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逃难灾民

何兴跳下城墙后,头也不敢回,只是没命的奔跑。自幼练过武的他跑动速度极快,很快就超过了不少跑在他前面的明军士卒和民夫,他已经顾不上那些可怜的人了,超过了他们,就是自己的胜利。随后就听到身后响起明军士卒和民夫的惨叫声,还有金兵的叫骂声。

“别杀了!我们投降!”跑不掉的明军士卒和民夫纷纷跪在地上,高举起双手。

凶悍的金兵手持血淋淋的钢刀飞奔上来,看到跪在地上的明军士卒和民夫,不由分说,手起刀落,那些投降的明军士卒和民夫纷纷身首异处。

就在金兵杀得起劲的时候,城外响起了巴牙喇兵的喊叫声:“大汗有令,封刀纳降!”

金兵被迫收手,俘虏了这些投降的明军士卒和民夫,把他们押去城外等候剃发。

一队队投降的明军士卒和民夫被押出城外,送入金军大营。

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看着这些被俘的明人,心中不满:这些懦弱的明狗,杀光了就是了!留着他们何用!可是两兄弟谁也不敢违抗大汗的命令,也不敢提出任何质疑。

皇太极根本没有搭理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他看不顺眼的弟弟,却是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昨日本汗令人劝降,城内尼堪虽然未降,却无人回话,本汗便知道,城中守将必然是贪生怕死之辈,只要我军进攻,一次不成再攻一次,城内守将必然弃城逃命。这不,今天不过一鼓攻击,便攻克了大安口了。”

“大汗果然高明!”金帐内的各贝勒巴图鲁们纷纷拱手称赞,“我等有如此英主,何惧明国不灭!”

皇太极又继续道:“不管是明人还是蒙人,只要剃发扎辫,便是我大金臣民!任何人不得随意加害!”

随后皇太极又下令,把这些俘虏的明军士卒和民夫都剃了发,扎了辫子后,再交给莽古尔泰,任命莽古尔泰驻守大安口,负责管理明军降卒,留下两个牛录的金兵和五百蒙古人,负责看守投降的两千明军,令明军降官李思忠为游击,协助金军驻守大安口。

安排好了明军降卒和驻守大安口的人手之后,皇太极下令,金军马不停蹄,向数里之外的遵化城进军。

何兴没命的奔跑,他自己已经安全逃脱了金兵的追杀,现在他所要做的事情是,赶在金军抵达自己的村子之前,接走母亲和弟弟妹妹,以免他们遭了金军的毒手。

身上的山文甲和头盔早被何兴丢弃了,这一套盔甲虽然好,可是现在是逃命的时候,他需要的是赶时间,本来两条腿就跑不过马匹,若是穿着沉重的铠甲跑路,更是跑不过。他必须在金军抵达自己的村子之前赶紧回去报信。

跟在何兴身边的,还有三个人,都是被征去大安口修城守城的民夫,这三人,一个名叫唐冲,一个名叫邬福贵,还有个名叫刘二狗,除了年龄比较大的邬福贵之外,另外两个都是他小弟。

邬福贵原本一名在京城生活的小民,在一家客栈当店小二,以打工为生。可是前一阵子建奴入寇的消息传入京师,京城米价上涨,买不起米的邬福贵只好放弃了店小二的活,去城外当苦力,在运河边上搬运南方运来的米粮,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以此为机会能够购得便宜点的粮食。谁知道前一阵子他下了工后准备回家,却被一队官兵抓走,给送到了大安口当民壮。

三人和何兴在大安口的时候,同住在城墙下的一个角落里,四个人已经是情同兄弟。

不过十多里路程,何兴和三名兄弟跑了半个时辰多点,便回到了自己的村子。

这是一座北方典型的贫苦农村,村民们生活不用说也知道是很差的,虽然金军还未劫掠到这里,可是这几年的年景不好,官府又不断压榨,老百姓面黄肌瘦,村民大多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小孩甚至都光着屁股在玩。

其实这里比起陕西来还算是好了,陕西大旱,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地,灾民成群,高迎祥已经起事。

这还没到最难的时候,再过几年,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相继起事,给已经遭遇了灾荒的北方雪上加霜,每到一处,劫掠县城村庄,把普通老百姓抢光了变成流民,裹挟流民继续攻打下一座城池。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十室九空,尸横遍野,死难的老百姓连棺木都没有,甚至草席都没有,就丢在路边被野狗啃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然了,不是穿越人士的何兴自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目前要做的是保住自己的亲人。

“乡亲们,快逃命啊!建奴已经破了大安口了!”何兴冲入村子中,拉开嗓门大喊。

“娘,哥哥回来了。您快起来吧,建奴来打过来了!”一间破烂的茅草屋内,一位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拼命摇晃着卧病在床的一位中年妇人。

“秀英,你带上弟弟快走!我来背娘走!”何兴从门外闯入。

得知建奴入寇的消息,村子内早就乱得炸开了窝,男人催促收拾瓶瓶罐罐的女人,督促她们赶快丢下东西跑路要紧。但有不少女人却舍不得家里那点家私,有人手里抱着一口大铁锅,有人提着装入网兜内的陶罐,还有人把破烂的家具装上大车。

何秀英指着家里一口腌咸菜的陶罐道:“哥哥,把东西都带上吧。”

“东西都不要了,我们走!”何兴斥责道。

反正家里的东西都不值几个铜板,全部丢掉了何兴也不可惜。如今是保命要紧,再不走,金军骑兵一到,一个人都跑不掉。

何兴背上母亲走出屋门,他把母亲放在一辆骡车上,让妹妹和弟弟也坐上车,随后牵来一匹骡子,赶着车就往京城方向逃命。

“兄弟,俺便是京城人,到了京城,你们一家便住在俺家里,放心吧,俺会安排好弟弟妹妹的。”跟在身边的邬福贵对何兴说道。

何兴的妹妹何秀英虽然年幼,但出落得亭亭玉立,小脑袋上梳着双丫髻,身上的衣服虽然破烂,但皮肤洁白,特别喜欢笑,一笑起来给人甜甜的感觉,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小姑娘,邬福贵一看到何秀英,就很喜欢她。

村民们拖家带口,带着瓶瓶罐罐,排着长队,恋恋不舍离开了祖祖辈辈世代居住的村子,在何兴等人带领下,往京城逃难。队伍移动的速度极慢,走了一个时辰,只走出三里路。就在此时,被何兴留在后面充当斥候的刘二急匆匆跑来向他禀报:“大哥!不好了,建奴追上来了!”

——

老有读者问主角是否要保明朝,说明朝烂透了,保不住的。这里剧透一点:主角一开始想法是避免这艘破船沉没,因为不想华夏沉沦,所以想着尽力去保,直到后来卢象升战死,多位兄弟阵亡,主角才彻底改变了想法,借助闯军的手去铲除文官集团。

第770章 刘良佐投清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689章 湖广争夺战(一)第808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719章 路遇灾民(下)第128章 改进火炮计划第713章 逃离京城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582章 洛阳之战(上)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364章 夜袭水师大营(下)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502章 清军重围第227章 入股卷烟第61章 黄雀在后(下)第304章 联军哨骑第624章 战贼骑(五)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1022章 大唐日不落帝国(全文终)第79章 送俘虏给林丹汗第353章 清军入朝第700章 崇祯十七年新年第760章 攻打行宫(上)第35章 伏击哨骑第130章 三年式野战炮第584章 洛阳之战(下)第365章 水师全灭第742章 炮击刁民第658章 花钱赎俘虏第12章 新式寨堡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526章 拦截清军(四)第406章 神兵对天兵(二)第906章 东江口之战(下)第558章 筹划船场第217章 合作伙伴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第581章 闯军围洛阳第365章 水师全灭第474章 劝降孔胤植第601章 东林江南银号(上)第722章 抵达天津第79章 送俘虏给林丹汗第98章 烟幕火雷加内应第897章 广东钢铁公司第262章 伏击科尔沁骑兵第347章 渡海计划第712章 皇宫失火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59章 湖广告急第472章 高阳之战(下)第206章 成亲和南下第498章 诡异的村子(下)第508章 蒿水桥之战(六)第892章 蛙人营奇袭(上)第221章 火烧归化第888章 横扫潮州府第484章 救援高阳(六)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648章 吴淞江工地第77章 关宁铁骑第540章 武威伯第91章 车营和火器第118章 通州之战(四)第727章 又见士绅炮灰第291章 遭遇后金使团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798章 南京内应(下)第164章 西口商号第222章 金门总兵府第27章 破晋商护卫阵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633章 盾车破营(二)第614章 松山突围(上)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469章 高起潜第259章 皇太极战略第588章 开封周王府第739章 大清的决策第583章 洛阳之战(中)第127章 壮士断腕第735章 出使闯营(上)第381章 奉命降请第922章 杀害忠臣第589章 闯军抵开封第846章 暴怒的多铎第318章 岳托惨败第925章 张献忠之死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406章 神兵对天兵(二)第465章 三眼铳发威第732章 终于安全了第919章 伏击何腾蛟(上)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378章 吴三桂进货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