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塞北战事再起

原明初设立的东胜卫城,这座建立于洪武四年的塞外卫所,后来因为执行巩固收缩内线防御的计划,明军撤回长城内,东胜卫城就被废弃,最绝的是,明军后撤时,连墙砖都带走了,只剩下干干净净、光秃秃的土墙;更干净的是,城墙上没有马面的痕迹,也没有城楼、女墙的遗迹,能拆的东西都被拆走了。

如今的东胜卫城,成为李国栋在塞外的一处观察哨,在这里布置了五百骑兵。这里是扼守杀胡口到归化商路的要道,李国栋的精锐骑兵在河里轮流驻守,每十日换防一轮,看守了十日的骑兵回沙背沟城寨,换上新的一批人来驻守。东胜卫城如今不仅仅是观察哨,李国栋的骑兵还在这座被大明废弃的卫城内开垦了荒地,卫城面积不小,种下番薯之类的高产作物,足够几千人用了。而番薯叶还能喂牲畜,这里不仅养了牛羊,还养了猪。

卫城内,被李国栋修缮的营房马厩,骑兵们正在喂养战马,健硕的战马在马槽跟前整整齐齐站成一排,兵卒们把干草、鲜草混合的草料,加上黑豆、黄豆饼、玉米粒、麦麸等混合成的精良饲料一起喂养战马。

这些战马,一部分是缴获的乌珠穆沁马,还有一部分是从察哈尔人那换来的河曲马,甚至当中还有西域来的上品大宛马和山丹马,这些好马可不能只吃草料,还要增加饲料,以增加它们的蛋白质。

五百骑兵,每人一匹好马,另有一千匹换乘的蒙古马,那些蒙古马就没有那么讲究了,都放在卫城外面吃草。

原大明山西兵张凤奇正往马槽内倒饲料,他原本是太原人,己巳之变的时候,山西军进京勤王,谁知道朝廷没发粮饷,山西兵闹饷,一仗未打就逃回了山西,结果是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被崇祯皇帝下狱问斩。得到巡抚和总兵都被朝廷处死的消息,那些逃回山西的兵卒后来叛乱,准备去投奔贼军,后来被李国栋即使收编,才没有从贼。

这五百重骑兵,大部分都是原张鸿功麾下将士。他们的装备和李国栋的重骑兵一样,每人一副六瓣红缨尖顶铁盔,一副明光铠,内还有一件棉甲和一件锁子甲,是真正的三层铠甲,那些乌珠穆沁马、河曲马之类的优良战马,皆有马铠,是真正的重骑兵。骑兵的武器是一柄从后金军手里缴获的顺刀,一杆三眼铳,还有一副小稍弓。若是集群冲阵的时候,前排兵每个人额外配备上一根一次性使用的骑矛,撞上对方骑兵之后,骑矛就丢掉的,骑矛只是一根一端削尖的木棍,反正是一次性兵器,不需要讲究。

张凤奇喂完了他的战马,又挑着一箩筐番薯叶,去了猪圈喂猪,喂完猪后,他走进自己的营房内。

多年的好友刘一鹏提着一罐酒,一大块卤羊肉走了进来:“老哥们,来来来,我们喝几碗。”

刘一鹏是刚刚从沙背沟城寨过来准备换防,换防的五百人到了,明日一早,张凤奇他们就要回沙背沟了。

两人坐了下来,刘一鹏的手掌有几道烧伤的痕迹,那是在马背上使用三眼铳的时候被火绳烫伤或是被火药气体灼伤的痕迹。张凤奇伸出粗糙的大手,他的手上布满老茧,那是长时间使用长柄钉头锤磨炼出来的,张凤奇不爱用三眼铳,他觉得那种兵器射程太近,所以他还是宁可在远距离上使用小稍弓,靠近了使用他的钉头锤。

“好酒!”张凤奇喝了一口酒,连连叫好,“好长时间没有喝到这样的好酒了。”

以往还有大德旺的商队经常给将士们捎带一些好酒,可是这两年因为后金,现在已经是满清了,在归化一带的活动,蒙古人又在去年才同女真人打了一场大战,商队的日子也不好过,自然不可能给他们带来好酒。

刘一鹏道:“是主公从大明回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好酒。”

“主公回来了?他回大明境内享福了一年了,这才想起兄弟们?”张凤奇冷哼一声。

刘一鹏听这话觉得不对劲,连忙道:“主公也是为了兄弟们的将来了。说实话,若是没有主公,我们早就成为流贼了,说不定早就被官兵剿灭了,连尸体都被野狗啃干净了。凭良心说,我们跟了主公之后,日子比以前难道不是好多了?以前我们在太原的时候,多长时间都见不到军饷?每天吃的什么东西?比猪食都不如!来到这里,我们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还经常有肉吃。”

“兄弟,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们生活是比以前好过了!可是你还知不知道有句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们都是大明人,可是有家回不去,每天在塞外吹风吃沙子。这样的日子再好,也不如回大明吃糠咽菜。主公每次回明,都是只带自己的家丁。上次回宣府救大明,也是带上老兵,没带我们这些人。五年了,离开大明已经五年了,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才到头啊!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年跟随了闯军多好,就算死,也死在大明境内。”

“快了,主公这次来,就是打算带我们回大明。”

张凤奇感叹了一句:“罢了罢了,我也知道主公有难处,不是主公不带我们回去,是朝廷那一关过不去!我们原本的长官张鸿功将军怎么没的?还不是被昏君不分青红皂白一刀砍了?”

“兄弟,你怎么能这样说我们大明的万岁爷?”

“说他是昏君又怎么样?”喝多了酒的张凤奇脸色通红,“当年天启爷在的时候,我们日子虽然不好过,但也不会连军饷都不给吧?更不会让建奴入寇吧?换上昏君上了,我们在山西没有军饷,出来勤王,连粮饷都没有!这也难怪弟兄们会造反!”

“兄弟,可是那些造反跟了闯贼的弟兄,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听说闯贼连败。从贼毕竟不是好事啊。”

张凤奇突然问道:“兄弟,这大明已经是无可救药了。若是有朝一日,主公起兵造反,你会不会听从主公号令,攻入京师?”

“当然听主公的!”刘一鹏站起来猛一拍桌子。

“这就对了!也许将来我们回去,就是回去造反的!”张凤奇哈哈大笑。

次日一早,被换下来的张凤奇跟着骑兵返回到沙背沟城寨。

李国栋已经回到沙背沟城寨,至于两淮一带处理假烟的事情,就全权交给王全和张书恒他们了,他相信他们会把这件事处理得干净利落。而自己返回沙背沟,是因为有重要军情从塞外传来:岳托和多尔衮又来归化了!

“建奴攻打高丽大获全胜,获得了几十万奴隶;又从山中掳掠了生女真入旗,如今建奴的实力比起以前只有更强!”李国栋看着李宏送回的情报,对聚集在一起的部将们说道。

何兴拍案而起:“岳托和多尔衮又去归化了,俄木布根本就抵挡不住建奴,看来,我们还得采取行动了。”

李国栋问道:“我们通知了额哲了没?”

“末将这就差人去漠西找额哲。”韩大山站了出来。

第271章 骑兵步战第474章 劝降孔胤植第624章 战贼骑(五)第58章 冤家路窄第138章 返回通州第590章 说客李岩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80章 奇袭洪山口第342章 文工团第17章 为何改走西口第1015章 兵临北直隶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1021章 民族英雄纪念园第174章 范永斗遭难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325章 一路骚扰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63章 奇袭大安口第233章 借来的水师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483章 救援高阳(五)第388章 清军攻归化第668章 荆江水战(上)第529章 打士绅烧地契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862章 八旗俘虏兵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1022章 大唐日不落帝国(全文终)第659章 湖广告急第685章 擅斩朝廷大将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844章 组合拳打击第380章 清军西征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529章 打士绅烧地契第141章 徐光启孙元化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第80章 奇袭洪山口第372章 山林贼窝第405章 神兵对天兵(一)第295章 海兰珠第74章 救大明百姓(五)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474章 劝降孔胤植第246章 玉米丰收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403章 归化降清第126章 皇太极认怂第453章 隔桥对峙第269章 转攻土城第374章 假烟换粮食第767章 将计就计第329章 功败垂成第508章 蒿水桥之战(六)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234章 七仙女诱敌第112章 激怒皇太极第205章 女真战察哈尔第492章 孙之獬降清(下)第167章 亏得大出血第353章 清军入朝第684章 拿下未来贰臣第839章 水骑配合(六)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第309章 虎入羊群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162章 曹文诏施苦肉计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589章 闯军抵开封第407章 神兵对天兵(三)第443章 札萨克图汗之死第385章 乌真超哈兵(四)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283章 后金撤军第191章 水匪来袭第499章 被困贾庄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184章 屯军筑堡第10章 争夺粮食第562章 出征和布局第540章 武威伯第553章 常熟钱谦益第364章 夜袭水师大营(下)第505章 蒿水桥之战(三)第279章 两面受攻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4章 击杀白甲巴牙喇第86章 回明遭拒第546章 拍卖会(上)第122章 壕沟陷阱(中)第15章 后金细作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257章 铜和炮第607章 闸港走私船第421章 天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