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比穷大赛(上)

可是这些大臣嘴巴上是遵旨了,心里却把崇祯骂得狗血淋头:无道昏君啊!这天下都是你的,居然还向我们要银子!回家去募捐?这年头还有几个傻子愿意把自己腰包里的银子拿出来?真写一封这样的信回家,还不被家里士绅背地里把家中女性都给问候遍了?

让家中士绅募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家乡的那些士绅虽然有钱,可是想要让他们给朝廷募捐,想都不要想。平日里,家中士绅富商给自己送银子不少了,那都是有求于自己,要办事送的银子。官员们拿到银子之后,不是得千方百计帮着家中士绅减税,让他们赚更多的钱。怎么可能拿了他们的好处,还要他们掏出银子给昏君呢?

大明朝从建国之初开始到现在,可以说皇权不下乡,维持乡下的秩序,就依靠宗族和乡绅。村民邻里间小到偷鸡摸狗,偷看寡妇洗澡,大到伤人抢劫,公公扒灰,小叔子通奸等一切治安事件刑事案件,县衙里的老爷官吏是没时间管的,一般都由当地士绅解决。

发展至今,大明朝已经两百七十年了,崇祯朝的时候,不仅是皇权不下乡,简直可以说是皇命不出紫禁城!整个大明朝,都被文官士绅的一张网给笼罩了,削减了厂卫的崇祯,别说诏令下到下面,就连眼睛耳朵都没了。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王承恩一声长喝。

群臣顿时松了口气,纷纷退了下去,而以前退朝却没那么容易,每次王承恩喊退朝以后,还要弄出几个言官给崇祯皇帝制造麻烦,这次群臣都很老实,全部老老实实的退下,想着回去之后要如何哭穷。

退朝之后,官员们回到家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快,把家里最破烂的衣服拿出来。”周奎刚刚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的夫人喊道。同时自己一头扎入了屋内,翻箱倒柜,寻找能找到的最破烂的衣服。

“夫君,您这是为何?”夫人吃惊的问道。

“哎,一言难尽啊!我们那个好女婿不知道听了哪个奸佞所言,竟然向我们这些当大臣的伸手要银子了!若是不穿得破烂一些,三日后宫内的人上门收银子,我们如何解释?”周奎长叹了一声。

“回老爷,家中没找到破烂衣裳。”丫鬟上前道。

“老爷啊,自从咱们的女儿入宫以后,您何时还穿过旧衣裳?就连家中下人,也没穿过破衣裳了。”夫人感慨道。

“赶紧想办法啊!”周奎焦急道。

夫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让丫鬟和下人们把周奎的官袍和几件比较旧的衣裳,其实也不旧了,也就是穿过五、六次罢了,对这些衣服进行了做旧处理,把衣裳以水浸泡了,再放在石板上磨,然后以火烘干,再浸水,磨过之后,以火烘干,如此反复处理几次,新衣服就变旧了,然后在衣服上剪几个口子,再打上补丁。

家中所有的奴仆下人,也根据夫人的要求,或是翻出包袱中的旧衣服,或是对新衣服进行了做旧处理。

次日,周奎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出了门。走在大街上,只见京城所有官员都穿着破破烂烂,打满了补丁的旧衣裳。

大街上的老百姓见到了,纷纷指指点点的,在背后议论纷纷。

“怎么大明的官老爷们上街都穿破上衣服了?”

“这有什么?听说府衙里的知府老爷,升堂的时候都穿着一件破官袍呢。”

“听说有些勋贵,要贱卖房子了。”

“怎么可能真的卖了?不过做做样子罢了!”

大街上,一些官员勋贵家的下人奴仆,在街边摆摊子,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和一些破旧的家具都摆在路边,吆喝着叫卖。

周奎家中伙房里的厨子带着几名伙房的下等奴仆,走进了一间粮店。

“啊,是周老爷家的刘大厨来了啊,快,快里面请,里面请!”见到财神爷上门,掌柜的满脸笑容。

“刘大厨,您又要来买精米白面了吧?本店虽小,可是货却很全,您要什么尽管开口,小人让人送去府上。”掌柜陪着笑脸道。这个刘大厨可是他的金主,周国丈家中人多,每个月要买的精米白面,可是不少啊,而且其中还要购买不少最上等的香米和雪白的高筋面粉,每次见到周国丈的家人来进货,就知道今天的流水又要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谁知道刘大厨却问道:“掌柜的,又没有发霉的陈米陈面?”

“啊?”掌柜大吃一惊,“谁不知道周国丈富可敌国,怎么来买这些泥腿子吃的粗食了?难道是周国丈家中要养牲口了?”

掌柜感觉,就算是养牲口也不对啊,国丈爷家里,就连拉车的马,吃得都比一般百姓要好了,家中养的鸟雀、狗之类的畜生,吃的东西也比一般人好,还能看得上陈米陈面?

“掌柜的,你问那么多废话干嘛?不该你问的就别问!我只问你,有还是没有?没有我们找别人了!”刘大厨哼了一声。

“有有!刘大厨您稍后,小人这就让人打开仓库。”掌柜连忙陪着笑脸道。

这个大金主,可不能丢掉啊,要是丢掉了周国丈家的生意,今后粮店每个月的营业额可是要减少一大截了。

仓库打开之后,里面确实有不少多年的陈米陈面,说起来这些陈米陈面都是崇祯初年积累下来的。之前天启帝的时候,各地粮店的陈米陈面会被朝廷买走,拿去给军队发粮食,或是朝廷赈灾,施粥给灾民,当然了,购买陈米陈面的官员又能从中贪墨了一笔。可是崇祯皇帝上位之后,赈灾基本上没了,朝廷没银子,赈个屁灾?军队购买的粮食也少了,军饷年年克扣,军官们为了养家丁,连陈米陈面都舍不得买给当兵的吃。

这样一来,粮店里的陈米陈面就越积累越多。但是店主又舍不得把这些陈米陈面拿出去捐给灾民,还想留着卖银子。每次建奴入寇,这些陈米陈面都能卖掉一部分,还是高价卖出去的。

“拿二十石陈米陈面送到府上,国丈爷少不了你们银子!”刘大厨道。

——今日三更

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229章 离开福建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736章 出使闯营(中)第184章 屯军筑堡第128章 改进火炮计划第309章 虎入羊群第345章 鄂伦春部落第601章 东林江南银号(上)第816章 红娘子大闹鲁西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738章 吴三桂的选择第712章 皇宫失火第620章 战贼骑(一)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408章 神兵对天兵(四)第767章 将计就计第282章 全歼大金重骑兵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752章 卢九德立福王第374章 假烟换粮食第356章 攻打汉阳第484章 救援高阳(六)第760章 攻打行宫(上)第186章 防御流寇第766章 资本主义国家第602章 东林江南银号(中)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662章 献军破武昌第624章 战贼骑(五)第367章 双簧大戏第248章 卖新式粮食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602章 东林江南银号(中)第218章 林丹汗败逃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260章 后金出兵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468章 神骑兵再显神威第207章 运河中都第181章 难民队伍第575章 大灾过后第566章 贼将军左良玉(中)第616章 松山突围(下)第416章 蒙八旗汉八旗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133章 谋取固安第828章 李成栋首战第488章 卢象升南下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114章 阎应元第467章 重骑对碰第320章 多尔衮渡河(上)第590章 说客李岩第261章 后金入寇第406章 神兵对天兵(二)第66章 招降明军降卒第925章 张献忠之死第235章 首次水战第467章 战多铎第490章 清军要攻济南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891章 东江之战前夕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553章 常熟钱谦益第701章 进京勤王第740章 崇祯南狩第723章 曹化淳来了第535章 献俘仪式第229章 离开福建第493章 再遇卢象升第173章 救助难民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529章 打士绅烧地契第1016章 攻打保定第378章 吴三桂进货第17章 为何改走西口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617章 接应撤军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557章 蚕吃人第441章 修缮高阳城墙(下)第572章 开封城外第66章 招降明军降卒第313章 瓜分战利品第615章 松山突围(中)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825章 考城拦许贼第581章 闯军围洛阳第744章 保释金第149章 修建新寨第41章 降卒攻城第540章 武威伯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30章 教训闯贼(下)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849章 城头激战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