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凤阳遭贼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张献忠攻破凤阳,中都留守朱国相兵败自刎,凤阳知府颜容暄被杀,四千守军全军覆没,张献忠放火烧毁皇陵楼殿,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富户杀的一干二净,并打出旗号“古元真龙皇帝”,之后高迎祥赶来凤阳,同张献忠会合。

贼军肆虐两淮,宿松、庐州、六安、安庆等地遭到贼军威胁。

听到八百里加急战报,皇陵被毁,崇祯皇帝哭晕在地上。苏醒之后,披麻戴孝跑去太庙嚎啕大哭。

崇祯皇帝龙颜大怒,一大片官员倒了大霉。凤阳的官员基本上都被崇祯投入死牢,砍了个精光,甚至连已经调任其他地方的前任凤阳巡抚、知府、总兵都没逃过,全部被锦衣卫捉拿进京,投进昭狱,判了个斩立决。兵部尚书张凤翼也被盛怒的崇祯皇帝革职。

急于报复的崇祯调遣了十多万大军,聚集两淮,企图剿灭张献忠、高迎祥贼军,可是两淮之地的流贼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

大明和贼寇两淮之地的战役中,一个家伙成名,他就是大同参将刘良佐,此人骑着一匹花马,被称之为花马刘。刘良佐同贼军交战,屡立战功,被升为总兵。

“两淮百姓遭难啊!”驻守斗湖城寨的王全看着拖家带口,不断来投奔的百姓,长长感叹了一声。

虽然小冰河期带来了旱灾,但气候的变化对两淮之地影响不大,这一带河网纵横,水资源丰富,大片的水稻田可以种植稻谷,产量颇丰。可是贼军来了之后,两淮之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贼军毁坏农田,烧毁村庄,裹挟百姓,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被裹挟的流民被迫加入了贼军,成为炮灰。

城寨外搭起了粥棚,陆陆续续有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赶来投奔,赶来的灾民中,男人女人都有,大多是妇孺老弱,偶尔几名青壮汉子,也是面有菜色,身上衣裳破如麻袋。而一些缩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头发蓬乱,面黄肌瘦,身上衣衫早就烂得像抹布。

正月里的两淮之地异常寒冷,而且是南方的湿冷,即便是身上穿再多衣服,也抵御不了那刺骨的严寒。

难民们集中在满是积雪的城寨外面,一阵寒风迎面吹来,不少人开始不住的颤抖,那些男子还好,他们身旁的妇人小孩更是不堪。

“王大哥,他们好可怜,我们让他们进寨子烤火吧。”帮着士卒们施粥的柳如是见此情形心中不忍,上前向王全提议。

“嫂子,我们还不能把他们都放入寨子,只怕他们当中混入了流贼细作。”王全回道。

听到嫂子两个字,柳如是脸一红,转身同荷香、墨竹一道,又去招呼那些士卒们整柴禾,打水,烧火熬粥。

不多时,粥棚内飘出了米粥的香味,外面的难民一阵骚动,个个都是使劲地伸脖子往那边看,特别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劲地唵着口水。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荷香和墨竹指挥几名士卒,把一口大锅内的粥倒入一口大木桶内,随后两名士卒便抬起大木桶,往外面走去。

“各位乡亲们,粥熬好了,都将碗筷拿过来喝粥啦。”柳如是拉开嗓门招呼道。她从小也是一个苦命人,家里养不活她,才把她给卖了,后来又被辗转卖了多手,最后沦为风尘。遇上周道登之后,原本以为能有个安身处,谁知道周道登家中妻妾容不下她,于是又给卖回归家院。所幸于是李国栋,她才来到了这里。

难民们纷纷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取出碗筷,有王全和一群身上散发着杀气的家丁站在一旁维持秩序,他们也不敢争抢,都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等候。排在后面的难民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闻到粥香味,更是饿得发慌,可是他们惧怕王全一行人身上的杀气,只是不断的探头探脑,非常焦急的等待。

惧怕不是没有道理的,之前有一条壮汉去和一名抱着小孩的老妇人争抢,结果被王全一刀砍斩落头颅。如今脑袋还挂在门口的旗杆上,似乎在警告难民中的青壮汉子,不要破坏秩序,否则格杀勿论。

柳如是、墨竹和荷香三位女孩头戴斗笠,脸上蒙着面纱,亲手给难民们盛粥。

碗中的粥香甜浓稠,粥是以糙米、小米、高粱米和切碎的番薯一起熬成的,绝对没有添加树皮、草根之类。

自从贼寇来了,难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东西了,其实平日里他们的生活也不好,每年辛苦劳动所得,大部分都当成田租上缴了,自己只留下勉强糊口的一点粮食,平日里吃糠咽菜,今天逃难来到这里,却喝到这么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泪来。

小孩子端起粥碗,呼呲呼呲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这粥香味扑鼻,里面那些红红的东西,还带着一丝甘甜,孩子们很快就喝完了一碗。大人只喝了几口,摇了摇头,又拿起孩子的空碗,再去排队等候领粥。

王全和他的几十名精锐家丁,其实就是商队的精锐老伙计和后来立功提拔起来的一批商队护卫,他们现在还有了官兵的身份。所有的难民都分到了粥之后,王全和他的士卒们也在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每人手里捧着一个大碗,大口大口的喝粥。

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的王全一口气喝了五碗粥,才感觉喝饱了。他站起身来,环视一圈黑压压的难民。

身边的张世文知道东家要说话,于是招呼家丁们上前,一起维持秩序:“各位请安静!安静!王千户要讲话了!”

喧哗的难民们安静下来,王全清了清嗓子,拉开嗓门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都是我大明百姓!我王某人乃大明武职官员,贼寇肆虐,我等不能破贼,实在是有愧于各位乡亲啊!”

说完,王全深深一躬,长揖及地,向那些难民行了个大礼。

“千户爷,使不得啊,千万使不得!”难民呼喊起来,几名老人老泪纵横。

王全站起身来,又继续拉开嗓门大声道:“各位既然来投奔我王某人,就是对我王某的信任!你们来到这里,我会带着你们开垦荒地,耕牛种子和农具,我们自会提供!各位只要放手去干,以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千户爷,小得们得您大恩,耕种所得,需要纳粮多少?”有人大声问道。

王全环视一圈:“各位,这里的城寨是我的,水渠都是我们开凿,耕牛种子也是我出,收成自然要收地租,至于地租,十收一!绝不加派!”

人们议论纷纷,这个地租,比起自耕农要上缴朝廷的税收,或是佃户交给地主的地租来,可以说是优惠多了,佃户种地,士绅收取五成收入都是很良心了,上好的水田都要收取六成甚至七成收入!若是风调雨顺,一家大小还能勉强糊口,若是遇上灾年,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千户爷,可是贼寇随时可能打过来啊。”人群中一名青年说道。

第121章 壕沟陷阱(上)第681章 集体婚礼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759章 俘虏炮灰攻城第410章 清军突围(上)第96章 神机箭夜袭第517章 夜袭岳托(一)第323章 夜战黄河滩第449章 清军再入寇(下)第712章 皇宫失火第835章 水骑配合(二)第76章 阿济格第441章 修缮高阳城墙(下)第301章 喀尔喀蒙古使团第66章 招降明军降卒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811章 湖州豪强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60章 黄雀在后(上)第144章 调味品生意第823章 清军棱堡第216章 郑芝龙第233章 借来的水师第847章 铳射榴弹第85章 捷报进京第267章 重炮显神威第635章 盾车破营(四)第68章 遭遇哨骑第771章 崇祯下扬州第267章 重炮显神威第90章 通州避难区第301章 喀尔喀蒙古使团第484章 救援高阳(六)第286章 前往西宁第809章 爆破组准备第707章 破败的锦衣卫第191章 水匪来袭第313章 瓜分战利品第453章 隔桥对峙第343章 排练第287章 西宁卫第542章 比穷大赛(上)第635章 盾车破营(四)第590章 说客李岩第910章 郑家军战粤军第319章 俄木布结盟第483章 救援高阳(五)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229章 离开福建第672章 沈云英第535章 献俘仪式第239章 鸳鸯阵破悍匪第417章 奔袭镇安堡第267章 重炮显神威第33章 重型火绳大铳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672章 沈云英第208章 两淮根据地第726章 顺军劝降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492章 孙之獬降清(下)第342章 文工团第243章 掌柜变百户第559章 大旱灾(上)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84章 孙承宗第814章 积极备战第661章 实力和恩德第707章 破败的锦衣卫第670章 荆州大战前夕第808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503章 蒿水桥之战(一)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115章 通州之战(一)第863章 赣江水战(上)第373章 杯水车薪第660章 发兵武昌第35章 伏击哨骑第909章 生擒马吉翔第360章 雇佣军(上)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713章 逃离京城第804章 再陪崇祯用膳第493章 再遇卢象升第34章 金军入寇第135章 夜袭固安(上)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205章 女真战察哈尔第769章 追杀刘良佐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650章 前往安庆第258章 应对后金入寇第19章 情报换牧奴第100章 又是一场大捷第443章 札萨克图汗之死第471章 高阳之战(中)第672章 水师炮击贼军第64章 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