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新暹罗王

“明军马上就要打到曼谷了吗!”新暹罗王面色发白的说道。

不错,正是新暹罗国王。

自从暹罗王在缅甸东枝被明军俘虏的消息传到暹罗国,暹罗国上下最关心的不是怎么救回国王,而是马上迎立新王国来稳定局势,新暹罗王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天,明军多路大军势如破竹,城池被明军攻陷的消息堆满新暹罗王的案台。

现在连中部最大的重镇披集都被明军攻占了,岂不是说明军已经完全攻占了他们暹罗国的半壁江山。而曼谷就在披集南方四百余里,明军继续南下的话,下一个目标就是曼谷了。

拿什么来抵挡明军!这是新暹罗王最忧心的。

“陛下,明军势大,国内精锐又已经在东枝全部折损,现在根本没有力量阻挡明军,还望陛下早做准备才是!”一名暹罗国官员一脸凄苦的说道。

其他官员也一个个沉默。

除了这样说,他们还真想不出半点抵挡明军的办法,毕竟要是有抵挡明军的办法的话,也不至于让明军短短不到十天便占据半壁江山。

“无法抵挡?早作准备?”新暹罗王瘫坐在王椅上,满心无力。

不一会,新暹罗王又愤怒的猛地站了起来。

“早作准备?呵呵,做什么准备,向明军投降吗?若是如此的话,我暹罗国便灭亡了,你们当初却为何还要迎立我当新王,是为了让我来当这个亡国之王吗?还是说学缅甸国王那样弃守都城,短暂的躲避明军的兵锋,能多活一刻算一刻?”

新暹罗王感觉很愤怒,觉得自己被当成猴子耍了。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子,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一般来说那两个哥哥才是继承新王的最佳人选,可是最终却是他被迎立为新王的时候,当真的登上王位的那一天,他还挺兴奋的,觉得自己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可是此时此刻他才清楚的知道,其实不是自己什么运气好,而是自己傻!傻啊!

那些人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有抵挡明军的信心,暹罗国要是灭亡的话,最倒霉的会是什么人,一定是他这个国王,那两个哥哥之所以愿意将王位让给他,恐怕就是因为害怕明军攻进曼谷之后第一个倒霉吧!

新暹罗王深感自己就是被推出来当亡国之王的人。

“陛下,我国密林密布,我们还可以避进密林当中,与明军做长期的斗争,相信总有一天明军会退兵的,到时候暹罗国还是暹罗国,您,也一样还是暹罗国王!”一名官员说道。

听到此话,新暹罗王当即更怒了!

避进密林当中?那不成山匪了吗?难道放弃都城避进密林当中就能在今后拖垮明军?笑话吧!而且,愤怒之余满含异色的看了几个大臣一眼,这些大臣和贵族想来不会有几个跟随自己避进密林当中吧。

“不!要死我也要死在曼谷,我要在曼谷和明军战至最后一刻!”新暹罗王愤怒的吼道。

他既不想当亡国之王,更不想当密林山匪,加上愤怒,新暹罗王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场的暹罗国官员脸色当即就黑了下来,不过没有人敢做出任何表态。

到九月二十五日的时候,明军各路大军已经完全占据了暹罗国东北部和中部所有疆域,暹罗国半壁江山已经在明军的掌控当中。

九月二十六日,明军四个正规军全部聚集到了披集城中。

“现如今,我大军已经展现出了足够大的压力,是时候该直接兵临暹罗国都城曼谷,迫使暹罗国投降了!”明军统帅周曹说道。

“不错,想必这个时候,暹罗国举国上下都生不起对抗我大军的意志了吧,迫使新暹罗国投降应该不是难事,而且我们手中还有另一张王牌,在东枝俘虏的老暹罗王!”红娘子说道。

虽然说老暹罗国王已经被俘,而暹罗国已经另立了新王,可是不代表老暹罗王在暹罗国当中没有影响力了,事实上老暹罗国王哪怕被俘,在暹罗国当中的影响力也绝对比新王要大,毕竟老暹罗王可是统治了暹罗国将近三十年,不是新暹罗国这样初出茅庐的小子能够比得了的。

周曹点了点头。

话说明军之所以一开始没有直接杀往暹罗国都城曼谷,攻占曼谷,而是多路缓步推进,攻占一路上的每一座城池,主要的原因便是要形成强大的压力,想办法迫使暹罗王举国投降。

其实,周曹等人丝毫不担心攻不下暹罗国都城曼谷,最担心的是,新暹罗王逃进密林当中长期抵抗。虽说明军也不惧新暹罗王长期抵抗,并且也有信心在密林当中剿灭新暹罗王,但若是能迫使新暹罗王投降,这才是对大明最有利的事情。

而且暹罗国若是举国投降的话,对于接下来大明劝降南掌和真殿两国有很大的模范作用。

此刻先行强势攻占暹罗国半壁江山而制造的压力,既是为了压迫暹罗国,也是为了压迫另外两个小国南掌和真殿国。目的已经很明确,大明更倾向于攻占缅甸和暹罗国后,派人劝降南掌和真殿两个小国,不用动兵便拿下南掌和真殿两国,而这个战略目的,周曹等人正在执行。

“将老暹罗王带上来!”周曹下令道。

不一会,老暹罗王便被带了上来。

当初在东枝俘虏了老暹罗王之后,明军并没有因此亏待他,至少老暹罗王在明军当中吃穿是不愁,也没有什么人为难他,此刻老暹罗王将发挥他最后的作用。

周曹叫老暹罗王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放他回曼谷,劝说新暹罗王和暹罗王臣子们主动投降大明。

为了能够让老暹罗王好好配合,周曹还亲自传达了大明朝廷的指令,向老暹罗王承诺,只要暹罗国主动投降大明,大明将安排老暹罗王一家居住于大明南京城,并且还会册封老暹罗王为国公,让老暹罗王今后能继续富贵下半辈子。

这样的条件无疑让老暹罗王很动心。

大明的强大老暹罗王已经深有体会,他很清楚,主动投降大明才是他暹罗国唯一的出路,所以,老暹罗王当即就同意了周曹的提议。

当日,周曹便派人护送老暹罗王去曼谷劝降,而明军在披集休整,等待最终的结果。

第767章 围点打援第26章 意外巨财第130章 惊险袭营(上)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915章 法军溃逃第324章 郑森回泉州(一)第511章 密谋起兵第1035章 快速发展的欧洲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1065章 欧洲第一次反明联盟军第962章 噩梦降临第403章 疯狂血杀第84章 难得的平静第888章 逐步抵抗第6章 城破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333章 激烈海战(下)第978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一)第11章 意外之喜第915章 法军溃逃第462章 洪承畴(二)第369章 悲惨的李自成(三)第5章 托付天下第1026章 大清与大明第1037章 疯狂的奥地利第875章 强势扑灭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518章 中兴五年第995章 查扣与驱逐(二)第274章 对郑芝龙的震慑(二)第119章 兵败如山倒第595章 追击倭寇第418章 四川局势定第608章 大战第738章 杀戮之夜(一)第637章 北海道第439章 北伐临近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第663章 准格尔投降(三)第753章 南渡河之战(一)第977章 奥斯曼帝国的赵括(二)第647章 铁路大动脉(二)第106章 制造战前舆论(上)第883章 激战贾巴尔德城(一)第547章 开始营建第789章 统一四国(三)第368章 悲惨的李自成(二)第90章 戏耍左良玉之计第132章 最后一战到来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二)第726章 敞开心扉(二)第948章 第二次欧洲联合舰队(二)第622章 进攻四国岛第165章 刘宗敏战死(上)第185章 沿途伏击(一)第541章 建立律法权威第518章 中兴五年第733章 极尽羞辱(二)第531章 西迁中的满人第546章 经略蒙古第731章 道教兴起第262章 英烈阁和汉奸坑第248章 回京第836章 战争升级第495章 满人西迁之始第1080章 十五年发展第65章 谣言第916章 法国殖民军的绝望第725章 敞开心扉(一)第221章 成功突围第191章 郑森第90章 戏耍左良玉之计第266章 郑森和钱初瑶(三)第441章 东关镇之战第768章 围歼暹罗大军(一)第813章 神权与王权(一)第836章 战争升级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154章 争论与妥协(下)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238章 鏖战徐州(四)第850章 援助莫卧儿帝国第985章 清军大胜第2章 风雨大明第383章 罗汝才之败(三)第191章 郑森第617章 炮击江户第341章 收复台湾(二)第851章 相持(一)第365章 龙凤弯之战(一)第681章 激战库尔要塞第477章 辽东满人之败第652章 准格尔之战(一)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59章 紧锣密鼓第241章 多铎死!第558章 波斯帝国的妥协第260章 对汉奸的审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