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

当年辽东熊廷弼怎么死的?史书上说是被阉党所害,事实上呢?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熊廷弼真实死因是因为东林党要救王化贞,广宁惨败,王化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金的内jian孙得功,也是王化贞的心腹。广宁惨败之后,论罪王化贞肯定免不了一死。为了能救王化贞,东林党把罪责全部推倒熊廷弼身上。但事实上无论是天启皇帝还是魏忠贤,对是否要杀熊廷弼都还犹豫不决。

为此东林党智囊汪文言设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毒计,汪文言告诉魏忠贤,熊廷弼要用四万两银子来向魏忠贤买命。

可是熊廷弼是一名清官,哪有四万两银子?结果不用说也知道,熊廷弼拿不出银子,魏忠贤以为熊廷弼耍了他,勃然大怒,于是下令杀了熊廷弼。

仔细推敲一下,就知道熊廷弼怎么可能托汪文言去告诉魏忠贤说,要花四万两银子买自己的命呢?第一是熊廷弼根本没那么多银子;第二,熊廷弼已经得罪了很多东林党人,还怎么可能托东林党的人帮自己传话?

由此可见,熊廷弼的死和东林党脱不了干系,甚至可以认为,有东林党官员暗中通敌,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而王化贞却一直活到崇祯五年才被处死!王化贞是叶向高的学生,和叶向高的幕僚刘策是同门师兄弟,自然不用说,是东林党一直无原则的包庇王化贞!

不过这一次,刘策虽然躲过了金军的搜捕,但他已经是必死无疑了。

李老二虽然不知道皇太极和范永斗试图借助文官的手来铲除自己,但在前世里就酷爱历史,喜欢看历史小说的他很清楚熊廷弼的事情,每次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对大明那些文官可以说是切齿痛恨。

所以这几日,当他的弟兄们问起“为何我们精忠报国,一心要回明报销朝廷,却被朝廷拒绝了?”的时候,李老二却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想起熊廷弼的事情,李老二很清楚暗箭难防,特别是那些文官以笔杆为刀,简直就是防不胜防。说实话,李老二的政治斗争水平并不差,但明朝的文贵武贱决定了文官地位高,就算李老二政治水平再高,也难以躲过文官的暗算。

所以他现在也想通了,这次无法受招安成为官兵,等几年之后反而是件好事。等到李自成那些人闹了起来,只要手中有兵就是老大,左良玉、刘良佐、贺人龙这些又如何?到了最后还是军阀说话有力,崇祯后来对文官是说杀就杀了,军阀却一个都不敢动。

这一战下来,自己的七百精锐骑兵,又伤亡了一百余人,其中三十余人已经阵亡,另有二十余人虽然可以救活,但救活了也已经残疾了。

受伤的弟兄已经被先行送回通州,李老二带着六百余弟兄,同尤岱的两千一百余明军骑兵一道,沿着潮白河行军,一路过去,看到的村庄都已经空无一人。这些村庄的人们不是听了明军劝告已经离去,就是不听劝告留下来,结果被金军掳掠走了。

李老二和尤岱刚走出五里路,就接到夜不收禀报,说发现后面出现科尔沁蒙古骑兵,人数有五六千人。

蒙古骑兵虽说战斗力远不如女真骑兵,但他们行军速度极快,尤其擅长跟踪追击,紧贴着明军骚扰偷袭,你出手赶他,他就利用机动性高的优点立即退出;你不理他了,他又会冲上来纠缠着你不放,不时用骑弓射几轮羽箭。

一旦明军被蒙古人盯上了,就像是跗骨之蛆,很难受的。

“前面二里外有一座废弃的村子,我们进入村子。”李老二下了命令。

前方这座村子,是一座原本有千余人的大村子,如今村子内空荡荡的空无一人,根据尤岱的介绍,这座村子的村民们是安全撤退了,大部分的青壮都来到了通州,而妇孺老弱大部分都去了京城避难。

“蒙古鞑子其实也看到我们了,我们出来继续往通州方向走,你们在这里设伏。”尤岱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一块地形,一边是河流,一边是麦田,河边还有一座废弃的村子,蒙古骑兵的速度都快不起来,是对付蒙古骑兵最好的战场。不过蒙古人不会自己跑到对自己不利的地形来送死的,需要给他一点诱饵。

两千一百明军骑兵,就可以拿出来当诱饵使用。

尤岱带着两千一百明军骑兵,出了村子,沿着河堤,一路往通州方向奔跑。

这支蒙古骑兵是扎鲁特部和巴林部的混合骑兵,共有五千六百人马。

“明狗出来了!我们追!”蒙古贝勒拜斯噶尔大喊了声。

巴达里绰诺和提醒道:“贝勒,小心明狗有诈。”

勒拜斯噶尔指着明军撤离的方向哈哈大笑:“你当我不识数啊?方才明狗进入村子内也就两千多点人马,现在出去还是两千多人,即便有埋伏,也就五六百人顶天了!我们有近六千大军,何惧区区五六百明狗!”

埋伏在村子内的李老二和六百兄弟,人人手里都拿着一副从女真人那缴获的步弓,女真步弓威力极大,吊射轻箭可以射一百五十步远;平射重箭的时候,虽然箭速慢,只能射五十步远,可是又长又重的重箭具有很强的停止作用,在三十到四十步的距离上射中一箭,连锁子甲都可以射穿。

对付蒙古骑兵,李老二下令换上轻箭即可。这些蒙古人还不是科尔沁人,连基本的皮甲都非常少,事实上就是一群穿着平民衣服的牧民罢了。

蒙古人也担心村子内有明军埋伏,所以追杀尤岱他们的时候,是从村子外面一百步之外的大道上追过去,那样即便明军真有埋伏,蒙古人也能有时间准备。

李老二麾下每一名骑兵都张弓搭箭,站在战马身边。根据李老二的命令,每个人只要射出一到两支箭,便立即上马,向外面的蒙古人发起冲锋。

等到蒙古人的骑兵过去了一半,李老二手中的虎牙刀才向村外一指:“放!”

每一名骑兵都松开了弓弦,大部分的骑兵使用的都是五力弓,但这样的女真弓,已经可以把轻箭吊射出一百多步远了,甚至可以到一百五十步。

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90章 通州避难区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第157章 新城寨建设第256章 两道圣旨第108章 夜间纵火第515章 有钱好办事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274章 金国援军到了第753章 讨逆大军出发第734章 陈圆圆第519章 夜袭岳托(三)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748章 坏消息接踵而至第298章 贼军攻城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519章 夜袭岳托(三)第887章 公审大会第63章 奇袭大安口第818章 清军兵临山东第133章 谋取固安第325章 一路骚扰第229章 离开福建第155章 收编军户(上)第59章 伏击扬古利第173章 救助难民第348章 特务组织第172章 赤地千里第669章 荆江水战(下)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308章 炮击金帐第338章 掳掠生女真第611章 海外产粮地第706章 轻骑赴京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712章 皇宫失火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财第832章 扬州会战前夕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218章 林丹汗败逃第89章 通州防御计划第920章 伏击何腾蛟(中)第684章 拿下未来贰臣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207章 运河中都第765章 杀肥猪和剪羊毛第195章 游说失败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第840章 水骑配合(七)第872章 剑指广东第402章 大军集结漠西第440章 修缮高阳城墙(上)第237章 水下导火索第176章 出兵剿贼第658章 花钱赎俘虏第747章 李自成发财第490章 清军要攻济南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909章 生擒马吉翔第918章 袁家余孽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613章 洪承畴设计第781章 大清使团第208章 两淮根据地第449章 清军再入寇(下)第314章 古禄格大汗第729章 再遇陈永福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441章 修缮高阳城墙(下)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9章 黄金家族第394章 火烧草原(一)第372章 山林贼窝第834章 水骑配合(一)第540章 武威伯第449章 清军再入寇(下)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931章 再施离间计第375章 张定国劫粮第46章 临阵脱逃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497章 诡异的村子(上)第49章 金兵追杀难民第496章 巨鹿空城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1017章 逃离京城第859章 凯旋归来第234章 七仙女诱敌第892章 蛙人营奇袭(上)第733章 援军至天津第864章 赣江水战(下)第538章 祖制不可违第240章 攻破贼窝第482章 救援高阳(四)第776章 崇祯遇刺(下)第733章 援军至天津第621章 战贼骑(二)第384章 乌真超哈兵(三)第639章 王辅臣又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