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琉球王国政变

在明军登陆占领北海道的同时,阎应元也下令本州岛上的明军开始‘清洗’本州岛,所有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强行俘虏,敢反抗者全部就地格杀。

血腥再次弥漫整个本州岛,失去了青年精锐的倭寇根本没有能力抵抗,只能任由明军肆虐。

这或许看上去有些残忍,不过朱慈踉无法容忍倭国畸形的文化。

为什么说是畸形文化,倭国文化起源于盛唐,当年鉴真东渡,首先带去了一批文化,而后倭国天皇又专门派了人前来学习盛唐文化。

原本倭国若是真正完全沿袭盛唐文化的话,并无不妥,只不过很可惜,倭国最终只学了盛唐文化的皮毛,不仅画蛇添足的在汉字当中加入了倭国奇形怪状的文字,还改了汉字的读音,服饰,礼仪均有很大的改动。

盛唐文化堪称辉煌,可惜被倭国学了个四不像,一点精髓都没能学到,又以此发展至今,发展了一千年,终于慢慢变得畸形,很多地方已经跟华夏文明背道而驰,许多礼仪和习俗变得庸俗变态而且肮脏,这样畸形的文化不是朱慈踉能够容忍的,必须消灭。

仅仅只抓十岁以上的倭国男子,已经是朱慈踉极为仁慈的表现了。

没有倭国成年男子和老年男子的时时教化和影响,那些留下来的十岁以下的倭国孩童才有能完全改变的可能,最终从根源上消灭那些畸形文化,让倭国顺利融入大明。

被抓走所有十岁以上的男子后,加上战乱导致的锐减,倭国人口一下子从原本的七百多万锐减到现在的不到三百万,损失过半,而且八成以上是女子。

朱慈踉准备移民一百万至倭国,并且大规模建立学堂,教受倭国孩童汉文化,加速同化倭国。

早在决定四方拓土的时候,朱慈踉便有意识的培养的大量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每当大明军队征服一块土地,朱慈踉便会高薪征召一些读书人前往任教。

倭国没有任何抵抗力的任由改造,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完全同化。

十二月七日,倭国女王和倭国公主等十一人被押送到南京。

朱慈踉接见了他们。

说实话,朱慈踉对倭寇并没有任何好感,反而隐隐有一股恨意,不过对于女子之身的倭国女王和倭国公主,他到没有多少恶感。他始终认为,有罪的是倭国男子,倭国女子并没有多少过错,只不过因为她们生在倭国罢了。

我朱慈踉挥了挥手,让人将倭国女王和倭国公主带下去。

依照华夏王朝的传统,对于被俘的外邦国王,大明朝廷会妥善安置,哪怕囚禁也至少能保证她们一生衣食无忧。

鉴于倭国女王识时务,被俘后很配合的下令倭国上下投降,为大明彻底扫平倭国做出了贡献,朱慈踉下旨册封倭国女王为静安夫人,侯爵,永世居住于南京。

倭国女王虽然仇恨大明,不过也清楚自己无法反抗,谢恩之后便退了下去,做为倭国女王,能够在倭国灭亡后还能保住性命,有安定的生活,已经是她们的幸运了。

倭国女王并不知道倭国当前的情况,若是知道倭国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大明强行俘虏,押送来大明境内做苦力,或许她就不会这么安静了。

在大明逐渐着手同化倭国的时候,琉球王国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轰——”

“杀啊——”

琉球王国的王宫大门被撞开,三千琉球士兵在琉球大将军武宁的率领下杀入琉球国王宫。

一场杀戮展开,王宫内大量侍女被杀死。

“世子在那里,杀啊——”一名将领指着一个方向一名身穿紫袍的青年男子大吼。

上千琉球士兵朝那个地方冲了过去——

大明中兴七年十二月六日夜,琉球王国大将军武宁发动政变,率军攻入琉球王宫,杀死琉球王世子,威逼琉球王,一举掌控琉球王国军政大权,琉球王国二王子尚志不知所踪。

琉球王国大将军武宁政变对于琉球王国来说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

东海是大明舰队的花园,琉球王国所发生的事情以最宽的速度传到东海舰队,而后经东海舰队提督沈景超之口又迅速传到了南京城。

对于琉球王国发生的政变,朱慈踉只有一个想法,大明的机会来了。

朱慈踉当即宣召首辅李岩在御书房密议,一直到一个多时辰后,李岩才从御书房内出来。

当日,朱慈踉下旨全力寻找琉球二王子尚志,同时下旨斥责琉球王国大将军武宁,明确告诉他大明反对琉球王国的政变,让他好自为之。

琉球王国是一个比台湾岛都要小得多的小岛国,虽然南北距离长,但全部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仅仅二十万人口罢了,万余军队,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弱得不能够再弱的岛国了。

原本大明军队要拿下琉球王国的话,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只不过琉球王是永乐皇帝亲封的,琉球王国是大明的藩属国,不同于安南和朝鲜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琉球王国每年都坚持送上贡品,可以说是大明最忠诚的藩属国了,若是没有一定的借口的话,大明想吞并琉球着实不好下口。

现在好了,琉球突然政变,正合朱慈踉的心意,大明一旦吞并琉球,加上朝鲜和倭国的灭亡,大明便算是统一了东亚,不必在挂怀这个方向,可以将目光放到别处。

统一东亚势在必行——

第221章 成功突围第764章 直指暹罗大军第837章 攻占西伯利亚(一)第775章 暹罗王投降第821章 决战阿拉平原(五)第731章 道教兴起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战(二)第952章 铁甲舰倾巢而出第914章 进攻加拿大第8章 生擒李岩第754章 南渡河之战(三)第125章 将计就计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726章 敞开心扉(二)第885章 激战贾巴尔德(三)第972章 清奥之战的转折第172章 知己知彼第1019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一)第814章 神权与王权(二)第722章 找出贼人第560章 占领穆尔卡拉城(二)第133章 悲壮第990章 东胜神州论(一)第654章 准格尔军溃败第1068章 爱琴海海战二第683章 攻陷库尔要塞(一)第257章 锄奸(二)第44章 朝政第11章 意外之喜第542章 反奴隶法出台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566章 议和(二)第133章 悲壮第762章 ‘迁都’的缅甸国王第181章 绞杀满清死士(下)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战(三)第160章 收服红娘子和李岩(下)第935章 决战巴拿马(十)第625章 广岛之战第615章 东京湾海战第128章 泰安血战(上)第104章 准备御驾亲征第4章 兵临城下第1052章 决战巴格达(一)第403章 疯狂血杀第329章 艰难选择第420章 多尔衮的紧迫第519章 朝鲜来使第667章 哥萨克的悲剧(三)第1081章 日益强大的欧洲第533章 准格尔之败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55章 李自成讨伐吴三桂第54章 督师史可法(下)第168章 李自成败入河南第823章 奥斯曼铁骑军团覆灭第843章 满人的紧迫(二)第1021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三)第589章 决战九云岭(四)第175章 全力备战(二)第938章 凄惨溃败(三)第769章 围歼暹罗大军(二)第1061章 欧洲各国的恐惧第474章 攻打沈阳第542章 反奴隶法出台第649章 准格尔骑兵的杀戮第1085章 无法战胜的大明(二)第203章 济宁城破(一)第64章 选妃立后之议第639章 统一东亚(一)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801章 占领澳洲(一)第79章 扩军第911章 三国联盟之败第744章 易服与滔天巨浪第490章 清军大败第85章 山雨欲来第129章 泰安血战(下)第152章 两个女人第32章 二十万大军云集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第566章 议和(二)第851章 相持(一)第453章 亲征北伐(一)第496章 满人西迁第1042章 战争阴云第460章 兵临城下第741章 剃发第843章 满人的紧迫(二)第10章 固安之战第408章 惨烈(三)第439章 北伐临近第959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七)第35章 战况第288章 投名状(一)第735章 多尔衮的屈辱(一)第476章 攻占沈阳城第852章 相持(二)第607章 出城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