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新城寨建设

也就在李国栋带着收编的军户回到沙背沟的时候,千里之外的紫禁城,一名女婴来到了人世间,这名女婴被起名朱媺娖,被封为坤兴公主,也就是某位大侠小说中的长平公主。

京城的事,似乎和李国栋没有任何关系,目前他要做到事情就是发展生产,扩招人手。

天气已经转凉了,距离给大明带来巨大伤害的己巳之变过去了快一年了。半个多月之前,袁崇焕被处死,他的死虽然是咎由自取,但也彻底断绝了大明和林丹汗的联盟,使得局势更加恶化。

冬小麦的种植已经完工,就等着次年夏季收成了。

张晋带着军户途径兔毛河南岸,见到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时,众人都震惊了:没想到塞外山川之间,居然还有一块这样的土地。

“今后这里就是你们暂时的家了!出了这一片山区,外面就是大草原。想要在这块地盘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有更强的实力!而且随时可能受到蒙古人和建奴的威胁!不过各位放心好了,我会带着大家击败强敌,稳固我们的地盘。”李国栋对张晋等人说道。

“这一出塞,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了。”一名军户满脸惆怅。

“放心!总有一日,我李某会让各位以合法的身份回到大明,到了那时候,你们不再是造反的叛贼,而是大明功臣!”

“我们真的还能为朝廷立功吗?”张晋不敢相信的问道。

李国栋笑着道:“当然可以!今后我们和建奴交战的机会多了!估计还有两年时间,建奴就会追杀林丹汗。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建奴制造一些麻烦。”

军户们杀官造反时抢来的粮食和食物,在这一个月的行军途中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来到沙背沟城寨之后,就需要消耗李国栋自己的粮食。

李国栋手头的大米小麦之类的细粮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杂粮和粗粮。每个人每天的口粮都是集中配给,每天早上一人一碗小米粥,一个高粱面窝窝头;下午餐是一碗小米和大米混合的粥,再配给一个以小麦面粉、荞麦面粉和高粱面混合做成的炊饼。

副食品还算比较丰富,有自己种植的白菜茄子,还有自己养的羊,只是粮食比较紧张。在明年夏天小麦收成之前,李国栋就等王全的商队回来了。

收编了榆林卫造反的军户之后,李国栋手中的人手增加了六千多人,此时他手里已经有了一万一千多人口,这还不包括长期居住关内的王全商队人口。有了较多的人手,李国栋一方面让人大量砍伐木头,修建房屋和兵营,打造船只和车辆。

造船,是为了能在兔毛河、洪河、大清河和黄河上面航行,蒙古草原和阴山山脉之间拥有多条河流,这些河流最后都汇入黄河。虽然大船无法在这些河流上航行,但哪怕是小船,运输量都远远超过陆地运输能力。

造船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程,砍伐下来的木头还不能马上建造船只,需要经过几个月到几年时间浸泡和晾晒,才能用来造船,否则造出来的船只会因为木材变形而解体。在可以造出船只之前,李国栋先打造木筏运输。

城寨南岸,李国栋带着青壮们挖掘水渠,并在河面上安装水车,以水车把河水灌入水渠,用来农田灌溉所用。

“这里要修建一座厂房,建造纺织厂,专门织布和毛纺。”李国栋在城寨内划出了一块三十丈长,二十丈宽的地来建造厂房。

一万一千多人口中,女眷占了三分之一多,这些妇女也是劳动力,建造一座纺织厂后,可以让女人去织布、纺纱、纺羊毛。尤其是羊毛纺织,可以用来做羊毛衫,做毛料衣服,相信这些保暖性极好的衣服,会很受欢迎。

到时候从蒙古人那收来羊毛,纺织成羊毛衫和毛料衣服,再卖给蒙古人,这一进一出就能赚取巨额的利润。

李国栋不懂得怎么制造羊毛纺织机,但他对军户带来的纺纱机和织布机进行了研究,然后进行一定的改造,仿造绵纺机制造毛纺机,仿造织布机制造羊毛织机,其实无论是织布还是编织毛织品,原理都是相同的,只是梭子,纱线之类的粗细不同,只要按照比例加大尺寸即可造出不同的织机。

严冬马上就要到来了,塞外的冬天可以说是寒冷异常,李国栋和自己的一批老兄弟倒是不担心,他们从小就在塞外生活,习惯了严寒,而且身上有厚实的棉衣,御寒不成问题。但是那些新来的军户和他们家人的过冬问题,却成为李国栋担心的问题。

这些军户身上都没有保暖的衣服,很多人过冬的衣服是一件已经无法抵御寒冷的破棉衣,塞外冬天穿那样的衣服非冻死人不可。而现在李国栋要赶制一批衣服出来根本就来不及。他们原本居住在榆林卫的时候,是住在自己家里,家里点燃炭盆或炭炉,可以抵御寒冷。而到了这里,气温比关内更低,没有保暖手段很难度过冬季。

李国栋想到一个办法:挖掘地窝子。

这块地区是黄土高原到蒙古高原的过度山区,土质和黄土高原一样都是松软的黄土,可以比较轻松的挖掘出地窝子。

于是李国栋亲自带着大伙们动手,沿着山南挖掘地窝子。

之所以在山南挖掘,是山可以挡住西北风。地窝子挖掘在山坡上,一面是利用高起的地形构筑成天然的墙壁,另外三面以土砖筑起小墙,正面设有门窗,屋顶是木梁铺上茅草,就是一座简易又保暖的房屋。

地窝子内搭起炕,冬季来临时生火取暖。

除了修建提供给军户居住的地窝子外,李国栋还修建专门的茅房,所有人方便都必须去茅房,一来可以减少污染,二来也能给农田提供肥料。

“各位弟兄们,李将军不追究我们杀官造反的罪责,还给我们提供吃的住的,他可是我们榆林卫军户的恩人啊!我们做人要知恩图报,今后我们要好好报答李将军!”张晋对他的弟兄们这样说。

在冬季来临之前,李国栋还决定跑一趟河曲,留意一下那边的流贼情况,因为李国栋要发展,他目前手头的人手还是不足,他又不能从大明境内招募百姓来从军,需要招募更多人手的话,就得从流贼手中抢人。

第48章 逃难灾民第491章 孙之獬降清(上)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231章 苏州纺织第551章 高家堰船闸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277章 城下血战第444章 算计俄木布第99章 大败多尔衮第654章 贼将军围城第360章 雇佣军(上)第292章 金军劫营第473章 曲阜衍圣公第664章 张献忠弃武昌第2章 火器和马槊第173章 救助难民第839章 水骑配合(六)第1012章 一战撅四王第575章 大灾过后第916章 谢尚政第18章 真相第438章 巨鹿难民营第112章 激怒皇太极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358章 江华岛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492章 孙之獬降清(下)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896章 惠州铁行第606章 拆迁户第806章 大迁移第412章 清军逃亡之路第482章 救援高阳(四)第576章 花钱的水师第287章 西宁卫第382章 乌真超哈兵(一)第276章 准包衣推车第217章 合作伙伴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356章 攻打汉阳第155章 收编军户(上)第601章 东林江南银号(上)第275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226章 铁模铸炮第44章 大安口之战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295章 海兰珠第589章 闯军抵开封第93章 科尔沁哨骑第386章 击溃乌真超哈营第579章 洛阳城内(下)第440章 修缮高阳城墙(上)第819章 济南空城第351章 郑家军船队第407章 神兵对天兵(三)第926章 出使四川(上)第716章 贼军追兵(下)第359章 高丽水师第679章 屯田军南下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344章 激发斗志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421章 天雄军第104章 雪橇佛郎机第5章 大盛魁护卫队第832章 扬州会战前夕第186章 防御流寇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27章 破晋商护卫阵第178章 智取河曲第213章 陈子龙第890章 鑫源堂广东分号第780章 联明平贼第137章 满载而归第253章 车阵被破第247章 番薯粉第652章 安庆水陆大营第673章 攻城战开始第368章 各方反应第348章 特务组织第730章 轻敌遭败第453章 隔桥对峙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754章 围魏救赵之计第692章 湖广争夺战(四)第720章 劝说郝摇旗第761章 攻打行宫(中)第77章 关宁铁骑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324章 多尔衮东撤第746章 抄家发大财第653章 再遇左贼第747章 李自成发财第153章 虎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