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左良玉和左梦庚都死后,其部下三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各自溃逃,在应龙军等二十万朝廷大军,以及近二十万壮丁的追杀下,漫山遍野都是逃亡的人影,无数人自相踩踏。

这场追杀持续了整整一天,三十万反军溃兵大部分或被杀,或被擒,只有高杰以及柳宪棕二人,一个因为是左良玉的左右手,声望高,汇聚的溃兵也多,一个则因为早有准备,最先逃跑,所以这二人且战且退之下,倒是支撑了下来,顺利逃亡。

“大人,黄得功又追上来了,怎么办。”高杰带领还剩下的一万陕西军败退到九江附近,然而还没等他喘口气,一个斥候兵又立刻来报。

高杰咬牙切齿:“该死的黄得功老狗,这么多溃兵,净追着老子跑。”

左良玉兵败身死之后,黄得功率领部下一万两千人,谁也不顾,就看准了高杰的陕西军一路追杀,都一天一夜了,还紧随不放,要不是高杰害怕另外的追兵一同追来,他真恨不得回过身来跟黄得功决战。

“继续跑,找机会渡江北上,老子就不信,过了江之后,他黄得功老狗还会紧追不放!”高杰将心头的恶气忍下,他也就想想罢了,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真停下来跟黄得功决战的,虽然他与黄得功双方还剩下的兵都差不多,同样是百战老兵,他不见得会输!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只有一万陕西子弟兵了,这可是他将来安身立命的本钱,不容有失!

高杰已经想好了,他跟着左良玉造反,现在后悔是没有用的,朝廷他是回不去了,让他自立基业,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如今的天下大势也不允许谁还有机会自立基业,所以他思来想去,觉得只有北上投靠满清才有活路。

“杀---”这时,身后传来漫山遍野的喊杀之声,是黄得功的大军到了。

“高杰逆贼哪里跑,还不快快跪地受死!”黄得功骑在马上,左肩的箭伤虽然还没有好,但还是右臂持刀,亲自率军追杀高杰。

九江一战之败,黄得功恨不得生吃了高杰的肉,就是因为高杰从背后偷袭,才让他丢失了九江,手下十五万大军到如今竟然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两千人,这都是拜高杰所赐,乃血海深仇,岂能不报!正因此黄得功才会不顾还未痊愈的伤势,亲自率军追杀高杰。

“吗的,真是晦气!走!”黄得功追得很快,高杰连跟黄得功短暂交兵都不敢,率领一万大军又开始马不停蹄的跑路,同时让机动性强的斥候兵沿着长江边寻找船只,找机会渡河北上,只要过了长江,他就安全了!

与高杰有同样念头的还有柳宪棕。

柳宪棕身为左良玉的左膀右臂,汇聚了八万残兵,一路且战且退下来,如今还有五万大军,正在一个小县城里整顿。

“大人,事到如今,只有投靠满清了。”一名参将对着柳宪棕提议道。

“是啊,大人,属下也认为如此,前有毛文龙,耿精忠,尚可喜,后有洪承畴和吴三桂,那个不是封王封公,满清待人不薄,面对朝廷的追杀,投靠满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另一名参将一同劝说道。

他们虽然都不想当汉奸,可同样也非常惜命,武昌和九江的惨案震动天下,注定了他们不敢投降回朝廷去,因为他们都是将领,朝廷或许不会杀普通的士兵,但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柳宪棕一直皱着眉头,没有立即表态,不过他的双眼中却也有着意动。

另一名参将注意到柳宪棕的神情,以为柳宪棕还在犹豫,更加大劝说道:“大人要在犹豫了,您看如今的天下大势,满清军力强大,摄政王多尔衮雄才伟略,满清与大明交战从未有一败,如今刚入关不到半年又击败了有席卷天下之势的李自成,可见这天下的气运都在满清,满清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将来定然还会与大明再战,大人觉得大明朝廷是满清的对手吗?”

柳宪棕摇了摇头,大明朝怎么可能是满清的随手,毕竟都几十年了,面对满清从来没有见大明取得胜利,反而是满清越打越强。

“好,我同意投降满清!”柳宪棕眼睛微微一眯,笑着说道。

其实柳宪棕从一开始就有了投降满清的念头,只不过这种事情毕竟属于背叛民族大义,自然不能他自己开口,否则将来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昔日的下属难免会怪在他头上,如今他们自己开口了,他柳宪棕便是被逼无奈才投降的满清,没有人能够怪他。

柳宪棕打算好了之后,率领麾下五万残兵只在这座小县城里做片刻休息,便再次逃亡。朝廷最强悍的应龙军只追击了不到一天,就早早撤了回去,再加上柳宪棕身后的追兵没有黄得功对高杰那样的不死不休,所以柳宪棕得以从容的命令手下大军伐木做船,比高杰先行一步渡江北上。

高杰就倒霉多了,又不眠不休的逃了大半天才在一个地方搜集到了十几条船渡江,但他手下的一万大军却只来得及渡过去了六千,便又被黄得功追上了,剩下的四千人马全部被黄得功歼灭,高杰差点吐血!

“黄得功老狗,可恨!他日若不报此仇,我高杰誓不为人!”眼睁睁看着对岸的四千大军被歼灭,高杰气得差点把牙齿咬碎,眼睛死死的瞪着江对岸的黄得功,恨声说道。

“走!”高杰咬着牙带领最后的六千兵马北上逃亡!

江对岸,黄得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的盯着高杰率军离去,同样发下誓言,他日取高杰狗头!

黄得功随即率领大军向着九江城折返,其他各路追杀溃兵的大军也一同向着九江城方向汇聚,这是朱慈烺下达的旨意,朱慈烺并没有急着回南京城。

“捷报!捷报!安庆大捷,皇上率军一举击溃七十万反贼,贼首左良玉,左梦庚等就地伏法,九江,武昌全部光复!”一名骑兵手持令旗,从南京城正门向着皇宫内阁方向奔跑,并一路报捷。

南京城百姓全部震惊了,不敢置信,皇上只不过率领了二十几万大军前往,短短不到一个月便一举击溃了七十万反军,太不可思议!百姓们随后又是大喜,南京城充满欢声鼓舞!广报司今日再出一份报纸,上面只有一件事,就是安庆大捷,这份报纸一次印刷了几十万份,广发天下,普天同庆!

内阁,马士英和刘宗周等人正在处理公务,突然接到安庆大捷的消息。

“皇上胜了?”马士英等人愣在了那里,立刻反应过来,泪流满面:“皇上竟然真的胜了,还全歼大部分溃兵,这是真正的大捷!天佑大明!”

所有官员无不激动万分,几十年了,大明先多次败于满清之手,后来北京城又被李自成攻破,先皇自缢煤山,这是多少年没有过一次的大胜了,皇上才登基不到一年就一改大明的颓势,屡战屡胜!

虽然自朱慈烺南下以来,大明打的两场大战都是诛灭反贼,但百官们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些,大明太需要胜利了,特别是这场安庆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真实实的大胜!因为这场大胜,再也没有人在对朱慈烺御驾亲征的事说三道四,也为朱慈烺今后数次顺利御驾亲征奠定了基础。

从九江一直到武昌城,经过了左良玉的肆虐,原本繁华的地方早已变得破败不堪,朱慈烺之所以没有立刻返回南京城,就是打算在湖北坐镇一段时间,当场制定一系列政策,恢复湖北的生机!

左良玉大军肆虐了大半个湖北,可不分什么普通百姓还是士绅豪强,全部遭难,如今的湖北几乎就像是一张白纸,朱慈烺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第575章 攻下新义州第323章 陈秀秀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834章 碾压(二)第145章 交战第150章 启程回京第400章 灭绝人性的张献忠(一)第45章 平衡第850章 援助莫卧儿帝国第36章 刘良佐之死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三)第959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七)第622章 进攻四国岛第589章 决战九云岭(四)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第564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四)第402章 灭绝人性的张献忠(三)第909章 完全碾压(二)第855章 从容备战第750章 势如破竹第979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二)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第953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一)第7章 城外遇险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尔衮第848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五)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981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四)第61章 清兵入关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822章 决战巴拉平原(六)第671章 歼灭沙俄大军(三)第395章 憋屈第76章 一网打尽第1068章 爱琴海海战二第710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二)第986章 难以为继的奥斯曼帝国第851章 相持(一)第897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六)第863章 马六甲大海战(一)第215章 救援(一)第228章 炮轰清军大营(一)第759章 绝望和无力第863章 马六甲大海战(一)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战(二)第434章 陈鑫之死(二)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四)第68章 暴风雨前夕(上)第147章 交战(三)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儿公主(一)第850章 援助莫卧儿帝国第605章 兵临城下第22章 诛杀刘泽清(上)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三)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664章 准格尔投降(四)第825章 全军覆没第178章 决战开启前的平静(三)第48章 新军训练科目第253章 军制改革(三)第463章 洪承畴(三)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儿公主(一)第80章 招兵第859章 无惧生死第859章 无惧生死第548章 蒙古人暴动(一)第517章 铁骨铮铮第152章 两个女人第7章 城外遇险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777章 西班牙雇佣军第862章 壮烈(三)第1026章 大清与大明第87章 秘密布局第140章 最难消受美人情第82章 再次视察火器局第550章 激战乌兰察布第918章 攻占加拿大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158章 ’请‘入皇宫第821章 决战阿拉平原(五)第331章 炮击荷兰人(二)第996章 文明论第923章 攻占墨西哥城(三)第1064章 攻占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第912章 第一次五国联盟失败第378章 兵临成都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58章 轻易碾压三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1061章 欧洲各国的恐惧第935章 决战巴拿马(十)第663章 准格尔投降(三)第1009章 奥斯曼帝国的绝境第975章 多尔衮的毒计?第84章 难得的平静第565章 议和(一)第537章 大明中央银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