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洛阳行

把手上的灯笼放置一旁,杨勇将自己的外衣解衣,轻轻的披到元清儿身上:“小心着凉。”

看着元清儿清瘦的脸庞,杨勇心中不由一阵自责,这些年,元清儿一直没有子嗣,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一直求医问药,无奈子嗣不可强求,纵然贵为太子妃,没有就是没有。

好在云媚儿,杏儿两人接连为杨勇生下三子二女,却丝毫没有减轻元清儿一点压力,皇家之中,常常是母凭子贵,没有子嗣终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若不是皇后对她的支持,杏儿又是她的丫头出身,恐怕太子妃的地位也会动摇。

独孤氏虽然允许杨勇纳侧妃,对杨俨,杨格等孙子也颇为喜爱,却对他们的亲生母亲讨厌无比,正因如此,杨俨,杨格二人如今已过十岁,杨裕也有八岁,依然没有封王,也没有立下世子,反倒是两个女儿一生下就有公主的封爵。

按说皇孙在成年之后再封王也算正常,杨勇却知道,若是元清儿能产子,恐怕宫中马上就会有封王的诏书下来,这对元清儿来说,固然是一项恩典,更是一种深深的压力。

杨勇外衣上沾满了灰尘,元清儿披到身上却不在意,只觉得衣服上充满了杨勇温暧的气息,元清儿的眼睛已蒙上一层雾气:“殿下如此待妾身,妾身就是立时死了也值。”

“别说傻话,老是将这些不吉之言挂在嘴上。”杨勇轻轻责道。

“咦,殿下不是从来不信鬼神之道吗?”

“这个,不是有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吗?”杨勇辨道。他前世是坚决不信鬼神,只是如今莫明其妙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信也要信了,只是他却不会为虚无飘渺的鬼神影响自己。

元清儿轻笑了一声:“是,妾身以后不说就是了。”

两人提着灯笼,就这么迈步在东宫的回廊上,周围悄无声息,天地之间仿佛就只有夫妻两人的身影,元清儿只觉得温馨无比,巴不得这回廊越长越好。

前面一排灯笼照了过来。一阵吵吵闹闹的声音传来:“父王,父王回来了。”

随着章仇太翼,吕沐霖等人先回到东宫,云媚儿,杏儿两女自然知道杨勇已经回来,只是内宫只有元清儿才能够随便进出,就是杨俨,杨格他们要想进宫陪皇帝,皇后,也只能等内廷下诏书。而云媚儿和杏儿更是只有过年皇家团圆时才能入宫与皇帝,皇后相见,得知杨勇回来地消息,两女也只能带着儿女在东宫等待杨勇返回。

听到几个儿女的叫声。杨勇心中充满暧意,杨俨,杨格,杨裕三人年长。又是男孩,倒是懂得收敛,杨妍。杨岚两人一个五岁。一个四岁。见到杨勇,却没有什么仪态。丢下手中的灯笼,细细的跑了过来,一人抱住杨勇一条大腿,仰头使劲叫唤。

杨妍是元杏所生,杨裕和杨岚都是云媚儿所生,杨勇干脆一手一个,将两个小丫头抱了起来,回廊中顿时充满了格格的笑声。

前世活了二十五岁,在这个世界只活了十八年,前世二十五岁的自己只是一个刚从学校出来两年,还奔波于温饱线上的可怜虫,可是这一世自己不但身为太子,还有了五名子女,杨勇心中暗下定心,就是为了眼前的子女,自己也决不能成为一个失败的太子。

又是一天过去了,天色刚亮,整个京城就热闹起来,首先是从大兴寺,通妙观传来的钟声,接着是东市,西市地叫卖声,布政坊传来织机的格格声,群贤坊朗朗的读书声……整个大兴城一下子活了起来。

天气虽旱,绕城的几条渠中都几近干枯,城市的活力却没有减少半分,大兴城南北平行十四条大街,东西平行十一条大街,将偌大的城池分成一百一十四里坊,每一坊都有自己专用的水井作为取水点,这里的井水甘甜清洌,水位比起大旱前只是略有下降,足够维持城中用水。

不过,比起以前来,大兴城中还是免不了有许多不同,城内多了不少想进城找活的农夫,除了农学院开的织厂,许多私开地织厂又降了工钱,使得织厂干活的女工更是雪上加霜,没有人敢提出离开,虽然织厂一月所攒下的钱降到只够买一斗半米左右,比起那些没活干的人却好了许多,女人吗,能攒到这么多已经算不错了,以前没有织厂时,女人还不是只能呆在家中。

街上地谣言也越来越多,有说大旱是因为有妖怪作樂,皇上要寻找仙人将妖怪除掉才能解除大旱云云,有旱灾是前者宇文皇族

散,这番是要害大隋江山云云,其中谣言中也有直接的,比如传言旱灾是因为皇上修了仁寿宫,损了京城龙脉之故,当然,这种传说只能小心翼翼夹杂在其中谣言之中。

不过,这种说法虽然搞的神神秘秘,却没有多少人相信,反而引得更多人对修建仁寿宫的民夫羡慕,早知道当时修建仁寿宫时就该主动参加,如今地里没有了出产,京城米价一日一日往上跳,就是有一点积蓄,撑不了多久也要熬光,再干下去,如何受得了,若是能找到象修建仁寿宫这样地工作,那就是打破头也要进去。

王老实是京城的一户普通农民,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他本是四个儿子,五个女儿的父亲,最后只养活了二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身边只剩下老伴和两个儿子。

大儿子已经成家,孙子,孙女中大地已十岁,小地八岁,七岁,五岁,儿媳妇在李府织厂干活,家中有开皇初年分到地三十亩好田和五十多亩荒地,如今经过十几年的耕种,这些荒地也都成了良田,每年轮耕一次,家中一年就能收八十多石粮食,扣除赋税,还能净落下六十多石,足够一家吃喝了,加上儿媳妇进了织厂后,一年也能攒下近二贯地钱,家中的生活是一年比一年过的红火。

只是今年的干旱一下子就将家底掏光,家中大大小小九张嘴,去年留下的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本来六月就是收割新粮之时,哪知今年颗粒无收,虽然朝庭已经免了赋税,眼看家中的粮食一日比一日少,偏偏儿媳妇的工钱又减少了一半,王老实和两个儿子都是心中惶恐,田里已无法耕作,两个儿子只能在城中到处找一点零活补贴家用。

这天,还不到中午的时分,往日天色要黑了才回家的两个儿子一同回来,大儿子进门就大喊道:“爹,好消息,有好消息了。”

最好的消息莫过于老天赶快下雨,这样,还可以补种一次庄稼,到了十月份就可以收获,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嚼头,王老实已经听到无数老天要降雨的消息,自己也亲自参加过求雨,只是一次次的失望,闻言懒洋洋的问道:“什么好消息,大兴寺和通妙观的仙长都求不来雨,还有人比他们更厉害不成。”

“爹,不是求雨。”

“那是什么?”

“朝庭要招人,只要是壮劳力,来多少收多少,不但二餐管饱,一个壮劳力每月最低还有工钱四百文。”

四百文,若是半年前还可以,只是换成现在京城米价不过三斗米,这个价钱实在够低,王老实却想也不想的道:“那等什么,你们两个有没有报名?”

两个儿子脸上有一点迟疑之色,最后还是小儿子开口道:“爹,好是好,就是去的地方有点远,我们才要问过爹才能决定?”

“多远,不就是进山吗,一百多里路,两天就可以打一个来回了,老大是怕丢下婆姨,你这小子又怕什么?”王老实不以为然的道。

“爹,不是进山,是要到洛阳,听说有一千多里。”大儿子答道。

“哥,官府说只有八百里,没有一千多?”小儿子连忙反驳。

八百里是多远?王老实心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当年到过潼关,那里离京城也就三百多里,可是跟着大队,却走了整整七八天的时间,这么说过了潼关再要走五百里路才到,王老实一时沉默才来。

“中!你们放心去。”王老实还是拍板,如今天下太平,又是替官府做工,怕啥。

“那我婆姨和几个娃咋办?”大儿子不放心的问道。

“你放心,有我和你娘照看,还会出事不成?”

这天,整个京城都轰动起来,朝庭要大量招工到洛阳去的消息一天之内就传遍了城中的大街小巷,虽然有一部分人因为洛阳路太远而迟疑,大部分过不下去的百姓还是马上选择了报名。

—————————————————————

第20章 突厥人的反击(一)第54章 撤离第17章 军心上第1章 卫王遗言第75章 忠义第63章 攻心为上第90章 重回旧地第26章 突厥来使第40章 瓮中捉鳖第49章 捉襟见肘上第23章 危险上第15章 军营上第8章 帝王之家第62章 轰动下第52章 饮鸠止渴第34章 愤怒下第47章 冬至第58章 死志第49章 疑虑第23章 难封的长孙晟第2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56章 夜袭第106章 一朝误会第56章 铤而走险第16章 余子第8章 恢复下第41章 正主上第37章 嚣张第67章 营州第63章 无情第82章 流言第28章 准备亲征第45章 准备第47章 冬至第50章 捉襟见肘下第17章 白道川伏击第48章 灞桥密议第6章 胜负难定第2章 米价第2章 借刀杀人下第3章 苏醒上第49章 重围第27章 匆匆数年第57章 归来第91章 兄弟第44章 明悟下第30章 亲事下第87章 制度确立第42章 帝心下第88章 打击第57章 潜伏上第94章 恢复汉姓第91章 麻烦第27章 殿前争论第81章 酒后吐秘第27章 殿前争论第68章 一线生机第13章 突厥重来第23章 难封的长孙晟第33章 抬棺进谏上第38章 动荡下第23章 难封的长孙晟第49章 兄友弟恭第21章 敬献第11章 佛道二门第25章 差点错过第55章 杀戳之始第37章 战果与善后第33章 谋算第61章 新罗神起第41章 正主上第68章 一线生机第40章 瓮中捉鳖第57章 劫粮(二)第64章 尉迟自尽第105章 拍马屁拍到马腿第1章 随公国府上第73章 突袭第50章 疑邻盗斧第55章 难兄难弟第3章 仁寿第51章 朝堂上第77章 初战第30章 香艳误会第58章 死志第62章 半渡而击第22章 卧虎藏龙下第65章 寿宴第18章 选秀第79章 甘切断后路第43章 明悟上第55章 敌影上第31章 招揽上第64章 武帝崩下第70章 败局已定第61章 兄弟相见第75章 血染京城(下)第66章 战,不战?第19章 大兴寺第44章 大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