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贼将军左良玉(上)

当一名细作,能像陈铭杰那样暴露身份被人抓出来,肯定是不合格的细作。但事实上陈铭杰是一名优秀的特工,他是故意暴露的。而在李自成新收入的难民之中,其实还混入了一批李国栋的亲卫军特工。只要他们不想暴露,就凭李自成的反间谍技术,根本奈何不了他们。

李国栋帮助李自成,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认同农民造反的行为。凭良心来说,为何有些人会成为大地主和大士绅,有些人却连饭都吃不上了,其实原因十分复杂,并不能说那些有钱人就有原罪,一部分有钱人的钱是祖祖辈辈努力积累下来的;能考取功名的人,其实也不容易,当年的科举制度,能够考上一个秀才有多难?更不要说举人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其中的付出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错的不是个人,而是文贵武贱的制度,士绅免税的制度!

有钱人偏偏不用纳税,穷人却不断的加派,有这样的制度,大明不崩溃都奇怪了。真正有罪的,是那些贪官污吏,是一些为富不仁的藩王,譬如说福王之流。

至此历史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李自成会不会在九宫山被几个农民用锄头打死就不知道了,如果不会,那么李国栋不介意让自己的特工队出手,帮助历史走上正轨。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李国栋率军来到襄阳。

远远的看得襄阳城,只见城头上一面“左”字大旗随风飘扬,未曾见到杨嗣昌和其他人的旗号。

“上面的人赶快开门!我们是奉了朝廷诏令和杨督师之命,特意前来协助剿贼!”李国栋让骑兵在城外列出整齐的队形,再让一面大嗓门的骑兵上前去喊话。

趁着这个时候,李国栋仔细观察了一下襄阳的城池,只见这座城确实不愧是天下第一坚城,虽然城墙高度没有南北两座京城高大,可是护城河极宽,最宽处接近百丈了,这样的护城河简直可以算是湖泊了!难怪当年襄阳可以阻拦蒙古人长达六年之久。这天下第一坚城,确实不是浪得其名。

但是在李国栋的记忆中,襄阳城后来被献军所破,攻破襄阳城的献军将领正是张定国,那位白衣少年智勇双全,智取了襄阳。后来张定国还击败过秦良玉,确实是很会打仗。

想到张定国,李国栋觉得那样的良将应该是要招揽他。这时候,李国栋才想起来,其实在自己的山西,还有一员良将,名叫王辅臣。之前居然把这个人给忘记了。等这次回到山西以后,一定要把王辅臣从姜镶那给挖过来。

“大帅,晋阳军来了!已经抵达城外。”城内,左良玉的部将徐勇前来禀报。

左良玉问道:“是大败建奴,赫赫大名的晋阳军?”

“回大帅,正是。”

“他们来了多少人马?”

“大约六千余人。”

“怎么就那么点人啊!不是听说晋阳军有三万余人?来了那么点人,是打算跟在后面捡便宜的?”左良玉眼睛一瞪。

徐勇连忙回道:“大帅,听说是杨督师让他把主力步兵都留在北方了,没有带来。”

左良玉心中对李国栋很不服气,在他心底,李国栋本来就是塞外马贼出身,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了,居然才积蓄了三万人马的实力。而现在的左良玉,已经有了二十多万大军。只是他根本就不会明白,他的二十多万大军真遇上李国栋的三万人,输的肯定是他左良玉。

“走,我们登上城头看看去!”左良玉站了起来。

左良玉带着左梦庚、张勇、徐勇、卢光祖、马腾蛟、李国英、吴学礼、张应元等一干将领登上了襄阳城楼,隔着宽敞的护城河,远眺在护城河对岸列队的晋阳军骑兵。

“好整齐的队形!”李国英惊叹道,“能把骑兵列出如此整齐队形,恐怕建奴也难以做到!难怪武威伯对上建奴,百战不殆!”

其他的左家军诸将也对晋阳军赞口不绝,看着一排黑色的铠甲,大红色披风,清一色的高头大马,每个人眼中露出了羡慕的表情。左家军人虽然多,可是说实话,左家军只不过是一批战斗力还不如闯军的乌合之众。相比之下,对面的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再看身穿黑色铠甲的重骑兵两边,是骑着清一色蒙古马,身穿大红色鸳鸯战袄,外面套着红色罩甲的轻骑兵。

轻骑兵毕竟不像重骑兵,不需要全身防护的铠甲,只有一件罩甲和一顶头盔,胳膊和腿部都没有防护,不过他们身上的罩甲防御力却很不错,尤其是防箭性能十分良好,这是一种半防护的镶铁棉甲,因为没有护臂和护膝,小腿和小臂也无防护,重量比重骑兵的全身防护铠甲要轻得多了。

左良玉见晋阳军骑兵阵容整洁,军容十分威武,心中也有几分吃惊。但他转念一想:这或许就是李贼的精锐骑兵罢了。不过能养得起六千余骑兵的,也算是挺厉害了。但看他身边,也就两百余家丁的样子。此人再厉害又能怎么样?哪里比得上老子的二十万大军?

听到城外的晋阳军又在喊叫着开门了,左良玉让人向城下回话:“告诉城下的人,只能主将带着家丁进入城内,其余骑兵,在城外驻扎,不得入城扰民!”

明末的时候,各地城池不欢迎客军入城是有道理的,因为当地百姓都害怕客军。若是当地的兵,顾忌到当地人有很多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祸害了说不过去,不会怎么祸害当地百姓,最多嘛,不过是抢几个铜板,抢一两只鸡鸭,设赌局骗人,或者调戏那个姑娘小媳妇,还不至于提着刀闯入家门公然抢劫。可是客军就不一样了,反正是外地来的,当地人又不认识自己,抢就抢了。

李国栋当然知道这个规矩,于是让人回话:“可以,我们就伯爷和二百亲兵入城,其余的弟兄们在城外驻扎。”

城门缓缓打开,李国栋带着两百名充当家丁的精锐夜不收骑着马进了襄阳城。他不怕左良玉为难自己,毕竟自己现在也是朝廷官员,还有武威伯的身份。

进入城内,却见原本繁荣的襄阳城,如今是一片萧条。

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也是交通要道,由襄阳乘船往东南方向南下,可以抵达武昌,连接长江黄金航道;由襄阳往西,可进入汉中,往北是南阳,这里交通便利,平日里商业繁荣。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大门紧闭。

李国栋骑马过去,隐约可以看到,一些紧闭的大门后面,有人从门缝里面战战兢兢的看着外面。

看样子,左良玉没有少祸害襄阳百姓!左家军虽然也是驻守湖北,但事实上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当地军队,左家军大部分都是从流贼直接改编而来,而且没有像李国栋那样给招降的新兵分田地,进行屯兵和训练。左家军几乎和流贼没有什么两样,都是靠抢的。而且这支贼军因为有官兵的身份,干起坏事来比贼军还要更可恶。

第80章 奇袭洪山口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815章 清军破陕西第271章 骑兵步战第131章 葡萄牙传教士第322章 多尔衮渡河(下)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234章 七仙女诱敌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512章 完美袭营第539章 变卖家当第724章 闯军追到天津了第333章 坤兴公主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706章 轻骑赴京第818章 清军兵临山东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315章 夜杀古禄格第300章 会见车臣汗第398章 蒙八旗惨败第213章 陈子龙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737章 出使闯营(下)第619章 收服曹变蛟第16章 国不是你想报就能报的第224章 鼓风机和高炉第591章 碰钉子(上)第142章 再回关外第617章 接应撤军第896章 惠州铁行第762章 攻打行宫(下)第604章 银行股东第57章 杀俘第906章 东江口之战(下)第135章 夜袭固安(上)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748章 坏消息接踵而至第342章 文工团第165章 归化城第329章 功败垂成第602章 东林江南银号(中)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256章 两道圣旨第277章 城下血战第355章 皮岛第761章 攻打行宫(中)第44章 大安口之战第585章 趁火打劫第323章 夜战黄河滩第155章 收编军户(上)第216章 郑芝龙第929章 大西军闯军联手第19章 情报换牧奴第916章 谢尚政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54章 贼将军围城第74章 救大明百姓(五)第814章 积极备战第12章 新式寨堡第3章 火绳线膛枪第129章 铸造三磅炮第232章 柳隐如是第258章 应对后金入寇第453章 隔桥对峙第710章 夜闯吴府第838章 水骑配合(五)第467章 重骑对碰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16章 国不是你想报就能报的第180章 屠杀流民第466章 华容道第396章 火烧草原(三)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574章 大洪水(下)第519章 夜袭岳托(三)第750章 没收田产变皇庄第258章 应对后金入寇第900章 安南优质煤第248章 卖新式粮食第840章 水骑配合(七)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917章 攻克广州第38章 激怒敌人第49章 金兵追杀难民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105章 雪地车营第110章 戏耍蒙古轻骑第316章 夜袭岳托大营第332章 崇祯皇帝第375章 张定国劫粮第655章 战左贼(上)第237章 水下导火索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711章 京师城破第188章 骑兵冲贼阵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134章 木马计