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投奔卢象升

除了留守的一百多汉八旗还能抵挡一阵之外,其余的清军都是明军降军,在明军火器和察哈尔人的弓箭压制之下死伤惨重。任凭汉八旗清兵如何弹压,降军还是抵挡不住,被李国栋的铁甲兵爬上城头。

铁甲兵身披三重厚甲,登上城头之后,便如斩瓜切菜一般砍杀清兵,很快那一百多名汉八旗兵全部被杀,明军降卒被杀了六十多人,其余的全部投降,包衣阿哈被杀了一百多人,其余的投降。

“缴获粮食一千石,鸟铳三百杆,九头鸟火铳五十杆,各种刀剑长枪弓箭等兵器一千多件,盔甲三百多套,火药一万多斤,俘虏明军降卒四百余人,包衣奴才三百余人,救出被掳的大明百姓两千余人。”韩大山向李国栋禀报了战果。

“把粮食分了,我们带走一部分,给额哲和他的察哈尔骑兵留下一部分。”李国栋下了命令。

缴获的鸟铳和九头鸟重型火铳有大明生产的和清国生产的两种,李国栋下令把缴获的火器全部带回去,到时候经过鉴别,若是大明产的火器将会回炉重新打造,清军的火器可以留下来使用。缴获的刀剑兵器也有明国产的和清军的,大明降卒那些兵器破烂不堪,刀枪都生锈了,缴获的弓箭,有些弓弦已经软化了,有些弓开裂了,还有的木头都烂掉了,那些破烂也被李国栋带走,生锈的刀枪可以回炉,损坏的弓可以修复之后使用。

打开镇安堡的兵器库,映入眼帘的都是破烂不堪的兵器,那些兵器比起从明军降卒手里缴获的兵器更加不堪,刀枪之类的已经完成锈了,几乎都腐朽了,一碰就烂了,比废铁还不如,盾牌、矛杆都腐烂发霉了,弓箭都已经不能用了,也没有修复的价值了,简直就是满满一仓库的垃圾。

“大明卫所军户已经腐朽到如此地步,难怪抵挡不住建奴。”韩大山感叹道。

一名从榆林军户出身的士卒道:“韩将军,卑职在榆林卫的时候也是如此,军户已经完全成为农夫,兵器全腐烂了,士卒没有铠甲,上面克扣军饷不说,我们还得种地养活那些百户千户。军户们是能逃的就逃,还有几个人愿意留下来?又遭遇西北大旱,流贼来了,不知道有多少军户从了贼啊。”

可是那些破烂垃圾,却让额哲的察哈尔人心动,察哈尔人兴奋的在垃圾之中翻找,一些破烂布匹都被他们带走,还有一些箭头都已经生锈的箭支,也被他们当成了宝贝带走。

“这些东西还能用吗?”李国栋问道。

额哲苦笑一声:“自从父汗败后,我们察哈尔部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作战中消耗的箭矢都无处补充,这些箭矢虽然锈了,但拿回去磨一下还勉强能用。布匹拿回去洗一下,也还能做成衣服穿。”

“救出来的百姓都送走,交给额哲,让他把百姓送去京畿一带,顺便可以拿建奴的首级领赏。这次建奴入寇,他们准备不足,不会进犯京畿一带,送到那边就安全了。我们这里不能久留,建奴很快就会过来。我军都是骑兵,只要我们走另外一条小道南下,建奴就无法找到我们。”李国栋下了一系列命令。

“俘虏怎么办?”韩大山问道。

“所有的包衣阿哈全砍了,明军降卒若是愿意加入我军的,我们带走;不愿意加入我军的,编入难民之中,交给额哲带去京畿。”

“我们去哪里?”

“去羊房堡,同卢督师的天雄军会师,仅凭我军六千人无法驱逐建奴,还需同天雄军会合方可破敌。”

俘虏的四百多名明军降卒,其中有两百多人愿意加入李国栋的军队,其余的人不愿意加入,他们宁可当难民,找个机会逃脱,也不愿意再当兵了。毕竟本来这些人都是军户出身,军户的苦,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有机会逃走,为何还要当兵?这些军户对李国栋的军队并不了解,只知道宁可逃亡,以后从贼,也不肯再当兵。

“将军,好铁不打订,好男不当兵,我等实在不愿意再当兵了。”不愿意加入李国栋军队的一名明军降卒站出来道。

“各位,你们若是不跟我们走,你们已经被迫剃发了,再回大明还有出路吗?若是遇上别的明军,还不把你们一刀砍了,拿着首级去朝领赏?”何兴问道。

明军杀良冒功的事情常有,每次建奴入寇,都有明军杀害无辜百姓,再把人头上的头发剃了,冒充建奴送去领赏。而这些明军降卒,本来就被建奴剃头留辫,再回到京畿去,那不是刚好送上门的功劳?急着杀良冒功的明军还不把他们都杀了去领赏?

“罢了,我等也无路可去,还是跟随将军!”那些不肯走的明军也纷纷跪在地上,表示愿意加入。

多出了四百多降卒,不过李国栋反正不缺战马,他的三千骑兵都是一人三马,多了四百多人,仍然是一人双马还有多。打扫完战场,瓜分了战利品之后,李国栋同额哲分道扬镳,他带人走另外一条小路,直奔晋中方向的羊房堡。

等到清军赶来镇安堡,只剩下一座空城,李国栋早已不知去向。

李国栋的六千人马往东南方向行军,过了雁门关,进入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再折向西南行军。沿途过去,道路空旷,不见行人,村落沉寂,不见炊烟。

被清军洗劫过的村子,人都被抓光了。未被清军洗劫过的村子,老百姓们也闻风而逃。当年的山西,原本就穷,先遭旱灾,又连续遭遇流贼、建奴,早已是十室九空。

走在路上的时候,韩大山见这凄惨的场景,担心的问道:“大哥,您说建奴这次会退兵吗?”

李国栋道:“建奴已经达成目的了,既把卢督师的剿贼主力调回山西,又劫掠了人口,他们还留在宣大干嘛?留在这里吃观音土?肯定是带着劫掠的人口回辽东,等到产出粮食,练出更多精兵,才会再次入寇大明。恐怕他们下一次来,将倾尽举国之力来犯大明,到时候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方才的攻打镇安堡之战,明军折损了五十多人,都是汉八旗的火器所造成的。

李国栋心里十分清楚,目前对他威胁最大的并非是满八旗重骑兵和重步兵,而是乌真超哈营和三顺王的天佑兵天助兵,那些火器兵可以轻松破开自己重骑兵和重步兵的铠甲,而且清军已经有了大量红夷大炮,哪怕是固守城池也难以守住。

如果还是满八旗的骑射打天下,李国栋还真的不怕满八旗,对付满八旗的重骑兵和重步兵,只要自己发展火器兵和重骑兵,可以破解清军的重骑兵和重步兵,所以他最忌惮的是汉八旗的火器兵。

这次去见了卢象升之后,若是不出意外,他在塞外的弟兄们都可以回明了。唯一的担心就是,倘若三年后清军入寇大明,卢象升同杨嗣昌和高起潜有矛盾,他率兵去巨鹿,自己要不要跟去的问题。若是去了,能否击败多尔衮?

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753章 讨逆大军出发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136章 夜袭固安(下)第203章 商号卖马第11章 生擒吴克善第172章 赤地千里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36章 冷箭机关第560章 大旱灾(中)第146章 密谋逃亡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911章 郑家军大胜第441章 修缮高阳城墙(下)第43章 转攻大安口第343章 排练第507章 蒿水桥之战(五)第263章 突现的土城第670章 荆州大战前夕第146章 密谋逃亡第57章 杀俘第680章 军户安置第838章 水骑配合(五)第74章 救大明百姓(五)第608章 上海县第354章 鳌拜夜袭第680章 军户安置第10章 争夺粮食第5章 大盛魁护卫队第139章 后金退兵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55章 杀鸡屠狗第867章 忠贞营抵达第539章 变卖家当第375章 张定国劫粮第625 李自成再抵开封第68章 遭遇哨骑第653章 再遇左贼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89章 通州防御计划第27章 破晋商护卫阵第834章 水骑配合(一)第741章 别让昏君南下第220章 大汗见大汗第283章 后金撤军第284章 宣大总督杨嗣昌第243章 掌柜变百户第490章 清军要攻济南第358章 江华岛第472章 高阳之战(下)第911章 郑家军大胜第205章 女真战察哈尔第436章 襄陵大营发展第853章 火烧扬州(四)第174章 范永斗遭难第734章 陈圆圆第313章 瓜分战利品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76章 崇祯遇刺(下)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557章 蚕吃人第855章 扬州大捷第295章 海兰珠第1章 范家商队第30章 悲惨的民壮第2章 火器和马槊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480章 救援高阳(二)第438章 巨鹿难民营第559章 大旱灾(上)第823章 清军棱堡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607章 闸港走私船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484章 救援高阳(六)第1014章 凯旋归来第624章 战贼骑(五)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第574章 大洪水(下)第872章 剑指广东第703章 抵达瓜洲第672章 沈云英第771章 崇祯下扬州第689章 湖广争夺战(一)第166章 坑死晋商第553章 常熟钱谦益第15章 后金细作第1012章 一战撅四王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81章 劝走百姓第744章 保释金第300章 会见车臣汗第816章 红娘子大闹鲁西第315章 夜杀古禄格第862章 八旗俘虏兵第269章 转攻土城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21章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