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

“什么?你要抗旨?”卢象升大惊。

李国栋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卢督师,建奴已经在巨鹿布下天罗地网等候督师您了,末将不能眼睁睁见着督师以身涉险。末将愿意追随督师鞍前马后,随督师杀敌立功!督师缺少骑兵,若是末将不去,督师步兵在建奴面前太被动了!”

卢象升先是一怔,随后他目光锐利起来。紧盯着李国栋:“李将军,汝意欲何为?身为大明臣子,当服从朝廷调派。尔若是抗命,本督便替朝廷先斩了汝!”

他的神情十分严厉,怒视着李国栋,过了许久,方才缓和了口气,眼中带有几分悲哀:“国栋,你在陈督臣麾下,不是一样立功了?未必要跟随本督!身为大明臣子,最重要的是效忠朝廷,绝不可抗旨,一意孤行!本督知道你是大明难得的良将,你去了哪里都能为朝廷立功,何必为了老夫抗旨不遵?若是如此,老夫也担当不起啊。”

李国栋见卢象升铠甲内披着孝服,只觉得自己眼睛发红,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卢督师,末将不愿意您以身涉险。若是此战折了督师,我大明岌岌可危也!既然督师不让末将追随您,那末将斗胆,请督师不必南下冒险!还请督师回师昌平。”

卢象升道:“南下追击建奴,乃朝廷诏令,本督岂敢不从?身为大明臣子,唯有战死沙场,以死报国!”

李国栋已是泪流满面,向卢象升拜了一拜,纵身上马,带着晋阳军离去。

“主公,卢督师以身涉险,此番南下,恐怕是凶多吉少啊。”韩大山策马追赶上来,同李国栋并驾齐驱。

“我知道,卢督师不让我们跟随,我们火速回京。到了京城,我速速进宫面圣,三弟,你就在昌平点好三千骆驼兵和五百神兵。待我出京,立即全速赶往巨鹿。卢督师有难,我们不能不救!”

李国栋命令两千七百骑兵全速疾驰,从大名府到京城三百余里路程,一人双马赶路,仅用了两日,便赶到京城。

回到京城,李国栋在京城外扎营。在此期间,他听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孙抚台被下狱了!

孙抚台就是陕西巡抚孙传庭!崇祯皇帝把孙传庭给下狱了,这简直是一招大昏招啊!若是能安排卢象升镇守边关对付建奴,以孙传庭来对内,大明朝至少不会在崇祯十七年被攻破京城,崇祯皇帝也不会去找了一棵歪脖树。

可是偏偏崇祯皇帝把孙传庭给投入大牢,等到了崇祯十五年,崇祯才再次想起孙传庭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那时候闯军已经势大,大明官兵已经不是闯军对手了。孙传庭复出之后,想要积蓄实力再战流贼,可惜崇祯皇帝一直催促他出战,导致孙传庭战败身亡。

本来孙传庭把流贼打得丢盔弃甲,差点都灭了,结果崇祯皇帝的一**作,把孙传庭给投入大牢,导致流贼已经无法镇压,最后把孙传庭都给葬送了。

孙传庭能力很强,若是崇祯能用好他,剿灭流贼轻轻松松。可是崇祯自己太坑了,孙传庭下狱蹲了四年,这四年内让贼寇做大,等孙传庭再放出来的时候,贼军已经势不可挡。

李国栋想起了后世大明是谁灭的争论论,有的人说是被流贼所灭,有的人说是被满清所灭,反正争论不休。其实都错了,大明是被崇祯皇帝自己葬送了!

若不是孙传庭被下狱,他的秦军也不会都散了,后来那些秦军主力都投了流贼。到了那时候的闯贼已经是实力雄厚,战斗力其实一点都不输给清军。一片石战役,顺军把关宁军打得满地找牙,吴三桂都几乎被灭了。清军突然入关,袭击了顺军。但是在不利的情况下,顺军还能给清军造成不小的损失。别忘了顺军还是刚刚从经历过鼠疫的京城出来的,还能几乎灭了关宁军,这战斗力可以说相当强悍。

即便是一片石战役之后,顺军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李自成死后,顺军投奔了大明,改编成的忠贞营,也是屡次击败清军。

所以说,孙传庭入狱四年之后再出来,那时候的顺军已经相当强悍,顺军的主力除了身经百战的老营兵马之外,其余的都是孙传庭组建的秦军投降过去的。

秦军加入顺军之后,先灭了孙传庭,又灭了大明,还差点灭了吴三桂,最后还能硬扛大清十七年,这就足以见得孙传庭的秦军士兵有多么彪悍了。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把孙传庭给下了大狱,秦军完全可以镇压了闯贼之后,回头去打清军,战斗力还在关宁铁骑之上。自然,关宁军后来充当了满清的打手之后,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否则关宁军战斗力未必比得上秦军。而李自成是在一片石被打怕了,后面士气全无。

孙传庭被下狱的原因很复杂,同杨嗣昌闹矛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意把秦军留在京畿一带,孙传庭上奏给崇祯皇帝,在奏疏里讲道:“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但崇祯皇帝执意要让秦军留在京畿和边关对付建奴,而孙传庭抗争无效,又被杨嗣昌拦住不让见崇祯皇帝,孙传庭一怒之下自称生病,请求告退。可是杨嗣昌说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结构崇祯皇帝大怒,把孙传庭投入了大牢。

李国栋知道,孙传庭下狱事件,已经敲响了大明走向灭亡的丧钟。他不想管这件事,大明至今,也应该灭亡了,原来的既得利益者需要有人来收拾他们。而李国栋想要把满清和流贼当成收拾那些既得利益者的两把刀子,等到收拾完了那些士绅,他再出来收拾残局。大明虽然该灭亡,但不应该灭在胡虏之手,应该是灭在汉人手里。

更何况,陈新甲还给了李国栋一个警告:“李将军,卢九台的一事你不要管了,你我一样,都是杨阁老的人,千万不要辜负了杨阁老对你的厚望!”

李国栋知道,其实也是杨嗣昌让人来敲打自己。卢象升他肯定是要救的,但是自己一人进宫,身边没有兵,就没有必要在崇祯皇帝面前提起这件事,万一被投入大牢,那就陪着孙传庭一起完蛋了。

崇祯皇帝也没让李国栋等太长时间,很快就有人进入大营宣旨,让他进攻面圣。

这是李国栋第二次进宫面圣了,崇祯皇帝对李国栋立下的大功十分满意,龙颜大悦之下,又赏了他一套明光铠甲,一顶凤翅盔,一匹上好的汗血宝马,一柄宝剑,还有黄金白银等物。

杨嗣昌在边上也帮李国栋讲了不少好话,若不是大明的爵位不能随便给的话,崇祯皇帝都有心封李国栋为伯了。

因为孔庙被毁事件,杨嗣昌绝对不敢冒着得罪天下士绅的危险去同大清国和谈,总之和谈这条路子已经完全堵死了。此事陈新甲在前几日见到李国栋的时候,还询问过退敌之策。

如今崇祯皇帝再次问起:“李爱卿,汝有何退敌良策?”

第720章 劝说郝摇旗第291章 遭遇后金使团第417章 奔袭镇安堡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378章 吴三桂进货第1章 范家商队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173章 救助难民第925章 张献忠之死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613章 洪承畴设计第7章 遭遇岳托第734章 陈圆圆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293章 反袭后金使团第362章 摧毁高丽船场第101章 让你成熊廷弼第二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779章 洪承畴献计第357章 抢光高丽人第63章 奇袭大安口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175章 皇太极的手段第202章 祖大寿获救第332章 崇祯皇帝第378章 吴三桂进货第562章 出征和布局第532章 士绅商人炮灰(下)第365章 水师全灭第780章 联明平贼第922章 杀害忠臣第104章 雪橇佛郎机第207章 运河中都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744章 保释金第275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310章 大金运粮队第451章 成国公和京营第754章 围魏救赵之计第929章 大西军闯军联手第629章 教训闯贼(中)第702章 冲过九江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181章 难民队伍第311章 蒙古人夜间骚扰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90章 通州避难区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114章 阎应元第105章 雪地车营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629章 教训闯贼(中)第876章 攻龙川第824章 奔袭睢州第59章 伏击扬古利第86章 回明遭拒第825章 考城拦许贼第648章 吴淞江工地第888章 横扫潮州府第928章 联合大西军第778章 交保释金可出狱第911章 郑家军大胜第331章 进京第661章 实力和恩德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898章 惠州钢铁集团第152章 流贼夜袭第110章 戏耍蒙古轻骑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155章 收编军户(上)第147章 叛逃第474章 劝降孔胤植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155章 收编军户(上)第824章 奔袭睢州第907章 奇袭虎门炮台第271章 骑兵步战第907章 奇袭虎门炮台第315章 夜杀古禄格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625 李自成再抵开封第118章 通州之战(四)第20章 东林jian商第812章 一个不放过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347章 渡海计划第526章 拦截清军(四)第919章 伏击何腾蛟(上)第851章 火烧扬州(二)第396章 火烧草原(三)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771章 崇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