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离开福建

过了八月十五,李国栋带着弟兄们离开金门岛。他向郑芝龙借的郑芝豹、郑芝凤、郑彩、施大瑄和洪旭五员战将和二百五十名水兵,并没有跟李国栋一起走,他们将会走水路去南直隶,双方约定好一个半月后在淮安碰面。郑芝龙送给李国栋的两名小丫鬟,荷香和墨竹两人,也是乘船去淮安。

李国栋自己带着五十二名兄弟和七十二匹战马,那二十匹高大的阿拉伯马的马背上,都驮着装满了番薯的布袋。其他带回去的货物,还有燧发短铳二十支,望远镜十副,这些都是从月港购得的。

荷香和墨竹来到码头,依依不舍的送别李国栋。两位小姑娘早就哭成泪人了。

“好了,荷香,墨竹,你们别哭了,不就才一个半月吗?我们马上又能见面了。”李国栋安慰她们道。

李国栋等人乘坐的渡船在泉州上岸,船上了岸之后,韩大山和何兴两人,尤其是何兴,还恋恋不舍的回头看了对岸的金门岛一眼。

“怎么了?乐不思蜀?”李国栋笑着问道。

他这一帮兄弟这段日子住在金门岛上,可是每天吃山珍海味,虽然他们不可能有李国栋那样的待遇,还有两名小丫头侍寝,但郑芝龙也给他们几个安排了女人,只不过要收钱的,而且是来自东瀛的倭女。

“大哥,哪里敢!我们北方百姓还在受苦受难呢,我们得赶快回去。”何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看看你们,每个人都胖了不止一圈!别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那还怎么杀建奴?”

“大哥,我们也就放松了三个月,三个月不至于吧。”韩大山急着道。

“好了,开个玩笑,弟兄们赶路吧!”李国栋喊了一声。

回去的路程,李国栋将会从仙霞关出闽,因为走仙霞关可以经过岩茶产地武夷山,李国栋打算在购买一批岩茶回去。

沿途过去,经过泉州、莆田和福州,一路上李国栋等人也没有心思游山玩水,都是匆匆路过。白天赶路,在没有一人双马的情况下,就走一个时辰,歇息半个时辰,让战马恢复马力,人也吃点东西。每日上午天还未亮就出发了,走到天黑才住店。就这样,一人一马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日行一百里。

经过的城池门口都有士卒检查路引,住客栈也要路引。李国栋没有路引,但他有参将的腰牌,这就够用了。

抵达福州之后,李国栋雇佣了两条船,弟兄们和战马都上了船,沿着闽江逆流而上。从福州到延平县城,有四百余里路程,若是骑马走陆路,也需要四天四夜。坐船上行,只需要两天两夜即可抵达。

大船只能抵达延平县城,从延平到建宁府城的河流太浅,大船无法通行,于是李国栋等人就换乘六艘小船,继续逆流而上。小船晚上不走,就停在岸边,人上岸搭起帐篷睡觉。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抵达建宁府城。

在建宁府城,即可买到红茶。不过李国栋并没有在府城购买,而是继续往北,到岩茶产地崇安县城,价格会便宜一些。

“终于到崇安县城了!我们离开金门,走了十天了,都还没出福建啊。”何兴抬起头来,看到前面的县城,心情有几分激动,因为他早就听李国栋说,到了崇安,可以好好的让大家吃顿好的,这里特产的河鲜味道鲜美,加上山中的山珍,那简直是太完美了。之前路过泉州、莆田、福州和建宁,都是匆匆路过,连府城都没进。

李国栋微笑道:“到了,今晚破例,弟兄们可以喝点酒。”

向守门的士卒出示了腰牌之后,一行人进入县城,在城内一家客栈住下。

安顿下来后,李国栋就带着弟兄们去一家当地小有名气的酒楼吃饭。店小二先是给大家端上好茶,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清蒸溪鱼、金笋炒肉、笋干炖五花肉、药材炖鸭等美味佳肴上了桌。

次日上午,李国栋购买了一批岩茶,下午便继续赶路。

踏上了出闽的道路,由此地至仙霞关,已经没有船可以乘坐了,只能牵着马走山路。蜀道难于上青天,闽道更比蜀道难,一路都是崇山峻岭,走这种路,还不能骑马,只能牵着马走,否则走一次马都会废了。

看着如此险要的地形,李国栋心中暗想:若是当年不是郑芝龙出卖了隆武帝,就福建这样的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军要进入福建不知道得损失多少。这种地形上,骑兵根本就没办法展开。不要说骑马冲刺了,骑马走一段路,马都会废了。就这种地形,步兵轻松秒杀骑兵。

过了仙霞关,就进入浙江了。到了浙江之后,山势逐渐放缓,随后进入金衢盆地。到了平地之后,李国栋等人行军速度加快,一行人一人一马可以日行两百里!不过用了两日时间便到了钱塘江边。

找到船渡过江,先在杭州城内的大德旺杭州分号住一晚,次日一早,李国栋从商号内提出一件货物,又离开杭州,分号掌柜赵贤诚也跟着一起,五十余人直奔苏州而去。

苏州可是东林党的老巢,为何东林党要拼命的减免商业税?就是因为苏州的主要产业就是丝绸纺织,丝绸业让苏州出现了不少的大商贾,这些商贾在赚取银子之后,深感权势地位之重要,故而大力推进家族和苏州的教育事业,期望朝廷之中能够出现他们的代言人。

因为商人的大力支持,壮大之后的东林党自然成为了商人的代言人,东林党人提议减少甚至免去商业赋税、增加农业赋税,导致大明朝廷赋税骤然减少,农民不堪重负造反。

从福建一路到浙江,福建虽然穷点,但有番薯,老百姓还能活下去;到了浙江,哪怕是普通农民,日子过得都不会太差,毕竟是鱼米之乡,浙江水稻产量高,还有江河湖泊里的水产品,山坡上种植茶树、桑树,旱地种棉花、蔬菜,一片繁荣景象。

李国栋来苏州,是参观一下当地的纺织工场,再根据规模准备研制一批纺织机。李国栋不知道珍妮机的构造,但是听过一点,就是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这样效率可以提高八倍。这东西回去之后摸索一下,就能弄出来。

但是一行人刚刚进入苏州城,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主要是他们每个人都骑着一匹良驹,更有二十匹驼运货物的阿拉伯马,更是引人注目。

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907章 奇袭虎门炮台第659章 湖广告急第156章 收编军户(下)第499章 被困贾庄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839章 水骑配合(六)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10章 争夺粮食第94章 曼古歹战术第263章 突现的土城第555章 钱家农庄(下)第291章 遭遇后金使团第606章 拆迁户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675章 攻上城头第384章 乌真超哈兵(三)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149章 修建新寨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51章 拼死搏杀第15章 后金细作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247章 番薯粉第69章 抄小路行军第103章 蒙古轻骑的追击第381章 奉命降请第410章 清军突围(上)第576章 花钱的水师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765章 杀肥猪和剪羊毛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916章 谢尚政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666章 收复汉阳武昌第391章 忽悠罗刹人第923章 吴三桂西征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681章 集体婚礼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38章 激怒敌人第597章 开封之战(下)第915章 广州内应第15章 后金细作第647章 出售房第506章 蒿水桥之战(四)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272章 丛林搏杀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户第582章 洛阳之战(上)第117章 通州之战(三)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776章 崇祯遇刺(下)第56章 击杀蒙古贝勒第467章 战多铎第321章 多尔衮渡河(中)第387章 孔有德第760章 攻打行宫(上)第104章 雪橇佛郎机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849章 城头激战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848章 扬州攻防战第749章 高邮王家第668章 荆江水战(上)第59章 伏击扬古利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第776章 崇祯遇刺(下)第132章 京畿局势第79章 送俘虏给林丹汗第359章 高丽水师第892章 蛙人营奇袭(上)第234章 七仙女诱敌第846章 暴怒的多铎第472章 高阳之战(下)第595章 开封之战(上)第781章 大清使团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86章 回明遭拒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208章 两淮根据地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136章 夜袭固安(下)第679章 屯田军南下第751章 三镇拥福王第740章 崇祯南狩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1019章 收复京师第128章 改进火炮计划第469章 高起潜第76章 阿济格第556章 田庄改农场第587章 福王之死第29章 歼灭晋商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