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士绅商人炮灰(上)

李宏下令,令那些士绅、青虫去砍伐木头,打造攻城武器。

谢显忠是济南府章丘县的一名举人,因为受到大理寺右寺丞谢启光的恩惠,他们谢家在章丘是大家族了。原本谢家听说清军要攻济南,所以没敢逃去济南,却在当地躲进了山区。谁知道一群清兵竟然也钻入山中,把谢家的人都给抓了。

其实那些清兵的真实身份是李宏麾下的亲卫军特工,他们熟悉山地作战。得到了谢家逃入山区的情报,特工就带着蒙古人,钻入山林中,把谢家给抓了出来。

现在谢显忠正挥动斧头劈砍木头,凶神恶煞的蒙古人(其实是汉人)挥舞着鞭子,驱赶他们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士绅大老爷,强迫他们上山砍伐木头,打造攻城武器。

谢显忠挥动斧头砍了几下,就觉得胳膊酸麻,连斧头都拿不起来了。毕竟他之前是一名读书人,受到谢家家族的照顾,当他还是一名童生的时候,谢家就对这些读书人十分照顾,每日三餐都能放开肚皮吃饱,吃的东西还不错,早餐小米粥、咸菜、咸蛋和白面馍馍,午餐有米饭、豆腐、蔬菜和肉,晚餐和早餐一样。这样的事情如果是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当年普通百姓一日两餐,一顿干的一顿稀的,即便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盛世年间,普通老百姓也只能是勉强填饱肚子不会饿死。可是这些受到家族庇护的读书人,即便是家里没多少钱,也能过上比一般老百姓好很多的日子。

家族当然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银子供给读书人吃穿,亲兄弟明算账,谢启光家里有钱是他自己家的事情,他才不可能把银子拿出来给族人们免费吃喝,族人们不是每个都那么富有的。那么这些供养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读书人吃穿,银子又是从何而来呢?是商人提供的。

商人出钱供养读书人,读书人考上进士,当了官之后,自然就会帮商人说话。每当皇帝要加派商税的时候,官员们就跳出来了:陛下不可与民争利!

所谓的民,就是那些商人,以及同商人有勾结的朝廷官员,并非是真正的老百姓。

有商人给这些读书人供养着,他们的条件当然比那些什么都没有的穷书生好得多了,没有任何家族庇护的农民家庭,要供出一名秀才出来,都十分困难。有家族庇护的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起步就比人好多了。

谢显忠因为从小聪明,成绩优秀,所以从童生开始,就没有吃到一点苦。商人供养读书人也是有原则的,童生时代成绩差的,一看就知道没有任何前途的家伙,自然不会还在他们身上白白浪费银子。而谢显忠这样的,家里父母虽然是农民,但因为成绩优秀,他在谢家书院里的一切开销都有商人供着,从小就养尊处优,结果仕途十分顺利,县试、府试、院试,一路过关斩将,十四岁就成为生员,没几年又考上举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还能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可是蒙古人来了,这一切都结束了。当谢显忠被蒙古人抓住的那一瞬间,他就明白了,自己再也没机会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了。他知道自将会被蒙古人抓去当奴隶。

不过奇怪的是,这些蒙古人还没有那么坏,听说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便放过了他的父母,要不然早就一刀砍了。家族里许多上了年纪的士绅,都被蒙古人毫不留情的一刀砍下脑袋。

至于那些蒙古人为何有这种怪癖?据说那个叫苏布德的蒙古人头子特别仇视读书人。

谢显忠被土默特人抓走,成为一名奴隶。从山东一路过来,每天的伙食只有一点米糠麦麸,加上点烂菜叶。从未吃过苦的谢显忠一开始根本吃不下饭,饿了几日之后,再看到那些平日里根本吃不下的东西,也狼吞虎咽。

正当谢显忠回忆起当年生活的时候,突然他感觉背上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感,只听到一声皮鞭响声,他转过头去,却见到一名蒙古兵手中的皮鞭再次抽来,抽在他脸上,使得他那张还算俊秀的脸一下就花了。只听到蒙古人咆哮:“快干活!再偷懒,抽死你!”

谢显忠无奈之下,只好抬起已经酸麻的胳膊,抡起斧头,劈砍树木。也不知道劈了多久,一棵大树终于倒下了。

忙碌了一整天,谢显忠拖着疲惫的身躯,被蒙古人押回了大营。晚上吃饭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条肥胖的、熟悉的身影。

“王掌柜?您怎么也被抓来了?”谢显忠走上前问道,“您不是逃进济南了?怎么也被他们抓住了?”

这个王掌柜,是章丘城内的一户粮商,凭借着粮食收成季节压低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青黄不接的季节再提高粮价卖出粮食的手段,赚了不少不义之财。甚至有人说他同官府还有勾结,官府贪墨的赈灾银子,就由他们这些黑心商人卖出去。但是王掌柜对谢显忠这样的读书人却非常好,据说自己读书的费用,有一部分就是王掌柜出的银子。

王掌柜苦笑了一声,胖得像座肉山的身子微微颤动,愁眉苦脸道:“我们已经逃进济南了,谁知道被人打了闷棍,然后我们一家大小都来这里了。”

天色黑了下来,这些奴隶们被送入军营休息。而一批被蒙古人抓来的匠户,正在蒙古兵的监督下,开始打造各种攻城武器。

谢显忠又不是目前,自然不懂得如何打造攻城武器,于是被安排去休息。躺在稻草堆上,吹着寒风,谢显忠裹紧了衣服,他的衣服是从家里带出来的厚棉衣,但还是挡不住严寒,寒风从衣领吹入,令他浑身哆嗦。虽然冷得难以入睡,但过了不知道多久,他还是在昏昏沉沉中睡着了。

“起来了!准备攻城了!”谢显忠在睡梦中被蒙古人叫醒。

醒来后,他感觉浑身都已经冻得失去知觉了,汤灶草堆里睡了一晚上,醒来后感觉更冷。不过还好,大营内的篝火上,熬着一锅锅热粥。又冷又饿的谢显忠迫不及待的拿起他的破碗,去排队领粥。

粥是用一点番薯,加上麦麸、米糠和少许玉米粉熬成的,如果是在平时,这种粥谢显忠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可是现在他手里捧着一碗刚刚打回来的热粥,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喝着,和那些粗鄙的佃户一样,蹲在地上喝粥,嘴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天色逐渐亮起,蒙古人开始攻城了。

谢显忠和其他的十多名奴隶一起推着一辆装满沙袋的盾车,缓缓往城墙方向接近。在他前面的那辆盾车后面,一条熟悉的胖胖的身影正在蒙古人皮鞭抽打之下,艰难的推着车,那个人就是王掌柜。他的脚步慢了一点下来,就见到一名蒙古兵一鞭子抽打上去,衣服立即破了一个口子,棉花从里面露了出来。

“该死的鞑子!竟然这样对我们!”谢显忠心里暗暗骂道。

盾车抵近了城下,前面的鹿砦木桩挡住了去路。这些由士绅商人组成的奴隶们,在蒙古人的弯刀威迫之下,搬下盾车上的沙袋,往地上丢了下去。城头的守军开始开铳射箭了,不少士绅商人中弹中箭,惨叫着倒下。

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333章 坤兴公主第287章 西宁卫第174章 范永斗遭难第470章 高阳之战(上)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411章 清军突围(下)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441章 修缮高阳城墙(下)第779章 洪承畴献计第704章 路振飞第491章 孙之獬降清(上)第655章 战左贼(上)第171章 新式鸟铳第133章 谋取固安第30章 悲惨的民壮第22章 夜袭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353章 清军入朝第770章 刘良佐投清第339章 清国发展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8章 林丹汗第907章 奇袭虎门炮台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559章 大旱灾(上)第440章 修缮高阳城墙(上)第604章 银行股东第452章 夜不收遇险第96章 神机箭夜袭第452章 夜不收遇险第244章 被疯狗咬了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872章 剑指广东第831章 忠贞营第338章 掳掠生女真第712章 皇宫失火第291章 遭遇后金使团第890章 鑫源堂广东分号第313章 瓜分战利品第240章 攻破贼窝第385章 乌真超哈兵(四)第843章 龙骑兵对重骑兵第286章 前往西宁第355章 皮岛第347章 渡海计划第640章 收服王辅臣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81章 劝走百姓第223章 郑家铁匠铺第156章 收编军户(下)第640章 收服王辅臣第700章 崇祯十七年新年第303章 追杀喀尔喀使团第591章 碰钉子(上)第4章 击杀白甲巴牙喇第346章 假烟第680章 军户安置第863章 赣江水战(上)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133章 谋取固安第721章 天津水师第242章 水刑逼供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529章 打士绅烧地契第141章 徐光启孙元化第446章 铳刺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681章 集体婚礼第375章 张定国劫粮第683章 收复岳州第17章 为何改走西口第807章 高杰归降第922章 杀害忠臣第755章 攻克兴化第665章 收复江夏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59章 伏击扬古利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115章 通州之战(一)第739章 大清的决策第43章 转攻大安口第174章 范永斗遭难第614章 松山突围(上)第220章 大汗见大汗第135章 夜袭固安(上)第633章 盾车破营(二)第582章 洛阳之战(上)第624章 战贼骑(五)第196章 千里奔袭(一)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918章 袁家余孽第11章 生擒吴克善第447章 清军再入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