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

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五万清军满蒙铁骑在托岳的带领下,分两翼夹击十四万明军。

“列阵!”黄得功早有防备,所有将士立刻组阵迎击。

“砰砰砰----”一波铅弹将上百名清军铁骑扫落下马。

“咻咻咻----”清军同样开始射箭,给应龙军造成了一些伤亡,但面对应龙军的火枪,清军的伤亡无疑更大。

也有一部分清军铁骑专门冲击那十万普通明军。

这些普通明军不管是士气,武器等各个方面都比应龙军差,战斗力自然也不高,满蒙铁骑凭借着战马的冲击力,几乎在十万普通明军里面来回冲杀,造成了不少伤亡。

“分阵攻击!”黄得功和周曹果断下令四万应龙军分阵。

当即,四万应龙军分成数十个小阵型,每六百人为一个单位,分散开来,不断朝着清军铁骑所在的地上攻击,由于清军清军都是骑兵,骑在战马上比大明步卒高出了一大截,应龙军射杀他们不怕误伤自己人,所以,就算他们与大明士兵混战在一起,也免不了被应龙军的火枪打击。

大雨能克制应龙军的火枪不假,但并非****都下雨,只要天气晴朗,应龙军的火枪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难以阻挡。

数十个应龙军军阵,分散向四方,哪里有清军便往哪里去,火枪不断开火,无数清军身死。

“儿郎们,让清虏见识见识我们泉州军的厉害!”郑森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但他如同一个天生的将领,不仅不畏鲜血,脸上一脸通红,神情中有着兴奋,战意沸腾。

“杀啊----”两万泉州军的装备是十万普通明军中最精良的,这些人经过郑家大力气训练过,战斗力不容小觑。

郑家乃南洋霸主,岁入千万白银,虽然只训练有三万陆军,但花在他们身上的银子可不少,历史上,郑家曾凭借着三万陆军为根本,建立了二十万福建大军,在福建抗击清军数年,直到郑芝龙降清,郑森出走才最终瓦解,若没有应龙军的出现,这三万泉州军将是南明旗帜下最精锐的大军。

凭借着两万精锐,郑森看准一名蒙古将领的所在地,便带着手下的人马朝那里冲杀了过去。

那里,有五千蒙古人聚集,像是在守卫什么,郑森觉得,定然是蒙古人的大官。

满蒙联军虽然以满人为主,但蒙古人在里面占的分量也不轻,托岳的五万满蒙铁骑只有不到两万是八旗,足有三万多蒙古人,带领蒙古人的是一名蒙古王爷,郑森两万大军冲过去的地方正是那个蒙古王爷此刻的所在地。

“明狗好胆!”见两万普通明军朝自己冲来,蒙古王爷大怒。

面对应龙军他可能有些心悸,但普通明军他从不放在眼里。

为了展现自己的勇猛,蒙古王爷当即带领五千蒙古铁骑就迎了上去,意图击溃这两万明军。他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过了,崇祯十四年的时候,他同样带领五千蒙古铁骑击溃了一支两万人的明军。只不过,蒙古王爷不知道的是,当年他击溃的那两万明军本就是一支溃兵,根本没有任何战意,如何能跟郑森现在带领的这支郑家重金打造出来的泉州军相比。

所以,当蒙古王爷带着身边的五千蒙古铁骑迎上郑森的两万泉州军的时候,立刻就悲剧了。

几乎数个泉州军士兵围着一个蒙古人砍。

战马嘶鸣!马腿被砍断,马背上的蒙古人摔下来后,瞬间被剁成肉酱。不消片刻,蒙古人便死伤超过一千,而泉州军却仅仅死伤的不到四百。

蒙古王爷还没有来得及亲手砍杀几个泉州军,便看到自己这边的人死伤惨重。

“奶奶的,明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蒙古王爷脸都白了,惊怒道。

“撤!”随着蒙古王爷的命令下达,剩下的蒙古人当即后退。

郑森再次将一名蒙古人斩落马背后,策马向着蒙古人猛杀了过去。做为一名统兵将领之一,郑森自然是有自己的战马骑,不仅是他自己,整个泉州军足有千匹战马,能骑在这些战马背上的,都是泉州军里面精英中的精英,是郑森的亲兵。

“杀!”这一千名亲兵紧随郑森身后,如狼似虎般向着逃跑的蒙古王爷追杀了过去。

不远处,黄得功看到这一幕,当即赞叹道:“郑家的这小子,好生生猛,不愧是让皇上看中的人,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只要不下雨,应龙军便几乎是满清骑兵的克星。

托岳率领五万满蒙铁骑直接冲杀包括四万应龙军在内的十四万大军,如此硬碰之下,不到半个时辰便死伤惨重。

“退兵!”托岳果断下令道。

他的目的最主要便是拖住这十四万明军,不让他们这么快去薛城搅局,所以,只拼杀了不到半个时辰,托岳便不再纠缠。

清军全都是铁骑,行动速度极快,很快便撤得无影无踪。

“穷寇莫追!”黄得功并没有让大军追击,简单收拢兵马后,继续朝薛城行军。

这一次清军袭击,大明死伤五千,大部分都是那些普通明军,只有三百余是应龙军。在应龙军的火枪下,清军则死伤更多,足足死伤了六千余铁骑。

这个结果让托岳差点要吐血。

当然,托岳也不会就这样退缩,恨恨的咬了咬牙,每隔一段时间便再去袭扰黄得功他们一次,几乎让黄得功他们寸步难行。

“实在可恨,清虏每隔半个时辰便再次来袭扰,这样下去,我等怕是三天也到不了薛城!”清军再一次袭击之后逃走,黄得功盯着逐渐远去清军背影,一脸阴沉的道。

这般来来往往,他们已经浪费了三个时辰的时间了,却只行了不到三十里路,而薛城离徐州可是有一百多里路,就算没有清军骑兵袭扰,也需要整整一个白天。

郑森紧皱着没有在沉思,这样下去的确不行,必须得想一个办法才行。

片刻后,郑森双眼突然一亮,这一幕刚好被黄得功看见。

黄得功当即好奇的问道:“郑小将军莫非想到什么策略?”

郑森点了点头回答道:“我记得此地东北方向有一条石水河,河虽然不宽,但水却很深,我等只需在过河后,派遣数十斥候兵沿河毁坏所有桥梁,足以阻挡清虏铁骑过河袭扰。”

郑森当年去京城国子监求学的时候,曾路过那条石水河,所以才会知道。

“此策甚妙!虽然这样一来,路途远了至少三十里,但只要免于清军铁骑袭扰,大军急行之下,定能在天黑之前临近薛城!就照这么办!”黄得功欣喜的采纳的这个建议。

第304章 战场逆转(二)第659章 杀戮第295章 福王‘称帝’第217章 激战薛城(一)第200章 多铎的恐慌(四)第943章 大明铁甲舰第124章 县衙泣血第196章 形势!第884章 激战贾巴尔德(二)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100章 历史变数第887章 说服莫卧儿皇帝第542章 反奴隶法出台第185章 沿途伏击(一)第1049章 伊斯法罕之战(一)第647章 铁路大动脉(二)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二)第780章 吊打西班牙雇佣军(三)第115章 决战(上)第437章 紧锣密鼓第890章 欧洲的惊骇与疯狂(一)第229章 炮轰清军大营(二)第857章 欧洲联合舰队到来第519章 朝鲜来使第790章 进攻吕宋岛第483章 决战燕砀山第428章 陈秀秀的暴力第846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三)第148章 战后第360章 中兴四年第668章 迎击沙俄大军第216章 救援(二)第423章 天狼计划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张献忠第1060章 无力回天第706章 满人俘虏回归大清之路(一)第829章 多尔衮的无奈第566章 议和(二)第239章 鏖战徐州(五)第918章 攻占加拿大第37章 战后第958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六)第610章 丛林血战(一)第175章 全力备战(二)第431章 追击(二)第362章 多尔衮的命令第623章 倭寇令人震惊的表现第366章 龙凤弯之战(二)第35章 战况第902章 夏威夷跳板(二)第881章 多尔衮的雄心壮志第750章 势如破竹第49章 应龙军邹形第618章 登陆九州岛第559章 占领穆尔卡拉城(一)第1006章 进攻巴黎(三)第28章 刺杀第627章 败退第1073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三)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91章 吐血三升(上)第62章 亡国之臣第444章 关宁军之殇(三)第822章 决战巴拉平原(六)第857章 欧洲联合舰队到来第574章 登陆第101章 刘宗敏的火枪营第866章 马六甲大海战(四)第124章 县衙泣血第741章 剃发第733章 极尽羞辱(二)第432章 追击(三)第774章 攻入东枝城内第681章 激战库尔要塞第72章 契机(下)第89章 一石二鸟第1015章 君士坦丁堡条约第150章 启程回京第584章 朝鲜海峡海战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893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二)第267章 郑森和钱初瑶(四)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二)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732章 极尽羞辱(一)第172章 知己知彼第998章 遣返昆仑奴第422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二)第115章 决战(上)第365章 龙凤弯之战(一)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203章 济宁城破(一)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战(三)第861章 壮烈(二)第966章 强大的展现第769章 围歼暹罗大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