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雨夜惊变(一)

雨季多雨,徐州的天空不过只晴朗了不到十天,便又开始阴暗的下来,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强烈的压抑之感,这是即将阴雨绵绵一段时间的前兆。

毫无疑问,看这天气情况,这一场大雨下来,不会晴得很快,至少也会连续下个一两天。

清军大营,多尔衮目光闪烁的盯着这昏暗压抑的天空。

“启禀摄政王,观天监来报,这场大雨至少会下一天一夜!”一名清军士兵来对多尔衮禀报道。

观天监乃是大军专设的专门观察天气的人,清军中的这个观天监每每预测,都有九成准确,这足够了!

“嘿嘿,真是天助我大清!”多尔衮嘿嘿笑道。

一场大雨若是只下两三个时辰,并不足以全面压制应龙军的火器,但若是连续下个一天一夜或者数天就不同了。

“十四弟,十五弟的仇,必须要报!”阿济格原本镇守西门那边,但自从多铎被炸断一条右臂以后,多尔衮最信任的两个臂膀就剩下一个阿济格了,面对鳌拜等顺治小皇帝的八旗将领隐隐有不听指挥的苗头,多尔衮不得不把阿济格调回主力大营里来。

毕竟,阿济格虽然鲁莽,但与多尔衮和多铎三人到底是利益相关的同胞兄弟,对于兄弟三人中最有智慧的多尔衮,阿济格看上去似乎很不甘心被多尔衮这个弟弟压制,可打心底里还是服气的。

“十五弟的仇自然要报,待擒获残明皇帝,便将他压到十五弟面前让十五弟处置!”

“召集众将,中军大帐议事!”多尔衮说罢,带着阿济格先一步回到中军大帐之内。

待众将到齐,多尔衮面无表情的扫视众人一眼。

“诸位,这场决战关乎我大清国运,胜则大清一统天下,败则后果难料,还望诸位此刻能摒弃心中所有前嫌,一心一意大胜这场大战!”

鳌拜等一些顺治皇帝的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沉默了片刻之后,鳌拜站了起来对着多尔衮单膝一跪道:“愿听摄政王调遣,大清一统天下!”

“愿听摄政王调遣,大清一统天下!”在这即将决战的紧要关头,所有原先反对多尔衮的八旗将领都放下心头的成见,一心一意准备这场决战。

满人能发展至今,内斗不少,可并不内耗,对外也多是一条心,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别看大清威势强盛,但大清败不起任何一场大战,他们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徐州城内,朱慈烺同样得到观天监的汇报,知道接下来的这场大雨怕是没有一两天晴不了。

“为什么朕总觉得心里不安?”感受着空气中的压抑,朱慈烺心里隐隐有些不敢,总感觉将有什么危险的大事要发生!

“皇上,您是否多虑了,徐州城高河深,清虏连北门的护城河都还没有全部填平,攻城只会只讨苦吃,根本不足为虑!”说话的是一名江西来的总兵。

“不可大意!”朱慈烺摇了摇头,为了稳重起见,朱慈烺下令道:“传令,所有将士进入最高警戒,各个城门严防死守,任何闲杂人等不听劝阻靠近,就地格杀!”

“末将等遵旨!”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去,空气越来越压抑,一丝带着点微微凉意的微风略过,远处的天边聚集有大片密集的乌云遮住了夕阳,并不断向着徐州城方向汇聚,似乎只等天边的乌云一到,大雨便会被一同带来。

“皇上有旨,加强警备!”

“皇上有旨,加强警备!”十几骑快马,沿着徐州街道奔向各处军营传令!

圣旨一下,徐州城内,各营将领各司其职,加紧戒备。

一栋民屋当中,近十个将领秘密再次聚集,其中便有两名位列参将之人。参将虽然位于总兵之下,但也是统领五千兵马的高级将领,职权不小。

“张兄,刚才接到城外摄政王传信,只等大雨一下,便开始计划。”一名参将对着另一名参将说道。

“不瞒张兄,若不是有把柄在满清手里,就凭他们这段时间在徐州城下接连败绩,损兵十余万,我还真不想跟他们合作下去!”这名参将并不是说假,满清承诺给他的世袭侯爵看上去似乎很诱人,但也要满清能一统天下他才能享受,大明有应龙军在手,兵威不弱,而且当今皇上年纪虽然不大,但并不昏庸,反而一派圣君之象,满清到底是异族,投靠满清不能让他有多少安全的保障。

“蓝兄也知道我等有把柄在满清手里,若不搏一搏,只有死路一条。”另一名姓张的参将笑了笑后,眼睛微微一眯。

张参将跟蓝参将的想法不同,满清同样给了他世袭侯爵的承诺,为了这荫及子孙的荣华富贵,他对满清可谓是死心塌地。

“是啊,为了活命,少不得只能出卖皇上了。”蓝参将叹了口气之后,语气坚定了起来。

随着第一颗雨露伴随着呼起的大风下下来,雨越下越大,狂风大雨,又因为傍晚时分天色本就暗,加上漫天的乌云大雨,整个徐州都被昏暗笼罩。

雨水哗哗啦啦!

城西密道入口处,上万清军士兵聚集在这里。

“快,所有人全部换上明军的服饰!”

这些清军士兵脱下自己身上的清兵服装,换上大明士兵的服饰,并且一个接着一个跳进密道,跟着密道潜入徐州城内。

徐州北门清军主力大营。

多尔衮和阿济格悄悄带着主力大军在大雨中淌水过河,来到西门外围两千余米处。

“啊---”

因为大雨中,河水涨了不少,水流也比较湍急,不时有清军士兵被冲走,只在漆黑的雨夜当中留下一声悲鸣。

wωw¸ ttкan¸ C O

多尔衮和阿济格面无表情的看着,虽然过程中将近上千士兵被河水冲走,但他们并不在意。

第454章 亲征北伐(二)第523章 结束与朝鲜的藩属关系第922章 攻占墨西哥城(二)第941章 横扫南美洲(三)第1011章 出兵奥斯曼帝国第1079章 对满人的安置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131章 惊险袭营(下)第100章 历史变数第732章 极尽羞辱(一)第303章 战场逆转(一)第677章 定王与啊蜜儿公主(三)第725章 敞开心扉(一)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绝望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1023章 罢战与狼狈为奸第950章 大明的应对第1077章 沙俄帝国灭亡一第218章 激战薛城(二)第459章 泰安兵变(二)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战(三)第790章 进攻吕宋岛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鲜(二)第53章 督师史可法(上)第105章 观兵第1019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一)第79章 扩军第588章 决战九云岭(三)第958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六)第79章 扩军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50章 启程回京第199章 多铎的恐慌(三)第894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三)第462章 洪承畴(二)第133章 悲壮第418章 收复成都第751章 浮桥第802章 占领澳洲(二)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1058章 轻易碾压三第11章 意外之喜第1008章 日内瓦条约第74章 雷霆(下)第601章 战后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鲜(二)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第17章 虚与委蛇第353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三)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1010章 奥斯曼帝国来使第1080章 十五年发展第1028章 非洲的争夺第64章 选妃立后之议第999章 美洲的平稳发展第875章 强势扑灭第859章 无惧生死第189章 骑兵对决(下)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二)第583章 东海舰队封锁海峡第713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五)第760章 缅甸军溃败第780章 吊打西班牙雇佣军(三)第108章 突变九江城破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尔衮第674章 啊蜜儿公主入京第1032章 与欧洲合纵(二)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359章 无题第488章 决战燕砀山(五)第1060章 无力回天第905章 进攻北美十三州(二)第683章 攻陷库尔要塞(二)第601章 战后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519章 朝鲜来使第990章 东胜神州论(一)第16章 山东总兵刘泽清的杀机第984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七)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491章 镶红旗的末路第1054章 决战巴格达(三)第1023章 罢战与狼狈为奸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830章 攻陷巴格达第1026章 大清与大明第857章 欧洲联合舰队到来第392章 李定国接管黎州第683章 攻陷库尔要塞(一)第958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六)第673章 满人的迫切第180章 绞杀满清死士(中)第163章 应龙军的弱点第803章 占领澳洲(三)第661章 准格尔投降(一)第922章 攻占墨西哥城(二)第204章 济宁城破(二)第492章 托岳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