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血腥的震慑(二)

朱慈踉这次改革牵连的人无疑是极多的,除了被因为反抗而被当场格杀的,足足抓获了十几万人。怎么处置这十几万人是一个难题。

“皇上,对于那些造反的人,是否应依法斩草除根,全部杀尽!”广报司的钱不钱小心的提议道。

李岩皱了皱眉,但并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李岩,你以为如何?”朱慈踉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看向李岩。

李岩微微沉吟了片刻说道:“皇上,臣认为此举有些不妥。”

“何以?”朱慈踉继续问道。

“回皇上,依法,造反者当株连九族,然此次抓获了足足十几万人,近万户人家,若是为了斩草除根就牵连下去,怕是太过广泛了,不可能行得通。”李岩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只杀抓获的人是吗?”朱慈踉继续问道。

李岩摇了摇头:“不,皇上,就算是抓获的人也不该全部杀了,毕竟是十几万人,若是全部杀了,必然血流成河,会伤了天和,此次士族宗室等造反,许多都是一时冲动,或者首恶该杀,其家人能放过还是应该放过。”

李岩有自己的想法,面对十几万条生命,他也不免生出一丝不忍。

钱不缺一听完李岩的话就想跳出来,但临了他先偷偷看了一眼朱慈踉的脸色,连朱慈踉面无表情,他才放心的说出的自己心中的所想,反对道:“李尚书,按你这么说,造反都不杀,那大明的法律还怎么维持,若今后人人效仿,又该怎么办!”

说到这,钱不缺转而对着朱慈踉拱了拱手道:“皇上,依臣看,就算不牵连九族,所有参与造反者也该满门抄斩,以震慑他人!”

说到大明的法制,李岩一时之间也不好怎么开口,毕竟按照大明的法律,造反是要株连九族的,就算不足连九族,最轻也该满门抄斩,历朝历代无不如此,就算当前人数多了点,但也要看皇上的心意来决断。

“臣的建议已经说出来了,请皇上圣断!”李岩对着朱慈踉说道。

这种事情,最终还是要朱慈踉这个皇帝来做决定,甚至朱慈踉另外还要跟满朝文武商议过后才能处理这样的大事。

之所以事先让李岩和钱不缺先说出自己的想法,朱慈踉也只是想先做参考,究竟该怎么处理他还要在思考一下,等到明日早朝的时候才会真正表态,毕竟事关重大,十几万人的性命,不能草率。

为了怎么样才能最好的善后这件事情,朱慈踉足足想了一个晚上。

日次早朝。

跟朱慈踉预料当中的一样,满朝文武的意见跟李岩和钱不缺的大相径庭。

一些人强硬的说要按照法律株连九族,一些人则如同李岩一样,心有不忍,只建议斩杀首犯,最后的大部分稍微中立,但也要求满门抄斩,这就意味这抓获的十几万人全部都要杀死。

历朝历代,造反都是大事,最轻也是满门抄斩,重则株连九族,没有例外,毕竟这关乎到一个王朝的稳定,若是不能对有造反心思的人形成强力的震慑,如何避免将来更多的人参与到造反当中去。

朱慈踉想了一晚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

“诸位爱卿的建议朕都知道了,朕已有决断,只杀贼首和十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其余人等全部流放!”

原本朱慈踉是只偏向斩杀贼首即可,但想到此次跳出来造反的只是其中一般的士族和宗室,还有另一半的士族和宗室利益同样受到损害,许多人就算还没有参与造反,也有些蠢蠢欲动,要震慑这些人,单单斩杀贼首怕是还不足够的,天下百姓也不会心服,毕竟事关造反,几乎是最严重的一例罪行,只杀贼首和十岁以上的男子,即不太善,也不太过,朱慈踉觉得正好。

群臣在下面小声商议了一阵,除了少数几个依然坚持满门抄斩外,大部分同意的朱慈踉的处置。

随即,下朝后,朱慈踉立刻颁布圣旨。

为了取得更好的震慑效果,朱慈踉虽然不会牵连更多的人,但也没有一次将所有人一同处置,而是将他们分开,每次处理一省。

大明日报紧跟报道,将每日处置了多少人,谁谁被杀头全部登报,虽然朱慈踉只下旨斩杀每户十岁以上的男子,但人数毕竟太多了,每日也有数百人被杀头,一连一个月下来才全部处置干净。

接下来便是流放,按照参与造反的程度选择流放的地点,同样处理了一个多月。

大明日报连续两个月,不是杀头就是流放,滚滚血腥,就算是没有任何造反念头的普通百姓也看得头皮发麻,剩余的士族宗室等更是走路都发颤,无比庆幸自己没有参与造反逃过了一劫。

剩余的士族和宗室们不得不怕啊,他们虽然没有参与进去,但也知道天下各路反军加在一起足足一百多万,但却仅仅一个多月就被扑灭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应龙军的功劳,应龙军无疑威名更胜。

有应龙军的强力震慑相信那些剩余的士族宗室等是不敢在生出造反的心思了,大明重新恢复了稳定。

“驾!”上百骑快马奔向各地,带着朱慈踉的圣旨和法令。

反军的覆灭,没有人再敢质疑朱慈踉的圣旨。

从今日起,大明将进入限制土地兼并,限制土地租赁价格的时代。

有土地的百姓也不用****忧心自己的土地被有权有势的地主豪强惦记,没有土地的普通佃户百姓再也不用每年为了给地主的重税后还能剩下更多的粮食,而日夜流血流泪的耕种上百亩土地仍不够养活一家人,一遇灾年便需要卖儿卖女的日子了。

第726章 敞开心扉(二)第766章 暹罗王的悲剧第1068章 爱琴海海战二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234章 雨夜惊变(三)第583章 东海舰队封锁海峡第806章 占领澳洲(六)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四)第700章 鏖战第192章 出征前夜(一)第534章 目标波斯帝国第492章 托岳之死第174章 全力备战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642章 长平公主第862章 壮烈(三)第877章 对印尼原住民的惩罚第163章 应龙军的弱点第160章 收服红娘子和李岩(下)第544章 好消息连连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984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七)第1045章 鳌拜的挫败一第833章 碾压(一)第337章 郑家的恐惧(二)第52章 济南大战第54章 督师史可法(下)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947章 第二次欧洲联合舰队(一)第35章 战况第200章 多铎的恐慌(四)第627章 败退第260章 对汉奸的审判(一)第344章 收复台湾(五)第1076章 维也纳条约第616章 全歼倭寇水军第967章 通商留学第395章 憋屈第857章 欧洲联合舰队到来第849章 弃城而逃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46章 隐忍(上)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597章 围歼倭寇(二)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83章 欧洲第二次反明联盟军第135章 强势逼人第952章 铁甲舰倾巢而出第259章 锄奸(四)第587章 决战九云岭(二)第546章 经略蒙古第489章 决战燕砀山(六)第124章 县衙泣血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841章 中兴十二年第649章 准格尔骑兵的杀戮第355章 大明井喷式的发展第583章 东海舰队封锁海峡第455章 兵入山东第453章 亲征北伐(一)第94章 战云密布(上)第588章 决战九云岭(三)第90章 戏耍左良玉之计第973章 决战大马士革第180章 绞杀满清死士(中)第1008章 日内瓦条约第167章 刘宗敏战死(下)第801章 占领澳洲(一)第118章 左良玉败亡第323章 陈秀秀第998章 遣返昆仑奴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441章 东关镇之战第1065章 欧洲第一次反明联盟军第997章 法国人的不甘第531章 西迁中的满人第1026章 大清与大明第48章 新军训练科目第69章 暴风雨前夕(中)第253章 军制改革(三)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879章 试航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985章 清军大胜第674章 啊蜜儿公主入京第391章 巾帼英烈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三)第958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六)第385章 罗汝才之败(五)第770章 围歼暹罗大军(三)第711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三)第912章 第一次五国联盟失败第59章 紧锣密鼓第316章 郑芝龙的反应第1007章 进攻巴黎(四)第81章 考核第106章 制造战前舆论(上)第607章 出城决战第354章 移民与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