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阎应元

被俘的三狗子和米铺伙计把潜伏在城内,他们能够联系得上的后金细作都招供了出来。

根据三狗子等人的招供的供词,通州明军在城内布下天罗地网,把潜伏在城内的后金细作一网打尽,搜出了许多重要文书,搜出大批金银财宝,那都是后金细作的活动经费。

“建奴也真舍得下本钱啊!这些鞑子细作,每个人都带了那么多银子!”刚刚抄了一名细作住所的曹变蛟愤愤道。

这一次后金可是损失惨重,耗费了重金,消耗了大量精力,处心积虑潜伏在京畿一带的间谍几乎全军覆没,范文程、李永芳、孙得功等一批后金汉臣几年来在大明核心地区付出的心血,布置了大批细作,这一次全部付之东流。

可是那掌柜的却很硬气,任凭锦衣卫如何严刑拷打,都没有说出范永斗以及范永斗后面的朝廷官员。

掌柜心中有数,他手里掌握着范永斗以及范永斗身后那些朝廷官员的证据,只要他还在大牢里面,范永斗身后的官员肯定会想办法救出自己的。若是招供了,通敌叛国之罪可是神仙都救不了。

次日,有京城来的锦衣卫缇骑抵达通州,出示了腰牌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亲自签署的公文,要把通州的要犯押往京城锦衣卫北镇抚司审讯。

孙承宗极力阻拦:“如今建奴在京畿一带活动猖獗,尚未退兵,此等要犯关系重大,若是半路上出了个什么意外,此等责任,恐怕你们锦衣卫没人担当得起。”

毕竟孙承宗的职位摆在那里,崇祯年间的锦衣卫已经没有多少说话的分量了,他们也不敢强行带走人犯,无奈作罢,只得空手回京复命。

后金得到了通州城内送出的情报,得知周围方圆五十里之内的百姓基本上都在通州城外,以劫掠人口为主的皇太极于是决定攻打通州。

崇祯二年腊月初八,这一天是腊八节,通州城外的避难区窝棚周围,一堆堆的篝火熊熊燃烧,架设在篝火上的大铁锅冒出滚滚热气,锅里面熬着以大米、小米、黄米、枣泥、花生仁、红豆、绿豆等杂粮混合成的腊八粥,李老二还很大方的拿出了一批红糖,令人加入到大铁锅内,同腊八粥一起熬煮。

闻到锅里飘出的香味,孩子们早已流下口水。

腊八粥熬好了,李老二亲自带着明军士卒,给难民分粥,首先把粥舀入孩子们的碗里。

“好甜啊!”一名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喝了一口粥,欢喜的叫了起来。

这名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圆圆的脸上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看起来就很机灵的样子,十分讨人喜欢。

“你叫什么名字?”李老二摸了摸孩子的脑袋。

“回将军,我叫田松。将军,你们杀鞑子好威风啊!我也想从军。”小男孩回答道。

“你还太小了,等你长大了一点,就能从军杀鞑子了!”

李老二又继续给难民们舀粥,突然他发现前来帮忙的民壮之中,有一名身穿粗布白衣,个子高大的民壮,大约十八九岁的模样,一看起来就孔武有力的样子,只见那人一人就能端起一口盛满了水的大铁锅,而且毫不费劲。而且此人看起来气质非凡,于是李老二心中好奇,便走上前去。

“这位壮士好神力啊!”李老二赞叹道。

那民壮转过头来,向李老二拱手深深一躬:“李小将军杀敌无数,令阎某十分敬佩!自从阎某知道李小将军的事迹之后,便以将军为楷模!”

“真是一条好汉啊!”李老二感叹一句,“不知壮士大名?”

“阎某名应元,通州人士。”那名民壮回答道。

“阎应元?”李老二大吃一惊,愣了片刻,大喜过望道:“阎壮士是否愿意加入我军,随李某一起杀建奴?”

阎应元拱了拱手回道:“建奴若来通州,阎某自然会奋力杀敌!只可惜阎某听说,等打完这一战,将军要回关外去了?”

“是的,因为李某的身份,朝廷不愿意让李某留在关内。但阎壮士不必沮丧,李某总有一天还会正式受朝廷招安,回到关内为朝廷效力。”

阎应元愤怒的说道:“为何朝廷要把将军这样一心报国的人拒之门外?”

“其中关系复杂,阎壮士,这不是我们所能管的事情。李某唯一想的就是多杀建奴,为子孙后代留下我们汉人衣冠!我不想有哪一天建奴入关,窃取中原,强迫汉人都剃了个金钱鼠尾,把华夏变成蛮夷!”

阎应元不解的问道:“我大明有万万百姓,大军百万之众,建奴怎么可能窃取中原?”

李老二知道大明已经快灭亡了,清军会入关窃取中原,但他不能说出这些话来,于是拱手道:“对!只要我们大明军民齐心协力,终究有一天能灭了建奴!”

“建奴来了!”有夜不收哨探回来,一路大声喊叫。

李老二转身大喊道:“弟兄们,全体戒备!建奴来了!准备作战!”

阎应元也立即丢下手中的活,转身对通州民壮们大喊道:“鞑子来了!准备迎战!”

说完这些话,阎应元只觉得心中热血沸腾,通州城防布置了那么长时间,他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通州民壮们迅速集结,阎应元也取来了自己的兵器。李老二发现,阎应元的兵器是一副强弓和一杆白蜡杆长枪,可以看得出来,阎应元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弓箭手。

协助守城的民壮们没有盔甲,也没有好的兵器,但阎应元作为一名民壮头目,还是有些本事的,他麾下的民壮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面三尺高二尺宽的大木盾,后面的长矛兵人人手持一丈长的硬木杆长矛,矛头磨得锋利异常,闪着寒光。

“建奴来了,你我并肩作战!”李老二走上前去,拍了拍阎应元的肩膀。

曹文诏、杨国柱、曹变蛟等将领也纷纷带着明军官兵,进入阵地,做好防御战的准备。

后金军已经抵达通州城外,大队大队的骑兵出现在众人眼帘中,李老二站在一座木质塔台上,向远方眺望,只见一片五彩缤纷的旗帜海洋,其中一面代表皇太极的织金龙纛在旗帜的海洋中显得格外显眼。

旗帜下,密密麻麻身穿红白蓝黄四色铠甲的金军,放眼望去,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铺天盖地的都是人马。

——感谢各位书友的慷慨打赏,求收藏和推荐票

第87章 宣旨封赏第8章 林丹汗第584章 洛阳之战(下)第748章 坏消息接踵而至第655章 战左贼(上)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26章 土默特骑兵第593章 陈永福第165章 归化城第133章 谋取固安第190章 难民筑城第831章 忠贞营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第374章 假烟换粮食第569章 滚雪球的闯军第809章 爆破组准备第770章 刘良佐投清第808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163章 自生火铳第912章 兵临广州城下第357章 抢光高丽人第675章 攻上城头第660章 发兵武昌第529章 打士绅烧地契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72章 弘光伪帝第447章 清军再入寇(上)第179章 王嘉胤伏诛第85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833章 扬州外围战第499章 被困贾庄第666章 收复汉阳武昌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846章 暴怒的多铎第899章 炼焦厂第18章 真相第642章 江南银号开业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136章 夜袭固安(下)第418章 投奔卢象升第866章 公田和炒地皮第69章 抄小路行军第69章 抄小路行军第406章 神兵对天兵(二)第331章 进京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109章 骚扰撤退第628章 教训闯贼(上)第535章 献俘仪式第649章 军民情深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418章 投奔卢象升第33章 重型火绳大铳第914章 离间计第117章 通州之战(三)第363章 夜袭水师大营(上)第403章 归化降清第826章 斩杀许定国第618章 水师接应第183章 湖边庄寨第517章 夜袭岳托(一)第64章 浑水摸鱼第910章 郑家军战粤军第272章 丛林搏杀第675章 攻上城头第918章 袁家余孽第412章 清军逃亡之路第114章 阎应元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169章 崇祯四年新年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746章 抄家发大财第304章 联军哨骑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争第101章 让你成熊廷弼第二第265章 扎紧袋口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19章 情报换牧奴第653章 再遇左贼第532章 士绅商人炮灰(下)第307章 再袭科尔沁部第899章 炼焦厂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195章 游说失败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534章 清军退兵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897章 广东钢铁公司第827章 收编高杰部第1017章 逃离京城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207章 运河中都第931章 再施离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