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大明律法

??“哎,财动人心啊!”得知数十普通百姓也因为贩卖假币被处斩,朱慈踉叹息了一声。

前后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竟然就有这么多原本是普通百姓的人经受不住诱惑。

说到底,大明的法治略显淡薄,并没有深入百姓心中。

“是时候提高大明百姓对于法治的认知了!”朱慈踉突然坚定的说道。

事实上,朱慈踉很早以前就有这方面的思考,以前是内忧外患没有平定,所以一直不曾考虑,而今时机已到,朱慈踉决定重修大明律法。

大明律法建于洪武年间,历代都只是继承,极少休整,很多方面放在当前已经极不合理,需要一定的修改。

大明中兴六年二月九日,朱慈踉开启修改完善大明律法之路。

朱慈踉召集内阁六部,警察署,法院掌舵者共同商讨,人手一本洪武年间就传到今日的大明律法,一条一条的讨论和商议,修改不合理的地方,完善不足呃地方,有需要添加的,商议过后也添加进去。

整整大半个月的时间,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过后,新版大明律法终于出炉。

为了让新版大明律法尽快深入人心,朱慈踉下旨户部拨款一百万两白银,大量印刷大明律法,不仅各级官员人手一本,市井间也做到每十几名百姓一本的程度。

百姓们大多不识字,十几名百姓一本的程度已经极为广泛了。

朱慈踉还下旨各县府,阻止识字的文人墨客,向不识字的百姓一页一页的翻读新版大明律法,不求百姓们能够记住多少,但求在百姓心里留下一种意识,大明朝廷很重视律法。

同时,下旨各县府法院尽量派出人员向百姓开设法律咨询服务,加深百姓对于律法的认知。

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最早出自战国商鞅秦法,也为了笼络百姓,历朝历代都有继承这样的说法,就是大明当前同样有这样的说法。

然而,毕竟只是说法,只是口头上的。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同时,更存在着另两句话‘民不与官斗’‘官字两张嘴’,这也就导致了许多百姓下意识的不将有势力的士族官员算进律法之内,被侵犯了也只会怪自己倒霉,而从来不知道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朱慈踉要取缔那样的说法,让百姓知道,官,也告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慈踉秘密召集内阁首辅李岩,锦衣卫指挥使,警察署,刑部司于御书房议事。

刑部掌控大明律法,同样掌控着法院。

当从御书房再出来的时候,刑部尚书孙择冷汗都出来了。

皇上刚才所说的事情实在是太令人惊骇了,这一次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倒霉。

刑部尚书孙择不是不知道,自己有一个侄子,平时便张着他的名号嚣张跋扈,虽然不犯什么大事,但小事却不断,绝对属于皇上此次整治的范围内,为了避免连累到自己,回去之后,必须严厉警告那小子,不直接将那小子关起来,绝不能再让他出去惹事。

二月十二日,徐州知府的马车突然失控,撞进一户百姓的玉米地里,当时许多百姓目睹了此事,事后,徐州知府不仅不赔偿,也不道歉,损失了许多玉米的百姓一脸悲苦的看着知府的马车重新离去,无奈自认倒霉。

二月十三日,江苏一县令的公子当街调戏良家少女,导致少女当街啼哭,未了还与家丁将少女围在中间嘲笑,并继续调戏少女,街上大量百姓目睹此事。

从二月十二日开始到三月十二日的一个月时间内,大量官员,或者官员家庭成员犯法的事情被散布在各地的锦衣卫密探记录了下来,呈报南京。

“哼,知法犯法,事后也不能改过,这群污吏,吃着朝廷的俸禄却坐着蛀虫之事,必须惩处!”朱慈踉一脸铁青的看着锦衣卫呈上来的密报。

这不看不知道,原来大明官员竟然有如此多违法乱纪之事,简直不将王法放在眼里。

前些年的第一轮治理,官场上虽然清明了不少,官员极少再敢做贪官或者杀人放火的大事,但小事方面却依然表露着他们对大明律法的不以为然,此刻有朱慈踉和朝廷强力压着,一旦推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减小,这群官员必然重新无法无天,这种苗头必须掐灭,朱慈踉不求真能让所有官员或者拥有一方势力者半点不敢违反,但至少表面上要他们谈法色变。

徐州知府。

“老爷,不好了,州府法院向您发来了传票,有人将您告上了法庭!”管家挥舞着法院传票向徐州知府跑来。

徐州知府双目一瞪,谁敢将他堂堂知府告上法庭。

看过法院的传票之后,徐州知府才想起自己月前马车失控冲入百姓玉米地一事,不过区区一介普通百姓,也胆敢告他堂堂徐州知府,真是不知死活!

徐州知府不仅没有放在眼里,反而派了管家带人去那普通百姓家里警告了一番,让那户百姓立刻前去徐州法院撤诉,否则后果自负。

一番警告下来,身份仅仅是普通农户的百姓自然噤若寒蝉。

而当徐州知府的管家走后,一名锦衣卫密探走了进来,带着冷笑将徐州知府管家刚才的一举一动记录了下来。

见这名锦衣卫密探走了进来,刚才还惶恐紧张的农户一家心里稍定。

“这位大人,您看-----”农户知道这名锦衣卫密探的身份,不过那毕竟是徐州知府,位高权重,他们没有多少信心抗衡,况且只是损失点玉米这样的小事,要不是锦衣卫突然出现,不仅许下承诺,告知朝廷近期的主张,他说什么也不敢拿一家老小的安全做赌注,做下这样的事情。

“尔等不必担忧,徐州知府知法犯法,不仅没有半点悔悟,接到法庭传票后还派了管家前来威胁,他这个知府完了!”这名锦衣卫密探断然道。

听到这样的保证,农户才安心些许,实则他们也不是为了锦衣卫许下的利益,实则是知府他们得罪不起,代表当今皇上的锦衣卫他们更不想得罪,同时皇上提出的主张也让他心里微微激动,下意识想帮助皇上,所以他最终才应下了此事,将徐州知府告上法庭。

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373章 李自成败亡(一)第51章 火器制造局建立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五)第443章 关宁军之殇(二)第1004章 进攻巴黎(一)第311章 潞王战败第142章 应龙军扩军第1045章 鳌拜的挫败一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948章 第二次欧洲联合舰队(二)第354章 移民与汉化第265章 郑森和钱初瑶(二)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742章 易服前夕(一)第981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四)第407章 惨烈(二)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331章 炮击荷兰人(二)第488章 决战燕砀山(五)第245章 清军退兵(一)第271章 郑芝龙第628章 伊藤家第704章 群臣心里的刺第318章 播种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战第733章 极尽羞辱(二)第57章 阎应元的机遇第604章 门户洞开第882章 柳常第11章 意外之喜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绝望第457章 尚可喜的惊恐第125章 将计就计第181章 绞杀满清死士(下)第79章 扩军第514章 汉奸残余之死第1019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一)第44章 朝政第101章 刘宗敏的火枪营第890章 欧洲的惊骇与疯狂(一)第478章 七战七败第817章 决战巴拉平原(一)第1章 朱慈烺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148章 战后第318章 播种第1002章 对法战争第80章 招兵第907章 英法西三国联盟第354章 移民与汉化第539章 血腥的震慑第673章 满人的迫切第327章 秋粮的大丰收(二)第27章 福王的不甘第473章 进兵沈阳城第164章 李自成败出西京第657章 劝降(一)第293章 举旗造反(二)第133章 悲壮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794章 吕宋岛之战(四)第63章 高宏图的野望第800章 进攻澳洲第812章 大海战阴云(四)第888章 逐步抵抗第398章 转攻为守第1048章 兵临伊斯法罕第415章 张献忠之死(三)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联盟第239章 鏖战徐州(五)第1010章 奥斯曼帝国来使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四)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569章 出兵征伐朝鲜(一)第84章 难得的平静第667章 哥萨克的悲剧(三)第427章 陈鑫的坚持第431章 追击(二)第724章 伦崮之死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625章 广岛之战第593章 朝鲜国王投降(二)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雇佣军(一)第403章 疯狂血杀第455章 兵入山东第921章 攻占墨西哥城(一)第94章 战云密布(上)第5章 托付天下第361章 河南剿匪记第1010章 奥斯曼帝国来使第217章 激战薛城(一)第700章 鏖战第905章 进攻北美十三州(二)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雇佣军(一)第706章 满人俘虏回归大清之路(一)第624章 登陆本州岛第15章 南下沧州第18章 美人计?第997章 法国人的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