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多尔衮的后手?

印度河北岸,奎达城。

这里是连接布拉哈戈壁草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原是莫卧儿帝国的重镇,只要出奎达城向北,就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布拉哈草原。

明军虽然占领了布拉哈草原,并一路向西推进,但却因为印度不是满清核心所在,所以明军一直没有将视线放在这个方向上。

而这便是统领印度的济哈尔的机会。

早在明军开始全面进攻大清之前,多尔衮便派了麾下左膀右臂之一的济哈尔秘密统领印度,那个时候多尔衮就已经考虑到了印度的位置不在大明进攻的主要方向上,所以留了这个后手。

印度三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域,乃是大清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地方,占大清总人口的一半还多,而且印度人因为种姓制度的缘故,非常好管理,几乎无论怎么剥削都不会反抗一般。

印度二十年前刚刚被清军完全攻占的时候,是有三千七百万人口的。

不过清军当时与奥斯曼帝国展开十年之战,年年都抽调大量的印度青壮参战,以至于印度人口不仅十年没有任何增长,反而下降到了三千六百万的地步。

吞并奥斯曼帝国之后,大清又面临大明的威胁,不得不继续抽调更多的印度人口疯狂的组建军队,以及从事劳役生产枪炮弹药等等,又一次让印度人口近十年没有任何增长,继续下降。

而今印度人口除去正在巴格达交战的,和后方做后勤支援的,在印度境内的人口大约还有三千四百万。

当然,依旧还是不少,其中青壮也还有不少。

济哈尔听从多尔衮的命令,统领印度之后,继续不断征集印度青壮组建印度旗新军,现如今,济哈尔手中又有了二十五万新组建的印度旗清军。

而这二十五万新组建的印度旗清军和济哈尔原本便带来的三千满八旗,从数量上来看,绝对是一支看上去并不弱的力量。

明军已经兵临巴格达第三天了,以明军的强大,不知道摄政王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济哈尔皱着眉头,极为担忧。

明军突破伊斯法罕防线,正在进攻巴格达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济哈尔耳中,按照多尔衮原先的指示,他要在大清与大明在巴格达决战的时候,率领麾下这支新组建的二十五万印度旗新军和身边的三千满八旗出奎达北上布拉哈戈壁草原,不惜一切代价切断明军经过布拉哈戈壁草原运往巴格达的补给线。

明军攻到巴格达与大清进行最后的决战,明军补给要从布拉哈草原路过,而布拉哈草原宽广,明军哪怕留下数万兵马也看顾不过来整条补给线。

其实,他的目的也不要多,只要毁掉明军一批补给,再阻拦明军两日以上不能从布拉哈草原运送补给,应该就能影响到前线明军的军心,想来以摄政王的雄才伟略,必能抓住战机,战胜明军!

济哈尔暗自叹息,印度这个后手是多尔衮在明军大举进攻大清之前就事先定下来的,那时根本不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强大,但穆尔卡拉,亚兹德,伊斯法罕三战皆败,而且是极为迅速的溃败,明军的强大完全超出了原先的预料,这个策略的成功率怕是没有多少了。

开战以来,明军表现出来的强大,让济哈尔渐渐有些无力,好在从布拉哈草原探听到的消息又让济哈尔大喜过望。

明军自大!在布拉哈草原竟然只部署有八千明军骑兵,八千明军有一部分还要巡视草原各处,真正护卫路过布拉哈草原的补给的明军其实却只有五千骑兵罢了!

五千明军骑兵!济哈尔怎么想都觉得麾下的力量能够打败‘区区’五千明军骑兵,而毁灭运送到前线给明军主力的补给。

或许手下的二十五万印度旗新军战斗力很低,不可信,但他却还有三千八旗在身边,这便是他的底气。

济哈尔很有信心,只可惜他还不知道的是,哪怕他手中的满八旗面对明军一样不可信,在沙阿鲁真,四万满八旗围攻七千明军,却遭惨败,最终折损过万,满八旗的脊梁几乎被一战而折。

“杀!”

济哈尔带着手下的二十五万印度旗和三千满八旗出奎达,直扑北方的布拉哈草原。

今日,大明正有一批补给要通过布拉哈草原,再过波斯,前往巴格达前线,这便是济哈尔的机会!

济哈尔不知道的是,当他带着二十五万印度旗和三千满八旗出奎达进入布拉哈草原不多久,明军就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

“嘀嘀---嘀嘀嘀嘀-”无线电传输,情报很快就被打了出来。

“印度的清军终于出动了,找死罢了!”正在亲自护送一批补给的第七军军长常顺後看了看电报,对印度突然冲出一支二十多万的清军,一点都不吃惊,反而很高兴。

实际上,大明的主要进攻方向虽然不在印度,也没有派遣一路大军同时进攻印度的想法,但是不代表印度方向没有明军的探子。

拥有无线电这种情报‘大杀器’,大明的情报系统当真做到了无孔不入,哪怕满清将消息封锁得多么严密,大明的情报人员总有办法通过无线电将消息传达出去。

所以,印度的清军自然也一直在大明的监视之下,当然,印度的清军几乎都是普通的印度旗,在明军眼里,不过土鸡瓦狗一般,哪怕是三千满八旗,也同样不再明军眼中。如果他们不主动出印度的话,在彻底击败多尔衮灭亡满清之前,大明的视线不会看向印度。

而此刻,济哈尔这支印度旗清军既然主动出来想‘捣乱’了,常顺後只有一个处置的方法,那就是让他们一个也别想再回到印度去。

做为第七军军长,却统管后勤,无法到前线参战,常顺後一直很不高兴,心痒难耐。

现在好了,印度的一支清军自己送上门来了,而且数量还不少,终于他的第七军也有仗可打了。

“传令,五百铁骑押运补给先行,剩下的人,跟我一起迎击找死的印度清军!”常顺後下令道。

随即,护卫补给的明军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五百人继续往波斯和巴格达方向运送补给,一路四千五百人则迎击济哈尔等清军。

第1048章 兵临伊斯法罕第754章 南渡河之战(三)第604章 门户洞开第50章 视察兵器制造局第602章 攻打倭国之议第999章 美洲的平稳发展第1077章 沙俄帝国灭亡一第104章 准备御驾亲征第547章 开始营建第460章 兵临城下第546章 经略蒙古第909章 完全碾压(二)第228章 炮轰清军大营(一)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鲜(二)第733章 极尽羞辱(二)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181章 绞杀满清死士(下)第12章 刘宗敏第899章 中兴二十三年(二)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639章 统一东亚(一)第350章 南洋霸权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939章 横扫南美洲(一)第547章 开始营建第691章 全歼红萨尔军团(二)第966章 强大的展现第168章 李自成败入河南第1003章 噩梦般降临第980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三)第696章 波斯帝国灭亡(三)第162章 应龙军改组第10章 固安之战第161章 中兴元年第899章 中兴二十三年(二)第347章 轻而易举第1056章 轻易碾压一第357章 ****突破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878章 铁甲舰第67章 锦衣卫再立第425章 大街惊魂(一)第750章 势如破竹第994章 查扣与驱逐(一)第930章 决战巴拿马(五)第73章 雷霆(上)第131章 惊险袭营(下)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437章 紧锣密鼓第349章 拒绝荷兰人的求和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419章 张献忠最终的下场第984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七)第297章 民心第624章 登陆本州岛第36章 刘良佐之死第1043章 大战开启第692章 全线溃败第569章 出兵征伐朝鲜(一)第324章 郑森回泉州(一)第1009章 奥斯曼帝国的绝境第127章 应龙军北上第956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四)第238章 鏖战徐州(四)第137章 清军撤退第1013章 进攻君士坦丁堡第562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二)第483章 最后的决战第139章 救济难民第611章 丛林血战(二)第843章 满人的紧迫(二)第551章 关门打狗第311章 潞王战败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782章 缅甸国王投降第911章 三国联盟之败第748章 东南亚攻略第361章 河南剿匪记第165章 刘宗敏战死(上)第712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四)第501章 血洗蒙古草原(三)第468章 东光县城下(三)第616章 全歼倭寇水军第559章 占领穆尔卡拉城(一)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994章 查扣与驱逐(一)第319章 提倡经商(一)第694章 趁火打劫的奥斯曼帝国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239章 鏖战徐州(五)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353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三)第718章 陈秀秀被掳第124章 县衙泣血第167章 刘宗敏战死(下)第767章 围点打援第368章 悲惨的李自成(二)第170章 清军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