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皇子

朱慈烺确实是火烧屁股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啊,他太想第一眼看到孩子出生了。

“驾!”

朱慈烺舍下大军带着百余名侍卫一路狂奔百里终于到达长江边。

“臣水师提督沈景超参见吾皇,吾皇万岁!”沈景超在就接到消息,提早在长江边上等候。

“免礼!快送朕过江!”朱慈烺下了战马后,急忙道。

“遵旨!”沈景超立刻引领朱慈烺上船。

半个时辰后,百骑快马冲入南京城门,领头的是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的俊朗少年,正是朱慈烺一行。

朱慈烺马不停蹄,一路往皇宫方向狂奔。

“咦!那是---皇上?”一名街边茶馆的小二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皇上预计到京的日子并不是今天啊,可是除了皇上谁敢把龙袍穿在身上,况且皇上两次亲征都从正阳门进出,小二坚信自己绝对没有看错,刚才那人就是皇上。

“皇上回京了!”不少人都认出了朱慈烺,震惊得叫了出来。

“皇上这是怎么了,为何这般紧急,难道徐州前线又出什么事了?”一些百姓低声纳闷,因为朱慈烺一路上都是不管不顾的往皇宫方向狂奔,给人一种极为紧急的事情。

“我听宫里面传来消息,皇后娘娘要生皇子了,估计皇上是因为此事才提前回京。”有百姓消息灵通,竟然知道皇后正在生孩子。

“哦,原来如此。”百姓们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表示非常理解皇上的心情,毕竟他们许多人都经历过初为人父的感觉,面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没有人能淡定,皇上虽然圣明,但毕竟也是第一次初为人父。

随后,百姓们再次说起徐州战事,立刻又引发一片崇敬的赞美。

坤宁宫。

因为皇后正在生子,整个皇宫都充斥着一股紧张的气愤,无数宫女太监们上上下下的忙碌,迎接即将降生的皇子皇女。

“依依姐姐,已经看到小皇子的头了,快用力啊,孩子马上就能生出来了,等皇上回来看到小皇子,一定会很开心的。”在一旁陪同的董小宛和黄莺不断鼓励。

“快,快,换一盆热水过来!”接生嬷嬷擦了擦头上的汗,继续接生。

都五个时辰了,孩子还没有生出来,接生的嬷嬷心里着急,以她几十年的接生经验,再有一两个时辰生不出来,极有可能难产,一旦出现那样的情况,皇后和小皇子都有危险,能保住一个就不错了,运气差点便是一尸两命。

这可是皇后和皇帝的第一个小皇子啊,要是出现那样的情况,皇上一怒之下,她满门都要遭难,怎么能不急,接生的嬷嬷比谁都希望小皇子能平安出生。

“皇上驾到!”

这时,一个明黄色的身影急匆匆的踏进坤宁宫的大门。

“皇上,产房污秽,不吉利,您不能进去!”守在产房门口的中年宫女虽然很震惊皇上突然回来了,但还是尽职尽责的跪挡在产房门口,坚决不放朱慈烺进去。

“朕要进去!”朱慈烺急得团团转,哪有心里理这宫女,就想绕过去,进入产房。

“皇上,您不能进,女人生子男子进去不吉利,会有损皇后娘娘和小皇子的福气。”中年宫女大惊,连忙张开双手,死死的挡住朱慈烺。

朱慈烺憋气,无奈的瞪了这个中年宫女一眼道:“好,朕不进去,但你给朕进去看着,皇后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朕绝饶不了你!”

“皇上,里面有女医和接生嬷嬷,用不到奴婢!”中年宫女不假思索的道。

“你--气死朕了!”朱慈烺一甩袖口,怒道。

最终朱慈烺还是将怒气忍了下来,他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知道女人生子有这样的规矩,强行闯进去,很可能吓到产妇,确实不太好,只不过这个中年宫女实在有些死板才将朱慈烺气到。

朱慈烺听着产房内依依痛苦的叫喊,急得团团转,又不能进去,只能站在门口对着里面大喊。

“依依,你听到朕的话吗,朕回来了,朕想你,等你把孩子生出来朕就进去看你。”

产房内,董小宛和黄莺听到朱慈烺的声音立刻面含惊喜,就连已经喊得有些意识模糊的依依也都精神一振,眼角流出激动的泪水。

“依依姐姐,你听到了吗,是皇上回来了,你快用力啊,只要将孩子生出来,皇上就能来见你了。”董小宛蹲在床前紧紧的握着依依的手道。

依依激动的笑了,是真的,皇上真的回来了,她没有听错,为了尽快见到皇上,她一定要赶快把孩子生出来。

“啊----”依依猛地用力,声音已经沙哑,但她不能放弃。

一柱香后,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传到产房外,所有人都知道,孩子生出来了,整个坤宁宫上下无不透着一股喜悦。

朱慈烺冲了进去。

“依依,朕回来了,辛苦你了!”因为一路狂奔,朱慈烺显得有些狼狈,但握着依依软滑的手,朱慈烺的心是温暖的。

“皇上---”依依对着朱慈烺笑了一下。

朱慈烺猛地将依依抱进怀里,两人相拥了好一会,依依才再次开口。

“皇上,我想看看我们的孩子。”

“对对,孩子,把孩子拿来给朕看看。”朱慈烺连忙看向产婆。

“皇上,是一位皇子!”嬷嬷将孩子递给朱慈烺。

“皇子?哈哈哈哈!”

朱慈烺喜悦的大笑了出来,抱着孩子,看着孩子娇嫩得似乎一碰就会坏掉的皮肤,他的心都要化了,有着一股温暖充斥心间,这就是初为人父的感觉吗,除了激动就是激动。

“依依,你看,我们的孩子,是一位皇子!”

大明中兴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朱慈烺第一个皇子出生,赶在这徐州大捷之时,百姓和百官们视为祥瑞,朱慈烺取名‘朱玄旭’,‘玄’是老朱家的排字,‘旭’为旭日东升之意,预示着大明再起。

徐州大捷连同大皇子朱玄旭出世,大明双喜临门,朱慈烺下旨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第126章 泰安之战第935章 决战巴拿马(十)第1001章 人赃并获第309章 潞王之败(四)第964章 欧洲大陆的颤抖(二)第351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一)第776章 杀往仰光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第836章 战争升级第974章 多尔衮的秘密武器?第1004章 进攻巴黎(一)第977章 奥斯曼帝国的赵括(二)第190章 退守济宁城第1041章 重兵云集第857章 欧洲联合舰队到来第845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二)第1024章 清奥间的联姻第297章 民心第1010章 奥斯曼帝国来使第560章 占领穆尔卡拉城(二)第314章 血腥的震慑(二)第186章 巨弩!第330章 炮击荷兰人(一)第898章 中兴二十三年(一)第421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一)第493章 求和?第569章 出兵征伐朝鲜(一)第764章 直指暹罗大军第725章 敞开心扉(一)第196章 形势!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700章 鏖战第543章 整顿妓院第360章 中兴四年第291章 圣旨下的巨浪第1058章 轻易碾压三第1041章 重兵云集第322章 海军(二)第960章 全军覆没第551章 关门打狗第397章 诱惑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258章 锄奸(三)第1028章 非洲的争夺第508章 俘虏的问题第174章 全力备战第489章 决战燕砀山(六)第961章 杀往欧洲第6章 城破第961章 杀往欧洲第913章 整顿和安置第178章 决战开启前的平静(三)第960章 全军覆没第145章 交战第317章 郑芝龙采购种子回来了第255章 铁血锄奸队第585章 进攻汉城第931章 决战巴拿马(六)第50章 视察兵器制造局第696章 波斯帝国灭亡(三)第414章 张献忠之死(二)第408章 惨烈(三)第437章 紧锣密鼓第926章 决战巴拿马(一)第809章 大海战阴云(一)第327章 秋粮的大丰收(二)第980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三)第922章 攻占墨西哥城(二)第163章 应龙军的弱点第461章 洪承畴(一)第773章 围歼暹罗大军(六)第805章 占领澳洲(五)第1055章 多尔衮的后手?第337章 郑家的恐惧(二)第1034章 莫斯科条约第887章 说服莫卧儿皇帝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422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二)第641章 中兴八年第934章 决战巴拿马(九)第253章 军制改革(三)第660章 和亲?第200章 多铎的恐慌(四)第710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二)第862章 壮烈(三)第574章 登陆第911章 三国联盟之败第195章 第二次亲征开始第152章 两个女人第771章 围歼暹罗大军(四)第962章 噩梦降临第290章 开启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845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二)第1003章 噩梦般降临第526章 恢复北方经济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四)第369章 悲惨的李自成(三)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431章 追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