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红娘子入河南

多铎接到多尔衮的命令,立刻率领大军折返回西安,并带领满蒙和汉旗军大部分主力北上北京城待命。

同一时间,李自成败入河南生死不知的事情传遍天下,南京城百官振奋。自从李自成占据北京城以来,大明朝百官不仅惧怕满清,也惧怕李自成,特别是李自成逼死先皇一事,一直是百官心里的一个结,百官愤恨李自成超过了满清,如今李自成落到这般境地,几乎是大仇得报,百官如何能不兴奋。

甚至有官员上书朱慈烺,要举办国宴庆祝。

“几个狗东西,脑子废掉了!”朱慈烺将那几本说要举办国宴庆祝李自成失败的奏折狠狠的摔在地上,破口大骂。

“别说李自成死没死还不知道,就算李自成真被满清给灭了,又有什么可庆祝的,满清才是我大明的大敌,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一个个尽是鼠目寸光!没有一个看得清楚时事!”

朱慈烺失望透顶,朝廷百官,大部分都是歌功颂德之辈,除了一个刘宗周敢明言断定满清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明外,其余人等如钱谦益,黄道周等一些人,就算有跟刘宗周一样的想法,但奏折上都是支支吾吾的,连明言出来的气魄都没有,大明朝尽是这样的官员,这才是朱慈烺最愤怒的。

“启禀皇上,兵部侍郎李岩和昭毅将军红娘子求见陛下!”

“宣!”

很快,李岩和一身火红色戎装的红娘子走进大殿。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二人参拜道。

“平身!”朱慈烺右手虚抬。

待二人站起来,李岩率先说道:“皇上,臣听闻清军主将多铎日前接到多尔衮的命令,只在河南留下了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几万汉旗军,其余大部分主力准备撤往北京城。”

锦衣卫的密报已经传到京城一个时辰了,李岩有朱慈烺的特许,可以和内阁六部尚书一同在第一时间知晓密报的内容。

朱慈烺点了点头,心里对李岩是非常满意的,就凭李岩能在第一时间主动进宫前来找他商议,就比马士英等六部尚书强。

“爱卿有何建议,但说无妨!”朱慈烺说道。

“启禀皇上,清军从去年入关以来,已经连续征战了大半年时间,将士疲惫,据臣猜测,清军主力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北撤,定是多尔衮想在近期对我大明用兵,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当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刚好够清军休整完毕,到时候怕是至少会有数十万清军南下进攻我大明,皇上不得不防,山东,江淮两地都需要派重兵把守才好。”

“皇上,这是微臣草拟的布防图,可以在山东江淮两地布下层层防御。”李岩从袖口拿出一份奏折,当即便有太监下去接过,呈上去给朱慈烺过目。

朱慈烺打开,仔细观读,越往下看,脸上越是露出喜色。李岩这份布防图可形成多层犄角防御,环环相扣,若是将来清军真的数十万大军南下的话,想要突破这么多层防御,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想突破长江防御就更难了。

“呵呵,不错,爱卿大才,若是按照爱卿所言布防,朕当无忧矣!”朱慈烺大笑道。

虽然朱慈烺并不打算在将来以防守的态势来应对满清的南下,而是主动出击决战,但李岩并不知道朱慈烺这个打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个布防图,至少证明李岩当真极有才干,而且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糊弄,朱慈烺毫不吝啬赞扬。

“就按照爱卿所言布防!”朱慈烺笑道。

江淮富庶,仅次于江南,朱慈烺将来虽然不会以牺牲江淮为代价采取防御,打算主动出击和清军决战,但也不会大意,反正朝廷养这么多兵马,闲着也是闲着,能调集到山东和江淮两地布防也是好的。

“谢皇上!”

李岩随即和朱慈烺商议起了细节。

根据李岩的布防图,朝廷大约需要二十二万兵马才能完成布防。

如今的大明朝,算上十二万应龙军,以及各地驻军,全国大约有六十多万大军,除去川贵两地和湖北的兵马不能动用外,大明还可以抽调的大军大约为四十万。

江淮本身有四镇十三万兵马,虽然已经调了五万到山东和纪锋的应龙军第一军一同在泰安和莱芜一线跟济南城的清军对峙,但李岩的布防图本来就算上了泰安和莱芜一线的,也就是说山东和淮安已经有了十七万兵马,只需要另外再调五万便可。

经过商议,朱慈烺从江西抽调三万,苏州抽调两万,一共五万兵马北上江淮。

“昭毅将军与李爱卿一同前来,是否也另外有什么事情?”商议完布防的事情后,朱慈烺看向红娘子问道。

“是的,皇上!”红娘子笑道。

“如今清军主力已然撤出河南,河南的大部分地方都还在义---流寇手里,末将当年曾在河南征战数年,有些根基,与许多流寇将领都有交情,可劝说他们迷途知返,为皇上所用!”红娘子说道。

朱慈烺心中一动,立刻感兴趣了,不过朱慈烺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开口问道:“昭毅将军可知,李自成并不一定就死了,若是遇到李自成,昭毅将军当如何?”

红娘子沉默片刻,说道:“李自成曾辱我,我与他的恩义早已了断,不会有所顾虑!”

“朕相信昭毅将军,朕准了!朕在此向昭毅将军承诺,只要接受昭毅将军劝降的流寇,以往所为,朕可以既往不咎。”朱慈烺给了红娘子一个承诺,毕竟那些流寇也曾是大明的子民,朱慈烺并不打算赶尽杀绝。

“谢皇上恩典!”红娘子单膝拜谢道。

红娘子所属的‘红营’一万人马如今在庐州休整,红娘子当日便告别了李岩前往庐州,数日后,率领红营兵马出庐州,过六安,进入河南,很快便招降了莘县,正阳,信阳等十几个县的流寇,收复河南近五分之一的土地,逼近驿城和汝南等地。

同时,李自成未死的消息终于传了出来。

大明中兴元年正十二,李自成带领三万余兵马走出大山,成功突入南阳城。而多铎调给吴三桂的三万汉旗军也在当日到达南阳城下,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于南阳。

吴三桂略占上风,但李自成依托南阳城池,谁也奈何不了谁。

李自成开始收拢河南大顺军兵马,吴三桂也暂时放弃了在南阳和李自成死磕,率领包括关宁军在内五万余兵马抢占河南城池,算上红娘子,河南可以说三方鼎立,这个局面将维持近一年的时间。

第12章 刘宗敏第166章 刘宗敏战死(中)第866章 马六甲大海战(四)第991章 东胜神州论(二)第562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二)第391章 巾帼英烈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229章 炮轰清军大营(二)第938章 凄惨溃败(三)第860章 壮烈(一)第293章 举旗造反(二)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战第421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一)第957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五)第407章 惨烈(二)第275章 对郑森的坦诚第519章 朝鲜来使第896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五)第179章 绞杀满清死士(上)第176章 决战开启前的平静(一)第204章 济宁城破(二)第458章 泰安兵变(一)第363章 吴三桂的盘算第703章 中东的大清帝国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绝望第804章 占领澳洲(四)第879章 试航第123章 阎应元第44章 朝政第137章 清军撤退第241章 多铎死!第549章 蒙古人暴动(二)第64章 选妃立后之议第327章 秋粮的大丰收(二)第697章 满人与奥斯曼的首次接触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180章 绞杀满清死士(中)第142章 应龙军扩军第698章 满八旗的精髓第2章 风雨大明第202章 大战济宁第148章 战后第63章 高宏图的野望第802章 占领澳洲(二)第506章 大军凯旋第936章 凄惨溃败(一)第521章 转变对待属国的方式第5章 托付天下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59章 紧锣密鼓第442章 关宁军之殇(一)第233章 雨夜惊变(二)第810章 大海战阴云(二)第72章 契机(下)第318章 播种第828章 明军趁火打劫第710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二)第911章 三国联盟之败第842章 满人的紧迫(一)第603章 进攻安南第77章 事后第271章 郑芝龙第1075章 绝望的欧洲第978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一)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战(二)第70章 暴风雨前夕(下)第511章 密谋起兵第1039章 实力大增的满清第200章 多铎的恐慌(四)第789章 统一四国(三)第216章 救援(二)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377章 进军成都第797章 全歼西班牙军队(二)第477章 辽东满人之败第980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三)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521章 转变对待属国的方式第380章 炮击成都(二)第63章 高宏图的野望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723章 营救第796章 全歼西班牙军队(一)第865章 马六甲大海战(三)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241章 多铎死!第364章 一石三鸟第137章 清军撤退第466章 东光县城下(一)第835章 全军覆没第883章 激战贾巴尔德城(一)第153章 争论与妥协(上)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557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第274章 对郑芝龙的震慑(二)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916章 法国殖民军的绝望第725章 敞开心扉(一)第908章 完全碾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