吴文华深有感触地说,“幸好二娘把他们都视为己出,供他们念书,当然他们也都争气,都读出来了。”

吴德贤感慨道:“他们那一房都有出息了,你们这三兄弟却……哎,你们得加把劲。”

吴文华当然也想加把劲,可是他有力无处使,时势已经滚滚发展到以头立地的年代,他再想迎头赶上,又将付出多少汗水呢?

他并没有随吴德贤回家,而是转去种子站买了二三十斤新谷种,回家之后把谷种泡在一个木盆里,再盖紧封好。

随即他撑着雨伞去了坎下张绪金家一趟,向他去取一个确信,是否和他搭伙育秧苗的。

张绪金正在家里盘点树桐,这十几天没见,张绪金家又多了十几根,统共算下来,有六七十根了。

吴文华见状微笑着问道:“准备卖掉吗?”

“再不卖,家里都容不下了。”张绪金指着横梁和叠放在地树桐说。

吴文汉刚跟吴文华讲了物价可能上涨的消息,因此吴文华善意地提醒道:“现在卖是不是亏了点?”

“亏什么?”张绪金浑不在意地说,“卖掉之后,再进山去砍就是了。”

吴文华也不确定物价究竟会不会真涨,可别耽误了人家的钱途,轻轻笑了一声说,“呵呵……也是,反正你现在工夫多。”

张绪金知道吴文华有事才来,转而问:“是不是来问我育秧的事?”

“没错,”吴文华说,“你是确定到我那块田上种秧的不?”

张绪金镇定地说:“确定的,还是准备拿大王殿那块田做秧田吧?”

“嗯,那块田隔得近,好照顾些。”吴文华解释说。

张绪金主动示好说:“这么大一场雨之后,耙田正是好时候,你先把田耙匀,到时候我再送你几日工夫,我们俩算是一抵。”

“送工夫的事好说,你这边确定,我就去生产队借牛了。”吴文华说。

“去借吧,怕是明后日借的人都多,最好就今日借牛用,一个下午应该能耙匀。”张绪金建议道。

“嗯,那我就去大腊哥家里,跟他说一下。”吴文华说完便朝大腊哥家里走去。

大腊哥名叫做刘元坤,跟陈老虎一般年纪,自从包产到户,他就一直担任第八生产队的生产队长。

他家住在南街中段,比吴家祖宅少了一个门面的宽度,前面一个铺面装扮,一侧留着一条过道直通屋里,而在中间的位置,也留了一个小天井采光。

吴文华进门之后,走在黑乎乎的过道上,就大声喊道:“大腊哥,大腊哥在家吗?”

刘元坤会一手木匠活,这时正在屋中锯木板,嘴里叼着的烟已经燃尽大半,烟灰仍然沾在烟上不肯掉落似的,直到听到吴文华的喊声,才全部掉落,仿佛是因为外力而不情愿地掉下。

他放下手上的锯子,夹起烟嘴,长吐了一口烟雾说:“在的,什么事?”

吴文华见他正在做木工活,想起自己不正琢磨着要做个小货柜吗?是以问起了这个事情,要多少工夫钱。

刘元坤愣了愣神说:“你不杀猪了?要做货郎担?”

“呃……”吴文华尴尬了一会儿,叮嘱道,“我知道你跟老虎叔比较熟,先别跟他说。”

“我才懒得管这些闲事,”刘元坤又吸了一口烟说,“真要做的话,再来找我吧!我看你还没拿定主意。”

“哎,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吴文华恭维道,“等我下定决心了,一定找你,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呵呵……”刘元坤笑道,“还是后生家会说话。”

吴文华忙附和道:“大腊哥的手艺我还是信得过的。”

刘元坤蓦然问:“你不会特意来问这事的吧?”

“那倒不是,”吴文华切入主题说,“我是来借牛的。”

“哦?今天清明节也不歇一下?”刘元坤又问。

“不歇了,早完事早好。”吴文华耸耸肩说。

“那你去牛栏看下,没人用就牵去。”刘元坤将牛栏钥匙抛给他,伸了伸头说,“等下记得喂饱它就是。”

吴文华满口答应下来,没做多留,穿过刘元坤家的后门,径直走向位于刘元坤家不远处的牛栏。

果然如其所料,吴文华远远地便望见牛关在牛栏里。

牛栏不大,不过三四十个平方,栏顶盖瓦,四周由粗木架构了栏杆围成。

牛栏地面本来是由几块大青石板砌成,经过牛脚的多年蹬踏之后,已经形成几个大坑,那儿堆满了牛粪牛尿。

不过还好,牛睡觉的那半边的青石板还好好的,上面铺放着被牛的身子挤压成团状的野芒草。

因为屋顶几处破瓦,牛栏里更加湿哒哒,但是牛似乎毫无所动,在芒草堆里睡得正香。

吴文华开了锁,又打开门闩,将牛栏门上的横梁一根一根地拉开,择得几块青石,跳跃式地走进牛栏,一把拉住牛绳,又呦呵了两声,牛才很不情愿地被他拉起。

他牵了牛,又去大哥吴文中家借了耙钉子,随后换了一身斗笠蓑衣,又扛了把板锄,牵牛往大王殿的那块田走去。

大雨浇过,那块田里积满了水,让吴文华心里一阵欣喜,心道:“这下好耙田了。”

雨水浸泡过的泥土松软了许多,他很快就把田耙匀了。

耙田与耕田类似,都是将牛套套在牛的脖子上,然后借助牛力拉着后面的犁或耙耕耘。

因为大多数田还没下种,到处是茂盛的春草,他完工之后,将牛绳往牛身上一搭,放它在旁边的一块田里吃草。

而他则抡起锄头将田埂上的杂草挖除,随即又在田里挖出了几道浅沟,垒出两块两米宽的长方形田垄,用作培育秧苗之用。

忙完之后,他扛着耙和锄头去塘里洗净,一边留意着牛有没有跑掉。

事成功毕,他心满意足地还了牛和牛栏钥匙、还了耙,兴致冲冲地回了家。

刚踏进门口,却听见妻子尖叫了一声:“哎呀,你这只死崽,用那么大力干嘛?”

第22章:打雪仗的计策第8章:哭是一种武器(求推荐票)第28章:辣姐的小憧憬第60章:选票后遗症(求推荐票)第22章:心大的二伯母(求推荐票)第18章:说起满月酒(求推荐票)第49章:爹妈坐床头(求推荐票)第22章:心大的二伯母(求推荐票)第120章:深夜的归人(求推荐票)第6章:红糖罐头梨(求推荐票)第20章:三爷爷的秘密第68章:最终拍板(求推荐票)第5章:初一的早餐第49章:爹妈坐床头(求推荐票)第24章:女人的敏感(求推荐票)第9章:捡破烂简史第108章:辣姐的愿望(求推荐票)第19章: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第18章:横河吴家第27章:今夜出大事(求推荐票)第47章:陈老虎送礼(求推荐票)第18章:忽然说起遗产……第100章:总算成交(求推荐票)第71章:奶奶的寄望(求推荐票)第55章:三日心忐忑(求推荐票)第86章:暗愁怎么卖(求推荐票)第42章:结交好同年(求推荐票)第5章:初一的早餐第一卷番外篇之陈兰香和吴文华第20章:两姐妹比赛(求推荐票)第43章:一蓑烟雨中(求推荐票)第88章:第一代金庸迷(求推荐票)第66章:李主任讲课(求推荐票)第25章:吴德贤颁奖之后……第35章:好医师好医德(求推荐票)第95章:销售顺利(求推荐票)第116章:可爱的外公(求推荐票)第14章:南山难第66章:李主任讲课(求推荐票)第22章:心大的二伯母(求推荐票)第96章:兄弟优惠价(求推荐票)第10章:他爹有钱了(求推荐票)第77章:喝酒的诀窍(求推荐票)第77章:喝酒的诀窍(求推荐票)第63章:卖树第11章:辣姐洗围巾(求推荐票)第51章:又见金子叔叔(求推荐票)第101章:毕竟是亲兄弟(求推荐票)第104章:智斗流氓(求推荐票)第48章:匆匆分别时(求推荐票)第44章:清明行人多(求推荐票)第51章:又见金子叔叔(求推荐票)第2章:无力莫拼爹(求推荐票)第29章:两妯娌闲聊(求推荐票)第100章:总算成交(求推荐票)第29章:两妯娌闲聊(求推荐票)第92章:来追剧的三爷爷(求推荐票)第32章:醉酒的男人(求推荐票)第88章:第一代金庸迷(求推荐票)第20章:两姐妹比赛(求推荐票)第78章:谈谈未来(求推荐票)第71章:奶奶的寄望(求推荐票)第一卷番外篇之陈兰香和吴文华第51章:又见金子叔叔(求推荐票)第20章:两姐妹比赛(求推荐票)第116章:可爱的外公(求推荐票)第33章:辣姐的白鞋子(求推荐票)第84章:算是对了账(求推荐票)第93章:三爷爷的真实身份(求推荐票)第62章:床头吵完床尾和(求推荐票)第110章:一系列准备(求推荐票)第61章:多余的担忧(求推荐票)第11章:吴明学干嘛去了第92章:来追剧的三爷爷(求推荐票)第17章:热闹的酒席(续)第68章:最终拍板(求推荐票)第15章:盘问吴明学第63章:来者善不善?(求推荐票)第118章:宾客满堂(求推荐票)第79章:合作愉快(求推荐票)第36章:病床前有良夫(求推荐票)第8章:哭是一种武器(求推荐票)第7章:雨天骚操作(求推荐票)第23章:激烈的雪仗第5章:另类陋室铭(求推荐票)第10章:捡破烂简史(续)第9章:捡破烂简史第103章:李主任的契约精神(求推荐票)第116章:可爱的外公(求推荐票)第58章:有人欢喜有人愁(求推荐票)第114章:今夜事特多(求推荐票)第61章:耙田第76章:下午干嘛了?(求推荐票)第113章:自家人帮忙(求推荐票)第20章:三爷爷的秘密第一卷番外篇之陈兰香和吴文华第22章:打雪仗的计策第70章:美好的愿景(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